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每课一练? 强化语用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21-01-26 06:41:50

《每课一练? 强化语用》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我所执教的年级是六年级,毕业班面临的是小学质量检测的考察。学生学完了六年,怎样帮助他们建立起一种学习的知识体系?我想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综合本的使用功能,于是我就想借用这个综合本来进行“每课一练”的训练。旨在让学生从课堂理解走向运用,让每课的知识体系有条理的呈现出来,既能及时巩固消化也能帮助他们梳理所学的知识点,最后还可以成为学生复习时的第一手材料,减轻学生复习时的负担。正是这样的一种观念支持我从上学期一直到现在对我们班实施了“每课一练”。

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每课一练之我见
    我所理解的每课一练,它不是我们所订购的教辅材料,而是必须在老师解读教材之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的一种对教学资源的提炼,对课文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是对教材的挖掘和延伸的体现。
    我有时会把这个练习设计当成是对每课的命题设计,我在命题时就会注意到以下几点:    1、解读课程标准,针对年段目标,充分把握教材2、针对本年段要考察的知识点有效结合命题方向。3、平时检测时容易丢分,易错知识点的强化训练
    二、每课一练的内容及题型
    我对每课题型的设计内容主要是基于两点:(1)、对每篇课文字、词、句积累与运用的训练(2)、对课内阅读理解的训练

练习训练的题型主要有:字音字形、易错字读音、笔画笔顺、相关的四字词语的积累、、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段落章法的关注
    三、具体做法
    下面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为例来谈谈我如何完成每课的练习训练:

学习习惯篇讲了两个学习习惯分别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这一课的训练除了记住和运用这两个习惯,从知识点的角度去看,我还希望学生注意知识的连接性,因此我在这里做了新旧知识的链接复习:

由此我给学生做的训练题是: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到了陆游写的诗句“           ”;还想到了古今贤文当中有关实践的名句                      。

《长江之歌》一课,主要训练学生以积累语言为主,积累有关长江的成语、诗歌、积累背诵默写课文的语言。在积累背诵课文语言的同时,通过练习设计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懂得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让学生明确文中哪些诗中体现出长江具有母亲情怀和无穷源泉。

第二课《三亚落日》,针对教材特点,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入手,围绕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问题来设计相关练习。这篇课文,段落上我重点通过相关的练习设计来训练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训练设计以关注言语表达形式为切入点,例如选段中作者多次运用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叠词,来形容所描写的景物,可以通过练习设计来检查学生是否懂得了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这些景物的特点,以及体会这么运用的好处篇章上再次通过练习巩固文中的句子在文首起到的统领全文的作用,句子在末尾起到了点明中心呼应开头的作用。这个知识点应该说是学生的易错点也是难点。其实也是想通过这个练习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本年段的学习目标。

第四课的练习我主要从三点去着手:1、“语言学用”的角度设计如字音字形、相关的四字词语、句式学用例如这道题就是让学生关注言语形式的表达,然后借用这样的句式来进行言语习得的训练;2、通过练习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语言表达的技巧。3、从段落章法上通过练习设计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作者如何把景物写具体的写法。例如描写外洞的宽大,作者是通过什么修辞手法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描写孔隙的窄小则是从引导学生学会梳理段落内容,从中懂得概括提炼来训练。

描写内洞的大体现在哪句话上?作者是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4、写法上通过练习检测学生是否懂得了作者描写路上的景物是属于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作者又是抓住了路上的哪些景物,是用什么方法或抓住了哪些词语、运用了怎样的句式写出了这些景物的特点

第五课《卢沟桥烽火》这是一篇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描写敌我双方的表现,这是线索非常明显的文章。因此这课的练习设计除了有基础的听写词语、积累四字词语,易错字的读音,双引号的作用,还从关注课文的表达顺序:是按时间以及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课文的写作手法;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课文是从哪些具体的词语当中来感受到我军的英勇和日寇的险恶用心。来进行相关的训练,通过练习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了年段标准当中的要求。 

上完第一单元再来个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这一单元的课后题几乎都是要求学生学会体会带点词语在句子当中的表达效果。这个练习是紧扣课标当中对高段的阅读教学的要求“引导学生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及表达效果”。事实上,这也是历年来毕业考考查当中的重点题型之一。在平时的改卷当中,这个知识点应该说是错误率比较高的,尤其是对中下水平的学生。这里的训练是不可忽视的。备考会上,冉老师对这一知识点的梳理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指导。因此,我不妨学学冉老师让学生将这些练习再次集中起来复习并交给学生如何解题学习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从语言学用的角度设计基础性的练习归类如诗歌运用;写出相关的四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注意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注意易错字的读音等等

操作的流程:题型的呈现(教师口述+多媒体呈现+黑板板书)

         操作的时间(课堂上)

        检查的方式(小组长批改 +提问抽查个别是否掌握+老师再次收齐作业批阅)

 

 

