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读书可以良善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21-06-26 15:26:04

《读书可以良善》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今天,有幸拜读范仲淹的《处世莫如为善,传教唯有读书》,让我感触良多。俗话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是的,把“德”作为传家宝的可以延绵十代,“耕作读书”传家者紧随其后,也许七八代,“诗书传家”者亦可五六代,“富贵”传家者,不过三代。这些老祖宗的“家宝”,真的为后世之人领了一个好头。

       范仲淹自幼良善,他在小的时候,曾找到算命先生为他算卦。一次,曰:“我能否做宰相?”算命先生听后吓之,说道:“小小年纪,为何口气之大?”二次,曰:“我能否做医生?”算命先生又曰:“你的两次理想,为何悬殊之大?”范仲淹哈哈笑之:“两者皆可慰世”。

     是呀!当一个人有良善之心,他的家族永可立于万世。

     那么,一个人的良善之心从何而来,“读书耕作立德”即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书读多了,自然耳鸣目聪。”不错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错的,在书中,我们可以知道“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心存仁慈,别人就会尊敬你,处处为别人着想。“想他人之想,做他人之做”,这样的道理唯有读书人可知、可悟,可思、可做。当我们把“良善”作为传家宝,我们的后代就有了立世之本。

     一世的辛苦劳作,可以让你身体劳累,从而知道生活的不易,遇到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你就会伸出援手,帮其度过。如果想要摆脱这种困境,唯有读书。因为它可以让你领略书中做人做事的原则。

      范仲淹的子孙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从宋朝一直延绵到清末,那是因为范仲淹在家族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他的后代不断施肥灌溉,直到它变成一颗苍天大树,这棵大树庇护着他的后代子孙,整整八百年的时间里,永葆不落。

      是呀!古人尚知此理,在科技发展高速的现代,我们又怎能落后于古人呢?

      当你行走在路上,如果遇到乞讨者,不管真与假,请你帮帮他们,“善良”的种子种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会充满和谐。“一树开花不是春,满树开花春满园。”

      2003年的“非典”,全国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我们很快度过难关;2020年的“新冠”,把整个华夏儿女阻隔在家4个多月,很多人面临断水断粮,是那些冒着生命危险的“志愿者”,为每家每户送吃送喝。为了保障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是那些日夜守在村口、小区门口……在寒风中,手脚懂得通红,仍然不厌其烦的为每一个进出者量体温、登记,一遍又一遍,一个又一个,确保一切生命的安全。还有那些最美的“逆行者”,敢冒风险,走在逆行的道路上:交警、医生、护士、无名者……如果不是他们心存良善,又怎能“舍小家顾大家”呢?

      俗话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正是有了这些“皮肤”:“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南水北条工程的实施,“十五规划”村村通的顺利落地……哪一样不是心存良善呢?一个人只要勤读书,明事理,让书给你力量和智慧,不去做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事,那他一定会是一个“心存良善,知书达理”的人。

      总之,一句话,“读书可以良善,良善可以慰世”。有了善举,我们的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有了善举,我们的国家可以扬眉吐气。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陶行知新论》读后感
    《陶行知新论》读后感

    从事幼儿教师的我已有多年了,在读幼师时已接触过陶行知先生,他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思想理论把我考试考的好苦,因为那时还是纯理论的,也就是死记着,所以理解不是很到位。现在,在从教的日子里,对行知思想的理解越来越清晰,感受也越来越深。近段时间,又通过对胡国枢先生撰写的《陶行知新论》的学习,对行知思想又有了深一层的理解和感受。 感受最深的要属爱满天下的行知思想了。爱满天下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意思是说,教育的核心是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

    06-22
  • 《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读后感
    《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教育教学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作为教师的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重要性,因此,我阅读了《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一书,帮助自己更加明确了反思和评价活动的重要,而且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将中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特点在于它不是一本难懂的理论书,而是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实际操作和指导性都非常强,是适合我们幼儿园教师阅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按照教育教学之前、之中、之后的时间顺序与案例研究线索,用一个个生动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引导我们教师从思考主题和目标的确立开始,逐步学习提供适宜

