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走进”芭学园——读《孩子是脚 教育是鞋》有感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16-02-04 19:29:16

《“走进”芭学园——读《孩子是脚 教育是鞋》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句话幼教从业者一定很熟悉,记得在看过《小人国》的纪录片后,我被李跃儿老师创建的芭学园中孩子学习、生活的场景深深的触动了,并随之畅想:要是能走进芭学园真切的看看,那该有多好啊……

寒假来临,我找到了这样的一本书《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芭学园教育理念和经典课程》,作为首次公开的芭学园内部《教师手册》,本书将芭学园课程的神秘面纱揭开了……

 一、芭学园的教育理念——不断强调的“以人为本”

    本书共有四章,分别为:一、教育理念说明;二、对教育者的要求;三、教育环境说明;四、课程内容说明。同时附录有芭学园的课程结构以及一日流程。

    在“教育理念说明”章节中,李跃儿老师详细阐述了芭学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并将芭学园儿童品行建构的基本原则也作为重点篇幅予以展示。

阅读此章节我们可以了解到:芭学园的教育理念博采众长,既将中国古典哲学为指导作为基本元素,又以西方发展心理学为依据,崇尚保护儿童天性,保证在帮助孩子的前提下不破坏孩子的天然特质。芭学园的教育着重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并参照和分析了孩子生活的环境(父辈和祖辈的文化教育特质、孩子将要面对的生活任务等),形成四季课程和幼小衔接课程,课程包含了文化、木工、农业、厨艺、英语、军事、音乐、复杂的人群、情感、数理逻辑、建筑、手工、养殖等内容。

同时,芭学园特别注重孩子人格的养成,如教育目标一:教育孩子建构起道德自律的人格特质;教育目标四:支持孩子一生幸福的十五项教育目标。在逐条的教育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到芭学园教育“以人为本”的精髓的体现,如“使孩子成为他自己”,“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保护孩子的天然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保护孩子对工作的天然热爱”“帮助孩子建构起对人类文化和大自然深深的敬畏”等等,无不强调着孩子作为独立人格以及天然个体的权利与自我感受力,而在芭学园的教育方式上,也不断的强化着孩子的探索权利和自我学习。

二、芭学园的教育方式——宗教般的“真爱孩子”

芭学园的教育首先要求“爱孩子”,然而,在“什么是爱孩子”,这一点上,李跃儿老师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爱孩子不只等于喜欢孩子,其实有种喜欢是为自己服务的,也就是孩子成为了自己享受的资源:由于他能让你感到享受,所以当你感受孩子可爱是你会喜欢他,如果你感到孩子不可爱时你有可能就不喜欢他了。这种爱好是你看到可爱的孩子,可能就会很享受地一直盯着他看,其实你在享受孩子。你可能会把过多的时间用来看那个自己喜欢的孩子,只顾着自己享受,顾不上理智地帮助孩子,这样你就是在索取孩子的能量,由于这种爱好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孩子,所以不是爱海,而是用孩子在爱自己。”

是啊,有时候我们认为我们是爱孩子的,但尚不知,其实是在“爱自己”。

所以,什么是爱孩子呢? “爱孩子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感和责任感,你在任何时候看到孩子有困难都会不顾一切地去帮助他,在你的眼里只有孩子,没有可爱的孩子和不可爱的孩子。”“当你爱上孩子是,你就会为了他们去提升自己,为了他们度过初学教育的艰难时期。你对孩子的孩子就成为愿意为孩子成长付出的意图,再加上有效的行动,两者合力就变成了决心,所以老师对孩子的爱更像是一种决心。”“感恩孩子,并决心为他们做些什么,整体琢磨着怎样让孩子变得更好,这就是真爱了。”

“真爱”孩子,这有点像一种宗教般的信仰,需要坚强的克服一切烦躁、恶劣情绪的影响,以良好的专业能力作为支撑来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开放的态度、创新精神来对待幼儿教育中繁杂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育是需要一些专业激情 吧!

