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许卓娅谈儿童心理成长

栏目: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4-07-21 16:10:09

《许卓娅谈儿童心理成长》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编者按:教育者,不可忽视进行心理研究,还有社会学等等。在此分享许卓娅教授多年来研究的心理学专著。作为幼教界的现今首航者,让我们一起来研读之。文章非常长,确是精华,请耐心读完哦~

幸福是可以由父母向孩子赠与或奉献的吗?孩子将来的幸福是靠牺牲父母以及孩子现在的幸福来换取的吗?幼儿心理成长系列,将从现代心理科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教育经验宝库中的一些“金玉良言”,并从中证实一种现代教育信念: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它是靠个人在一生中不断努力争取而不断收获而得的。父母应该不断学习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引导幼儿成长为更高水平意义上的“主人翁”――能够不断学习,更好承担责任,在有困难和压力的条件下不断保持积极愉快的生存发展的状态。

一、若要小儿安――谈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成长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饥和寒在这句话里的原意是饥饿和寒冷,它们带给幼小儿童的是两种不同的但又都是不舒适的感觉。这些不舒适的感觉既有生理的又有心理的,因为生理和心理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

生理心理上的不适感可以被理解为――承受“压力”或“打击”后被个人察觉到的生理心理上的负面体验。但事实上,各种压力或打击只要适度――如在所谓“三分”的范围之内,都会给压力或打击的承受者带来某些“实惠”。尽管在“人之初”,幼小儿童在主观上并不会体验到这些“实惠”,也并不会喜欢这些压力或打击。

在体育领域有一种“超量恢复”理论。原意是说:假设人原来所拥有的体力是100,通过运动消耗掉了50,那么在适当休息和补充能量之后,人所重新拥有的体力将超过100 而达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因此,人如果想要保持甚至要想持续有效地增长自己的体力,就必须持续不断地――也就是“经常”地主动寻求承担运动压力。如果我们可以把运动中能够让人感受到的生理心理压力比喻成某种“磨难”的话,那我们也就可以说:正是这些不断的磨难造就了我们的成长。

每天临睡前跳跃300 次,你能让你的孩子在骨骼尚未停止增长的日子里自觉坚持这样做吗?这在最初肯定会感到很累,时间常了也肯定会让人觉得乏味。但是,在生理的可塑期内长期坚持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增加腿骨的长度。关于其中的科学机制不仅早已经被澄清,而且二战后“跳跃日本的运动”已经有效地增长了新一代日本人的身高。所以,这绝不是“瞎话”!另外,与骨骼同步增长的自觉性和坚持性难道不也是非常可贵的收获吗?

常听人说:“新加坡干净得连一只苍蝇都没有。可新加坡人一出国就会拉肚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玩笑话。但科学早已经证实:抵抗疾病侵扰的能力是在消耗自身抵抗力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当然,抵抗力也包括心理抵抗力。记得知青刚插队时,我们许多人都水土不服。白天劳动时,皮肤上的水泡被衣裤磨破,体液流出后将衣裤粘在皮肤上;而到了晚上休息时,又不得不将衣裤连着刚长好的皮肤撕下来……一开始还有不少女孩子哭,到后来谁也不觉得有什么要紧了。大学学军时,我们这些“吃过苦”的知青大学生,背几十斤跑几百里都绝不肯“当逃兵”。而我们的那些那些没有怎么经受过生活磨炼的孩子们成了大学新生后,走走队列竟然也会昏倒,甚至还会动不动“离队就医”。

许多成功人士都认为:不论是幼儿园的小孩子还是大学里的研究生,有许多事情他们本来是完全可以做好的。换句话说:学习、研究和工作本身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往往因为大多数人都承受”不了生理上劳累的压力和心理上乏味的压力,所以最终只有那些真正能够积极面对压力的人才会脱颖而出成为成功者。

现在人们常说:一定要满足孩子对关爱的需要、对赞扬的需要、对游戏的需要、对自尊的需要、对自由的需要……。但实际上,与应该“适当不满足”孩子生理需要的原则一样,父母也应该以“以三分为度”理智地“克扣”有关的供给,以便能不断地有效提高孩子承受由心理需要反对不满足而造成的负面心理压力的能力。父母们无须“人为”地做这件事。聪明的父母只要顺其自然地利用正常生活中的机会就很好了。

