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游戏案例——玩天平(学习故事)

栏目: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15-06-16 17:25:19

《小班数学游戏案例——玩天平(学习故事)》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背景:在本学期数学区的创设中,我们为孩子们购买了很多数学操作材料及游戏器具,其中一样就是木偶天平,上面有四个木桩可以逐一加木环来达到平衡,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类似跷跷板的天平,但是玩久了我们发现木偶天平的玩法太过单一,于是教师利用孩子们收集的废旧材料制作了薯片桶天平,这个天平是由钢丝、卷纸、丝线来制作空心杠杆,在杠杆上方还有线轴可以转动来调节天平的平衡。除了天平同时我们为孩子们探索平衡游戏提供了不少材料,有花生、黄豆、大小蘑菇钉、毛球、夹子等等,孩子在玩天平时可以根据意愿任意选择这些材料进行称量并记录在表格中。

 发生了什么

区域时间到了,童童选择了天平游戏,这是她第一次玩这个游戏。

第一次尝试:

教师帮助童童将各类材料整齐地放在桌面上,只见童童首先选择的任务表是:夹子和毛球,因为她最喜欢漂亮的毛球。她先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夹子,发现天平出现倾斜,于是在右边的小篮里放进了毛球,一连放了三个毛球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她继续加入毛球,很快天平平衡了,教师试探她平衡了吗?她说平衡了,这时候教师并没有提示她可以将两边的小篮取下来就可以倒出夹子和毛球了,只见童童用手伸进小篮一个个将物体取出放在小碟子里。出乎意料的是,童童并没有进行点数就直接将数量准确地填在任务表中,1个夹子对应9颗毛球。

第二次尝试:

童童先将天平摆正,然后进行第二次游戏,这次她选择了大小蘑菇钉任务表。她快速地在天平左边投入四颗小蘑菇钉,然后在右边放入一颗大蘑菇钉,接着又往左边放入一颗小蘑菇钉,然后童童停了下来,她思考了一会儿,似乎有点犹豫。过了几秒钟,她又往右边放入三颗大蘑菇钉,教师询问平衡了吗?童童似乎觉得还没有,然后又加入两颗小蘑菇钉,最后她觉得天平平衡了。接着她取出蘑菇钉,在取的过程中她轻声进行点数。在全部取出钉子后,由于钉子比较多,她又在碟子里点数了一遍,然后填写任务表:8颗小蘑菇钉对应4颗大蘑菇钉。

第三次尝试:

童童看见最后一张任务表,拿了过来,是花生和黄豆任务表。由于有两次尝试了,第三次童童速度非常快,先在左边放一颗花生,右边逐个加入黄豆,天平很快就平衡了,取出物体记录,这时童童遇到了小问题,她发现一颗花生有两节,不知道应该记录成一个点还是两个点,于是求助教师。教师说一节花生一个点,于是她很快就记录了:1颗花生对应10颗黄豆。

第四次尝试:

桌面上只有剩下的空白任务表了,教师询问童童还想再玩吗?她说好的。拿起表格,选定了蘑菇钉和毛球。但是她不知道怎么在任务表中画这两样东西,教师鼓励它尝试一下,她想了会画了个毛球,然后教师帮助她画了一个蘑菇钉,任务卡就做好了。接着开始操作,她在左边放入四颗蘑菇钉,天平倾斜地厉害,于是她在右边放入毛球,一个接着一个,但是眼看毛球都快用完了,天平还没有平衡,她有点着急。教师提醒她天平似乎还没有平衡,快想想办法,这时边上的小朋友提醒她还有几颗毛球呢,于是她接着放入毛球,毛球放完了,天平也平衡了,她露出了笑容。但是这次毛球实在太多了,她怎么也数不清楚,超出了她点数的范围。于是我们共同完成了记录表:4颗蘑菇钉对应18颗毛球。

 

  

在游戏过程儿童遇到的问题:

1.记录表的设置,不会画怎么办?

2.不同材料的平衡条件是多少?

3.当材料超过点数能力该怎么办?

4.一颗花生到底应该怎么记录?