同样是幼儿园,一样的孩子,在当下幼教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教育?芭学园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板,也许这就是我们我们、孩子、家长都渴望的儿童乐园!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人生真谛——《萤窗小语》读后感
    人生真谛——《萤窗小语》读后感

    放假了,愉快的气息充满了整个周围,一本让我看了发人深省的,振奋着我整个暑假,这就是莹窗小语是著名作家刘墉写的一部好书,喜欢这部书,我还因为喜欢这个作者:刘墉,喜欢刘墉,是因为他的朴实无华,更因为他的文字给人读后的无限深思 《萤窗小语》是他的早期作品。他善于以小见大,从生活的繁琐点滴中悟出人生的各种真谛,深入浅出,又耐人寻味。虽篇幅简短,但词语精练。它所记述的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它虽然没有诗词的婉约豪放,没有散文的轻婉柔和,没有小说的曲折离奇,但它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文中的娓娓对话,给我以亲切、祥和的感觉。

    06-22
  • 柔弱的刚强——《不做教书匠》的读后感
    柔弱的刚强——《不做教书匠》的读后感

    寒假里,我们为我们每个教师找了一本《不做教书匠》的书,书的封面儒雅、温馨,映入我眼帘的那几行小字分别写着: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教师,我是一位刚踏入这行的青年教师,上天给我这样的一次机会,来接近教学、孩子。 一页一页的翻看中,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比喻,车胎为什么经得起长途碾磨,开始人们设计出很硬的抗震轮胎,但用不来多久,就被震的得七零八落,后来造出有弹力的防

    06-22
  •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

    平时闲来无聊,偶尔也会小看几本书籍,让我看后感到轻松愉悦的书籍,就是这本《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作者汪培珽是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在投入银行职场工作九年之后,决定成为全职妈妈。在用心陪伴一对儿女成长的过程中,看到孩子满足喜乐、热衷学习、与人为善的表现,深觉在亲子教育上用对方法的重要性;于是将亲身的教养经验整理研究,自创爱孩子也爱自己的7堂课教养理论,在幼稚园、小学、基金会、图书馆和成长团体之间积极推广,开办课程、举行演讲并接受咨询。 可能有些父母会认为念故事很无趣,只是这样的念来念去,不知道孩子听懂没

    06-22
  • 幼教杂志 引领我成长
    幼教杂志 引领我成长

    幼教杂志引领我成长 阿荣旗王杰幼儿园史金凤读《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导读》体会 假期我读了《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导读》这两个杂志共10本,看了这10册刊物,我觉得这里涵盖了很多的内容,有教师随笔,专题研究,优秀课程,还有家长课程等等。虽然这都只是一些书面上的知识,但是多看,多读,总归是有好处的。至少理论上的知识增长了不少。 看了此两类刊物之后,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重点又是什么。它是丰富多彩的,每天的生活都会蕴含着无数的教育内容。真的值得我们去体会,去回味。看完了这个杂志后,我

    06-22
  • 我读《跟孔子学当老师》
    我读《跟孔子学当老师》

    [成书背景] 周勇,现供职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论语》一书是著者初到上海求学时,某一位教授让著者研读的第一本中国典籍,当时只是偶尔翻阅。随着著者对本土学术大师的认识,他渐渐喜欢上了《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他猛然回头。慢慢地,著者开始迷恋《论语》,在他看来,没有哪本经典著作像《论语》那样,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教师喜怒哀乐,其中的许多教学场景,不是让人开怀大笑,就是让人豁然开朗,甚至让人觉得,一名不辱使命的教师多可能拥有的一切生命体验与心灵秘

    06-22
  • 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拿到这本书,细细品味书名,简单中却又透着一丝神秘,另人很是向往。和孩子一起跳舞,不难看出,书中的孩子是幸福的;和孩子一起跳舞,作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又收获到了怎样的意外呢? 看过第一封信,我就被吴老师生动的例子给吸引了。同时我也感到庆幸,因为这本书和我们以往所拜读过的不一样,这些事例是紧贴我们生活实际的,我相信它带给我的不光是启发。在第一段话中,吴老师就告诉我们|:孩子们每天都会教给我很多东西,他们教我把空洞的教育理论变成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他们更教我保持一颗童心,学会用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而这个世界真的就

    06-22
  • 研讨也快乐——《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
    研讨也快乐——《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作者运用了大量草根化的案例,通过呈现情景、描述过程、表达观念、传授经验,与我们分享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文中的各种研讨模式真真实实吸引了我。特别是关于游戏化研讨,看了不得不让我佩服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说起研讨,可能是我们每个老师最最头疼的一件事,尤其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讲,更是无从说起,对于那些不善言辞的老师来说,更是一种负担。每次要开展研讨活动,组长与老师就皱眉,要是轮到有上级领导要来参加,大家更是惶恐,大多数教师在活动中是一言不发,所以,研讨活动变了味,成了

    06-22
  •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后感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后感

    这几天一直在读一本书薛瑞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书里的文章多半是随笔,而且写的也都是平时在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点点滴滴,情真意切,令人不得不深思。 薛老师对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我们。正如薛老师所说如果给我丰厚的收入,以及足够高的职位,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他们是爱我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多么朴实的话语,作为一个老师,需要的就是一个班。 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有时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但责任感又使我不得不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