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把游戏“还”给幼儿——《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15-11-20 12:42:00

《把游戏“还”给幼儿——《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选择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因为它的名字吸引了我的兴趣,第二也是因为我正需要这样一本关于幼儿游戏方面的书籍给予我指导,虽然作者是个美国人,孩子们的游戏内容也来源于美国,但我发现我们的出发点、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社会认知、语言交往、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前言”中提到“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是既有工作的一面,又有学习的一面,还有乐趣的一面,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如何才能更好地给予幼儿这样游戏的机会?实际上也应该说是我在游戏中该如何更好地指导幼儿游戏?
继而我翻阅到第五章“与儿童互动,促进游戏发展”,其中对游戏的引发、教师的介入和退出、如何指导游戏者等方面进行了实例分析,使我收获了我的困惑解答。
一、无人参与时的游戏指导
我们会发现,幼儿会对一些角色区慢慢失去兴趣,导致某区角无人参与游戏的情况,那么这时该怎么办?恰巧我们班的“理发店”正持续了这样的状态,于是我们通过几次观察就和孩子商量,将理发店的一些物品调至两个娃娃家使用,撤销了“理发店”游戏,可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使游戏更为丰富,效果不佳。
作者的实例中也有这样的现象,无人参与的户外角色区,教师试着投放了一些新的服装、道具等材料,并和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接着 “飞机”游戏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因此,新材料的投放可以引发幼儿的游戏。
二、适时介入和退出指导
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我认为,教师更应该做好一个观察者,要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下去介入指导游戏,更要懂得及时地退出鼓励游戏,书中说到:这个过程很像和舞伴共舞,一个领舞,另一个人跟随。通过观察游戏进展来判断介入和退出的时机,有助于幼儿对游戏的思考。
我们的游戏中应该都出现过这样的场景:几个孩子一起玩积木或是其他玩具,玩着玩着,就会有孩子来告状某某孩子乱扔、打人等情况,这时老师怎么处理才更好呢?一般,我会请孩子们先停止游戏,了解情况,和孩子说说这样做的危险性。但书中的老师是这样做的:当孩子玩积木大吵着“伏地魔”来了,甚至推翻了积木,老师悄悄地走到孩子边上说:“如果没有坚固的城墙,你们可就没有办法对付坏蛋啦。”于是孩子们马上动手专注地搭起了积木。
我的介入很直接,应该会使孩子们的情绪都变得相对低落,当我离开也不难说还会再发生,但是那位老师却十分淡然地融入到其中,只一句话就让孩子们安静并专注于搭积木,离开后孩子们也会保持这样的状态,因此,介入也是需要合理的方法。
书读至这里,一个个事例感同身受,反思自己的日常指导,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在方法上海比较欠缺,感觉游戏还是被“掌控”在了我的手里,所以,我需要在放手一些,将游戏“还”给孩子,做个更好的观察者,少一些“老师的想法”,多一些“孩子的建议”,学会适时合理地引导幼儿。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丽莲凯兹教授的《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作者探讨了幼儿发展的需求、幼儿发展的原则、幼儿发展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评价等问题,提出了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独特观点,她强调为了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适宜性的幼儿教育目标就不仅应重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更应注重幼儿良好个性、情感态度、社交能力和行为的形成。书中分上下二篇,上篇为幼儿与幼儿教育,下篇为幼儿教育议题共十六章。幼儿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一直是幼儿教育领域倍受关注的核心话题。书中的观点对目前我们幼

    06-22
  • 新教师读后感:读《托幼班创造性课程》
    新教师读后感:读《托幼班创造性课程》

    本书是由艾米劳拉多伯罗、劳拉.J.柯克和黛安翠斯特道治等撰写,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在幼儿园中题课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背景里,《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无疑给我们一种新的观念震荡。这一课程以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充分关注了家庭、社区和托幼机构之间的关系,关注了保教人员、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关系,以优质教育的思想,系统构建了托幼机构的创造性课程。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理想的,更是现实的。所谓理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标。有些追求和目标基于对幼儿和幼儿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评估。与其他年龄段的课程一样,设定幼儿发展的

