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创设建构区》读书笔记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20-02-06 15:54:16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创设建构区》读书笔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积木建构区可能是教室里最重要的区域之一”。我觉得重要的不仅是建构区能带给孩子各种不同能力的发展,还因为建构区还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那一块一块的小木块似乎有魔力,吸引着每一个孩子与它一起游戏、共舞。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环境组学习时,组长臧老师推荐的,怀着探索、学习的态度我重点研读了“创设建构区”的内容,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书中从积木建构的阶段、建构区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创设有效的建构区、适合建构区的材料以及教师支持建构区学习的策略等,事无巨细,通过实际案例以及适合投放的材料详细解读了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建构区。

建构区,虽然一直被很多孩子所喜欢,但似乎常会被老师忽略,回顾自己工作至今创设的建构区,似乎并没有过多关注积木建构的阶段,在材料的投放上大中小班似乎除了积木数量的不同,投放的材料内容除了木制积木就是塑料积木了,教师也几乎没有探索和讨论如何丰富、拓展建构区以给予孩子更多的学习机会,在阅读中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积木数量以及种类

积木的数量及种类可能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建构效果及建构水平的发挥,《积木书》建议,至少要为不同年龄组的儿童,投放所需的积木数量:3岁儿童需要586块,4岁儿童需要748块,5岁或更大儿童需要980块。积木的种类要丰富,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以让儿童获得更丰富的建构机会及体验。

二、辅助材料的投放

辅助材料的投放可以让建构的效果发挥点睛之笔,教师可以根据儿童兴趣和发展水平,为儿童提供一些开放式材料、自制材料、经验支持以及书写材料。辅助材料的投放可以多元化,集中分类摆放于一处,方便儿童的取用。这里要提到,由于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要着重于农村材料资源的投放与使用。6月是麦收的时节,很多农户会将麦秆收集用于日常烧火做饭,我园也正在研究麦秆资源的收集利用,所以在开学初我就让家长收集麦秆,用于班级的环境创设及区域材料填充,麦秆的投入让孩子们在建构区的活动更具体、更有趣。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将它们变成扫把、屋顶,在搭建中充分利用麦秆进行游戏。

书写材料的投放,不仅可以方便儿童在建构前设计图纸,还可以记录儿童的建构过程、建构经历,在建构作品需要保留的情况下,儿童可以做好标记。

三、建构作品的保存

当儿童将一堆零散的积木组合搭建成为一个作品时,这就是他努力的成果,搭建活动每天都在进行,我们如何保存儿童当天的作品?拍照、绘画都是一种保存方法,可以将作品以拍照、或绘画的方式将作品留存于建构记录或者儿童的个人档案中。搭建的作品是否需要保留、拆除,也应该与搭建者商量而行。

同时,在创设有效的建构区上,教师如何在建构区与儿童互动、如何支持、指导儿童也是非常重要的。书中提到: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背景经验、认可建构者、设定有助于建构的规则、与儿童互动、进行集体建构谈话以及设置挑战和提供刺激物的方式,促进儿童在建构区的学习。教师应尽可能满足所有儿童的需求。同时,还应该定期观察并记录儿童的活动和学习过程。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可以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图片、视频、实地参观的方式带领幼儿认识并了解不同建筑物的特征,邀请木匠或建筑师给孩子们上一节直观的建筑课。在幼儿搭建的时候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对于自己喜欢的老师,儿童都更愿意亲近,教师要用心与孩子交流、互动,成为孩子游戏的伙伴,让孩子能够在积极、愉悦的情绪中进行搭建活动。教师要及时对幼儿的建构作品给予评价,尽可能在建筑物倒塌前进行评价。

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构建的过程,不仅能对幼儿起到积极的发展和促进作用,教师也能在互动中吸取经验,逐步提升自己。观察是评估儿童各个发展领域的良方,在儿童进行搭建行为的时候,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观察,以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物质、经验的支持,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读《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案例和论文》一书有感
    读《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案例和论文》一书有感

    作为一个一线工作的老师,上课是我们每天需要做的基本工作,有时会为自己一节很顺利并且和孩子互动很热烈的课而感到兴奋不已,有时又会为一节认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没有很好的完成而感到懊恼不已。其实一个失败的活动对老师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绪气馁、低落只是一时的情绪,可是在过后老师应该静下心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第一、自己活动的设计是否是站在幼儿的角度出发,是否结合了幼儿的实际的经验水平。《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由

