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阅读《一分钟读懂孩子心理》一些小感想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17-10-15 20:10:48

《阅读《一分钟读懂孩子心理》一些小感想》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休息中的我选择了阅读《一分钟读懂孩子心理》这本书,刚开始时只觉得想应付一下,马马虎虎的一概而过,但是渐渐的,当翻到第一页时,入眼的第一则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引发了我很多的感想。现在先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故事,
    有一位母亲问她4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的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告诉孩子自私有多么的可怕,然后再教孩子以后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
    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的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儿子眨眨眼睛,带着一脸的童真说:“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留给妈妈!”
    霎时,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听了这个故事,其实凭心而论,性急的我们往往都会在孩子回答问题之后一味的伤心,一味的埋怨,自己的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然而这位家长却是幸运的,因为她对孩子的宽容与信任,使她感受到了儿子的爱;而男孩同样也是幸运的,他那纯真而善良的情感的流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把话说完的机会。
    与孩子成为朋友,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这一点已经成为全世界父母的一个共识。父母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感到欣慰,都想分享孩子的快乐;每当看到孩子犯错误,也都想用最正确的方式来感化孩子,使孩子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从而走上正确的成长轨道。父母的愿望总是美好的,有时家长来接孩子,我们进行沟通,总会发现家长的“小告状”基本上都是同一个问题,这就说明了好多孩子其实并不是“知错就改”的,他们往往是受到批评时,连连称错,而下次却会再犯。
     成为幼儿老师之后,我慢慢的也接触过很多家长,有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工作忙,没有时间去和孩子谈心。我也同样问过家长这些问题,部分家长都不能作出肯定的回答,甚至有些家长都不知道孩子的真正爱好是什么。
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存储空间。每一天,每一颗心都是在不同程度地感受和领悟。走进幼小心灵的深处,敞开心扉与幼儿交换心里的语言,是与幼儿交流沟通增进感情的捷径……
每天,当晨曦从东方洒向大地的时候,当大地一片灿烂的时候,总会有三三两两或是成群结伴的孩子们,奔走在上学的途中,他们天真无邪幼稚的笑脸,在灿烂的阳光中自由显露,他们没有大人们的遮掩和羞涩,没有大人们的无奈和虚伪……。他们每一次的任性、每一次的啼哭、每一次的调皮捣蛋,也许会遭受大人的责骂或批评,然而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是否会有心悦诚服的快乐?如此的呵斥和谴责,是否又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我认为,有些问题并不是在老师的一味批评或家长的一味责骂中能够得到解答的;老师和幼儿之间只有走进彼此的心田,了解彼此的意愿,问题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
谁都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的落实,多数家庭的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伤了,对孩子们几乎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有的还“供大于求”,造成了孩子们娇气任性和霸道、独权心理。适龄幼儿初入幼儿园的时候,也是他们接受新环境,接受新生活,接受新教育的开始,其间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不适应过程,哭闹、反抗、生活自理等问题,是教学前首先必须解决的难题。按规定小班幼儿的入学年龄是三周岁,记得当时小班的幼儿就有十个是两岁多的,尽管是相差几个月才足学龄,可是无论在思想意识、在动手能力、在接受能力上显然与满龄幼儿有一定的差别,因为受到年龄偏小幼儿的影响,我们班的各种活动难于开展,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于是,我用心和幼儿交流,用心去推动幼儿教育,逐渐扭转了教学被动的局面。
交流是信任的前提。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入园的前几天,每个小朋友都是由家长们陪同着来到幼儿园,进园的时候,孩子们总是笑脸满盈,有的家长告诉我:“不到七点就闹着来上课了”。可是当孩子们与家长挥手告别的那一瞬间,却又开始耍性子了:“不嘛不嘛,我要回家,我要妈妈……”,眼圈立刻红了起来,好像心里有多委屈似的。他们对这里的环境还是那样陌生,对我的关心和请求总会拒之门外,家长们只好乘他们不留神的时候悄悄离去,可是当孩子们转过身发现父母亲不在身旁时,有的孩子会撅嘴大哭,挣脱老师的双手拼命地往向外跑,企图寻找自己的亲人,任凭我如何亲切地劝阻,如何温柔地安慰和保证,孩子们全然不顾,哭声几乎淹没了幼儿园里的欢声笑语……。
交流有益于活动的顺利展开,我喜欢与幼儿交流,喜欢得到孩子们的信任,喜欢听那种掏心窝子的稚语,更喜欢孩子们把我当成他们的朋友……。平时我非常注重与幼儿的交流,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我都会用心去与他们交流。
在我教学和生活中的每一天,我都会毫不吝啬地寻找任何可能的交流机会与方式和孩子们说说话,用我的心换取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并且学会多给孩子们说话的机会,不要一味的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比我们更会心疼人!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用爱温暖孩子——读《用心灵赢得心灵》有感
    用爱温暖孩子——读《用心灵赢得心灵》有感