“你不和我玩,我有人玩,我到月亮上去划小船……”。这首市井童谣实际上已经告诉我们:孩子们是怎样自己习得各种对付“心理不满足”的技巧的。

古时候,人们曾经用过十分残酷的“冻饿考验法”对新生婴儿进行生存筛选,只有冻饿不死的孩子才能获得被继续抚养成人的权利。现在许多生活在原始文明社会的少年人,在被成人社会最终接纳之前,还要被赶进无人生活环境恶劣的地区进行第二次生存适应考验,只有最后的生还者才有进入成人社会的权利。而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我们所讲的绝不是“自然选择”而是“自然成长”,成人对自然成长的帮助在这里指的给予儿童成长所必须的满足以及必须的不满足。这个“三分”实际上强调的就是――既能促进承受能力的成长又不会伤害身心健康的科学“分寸”。同时,这个“安”则是特指由于生理心理承受能力不断成长,而使儿童获得的――不断更好地自我把握的身心健康、感觉安宁的状态。

二、一报还一报 ——谈公平感的成长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报还一报。这是中国老百姓对“公平”的一种通俗解释。实际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善恶的因果关系并非完全客观,而且往往也并不那么简单清晰。随着认识公平和同样公平感的能力不断成长,个人才有可能在更高水平上认识、理解、体验和处理有关问题。

公平感,即对是否公平的认识判断和情感体验。它实际上是一切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的基础。甚至“无私贡献”和“自我牺牲”这一类崇高行为的产生,都是以心灵深处对“公平”的追求为根据的。因为,人们总是为了自己的所爱去奉献和新生的。当然,这里所说的“爱”可以是非常狭隘的,也可以说是非常博大的:母亲可为子女放弃工作;丈夫可以为妻子捐出器官;教师可以为学生呕心沥血;英雄可以为社会鞠躬尽瘁。因此,可以说公平感的成长是个人获得人身幸福体验的基础,也是社会获得安定和发展的保障。

本世纪以来,世界上已经有好几位重要的心理学家在专门对人的道德感之类的心理品质成长进行研究后,几乎都倾向于把人对社会行为的“对”与“错”的判断能力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服从权威判断的阶段。

第二阶段――服从社会判断(社会行为规范、社会道德准则、法律)的阶段。这两个阶段又被认为是不同水平上的“他律”阶段。

第三阶段――超越外部服从的阶段或“自律”阶段。

心理学家还发现:尽管个体在这方面的发展水平一般是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而提高的,但由于成长的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有些人甚至终身都不能达到上述第三阶段的发展水平。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幕:小孙子不小心踢着了小板凳,被小板凳拌了个跟头。小板凳倒了,小孙子哭了。老奶奶过来安慰小孙子……

老奶奶可以说:“板凳坏,把我们宝宝拌倒了,让我们来踢还它!”奶奶带头对小板凳踢了一脚,小孙子也跟着踢了一脚。尽管小孙子的脚被小板凳撞得很疼,但他这回反而不哭了,因为他获得了一种强烈的报复的满足――即一种几乎是最低水平意义上的公平感。

奶奶也可以说;“板凳坏,它把我们宝宝拌倒了,下次我们不跟他玩了!”于是,老奶奶牵着小孙子走了。小孙子会头看了看倒在地上的小板凳,不哭了,因为他获得了一种不太强烈的,但同样是报复的满足――对幼儿来说,这也是一种较低水平意义上的公平感。



  奶奶还可以说:“你摔倒了,跌疼了,小板凳被你踢倒了,也跌疼了!你看,小板凳跌倒了都没有哭,小宝宝哭好羞哟!”于是,小孙子看了看小板凳,慢慢抑制住了哭泣。因为他获得了一种理解――他和小板凳都遭受了同样的痛苦,都同样值得别人同情。这是一种“移情”体验,一种将心比心的理解。在这种基础上,他获得的是一种较高水平意义上的公平感。如果是一位“高明 的奶奶,在这番话后面还可以再加上几句:“你有眼镜,但是小板凳没有。你能看得见它,可它却看不见你!下次走路时眼镜看好了慢慢走,你就不会体疼小板凳,自己也不会被小板凳拌个大跟头了!好了,奶奶现在给你揉一揉,你也去给小板凳揉一揉!”小孙子真的会走过去把小板凳扶起来,也真的会轻轻地揉一揉小板凳的腿。

这是一个2~3岁的幼儿所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公平感成长教育。只有在这时,幼儿所获得才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对公平的认识和对公平的体验。也只有在这种较高水平的“公平感”教育引导之下,幼儿才能够有希望在将来正常地进入道德发展的第二、第三阶段。