     学习到了什么

第一,每次平衡游戏结束后,童童能够比较熟练地取用各类材料,可以看出童童的小肌肉动作发展比较灵活协调。

 

第二,在第一次玩平衡游戏时,童童没有进行点数就将数量正确地书写出来,说明童童10以内的点数能力已经非常强了,不需要手口一致进行点数。在最后一次尝试中由于毛球的数量达到18,童童在尝试两遍后都失败了,所以求助教师,教师示范两个两个点数,其实这个难度已经达到中大班水平,但是童童认真看完老师点数后在记录表格时能准确将毛球的数量以18个点来表示,并且边念边自己将点点有序地排列整齐,说明童童的接受能力较强,已经学习掌握了18以内的点数方法。

 

第三,玩天平游戏包含了很多数学知识,幼儿需要学会通过目测、投放比较来探索不同物体达到平衡的数量条件。同时幼儿还需要一定的点数能力才能完成任务表的记录。童童在这个平衡游戏中,通过观察天平的高低变化,能够自发采用增加或减少一边数量来达到平衡的办法,并且整个游戏持续10多分钟,当出现问题时她也没有退缩,主动请教,努力尝试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童童比较独立,有见解,学习能力较强。

 

教师的关注、理解和回应策略:

   在观察童童玩游戏时,教师一直在边上默默地观察,选择时机介入了5次,通过语言的互动,技术的指导,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当童童第一次尝试时,教师提醒她注意平衡临界点;当童童不知道怎么记录花生时,教师进行语言提示;当童童连续获得成功后,教师询问童童是否还想继续,鼓励她尝试画出自己的任务表;当童童操作遇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她:好像还没有平衡,快想想办法;当点数18超过幼儿能力范围时,教师先让童童自己尝试点数,多次失败后教师再介入帮助完成点数任务。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有目标意识,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当幼儿投放材料至平衡临界点时,教师不需要过多提醒幼儿是否平衡,要给幼儿失败并调整的机会,如果投放多了该怎么解决,相信幼儿能够探索出更多方法。

 

 

下一步怎么做:

第一:

  针对游戏中出现的硬件问题,我们设想在之后的游戏中需要做的:1天平的底座加固,防止幼儿操作天平时弄翻。2材料可以更加多样化。3任务卡的设置可采用贴纸形式,教师不参与任务卡的设计,在游戏前先由幼儿选择要玩得两种材料,然后选择相应的图案贴纸贴在任务卡上,这样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就可以规避不会画画的问题。4调节天平的方法可以图示化,当每次游戏后空的天平如果出现失衡现象,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尝试调节天平平衡。

第二:

    根据童童的能力水平,教师下一步可通过调整材料增加游戏难度,促使童童接受更大的挑战。例如在任务卡中增加一种记录材料,比如黄生和毛豆放在左边,毛球放在右边,混物比较可以增加记录的难度。再例如教师提供两种颜色的橡皮泥,由童童自己搓出两种不同大小的球体作为一组操作材料来进行游戏。

第三:

   教师还可以在集体活动时将童童玩天平游戏的视频进行播放,引导童童梳理和表达自己让天平达到平衡的办法,这样一方面可以把她获得的操作经验与同伴分享,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了解童童的思维过程,更有效地促进其发展。 

第四:

   增加人数,天平游戏也可以两个幼儿同时玩,两个幼儿分别选择材料,然后进行平衡游戏,两个人可以比比谁的东西更重,也可以合作完成不同数量的平衡方式,两两合作完成任务表可以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方面的发展。
推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 小班下期数学教案:车子运货(认知轻重)
    小班下期数学教案:车子运货(认知轻重)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物品的重量,明白物品有轻重之分。 2、通过观测和察看、操作了解并区分辨别物品轻重,并能勇敢地用语言述说:轻,重。 3、学习收拾动手操作教学材料,保持桌面的齐整。 教学预备: 1、经验预备:孩子在生活时感觉过轻重。 2、物质预备: 教学用具:玩具货车两辆,玩具天平一個。物品:大橡皮泥、小橡皮泥各一块、棉花、积木、弹珠。 学具:孩子用每个人一册,每人一支笔;每一组一個天平,一筐物品(纸球、积木、铁片、雪花片棉花、积木、弹珠等)。 教学过程: 一、瞅瞅掂掂,了解商品轻重。 展示两辆一样的货

