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资料 > 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 > 

期中开课反思:同课异构促进我们共成长

栏目: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
时间:2018-09-20 14:46:40

《期中开课反思:同课异构促进我们共成长》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这次期中开课的形式创新、独特,以同课异构和一课四研的形式开展。这样的形式使老师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智慧,还学会了“集体备课”,运用集体智慧分析、组织了一堂堂独具匠心的教学活动。在一次次的讨论、一次次的定位,一次次的反思、修改后,向大家展示了别具特色、反映日常教学内涵的期中开课活动。
我和马金娜、张静、黄亚萍一组,在黄老师的引领下进行了语言活动诗歌《秋叶》的同课异构。我们深刻领会了“同课异构”的内涵,简单的说就是对同一教材,不同教师进行不同设计构想,然后施教,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这次“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我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
抓住这个关键词,我们进行了一次次的研讨。第一次,我们熟悉教材,并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教师的特点和班级孩子的发展水平、个性特点设计了四个不同的教学策略和形式;第二次,我们运用集体智慧针对每个活动的不同教学策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并进一步讨论该活动的重难点;第三次,我们每位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说课,并进行集体讨论,对环节的设计、教师的语言提问、重难点的突破进行修整……在一次次的研讨后,我们的期中开课如期而至,在活动中看到了老师的教育机智,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话教学形式,远近高低各不同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对同一个活动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在充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运用集体智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异构。我们研讨出的教学形式各有侧重点,如黄老师的语言活动以情景表演为特色,孩子们在优美的情景中,表现秋叶的故事;图文结合,让孩子运用已有经验,通过图形标志来表现诗歌中的动词是张静在组织活动中的特色;而我虽然组织的是传统语言活动的思路,但我们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将孩子们的爱表演、善表现融入其中,在学习诗歌的同时,大胆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动词,在大家面前展现了秋叶生动有趣的形象;最后,马金娜的活动充分体现了“让孩子回归自然、接近自然”的教学理念,我们将学习环境迁出了教室,来到了大自然,在亲切、自由的气氛中学习诗歌、感受诗歌。四个活动,四个与众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形式,这就是我们组在“同课异构”中的亮点,我们运用了集体智慧,不断研讨、不断反思,碰撞出了四朵绚丽的火焰。
二、说目标,同一教材各有侧重
同一个教材,不同的教学形式,应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针对教学策略的四个不同定位,运用集体智慧,为一个个活动制定了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目标。重难点各有侧重,黄——创设情景,孩子大胆表演;张——运用图标表现诗歌中的动词;陈——运用肢体语言大胆表现诗歌中的动词;马——观察秋叶飘落的景象学习、理解诗歌。看!不同教学形式,不同目标体现,通过我们的一次次研讨被我们充分挖掘,且目标贯穿于始终,教学策略的运用反映了目标的达成,最后我们将以最饱满的状态展现在大家面前。
三、议教育机智,应更上一层楼
在活动的组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次开课亦是如此,来的让我们措手不及。如在我的教学中,有一环节是请孩子们表现“摇摇摇,摇下地”然后引导“累坏了,躺在地上睡一觉”结果孩子们一边摇一边直接睡在了地上,我一时不知怎么办,就直接顺势利导接了下去。又如马金娜是在户外组织孩子们活动,当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老师“使唤”时,我们年轻教师或多或少表现出急躁和无措,面对突如其来的一些小状况我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受到了冲击,像这种教育机智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和锻炼。
四、论语言,应体现简练、有效、开放
“这首诗歌美吗?”“叶子是在跳转转转的舞”……活动中老师都出现了提问时的语言组织问题,封闭、无效、繁杂、啰嗦的语言经常出现在我们教师的口中,特别是我们三位年轻教师,原本设计好的提问由于一紧张或孩子们的介入而“走调”了,语言表达出现口语化、随意化,而导致提问的有效性受损或孩子们根本无法回应。“简练、有效、开放”是教师在提问时应做到的几点,这需要我们不断思考、磨练,不断修改、尝试。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确实如此,“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激发我们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我本身受益颇多:
1、进一步领略语言活动的魅力,掌握了语言活动的基本思路
2、突破语言活动的固定模式,使语言活动与其它领域相结合
3、有效运用图片,激发孩子的审美能力、学习欲望
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不断反思、修整,如通病:注意语言的简练和提问的开放、有效;课堂的随机掌控性还有待提高等,希望有更多这种形式的研讨,帮助我们共同成长。
推荐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
  • 城区艺术领域课程优质课评比观摩感受
    城区艺术领域课程优质课评比观摩感受

    昨天,全程观摩了城区艺术领域课程优质课评比,从讲课教师对理念的把握、个人业务素质、活动设计及孩子们良好课堂常规等方面对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从中也受益匪浅。 整个活动,从目标预设到活动流程,老师都关注到幼儿的差异性,材料投放有层次,重难点的侧重也符合理念要求,都能为幼儿创造条件和机会。在丰富幼儿想象力的同时,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美、感受美、表现和创造美。对幼儿的艺术表现也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用自己或单一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不侧重结果的完美,能给幼儿充分的想象、创造空间。 活动中,老师的教态、语言、