四、我的感受和体会

可以说,每一课它的教学资源是很丰富的,就在于我们怎么从中提炼,更好的利用课文来进行语言学用的训练。在这种设计每一课的练习中,我的感受是这不单单是在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在训练老师自己,训练老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能力;训练老师对教学资源的提炼能力;训练老师如何紧扣课标把握命题方向的能力。

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的困惑:

1、  每个孩子做题速度不一,课堂上要给足时间来关注到每个学生

2、  长时间的书写学生容易感到练习是种负担,容易产生书写疲劳

对此,我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反思:在进行每课的训练的时候要关注到学生做题时的状态和情绪,因为一节课下来,写的时候时间过长学生确实容易书写疲劳,会影响书写的质量。因此,做题的时候要采用一些调整的策略,例如写完四道题,就要停下来对答案,错误的必须进行订正;接着同桌互相读答案,最后抽查个别学生检查是否过关。总之,及时的反馈与激励的策略是我们在做练习训练时要去做的课堂调控。

以上只是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的一点思考,且教且思,我认为只有实践了才能做出反思、做出进一步的调整。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强调了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这实质上要求我们跳出课堂,把语文还原于生活本身,把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个体的需求和发展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工作应当抛开生硬的知识性传授和解析,注重借助引导与评价开启学生观察思考,追求个性发展,探索语言对生活艺术的表达的多方面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落实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

    07-22
  •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推进计划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推进计划

    2006年1~6月推进计划 时间内容第三阶段06年2月~5 月1、各校实施计划,分年段分重点推进:确定本学期各年段的训练重点,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操作性研究,落实各年段重点训练内容及操作方法,研究制定分项的评价表, 2、学科负责人深入教研组研究,根据提供的子课题或学校实际问题,确定学校的骨干研究对象,以课题为抓手,研究问题,寻找方法策略,积累经验,及时调整方案,并形成学校层面上的指导性意见. 3、根据各年段积累的案例,在学科教师会议上运用案例解读方案,并把行为习惯纳入评课指标;同时要求教师习惯培养进教案,

    07-22
  • 利用道具突破难点——《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主题反思
    利用道具突破难点——《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主题反思

    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课文比较长,有些句子读起来还挺拗口,文中还涉及了有关的地理知识,而这些地理知识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因此,他们的学习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我在课前精心准备了两样道具一个地球仪,七块拼图。(地球仪是向科学老师借来的,而拼图是儿子小时候的玩具,没舍得扔掉保留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两个道具,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在教学的导入部分,我首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能不

    07-22
  • 在“爱”中渗透写作指导
    在“爱”中渗透写作指导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老人与海鸥之间感人的故事,文章结构清晰,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在这节课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课文前半部分,让学生去体会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这一部分的学习既要让学生在朴实的语言,平凡的内容中感悟真情,也是为了下节课最终学生能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

    07-22
  • 课外链接帮助理解课文
    课外链接帮助理解课文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中,有一条这样说道:熟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能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能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它是建议我们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阅读,这样既可以借助相关文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这也是对课文学习很好的延伸。 在《怀念母亲》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就借助了季羡林的《赋得永久的悔》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是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

    07-22
  • 小议农村语文教学劣势
    小议农村语文教学劣势

    劣势一:语文学习场所缺失。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博物馆、大型图书馆、新华书店、青少年活动中心、书画院等文化场所都集中于此,给城里学生提供了学语文的硬件设施,方便了城市学生看书、买书、查阅资料来扩大知识面。且近年来,各文化场馆还加大了软件建设力度,不定期地请专家来举办文学、艺术、学习等各类讲座,举办各种读书活动,丰富了城里孩子的语文生活。无形中,也拉开了城乡语文差距。相比之下,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就惨不忍睹了。除了熟视无睹的田野外,就是供打工青年消遣的言情武侠书店,学校的藏书捉襟见肘,远远无法满足学

    07-22
  • 学生习作点评《我终于见到了大海》
    学生习作点评《我终于见到了大海》

    学生习作选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 七(2)班 林 晓 静 小时候,我常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我不解的问妈妈,她说:是海!哦,山那边真的是海吗?于是,我带着心中的疑惑和想望,千辛万苦地爬上了那个山顶,而上面却不留一点儿情面,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刺眼的零分! 后来,我才明白: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就这样,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慢慢地发芽,直到长成参天大树。或许曾经因为不是梦寐以求的景象而感到遗憾,从今以后,我不会放弃,会坚持不懈地努力攀登。 我穿过林间小道,爬上一座座陡峭

    07-22
  • 听课随感(教学语言是课堂的生命)
    听课随感(教学语言是课堂的生命)

    吕叔湘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艺术的课堂。教师与学生接触得最多的是在课堂上,课堂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启发思维,与学生沟通情感的最直接的工具。因此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灵魂,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言表达更是教学艺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今天听了陈洁琼老师的《孙权劝学》,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必须讲究课堂语言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