《孔融让梨》的故事已经讲了好几十代人了。今天,从促进幼儿公平感成长的角度,我们应该怎样重新来理解这个故事,又应该怎样对生活在中国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们讲述这个故事呢?和幼儿们讨论这个故事吧!从中,带给父母和老师们的可能会是一种全新的认识。

三、己所不预勿施于人……――谈理解他人需要能力的成长

“己所不预,勿施于人”,其原意是要人们理解他人与自己有着相同的需要,并要像善待自己的需要那样善待他人的需要。

过去,人们总以为这句话是指向道德成长的。而今天,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它对心理成长的意义。

心理成长当然是离不开认知和情感的。幼儿要获得对这句话真实含义的理解并接纳它成为自己的一个处事信条,需要相当漫长的成长过程,而其中也绝少不了良好教育的支持。

心理学家认为,幼儿在这方面的成长可以从两条线索来看:一是对“需要”(包括各种层次、各种性质的需要)本身认识能力的成长;二是对与需要有关的各种人际关系和人、物关系认识能力的成长。

幼儿刚出生时,绝大部分需要都是生理性的。以后他们才会慢慢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食物、衣被和屁股干爽的感觉。他们还会慢慢发现自己有时候更在意周围人的关注和母亲的离去。再大一些,他们还会发现自己有与同龄伙伴玩耍和探索、学习的需要,甚至还会因一片树叶、一抹朝阳的失去而引发出新的需要。更大一些,他们还将认识到:冒险、奉献、牺牲行为也是追求需要满足的具体行动。人类个体对需要的认识正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更丰富、更复杂和更高尚的境界的。

幼儿刚出生时,连胳膊腿是不是自己的也弄不清楚。以后,他们不但会逐步弄清这一点,而且还会逐步发现其他并不“长在”自己身上的东西也还是能够以某种方式属于自己的。从这时候起,幼儿开始发展起一个以自己的需要为中心的“心理王国”。在这个王国中,所有的外界事物,包括周围的其他人,都是以某种方式属于自己的。直到幼儿能够认识到:周围其他人甚至其它事物同样有权拥有世界上的一切,并能从感情上认可这一事实时,幼儿才有可能发展起对他人需要的更为完善的理解力。

那么,怎样培养幼儿对他人需要的理解力呢?儿童教育与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移情训练”是最自然有效地帮助幼小儿童发展这种能力的教育手段。因为,早期儿童是“泛灵论者”,他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会自然地把周围许多事物看作是和自己一样有生命和有情感的。如一位4岁的幼儿看见一条垂挂在椅背上的毛巾,就对他爸爸说:“看,毛巾它累了!”一位妈妈指着被踩倒的野花对她3岁的孩子说:“小花被你踩疼了,快去把它扶起来,摸摸它,再向它说声对不起!”那位幼儿马上就跑过去对野花做了那些事……

在早期,这种泛灵化的、将心比心的、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对话”,一直被认为是相当有效。

但是,还有一种同样很有价值的教育对话,在当今的教育交流中,常常被父母忽略,这就是“表白(或申明)”。我们的许多父母、老师一直“含辛茹苦”、“默默奉献”,而在深层次上换来的却是――子女、学生对长辈需要缺失的忽略,以及对长辈为他们所做牺牲和奉献的“视而不见”或“不予珍视”。其实,父母和老师完全可以并应该“平等地”向孩子表白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与孩子的需要的冲突,为满足孩子的需要自己所需做出的牺牲以及自己最终做出选择的理由(包括不予孩子满足的理由)。因为,父母和老师是幼儿最初成长过程中与他们最接近的的人,最有教育意识的人和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的人。只有父母和老师的“表白”才最有利于幼儿尽早获得对他人需要的真实体验和理解。

在这里我们所谈的理解力已经带有较强的感情成份了,即:不是能不能理解的问题,而是会不会想到应该去理解和愿不愿意去理解的问题。

最后,还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随着幼儿的成长,他们将必然会面临日益复杂的认识和理解他人需要的挑战:只有在“知己知彼”的水平上,才可能自由地、可持续发展地与人际环境和自然环境共生共存、共同发展。当然,幼儿还应该逐步认识和理解到:人们的需要有高级和低级之分;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还有能否有得到满足的机会之分。如果忽略了这一层面的教育,幼儿也将无法面对一个真实的世界。

所以,我们说:幼儿对于他人需要的理解力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性的过程,父母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方法来认真加以对待。