    07-20
  • 音乐绘本欣赏活动《最好吃的蛋糕》评析
    音乐绘本欣赏活动《最好吃的蛋糕》评析

    不久前,园里组织了一次教研组长艺术综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作为教研组长的我也有幸承担了展示任务,执教了音乐绘本欣赏活动《最好吃的蛋糕》。因为是第一次执教这样综合艺术形式的教学活动,之前没有任何经验和借鉴,所以压力很大,上课前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寻找教材、音乐、推敲设计教案。虽然准备的过程可说是非常痛苦,但最后呈现的活动效果,还是基本令人满意的,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辛苦过后的甜蜜。确实,有时压力也是动力,有了这次的经历和体验让我对自己的潜力又有了新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也有了更新的意识和更自信的表现。 以下是我经

    07-20
  • 磨练、聆听中班数学活动《我会整理》
    磨练、聆听中班数学活动《我会整理》

    每次的聆听总是给我们增加教学经验,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处理一些教学问题。今天我们中班组开展了一次行为跟进式教学,很荣幸让我聆听了徐晓老师为我们执教的中班数学活动《我会整理》。 在聆听中,给我带来了一点感受:活动一开始,徐老师以ppt直观导入,引发幼儿兴趣。然后说:有一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们家的东西也很多,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东西?于是徐老师依次的出示图片(牙膏、牙刷、小熊、小汽车等许多物品。问幼儿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这个环节我认为:徐老师准备教具非常的充分,就是我想是不是创造一个真实一点的情

    07-20
  • 中国娃娃~听课后的感觉~~
    中国娃娃~听课后的感觉~~

    连续4年的小班老师,让我平时也不怎么关注大班的教学活动,但是今天听了一个大班的语言活动,让我感受,大班的教学可比小班的复杂多了,自己以后应该多关注关注。 国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但又不能完全回避的概念,采用从自身出发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知道有中国与外国之分,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主意识,意在化抽象为具体。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外貌、服饰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二是知道中国很大和自己是中国人,并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在第二个过程中,教师说中国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吃的食物种类,感觉是中国小

    07-20
  • 小班诗歌教学《下雨了》师徒结对评课材料
    小班诗歌教学《下雨了》师徒结对评课材料

    聆听好金老师的小班诗歌教学《下雨了》,总体感觉,目标定位清晰、准确,课件颜色鲜艳、动态生动,能吸引幼儿眼球。教师语言生动,教态亲切,能时刻关注孩子的表现,给予回应。整个活动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简单若列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和缺失: 亮点: 一、调整诗歌,让幼儿适合学 这本是一首有七句话组成的较长的诗歌,适合幼儿进行诗歌欣赏,不适合幼儿朗诵和表演。但既然定位在诗歌学习,那就要对诗歌进行改编。金燕老师非常聪明,她把水中的三个不打伞的小动物去除,将前面的四个小动物进行同意格式下雨了

    07-20
  • 中班阅读活动——《大卫不可以》评课
    中班阅读活动——《大卫不可以》评课

    虽然接近学期末,但我们教研组行为跟进课活动还在继续。根据我们教研组吴老师关于绘本教学的课题,李惠老师专门为孩子们展示了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两次聆听了这个活动,谈谈我的听课感受:首先,李老师的选材很接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大图书中讲述了一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最后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以此原谅了自己的孩子。其实很多孩子不多不少都有调皮、闯祸的的时候,特别在妈妈面前。这个故事间接讲述的就是孩子们自己本身,只不过以大卫的形象来诠释着这一切。 第二,李老师两次的教案设计都是

    07-20
  • 学目标,说设计:小班语言《谁吃了我的粥?》
    学目标,说设计:小班语言《谁吃了我的粥?》

    太仓市娄东中心幼儿园学目标,说设计第二轮学一学,写一写活动 题目:谁吃了我的粥 选题 绘本《谁吃了我的粥?》讲述的是一个非常温馨与风趣的故事。小熊不喜欢吃粥,妈妈对他说,如果不吃的话,就拿去给住在附近的魔鬼熊吃。然后,她把粥放在了门口的老树桩上。小熊才不相信有什么魔鬼熊呢!可是,等小熊跟爸爸妈妈采完蜂蜜回到家时,发现老树桩上的粥果然被吃光了!真的有魔鬼熊吗?魔鬼熊真的喜欢吃粥吗?孩子在生活里常常会表现出自己对食物的好恶,就像小熊这样,但想像又是一个奇妙的解决方法,所以,这是一个极其贴近孩子天性的有趣故事!

    07-20
  • 教研《花婆婆》公开篇
    教研《花婆婆》公开篇

    《花婆婆》公开了。在学目标,说设计的活动中展现的。结合大家的听后的想法,我有了一些思索。 一、目标的制定。 本活动的目标有三条: 1.理解故事,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得事情的美好。 2.尝试用对歌的方式表达对四季的花卉的兴趣。 3.体会美妙的歌声也是能让世界更美好。 但从这三个目标看的话似乎还挺不错!将真个活动看完,回头再来看目标,就发现目标的制定有些不合理。本活动主要是进行对歌的学习,只是将绘本做个影子。因此第一个目标的制定有些牵强了。不是很合理应该去除。目标修订的方向应该是侧重于认识对歌,感受对歌等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