    06-22
  • 潜心观察 用心思考——读《观察记录须找准问题的“眼”》有感
    潜心观察 用心思考——读《观察记录须找准问题的“眼”》有感

    观察记录可以说是教师专业能力必须的基本素质,观察记录也是教师正确施教的前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对活动内容的兴趣,对活动过程的参与情况、对问题的理解能力等,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交往行为、善于倾听孩子谈论的话题、善于发现孩子存在的疑问等等。观察记录分析也常常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种行动研究方式,那么,教师怎样进行有效地观察记录,才能为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帮助,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我读了《早期教育》2009年6月刊登的文章《观察记录须找准问题的眼》,颇受启发,下面我对眼有这样几点认识。

    06-22
  • 平淡中孕育着无比的美妙——读《水知道答案》后感
    平淡中孕育着无比的美妙——读《水知道答案》后感

    对我们来说水太平常了,人们知道去喝、去用,而很少有人去探寻其中的美妙!日本的科学家江本胜却潜心研究八年,发现水千姿百态的结晶体,用122张前所未见的水结晶照片打开了人们对水的认识视野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一、水能看:让水读文字。他们把水装进瓶里,在纸上写了一些字,把字面朝里贴在瓶壁上,实验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因为水可以根据它看到的图片和语言形成相应的结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水看到世界各国语言的爱和感谢时水结晶的形状非常美丽,那是一个晶晶亮亮排列特别规则的六边形,好像一朵绽放的梦幻之花

    06-22
  • 不受束缚  自由成长——《小人国》观后感
    不受束缚 自由成长——《小人国》观后感

    观看了纪录片《小人国》感触很深,里边的幼儿园教育形式让我很震撼,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形式才是真正的为孩子的成长所起到帮助。纪录片拍摄的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讲的是北京郊区的一所名为巴学园的幼儿园里所发生的几个事情片段。如果没有事先告诉我这是发生在幼儿园里的故事,我可能会以为拍摄的地方会是托儿所,因为在我们周围的幼儿园都是建造的像城堡宫殿那样美丽的建筑物,很少看到像家庭院落一样的,所以还真想不到这就是一所幼儿园,可能在这样的幼儿园里会有更多的温馨,就像家一样。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很凶很霸道的小男孩池亦洋。小小年

    06-22
  • 轻松面对——《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轻松面对——《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幼儿老师每天面对着三十多个孩子的吵吵闹闹声,常常一天下来觉得身心疲惫,喉咙更是变得嘶哑,于是怎么让自己不累,轻松地来带着这些小家伙们学、玩自如,是我们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不断思考的问题。当看到《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样一段时,不禁让我有豁然开朗地感觉。 常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运用幼儿感兴趣的形式,寓教于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经验证明,在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时,将要求和相关常规要领渗透在富有情趣的儿歌中更易让孩子接受,更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的确如此,

    06-22
  • 伯乐——《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伯乐——《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为观看这部电影而潸然泪下的人肯定数以万计,我是其中之一,在孩子们深情地哼唱着的那首主旋律音乐下,我犹如剧中的公爵夫人,深深地被孩子们天籁般的嗓音感染着,惊叹着,为马修老师的教育智慧折服着,为他这位代课老师的专业而执著的精神感叹着。 影片中有两个对比鲜明的教育者的角色,好好先生马修老师和以暴制暴的院长,还有一批被世人抛弃的孩子们。两位教育者所持的不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后果。那个被院长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终用同样极端的方式来回赠给寄宿学校,毁损的不止是校舍,还有那个孩子早已残缺的心灵,这

    06-22
  • 雕琢完美的幼教生涯——《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读后感
    雕琢完美的幼教生涯——《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读后感

    读书已经成为了假期的必备生活,虽然今年的寒假因为身体的原因几乎一直与床为伴,但是,依然惦记着读书写心得一事。《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一书,对于一个从教二十多年的平凡教师而言,确实有一种魔力,想一探究竟,想了解成就名师的沟沟与坎坎。 朱静怡一个熟悉的名字,浙江省特级教师,但本人对朱老师的经历并不了解,这次通过本书,我才看到了朱老师从工作到成名所经历的种种努力,朱老师在最后告诉大家,她还将进入自己的教育生涯的雕琢期,她说: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学习,思维就会僵化,智慧就会枯竭。所以她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反思,退休以后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