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读《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的88个细节》有感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19-12-10 19:28:54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读《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的88个细节》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每位老师,每位家长都喜欢学习成绩好,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可是,我们也常常在苦恼:“为什么孩子的专注力这么差、爱走神呢?”“为什么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呢?”“孩子什么时候能认真学习呢?”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的88个细节》,晓丹著的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总结了孩子不爱学习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兴趣,二是责任。要想孩子不用督促自主学习,就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当然就不用老师和家长们担心孩子学习的事情了。当孩子对学习有了责任心,积极向上的意识就会增强,必然要努力获得成功。作者在书中提出了88个简单、有效的技巧与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让学习变得快乐与专注。

人从刚出生就开始学习,学龄期要学走路、说话、吃饭;学前期要学分享、合作、交往的方法;从小学以后就要学习文化知识、科学理论等;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所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从娃娃抓起。

这本书中,88个细节读完后的确让人受益匪浅。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是通过真实的案例分享和详细的指导方法来引导我们怎样培养孩子自主的学习。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在幼儿园的3年里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文中的两处案例值得我思考:

一、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孩子的自主探索

案例中,妈妈让明明切苹果,按照习惯竖着切苹果的方法,苹果核被切出好像两只小耳朵。当明明要切第二个苹果时,妈妈说:“这次换个切法吧,不竖着切了,横着切好不好。”明明的兴趣很高,妈妈说:“你想想看,会看到什么呢?”明明猜测估计所有的苹果核都能看到,妈妈没有说话,明明横着将苹果切成两半,发现苹果核是一个‘梅花’。妈妈又问明明:“为什么能切出梅花呢?”明明自信的说:“因为切得方向不同了。”在切苹果这个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中,竟然还能切出我们不知道的学问。案例中的妈妈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孩子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激发出来,启发孩子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才能对学习感兴趣。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无论是在学习活动中还是在游戏活动都需要通过创设提问情景来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如:记得在户外活动时,我拿出飞盘让孩子们玩,孩子们没玩多久就失去了兴趣。由于小班的幼儿的认知水平较差,生活经验不丰富,老师只有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他们游戏的欲望。于是,我就创设“找朋友玩”的游戏,通过提问:现在兔妈妈出去采蘑菇了,小兔们自己在家,它们想要找朋友玩,你们愿意和小兔子玩吗?可是去小兔子家要过一条河还要过一座桥,我们要怎么过去呢?我们手中的飞盘可以做小石头吗?怎样放才能不掉下去?过桥时要保持平衡,怎样用飞盘来保持平衡呢?等等,一连串的提问来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自由探索的欲望。在我设计的问题情景下,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大胆的尝试,在游戏中个个获得了成就感与快乐。

二、教育需要家长与老师的配合

案例中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讲述自己在小学和初中时成绩不优秀、贪玩、易

惹事,在自己不喜欢的学科上睡觉,受到了老师的严厉训斥和罚站。父亲得之后也狠狠的惩罚了我,从那以后,我就先写不喜欢学科的作业,慢慢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也开始喜欢学习了。并且在家长会上原先我讨厌的老师对我的学习态度有了认可,我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经历。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这可以主宰人生。”要培

养好的学习习惯,光指望学校的教育,家长不积极配合和支持,不能与老师在教育孩子观念上达成共识,孩子很难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就如,我园的读书打卡活动,每天晚上要求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一本绘本。刚开始,萱萱妈妈觉得这个活动很有趣坚持读了一个星期,之后就不读了。在绘本故事分享时孩子不会讲,说妈妈不给她讲故事。放学后与萱萱妈妈沟通,萱萱妈妈说:我每天很忙,没时间。一个习惯需要21天的坚持,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如果家长的教育观不能与老师同步,只会让我们的教育很被动,最终受伤害的是孩子,孩子没有自信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就需要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要时时刻刻从“幼儿发展为主体”的角度考虑问题,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最一名有智慧、有创新的幼儿教师。努力将家园教育观念达到共识,帮助我们的家长学会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方法,共同全面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力,让孩子爱上学习。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柔弱的刚强——《不做教书匠》的读后感
    柔弱的刚强——《不做教书匠》的读后感

    寒假里,我们为我们每个教师找了一本《不做教书匠》的书,书的封面儒雅、温馨,映入我眼帘的那几行小字分别写着: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教师,我是一位刚踏入这行的青年教师,上天给我这样的一次机会,来接近教学、孩子。 一页一页的翻看中,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比喻,车胎为什么经得起长途碾磨,开始人们设计出很硬的抗震轮胎,但用不来多久,就被震的得七零八落,后来造出有弹力的防