    现在的孩子任性、娇惯、懒惰、不守规矩。与同事谈及此事,都有同感:也许我们没有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也许今天的孩子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也许他们真的没有理解学习的真谛?我感到迷惘、彷徨。 最近,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用心灵赢得心灵 》一书,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李老师说:作为一个好老师应具备情感、思想、智慧这三种素质,要做一个反思性教师,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平凡的工作,不停的读书,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索,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这句话深深地启发我们,

    06-22
  • 新教师读后感:读《托幼班创造性课程》
    新教师读后感:读《托幼班创造性课程》

    本书是由艾米劳拉多伯罗、劳拉.J.柯克和黛安翠斯特道治等撰写,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在幼儿园中题课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背景里,《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无疑给我们一种新的观念震荡。这一课程以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充分关注了家庭、社区和托幼机构之间的关系,关注了保教人员、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关系,以优质教育的思想,系统构建了托幼机构的创造性课程。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理想的,更是现实的。所谓理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标。有些追求和目标基于对幼儿和幼儿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评估。与其他年龄段的课程一样,设定幼儿发展的

    06-22
  • 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有感
    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有感

    童年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岁月,也许长大以后他不会记得童年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会记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长经历都会影响他未来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在现代一个高负荷的信息时代,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是家长、社会应当给与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应当配合的。 读了虞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幼儿园的表演区 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但是我认为幼儿需要通过表演来感受、认知、

    06-22
  • 集体教学活动给孩子的是什么——《教育小语》读后感
    集体教学活动给孩子的是什么——《教育小语》读后感

    《教育小语》一书所汇集的教育格言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中选取的100位教育家教育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教育人生的心声。轻轻地诵读这些教育格言,细细品味这些教育格言,不难发现,它们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有的富有哲理,有的新颖独创,有的寓意精深,有的耐人寻味,正因为如此,它成了一本世界教育思想的宝典。 在第四编向我们阐述了学会如何学习和读书,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到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为了使他对你所教的东西发生兴趣,那就不应该使他的脑筋对你所说的话是那样的默从,就不应该使他

    06-22
  • 读“母亲的帐单”有感
    读“母亲的帐单”有感

    刚读母亲的帐单前半段的时候,我便在设想后面的结局:如果按小彼得的计算方法,那母亲得给小彼得开出一张天文数字的帐单。待我看到母亲的0帐单时,我震撼了,这对小彼得来说绝对是一剂绝妙的药方,这不他怀着一颗砰砰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发烫的脸藏在母亲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围裙口袋。 如今的孩子为家里做点所谓的家务活,向父母索取报酬的,或父母主动给予报酬奖励的现象日趋增多。父母的本意可能是:1、鼓动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2、让孩子知道有付出就有收获;3、培养孩子打理钱财的能力付出劳动,获得

    06-22
  • 《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读后感
    《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读后感

    书籍作为生活的一个载体已经成为我们生存、发展、进步的必需品。经我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成员推荐,我有幸阅读了《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这本书,这本书内容丰富,它是开启幼儿教育的一扇门,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实实在在帮助我们幼儿教师释疑教育困惑,指导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书。 《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是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策略汇集。内容包括《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三部分,用52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了当前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教育技能。每

    06-22
  • 障碍使人跳跃——《叫我第一名》观影后感
    障碍使人跳跃——《叫我第一名》观影后感

    周一中午,徐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励志电影《叫我第一名》。其实在观看之前,自己对这部电影并没有抱多大兴趣,以为又是什么枯燥乏味的教条式影片。但徐老师的一番介绍却让我对电影有了期待。她说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主人公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但他没有被疾病打到,最后还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影片非常感人,看的时候会让人忍不住落泪。这些都让我对影片充满了好奇:到底是什么奇怪的病呢?它会感动我吗?带着这样的好奇和期待,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走进了影片,也走进了影片主人公波波老师充满坎坷但永不放弃的追求梦想之旅。 徐老师

    06-22
  • 雕琢完美的幼教生涯——《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读后感
    雕琢完美的幼教生涯——《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读后感

    读书已经成为了假期的必备生活,虽然今年的寒假因为身体的原因几乎一直与床为伴,但是,依然惦记着读书写心得一事。《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一书,对于一个从教二十多年的平凡教师而言,确实有一种魔力,想一探究竟,想了解成就名师的沟沟与坎坎。 朱静怡一个熟悉的名字,浙江省特级教师,但本人对朱老师的经历并不了解,这次通过本书,我才看到了朱老师从工作到成名所经历的种种努力,朱老师在最后告诉大家,她还将进入自己的教育生涯的雕琢期,她说: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学习,思维就会僵化,智慧就会枯竭。所以她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反思,退休以后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