    06-21
  • 小班数学活动:《图形宝宝》评课
    小班数学活动:《图形宝宝》评课

    在行为跟进教学研讨活动姚老师执教了一堂数学活动:《图形宝宝》。从设计思路中可以看出,活动的来源是由于部分孩子对颜色的区分还存在着混淆的现象,所以尝试在分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操作和概括能力。 在环节设计中,姚老师首先出示引出三角形和正方形,巩固两种图形的特征,接着引入颜色的认识,激发孩子往下学习的兴趣。接着姚老师通过教具的操作,让孩子知道如何给图形宝宝按颜色分类,让孩子在自主的实践中探究颜色、形状,然后给图形宝宝分类。最后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操作中探索如何给图形宝宝分类,并在找朋友的游戏中结束活动。 活动中由于姚

    06-21
  •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妈妈和孩子》课后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妈妈和孩子》课后反思

    主题《落叶飘飘》让我们与幼儿一起进入落叶的世界,去探究、去发现、去思索、去想象、去表现。《树叶妈妈和孩子》就是通过落叶而导入,让孩子们扮演树叶宝宝与树叶妈妈在一起游戏的过程中认识、区别绿色、黄色,并能一一对应找到相同的颜色。 一、树叶宝宝找朋友 在歌曲《秋风》的背景音乐中,我带领孩子跳着舞进入活动场地,有效的激发了孩子们的活动兴趣。并以大风把树叶宝宝都刮到了地上为由,让孩子们感受树叶宝宝的可怜,并引导孩子们赶快捡起树叶宝宝挂到脖子上扮演树叶宝宝,并找到与自己颜色一样的树叶宝宝手拉手做好朋友。 反思:在一个

    06-21
  • 小班数学知识
    小班数学知识

    1、数的概念:认读数字、点数、5以内数的按物计数和按数取物、比较5以内数的多少、形成。 2、形体的概念: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图形分类。 3、时间的概念:早晨、中午、晚上、白天、黑夜。 4、空间的概念:认识里外 (1)认读数字: 在室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设置数字版面(比如说:1象铅笔细又长,2象小鸭水中游); 在生活当中可以让幼儿通过车牌号、楼房号、门牌号、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遥控器上面的数字等让幼儿来认读数字。 (2)点数: 幼儿对10以内的口头数数一般困难不大,但多半带有顺口溜的性质。当我们要求幼儿按

    06-21
  • 小班数学活动:拼图游戏
    小班数学活动:拼图游戏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感知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形 三角形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通过游戏猜猜看导入,复习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认识。) 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图形宝宝,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图形呢?我先不告诉你们它的名字,我来说它的样子,看看那个小朋友能猜出来它是谁。这个图形宝宝和太阳公公的形状一样。 (根据这一特征,幼儿可以猜出是圆形。如果不能,老师再说出第二个条件。) 老师:对,是圆形

    06-21
  • 小班数学活动课后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课后反思

    活动反思:整个活动的设计是以小动物来做客贯穿整个活动,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首先出示了3对大小不同的动物(大小兔子、大小熊猫、大小象),让孩子们自己观察这些动物有什么不同,很多孩子都高高举起了小手,说出了动物的种类不同,颜色不同,但始终没有说到大小不同,后经我的动作提醒,才说出大小不同,课后我在想:是否应该一大一小动物一对一对地出示,这样幼儿就能很明显观察到大小的不同。 第二个环节:复习认识大小标记。先让幼儿猜猜我会送大动物什么标记,孩子们一下子都说出了大标记,并让孩子们用身体动作

    06-21
  •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设计:《大海报》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设计:《大海报》

    一、设计意图:小三班幼儿聪明好学,年龄在3岁半-4岁半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数字比较敏感,在学习中,能感知数概念的形成,并学习辨认1--10的字形,在游戏活动中,反复记数、点数,对数量的感知有了初步的认识。大海报可让幼儿在轻松、主动的氛围中学习规律数数,从而提高幼儿对数学的认知能力。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本次数学探究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利用数字卡片、实物卡片、粘贴海报、开火车等游戏活动帮助幼儿认识6、7、8的 字形及辨认6、7、8的数量。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6、7

    06-21
  • 小班下学期数学活动设计与反思:石头小路
    小班下学期数学活动设计与反思:石头小路

    设计理念: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间的联系。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帮助小动物认路,让幼儿复习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认识。通过看一看、选一

    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