    06-22
  • 在表演中深爱各自的角色
    在表演中深爱各自的角色

    前几天当我拿到2010年十月份的《幼儿教育》期刊时,我随手一翻,就看到了在教育经验的一栏中,有篇文章的题目很有趣,题目是《从大灰狼到灰太狼》,一下字就想到了卡通动画中的角色,那时,我就在想大灰狼怎么会变成灰太狼呢?他们两个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带着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那一页,最终找到了答案,使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写于江苏省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的一位老师,由于班里举行庆六一的亲子活动,朱老师编排了一个《小兔乖乖》的童话剧,由于要分配角色,朱老师根据幼儿的不同性格特征,对孩子进行了一番分析后,大家都有了各自的

    06-22
  • 读后感:读《幼儿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研究》心得
    读后感:读《幼儿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研究》心得

    在本次高级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中,我学习了《幼儿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研究》一书。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他的通篇内容都很贴近我们的工作实际,所以我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看后感受很深,也得到了许多的启发。 反思活动是我们天天在做的功课,但是虽然天天做,也不一定已经做得很好了。通过看本书,我对反思活动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幼儿园的反思活动他有三种形式,即内

    06-22
  • 爱心加耐心逐步走向成功《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
    爱心加耐心逐步走向成功《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

    假期里的时候看了《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这本书,初次拿到书的时候并没有太引起我的阅读兴趣,某天随手拿起书本翻阅了一下目录,看着这些熟悉的句子,我的兴趣一下子起来了,其中有一篇文章让我深有感触,就是第五篇因材施材中的一篇文章,文章题目叫做《老师挨了一个耳光》,这个题目映入眼帘,马上与我产生了共鸣。 书中的强强是一个小霸王,简单点说起来就是家庭中的暴力因素长期造成他产生了攻击性行为,而且不仅对其他的幼儿,在一次事件中还动手打了老师耳光。此时此刻,就有这样一名孩子怡怡在我的班级中,看了这篇文章以后,结合自己对

    06-22
  • 读《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有感
    读《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有感

    陆陆续续,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通看了一遍,一个个小故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般,如此真实、如此让人寻味。全书的50个细节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分为语言运用、非语言行为、教学探索、环境创设、因材施教和处理突发事件等六编,从六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前我们幼儿园教育中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语言和行为。 你最棒、你们喜欢不喜欢呀、把你送到小班去、如果你们不听话或敷衍、或无效、或警告,类似的语言在幼儿园中比比皆是。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这样的语言没有实质性的教育作用,相反,只会带来

    06-22
  • 爱上阅读,阅读才可能成为习惯
    爱上阅读,阅读才可能成为习惯

    4月4日----清明节,我们幼儿月其结对幼儿园有实验幼儿园、黄姑幼儿园、经济开发区幼儿园邀请到了上海市特技教师应彩云老师作专题引领,。一堂生动轻松的《幸福的大桌子》展开了今天的早期阅读专题活动,孩子们欢快的进入状态,老师也轻松的带领的孩子们,下面的老师也听的很静,就连一根头发丝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一堂生动的课,背后一定做足了功夫,为此实施打下基

    06-22
  • 爱孩子是教育的唯一选择——读《陶行知新论》有感
    爱孩子是教育的唯一选择——读《陶行知新论》有感

    在我们曹幼这片园地上又掀起了一股浓浓的学陶风,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教育界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杰出教育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伟大先驱。学习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陶行知新论》,让我的收获颇丰、感触很深。作者在书中:为什么天下的人会如此看重他?这不奇怪,陶行知先生 爱满天下,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满天下人也爱他就在情理之中了,从许多侧面反复说的一个意见,陶行知仍然活着,他将长久地活下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爱是陶行知毕生事业的灵魂。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爱这份工作,爱幼儿,也有着热情的心态。可是,也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