    06-22
  • 《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读后感
    《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读后感

    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实施教师教育的教师进修学校,我们要在各方面实现教师教育的新跨越。一、 教育改革需要创新型教师: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这在理论上已形成共识。问题是,并非所有的教师的劳动都是创造性劳动。因此,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的说法,只是一种对教师劳动应然的揭示,并非实然状态。只有具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劳动。具有创造性和创造能力并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教师,我们称为创新型教师;把不知或不能创造性劳动的教师我们称为资格型教师。两者的区别在于劳动过

    06-22
  • 做智慧的研究者——读书有感
    做智慧的研究者——读书有感

    白下进校马瞬琴 在冬天寒冷的假日里,读着陈震老师的书《做温暖的教育者》,很受感动。我在思考,作为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不仅要做一个温暖的教育者,更要做一个智慧的研究者。 做温暖的教育者,需要我们在工作时,充满爱心、充满真心、充满公心、充满慧心。让我们的服务对象能真切感受到我们平等、理解的爱。这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而做一个智慧的研究者,则是我们每一个教研员应有的追求。 智慧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的研究者,是指研究者在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判断事物并在实践中遵循事物规律、实

    06-22
  • 做个“民主型”的幼儿教师——《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做个“民主型”的幼儿教师——《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在暑假读了吴放老师著作的《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如何做个民主型的幼儿教师,吴放老师就如何把握和蔼可亲与严肃的尺度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得出了和蔼可亲和严肃并非相互对立的这一总结性观点,并将这两类教师都归入民主型教师这一类别中,就民主型的教师提出她独到的见解,值得细细回味。 和蔼可亲与严肃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教学风格,而是一个如何来把握它们之间度的问题。 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定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他们对孩子的需求非常敏感,能够及时作出回应;他与孩子打成一片,会用孩子们的眼光

    06-22
  • 把关注和爱给予每一个孩子——读《新区幼教中心教师工作手册》有
    把关注和爱给予每一个孩子——读《新区幼教中心教师工作手册》有

    手捧《新区幼教中心教师工作手册》,感慨良多,这本小册子,从内容的整理到成稿、从教代会上讨论通过到试行,我似乎从头到尾已经阅读过数遍了,最近又阅读了姐妹们的博文,发现小小的册子真是越读越耐读,指导性强又实用,而且每一次阅读也总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感悟。 今日又读,在来园接待环节的小贴士里的一段话跳入我的眼帘:当同时接待2位以上到园的幼儿时,教师的关注要平均地给予每一个幼儿,不能让任何一位幼儿和家长有受冷落的感觉,可以蹲下身子与幼儿说几句话、或轻抚幼儿的头、或亲亲拥抱一下,问问幼儿想先做什么活动,然后在家长的视线

    06-22
  •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读书体会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读书体会

    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书籍《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如沐春风,发人深醒,给我很多的启发。他科学透彻的分析,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在整个书中他更多的是运用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例子,让人记忆深刻,也更能给读者以共鸣。读了孙老师的书,我觉得虽然自己刚接触教育工作,但与孩子们的相处中,跟他们构建起和谐的师幼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构建呢? 一、 教师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 爱是教育者不可缺少的,陶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发自内心的,才能达到内心的最深处。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一个班里的几十

    06-22
  • 我和儿子共成长——《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我和儿子共成长——《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转眼间,儿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从这个暑假起,才开始关注身边的这个小朋友:个子长高了不少,语言表达能力尚可,喜欢问为什么;能背诵几首唐诗,会唱几首儿歌,居然还会背诵26个英文字母,可是对数字和颜色却极其不敏感;对待同伴很友好,也很大方 和儿子相处的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从各个方面对他进行观察、了解,在对待这么一个家庭主体的过程中,我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对待我将要迎接的那些小班孩子们,他们和儿子一样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主体,他们备受家人关注,可是到了幼儿园后,他们就成为了班级中的

    06-22
  • 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后感
    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后感

    双休日,应朋友邀约小聚,路经青少年活动中心,堵车厉害,原因不说也明白,是因为兴趣班的超前火爆。和朋友说:这些赶着参加兴趣班的孩子中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真的因为感兴趣?也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流着眼泪来参加的?不由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的好辛苦!没有快乐的童年好可悲! 记得刘晓东博士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生活,必须立根于儿童的天性,从而有可能高于和超越儿童的自然状态的生活。是的,天性是孩子教育的起点,教育要尊重并发展孩子的天性。作为孩子,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都有别于成年人。因此,我们要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