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有感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18-03-22 15:42:34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一次接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在学期末的“学科能力测验”时,那时面对厚厚43页的内容,只是非常粗略地看了看,了解到这个“指南”全都是围绕五大领域来细细地阐述而已。第二次接触《指南》,则是在感知网上聆听教研员王明珠老师的讲座《解读指南》,通过王老师地解读,让我抓住了这份指南的宗旨、特点、原则等,比如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等。之后,使我一下子对这份“指南”有了进一步窥究的欲望,于是我将其打印成实实在在的小本本,拿在手中静静地开始品读“指南”对我的指示。
一、总的指示:更细、操作性更强
在这份“指南”未出来之前,我总是以《纲要》为指导来武装自己,但是这份《纲要》只规定了总的目标,而没有具体的目标,因此包括本人在内的不同的老师都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样操作起来就难免会带着较强烈的个人的东西。但是现在,这份“指南”从五大领域出发,“分别针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并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指南”的这些细化,使得它的操作性也变得更强了,能让我们这些在一线岗位上工作的老师们,相对规范地、更有目的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指南”不仅仅是一份得益于老师的“指南”,更是一份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发展地“指南”。
二、指出了我在健康教育中的一个盲区
在“指南”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目标中写到:要“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其
中细化后的第一条就是“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增加到15秒左右、20秒左右”。当看到这些时,就觉得这项运动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因为自己的孩子在小区内看到杠杆也总想要去玩一玩,但是总因为杠杆太高的缘故,玩得次数非常少。那么,在幼儿园的这些孩子们其实也是有着这样的情感和运动需要的,但是在我们的幼儿园却没有专门的这样的体育游戏设施,更别说在平时的健康活动中开展抓杠悬空吊起的体育运动了,那么怎样来解决呢?我觉得一个是可以尝试通过家园的配合实施来弥补,另一个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幼儿园设施的进一步丰富、完善来解决。同时,在现在没有专门的设施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尝试用现有的一些体育游戏设施来替代,比如说可以利用晃动的小桥设施来替代,幼儿可以在两手扶住两边的木质扶手的帮助下走过晃动的小桥,也可以用两手撑住木质小桥扶手的一边或两边,然后将小脚悬空吊起,或是玩幼儿园现有的攀岩墙等,通过这些设施来开展游戏也同样可以提高幼儿的手臂力量和耐力。
    当然,“指南”的指示还有很多,还需要联系平时的教育教学不断地进行实践、反思,并与家长、老师们共同地分享实施“指南”的各个妙招,从而让“指南”更好地成为我们教育教学中的一个指南针。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感悟名师对幼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读
    感悟名师对幼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读

    《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一书,捧在手里,未曾翻启,就开始了自身教育生涯的回忆。从事幼教工作20余年,却总觉得幼儿教师越来越不会当了,平日里,常和朋友们诉苦,现在的孩子难教,家长难缠,检查居多,分身乏术,没有时间去专心学习,也没有时间去钻研业务,渐渐地荒废了专业,缩小了胆子,不是怕孩子有不安全举动,就是怕家长有不满意情绪,不曾想那些名师一路是怎么走来了。 带着渴望在书中搜索着名师的大名,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娓娓道来,一个个名师呈现眼前。挚爱幼教工作的朱静怡,她利用榜样的力量,在现实中变革,抓住机遇腾飞,用心自我

    06-22
  • 读《班主任成长日记》后感
    读《班主任成长日记》后感

    前些天,我翻阅了王桂芝老师的《班主任成长日记》,此书是以教育叙事的手法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情境。作者在对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与认真反思中,让我领略了人生,教育的极致境界,即点点滴滴都是诗。正所谓生活着是美丽的,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温馨、感动、诗意的。 当初选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是因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是一年多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选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也就是选择了风雨兼程的旅程。因为在教学生活中,总有许多莫名的烦恼困扰着我的心房,总有许多的失意和彷徨折磨着我的神经,我曾经一度抱怨教师生活的艰辛、繁杂,