    06-22
  • 发现学习的魔力——《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发现学习的魔力——《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我曾经在《早期教育》上看过连载的《我的美国见闻》,读函授本科时听老师们介绍过美国教学方式的点滴。这些认知只能使我对美国的幼教制度、美国的幼教现状以及中美幼教模式等方面有粗浅的认识,那就是开放自主。对于美国老师究竟怎样组织一个个活生生的活动,仍然一无所知。自从我读到吴放老师撰写的书信体笔记《和孩子一起跳舞》一书,让我对美国幼教的理念及教育行为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细致地了解和感悟,我为作者介绍的每个案例而好奇,并为之感动。因为,每个案例都是作者亲身的体验、是作者对中美教育模式的对比与思考,更是作者对幼儿教育如

    06-22
  • 《地球上的星星》影评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影评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印度片看后感触很深!我想我们作为教育者,在这个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要逐渐开始重视提升对幼儿的教育质量,我们更应该关注特殊儿童,以及关爱这些需要我们帮助的特殊儿童,让他们融入到生活的大集体中。 影片中的尼克老师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印度演员,我很关注他演绎的一些电影,从这部电影中,尼克老师不仅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美术课变得栩栩如生,也让原本内心自卑、心理有阴影的伊夏重拾自信与快乐。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主张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孩子,其实对于有一些需要我们特殊教育的孩子,我们应该用适合他们的方式去

    06-22
  • 模仿的背后——有感于《模仿,从哪里做起》
    模仿的背后——有感于《模仿,从哪里做起》

    闲暇之余会翻翻一些幼教杂志,了解当前的幼教动态,在学习同行们的专业之余也会梳理着一些为自己所用的内容。《上海托幼》便是时常翻阅的一类书,其中的相约名师栏目常会刊登一些上海的名师对一些常见的教育现象或是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虽然从没有机会与这些名师近距离的接触,但从这些文字中却让我感受到了她们的儒雅与端庄,更让我感受到了这些名师所蕴含的深厚底蕴。 在近期应彩英老师的《模仿,从哪里做起》一文中,她从近期爆到不行的《中国好声音》的模仿歌手说起,肯定了模仿是通往成功的一条有效途径,但让人印象深刻记忆忧新的却是智慧的

    06-22
  • 读《开启教师之门的钥匙》后感
    读《开启教师之门的钥匙》后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纵观古今,书的重要性可谓是毋庸置疑的了。它伴随着我走过了工作、生活的四十多个春夏秋冬。我又重拾了几本必读书籍,书籍作为一个载体已经成为了我幼教事业专业发展的必需品,有了书籍才使我们的话语有了意义,让我们的存在有了价值。好的书当然是要精心细读,细心品味。读好书有如品尝美味食品,只有细细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养才能充分吸收。 最近,我看了一本《开启教师之门的钥匙》的书,确实给了我在幼儿教育事业方面的开启了一扇门。它是一本引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

    06-22
  • 教育的适宜性之随想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
    教育的适宜性之随想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在写作上以第一人称、自传体的方式,记录了一个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四季。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如四季的自然演变,经历着起步、提升、成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书中的我的成长经历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读来很亲切,很有真实感。其次是以春夏秋冬四篇构成全书的框架,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分别喻示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春,乃万物生长的初始阶段,是希望,是开始,是起步。夏,是万物的生长阶段,是一个成长过程,是一个提升过程;秋,是一个成熟丰收的时段,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冬,是一个贮藏果实的阶段,完美收获、属

    06-22
  • 《叫我第一名》电影观后感
    《叫我第一名》电影观后感

    电影的主人公布拉德科恩,一个乐观向上的天生患有妥瑞氏症的男人。什么是妥瑞氏症呢?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痉挛疾病,患这种病的人无法由意志控制的、快速的、盲目的影响大部分肌肉群的动作痉挛或者多种声音痉挛。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不禁要被主人公克服疾病的毅力所折服,当他上小学的时候常因为发出奇怪的声音被老师批评,被同学欺负。可以说电影从刚开始时让我们看到了科恩的无奈与辛酸,这时候的故事基调是带有悲情色彩的。我们在看的过程中内心是沉重的,感受着主人公内心因疾病所带来的挣扎和苦痛。 但是从学校的校长发现了这点,在一次全校

    06-22
  • 观看应彩云老师的《一寸虫》感受
    观看应彩云老师的《一寸虫》感受

    从从事幼儿教育事业以来,对于应彩云老师的精彩课堂我们观摩了很多,有现场的、有视频的等等不同的方式让我们来学习应老师课堂的精彩之处,每一次的观摩学习都让我觉得课堂学习是一门大学问。 在这次的暑假里,闲暇时,我在网上又搜到应彩云老师这样一堂课,大班绘本《一寸虫》这一本绘本完全将绘本故事的内容与我们的多元化课程相结合了,通过故事内容掌握了逻辑技能,测量技能。应老师通过故事情节让孩子了解到了一寸有多长,同事通过绘本让孩子掌握到如何测量,这一堂课不光让孩子掌握故事中的测量方式,老师还准备了一寸虫的教具,让孩子通过操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