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幸福小议《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读书心得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15-07-17 17:09:27

《幸福小议《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读书心得》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最近一直在看《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一书。开始时觉得此书比较官方化的语言,讲的都是大道理,不是很感兴趣。但在看到“幸福能力的培养”一节时,顿时产生了好奇:幸福能力也要培养吗?
“幸福能力需要培养和教育的理由是大量幸福病态的存在。”这句话让我触动很深,尤其在社会调查结果上,我们中国病态幸福率最高,近达49.8%,超世界纪录。这让我产生了思考。
想想,近年来,社会在不间断地提及“幸福”一词,报刊、杂志上,新闻、娱乐节目采访中,各种职业、生活水品的调查中都在反映“幸福”这一词语。为何现代的幸福一词总是平平出现在我们的口中呢?人们为何要一直讨论它呢?是不幸福吗?
不对,幸福是无时无刻都在的,它是个天使在安慰着每个人,给人好的向往,对积极生活产生无限憧憬。但当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时,说明人们对它的概念产生了变化——主观性的变化。每个词都有它科学性的解释,而在现代人的理解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大家也都说幸福其实很简单,平平淡淡就是幸福,健健康康就是幸福……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会尽显于此,虽然嘴巴上这么说,或说些实际的幸福的例子,但脑中在羡慕别人的幸福而看低自己的,觉得与之相比……怎么说呢?似乎有种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意思。可当失去时才发现错过的才是最美最幸福却没有珍惜的。
畸形的幸福心里将幸福理想化,等同于俗福——病态的享乐主义。羡慕别人的享乐生活,觉得那样才叫幸福。可是当一个人真的那么生活了,却觉得生活无趣,没有幸福感。因为他的生活过于安逸而不思危,没有生活的成就感,自然没有幸福感产生。生活的成就感源自于生活所赋予的压力——危机。古语说的好“居安思危”生活才会安定。
有人会觉得这样也很痛苦啊,每天生活总要思危那哪受得了。我们说这个“危”不是大危,是小危,是警钟。它的存在赋予了社会生存的意义,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每个人每时的“危”都可能不同,这个危可以是工作上,校园生活上,与人处事上,家庭和睦上的,等等。小危相聚则在无形中形成了“国”定的因素,成了幸福的使者,牵引着我们走向幸福,体验大幸福、小幸福。
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自己感觉幸福就好,不要攀比,那才叫累。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塞温失马焉知非福”——用自己的弱势与与别人的优势比,那是最愚蠢的行为,懂其道而犯其错,则是迂腐。那么幸福永远不会降临其身上,因为感受幸福的嗅觉早已被其折磨地病逝了。所以还是要客观地看待属于自己的幸福才是。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人生真谛——《萤窗小语》读后感
    人生真谛——《萤窗小语》读后感

    放假了,愉快的气息充满了整个周围,一本让我看了发人深省的,振奋着我整个暑假,这就是莹窗小语是著名作家刘墉写的一部好书,喜欢这部书,我还因为喜欢这个作者:刘墉,喜欢刘墉,是因为他的朴实无华,更因为他的文字给人读后的无限深思 《萤窗小语》是他的早期作品。他善于以小见大,从生活的繁琐点滴中悟出人生的各种真谛,深入浅出,又耐人寻味。虽篇幅简短,但词语精练。它所记述的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它虽然没有诗词的婉约豪放,没有散文的轻婉柔和,没有小说的曲折离奇,但它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文中的娓娓对话,给我以亲切、祥和的感觉。

    06-22
  • 读幼儿绘本《小老鼠,分果果》有感
    读幼儿绘本《小老鼠,分果果》有感

    每天晚上,女儿总是缠着我给她讲故事,而我也是不厌其烦的顺应她的要求,什么格林啦,安徒生啦、101个经典童话啦,只要是故事我都会讲给她听,而女儿也是非常的爱听,从故事中她学到了很多东西。最近,她迷上了幼儿绘本,漂亮的图画,鲜艳的色彩,很快吸引了她的目光,而昨晚给她讲的故事《小老鼠,分果果》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故事讲的是:蓝天、白云、绿草、鲜花、大红果树,多么惬意的天气啊,小老鼠坐在树下沉思,昸一个大红果掉下来了,她惊喜万分,想一个人独自美美的饱餐一顿!不过小老鼠在运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很多的麻烦,大红果不是掉到

    06-22
  • 有这样一种精神——读《风中的美丽》读后感
    有这样一种精神——读《风中的美丽》读后感

    什么叫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这只是对精神的大体解释。而作为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一种精神呢?拜读了朱园长的《风中的美丽》。感觉对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的教师职业精神在她的 专业学习一章中,让人看了豁然开朗起来。她把教师职业精神分为责任、敬业、奉献三个方面,很详实地为大家阐述了对教师职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从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一种对教育的奉献精神。 作为行知人,传扬这样的精神也是一种责任。每一个教育者都用心担起好自己的责任,敬业守岗,用我们的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与其把教师

    06-22
  •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寿光市营里镇幼儿园刘俊荣 自从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启发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的人,对于他的教育故事,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摘下了校园的花房里新开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为什么要摘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

    06-22
  • 《教师点亮教学写作》读后感
    《教师点亮教学写作》读后感

    今天晚上,我在幼儿教育网上看到一篇题为《教师点亮教学写作让幼教们的教学写作回家》一文,让我感触颇深,使我连想到近期我园教师们对教学写作的多种感受和想法,教师们对写作普遍感到头疼,厌烦写作,对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如何确定写作内容等等问题,已成为教师们的一种通

    06-22
  • 读学前教育《让“听不见”都听得见》小议
    读学前教育《让“听不见”都听得见》小议

    读学前教育《让听不见都听得见》小议---阿荣旗王杰幼儿园 作者 史金凤 最近我读了学前教育每月话题栏目红的聊城大学幼教中心 阮淑贞写的让听不见的听得见这篇文章,我很有同感,在我从教29年里遇到过不少听不见的孩子,无论是上课还是活动,总是有一些听不见的孩子,特别幼儿园孩子更为明显,就像人们所说的按下葫芦起来瓢,说一个那个好像跟他没关系,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一点没听见,看了这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原因有二,1、一日常规要求不到位,不统一,2、教师的指令有时过于繁琐,不分主次,要求过多,反思自己确实如此,作为幼

    06-22
  • 我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
    我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

    [成书背景] 闫学,特级教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是著者自《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之后的又一力作。著者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已经几十年,因为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实在博大丰厚,因为著者常想起苏霍姆林斯基描述的那个童话般的教育之梦,所以,当吴法源君希望作者从一个教师的立场,结合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理解,紧密联系当下中国教育的现实作一些思考时,著者陷入了一件浩繁而又美好的事情! 用了一个夏天的时间,著者完成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的写作,断断续续的修改持续了整个秋天,用著者的话说:时间的缝隙中,填满了琐细的寂

    06-22
  • 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后感
    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后感

    双休日,应朋友邀约小聚,路经青少年活动中心,堵车厉害,原因不说也明白,是因为兴趣班的超前火爆。和朋友说:这些赶着参加兴趣班的孩子中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真的因为感兴趣?也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流着眼泪来参加的?不由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的好辛苦!没有快乐的童年好可悲! 记得刘晓东博士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生活,必须立根于儿童的天性,从而有可能高于和超越儿童的自然状态的生活。是的,天性是孩子教育的起点,教育要尊重并发展孩子的天性。作为孩子,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都有别于成年人。因此,我们要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