    06-22
  • 做一个有执行力的教师——《一封给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做一个有执行力的教师——《一封给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初次听到加西亚的名字是在一次会议上,当我还在纳闷加西亚是谁时,园长介绍了一封给加西亚的信这样一篇文章。才明白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原来不是加西亚而是罗文。回来上网仔细看了这个《一封给加西亚的信》后,觉得这真的是很让人回味的一个故事。 它说的是在100多年前美国与西班矛之间发生争夺殖民地的战争。美国总统麦金莱意识到,美军若想取得胜利必须马上与反抗西班矛的古巴将军加西亚取得联系。总统要把一封信送给古巴抵抗活动领导人加西亚。但是加西亚隐蔽在古巴辽阔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这是一个困难得近乎无法完成的任务。

    06-22
  • 模仿的背后——有感于《模仿,从哪里做起》
    模仿的背后——有感于《模仿,从哪里做起》

    闲暇之余会翻翻一些幼教杂志,了解当前的幼教动态,在学习同行们的专业之余也会梳理着一些为自己所用的内容。《上海托幼》便是时常翻阅的一类书,其中的相约名师栏目常会刊登一些上海的名师对一些常见的教育现象或是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虽然从没有机会与这些名师近距离的接触,但从这些文字中却让我感受到了她们的儒雅与端庄,更让我感受到了这些名师所蕴含的深厚底蕴。 在近期应彩英老师的《模仿,从哪里做起》一文中,她从近期爆到不行的《中国好声音》的模仿歌手说起,肯定了模仿是通往成功的一条有效途径,但让人印象深刻记忆忧新的却是智慧的

    06-22
  • 先做朋友  后做师长——读《名师人格教育的经
    先做朋友  后做师长——读《名师人格教育的经

    法国的卢梭说: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心灵。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最注重师道尊严。但现在从某个角度看,它却成为了一些老师教育孩子时的障碍。 在许多学校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严肃的。学生对老师的言语、行为表现的十足的尊重,老师在学生面前也是保持着威严这是没有错的。但,有的老师不想在学生面前有失身份,就太过于注重自己的威严了。他们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使学生们难以与老师亲近,更谈不上师生间的交流了。与学生没有很好的交流,老师就很难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就不

    06-22
  • 学做好妈妈——读“家教”优秀作品有感
    学做好妈妈——读“家教”优秀作品有感

    虽然当了十五六年的妈妈,但始终觉得自己算不上好妈妈,在女儿悦悦成长的很长一个时期,只要工作需要,不论心里多急,也把她撇在一边不管不顾的,因为处理的不够好,也落了不少埋怨。同时,对孩子的引导缺乏耐性,有时说着说着就火了,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直到她初一下学期有了明显的青春期逆反迹象,敏感而易怒时,我才猛然一震,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为此,近两年,只要外出,我都买两本与家庭教育有关的书读。今年寒假又买了两本;《像犹太人一样教育孩子》、《巴菲特给儿女一生的忠告》,读后,收获很大。 这两本书的共性,都反映了犹

    06-22
  • 在阅读中成长之个人读书计划
    在阅读中成长之个人读书计划

    读书使人进步,使人明理,一本好书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和享受,甚至使我们终身受益。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要读书,读书,再读书!阅读应成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与书结缘,以书为友,走进书本,终生与书为伴。 前不久,我园成立了博雅书社,有兴能成为书社中的一员,我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次鞭策,督促自己去读书,让自己不断的吸取更多的能量充实自己的生活。在我园孩子和老师中开展名为乡土生活阅读的读书活动,努力打造着书香校园。因此,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我们的书社活动和学校的读书

    06-22
  • 《胡桃夹子》读后感
    《胡桃夹子》读后感

    再次拾起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我不仅被故事里面跌宕起伏的战斗情节所吸引,勇敢善良的小女孩玛丽所折服,而且还被故事里面王子公主美好生活的温馨画面所感动。 美妙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圣诞节之夜,教父送给小女孩玛丽和她的哥哥一个咬核桃的小木头人。玛丽的哥哥顽皮好奇要让胡桃夹子咬最硬、最大的核桃,却使得胡桃夹子损坏,牙齿脱落,下巴掉下来。在小女孩玛丽悉心照顾胡桃夹子的夜晚,她看到盛着洋娃娃和士兵的玻璃橱窗里,不仅发出了动听的琴声,还有洋娃娃们在舞蹈。教父给玛丽讲述胡桃夹子的故事,胡桃夹子本来是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