四、点水之恩…… ――谈感恩之心的成长

“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原意是教导人:要知回报的一切外来的好处。而现在,从个人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能力的成长实在是个人维护自己的内心安宁感;提高自己的幸福充裕感;以及不断获得并享受更多外来好处的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换句话也就是说:感恩报恩能力成长即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人格品质的成长。

事实上,“感”即是一种认知与情感交织在一起的心理能力。“恩”即是被认识和体验到的外来好处,以及被认识和体验到的对好处“施予者”的感激之情。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一个成熟的个人要对与此相关的刺激做出妥善的反应,其间各种心理能力的交互作用是相当复杂的。

新生儿在饥饿时从母亲那儿得到了乳汁,其最原初的反应是一种“安宁状态”;9~10个月的婴儿已经开始“认生”,被人抱开时会大哭并挣扎着朝向自己的母亲,回到母亲怀抱后的反应也是一种“获得拯救”的安宁状态;许多1岁左右的学步儿已经养成了听母亲唱歌或讲故事的习惯,听歌或听故事时,他们那甜甜的表情所反应的“安宁”已经具有了可以被称为“幸福感”的色彩。这就是“感恩能力”发展的第一步――即“感受满足”。

“感受满足”是必须以“感受缺失”为前提的。没有对缺失的意识,就不会有对需要的意识,也就不可能有弥补缺失――满足需要的安宁体验。而现在,我们许多家长或其他担负教养儿童责任的成人,看不到这两种感觉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为了避免儿童因某种缺失而产生焦虑体验,往往会过于卖力地超前预计儿童可能面临的缺失,然后便是对儿童实施“超前满足”。殊不知,“缺失经验” 的获得与“缺失体验”能力的成长对儿童的整个成长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被剥夺了缺失--焦虑――满足--安宁经验的儿童,感受他人恩惠以及感受幸福的能力成长都会受到阻滞。我们现在可以看得见的:许多小孩不知饥饱,不知冷暖,不知学习的快乐……。这些反常的发展状态都应当与我们大人的“超前满足”教养方式有关。

“感恩能力”发展的第二步是发展对“恩惠来源”的认知能力;而第三步则是需要发展对“施恩者”的回报意向。9~10个月的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就是对母亲好处意识的一种萌芽反应。对于幼儿园歌曲《我的好妈妈》,3~4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大致理解:妈妈上班,妈妈辛苦等内容,也能够理解:搬椅子请妈妈坐,亲亲妈妈等行为既能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激和爱,又能让妈妈感到高兴和更加喜欢自己。这些成长,应该是与“感恩能力”第二、第三步的教育和发展密切相关的。

但是,在错误的引导下,我们会看到成长受阻后的异常反应:如许多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不再愿意喊“老师好”,原因是害怕被同学称为“马屁精”;更大一些的学生看见老师垂下眼睛不敢正视,原因是害怕被老师误会“有什么企图”。我自己就是在经过几十年迷惘后直到近五十岁才醒悟:这种社会舆论的误导让自己背负了多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又让自己损失了多少与人建立真诚互助关系的机会。因为,直到做了老师后我才有机会逐步理解:哪怕是学生的一个微笑,也会激发起自己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我会为一声:“老师辛苦啦”而感动,更会感激给予我这种回馈的学生。

当然,随着个人越来越趋向人格的完善,其感恩报恩的能力水平也会越来越高。人会感激大自然的各种恩赐,并用保护自然的努力去予以回报;人会感激他人能够接受自己的帮助(让自己看到自己的价值),并回报社会以更加努力的奉献。

总而言之,“感恩报恩”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成长的过程,也正是有关“感恩报恩”的“关系认知”、“价值判断”、“情感体验”的综合心理能力不断成长的过程。

五、近朱者赤……――谈辨别是非能力的成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一句与教育有关论点。“出于污泥而不染”,这是另一句与教育有关的论点。如果不把这两个观点对立起来看的话,也许可以这么说:在比较好的教育环境中,人比较容易学好;在比较不好的教育环境中,人比较不容易学好。但是,在相当不好的教育环境中,人也未必一定都会学坏。事实上,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性成长的角度来说,一个人作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在与客观外部环境交换信息的过程中,也应该自主决定吸收什么信息和不吸收什么信息,也应该明白:自己必须也必然要为自己处理信息的结果承担责任――或“赤”、或“黑”、或“染”、或“不染”。因此,帮助孩子逐步发展起辨别是非能力――即“心理自律”能力便成了促进和保证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

心理自律能力的成长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通过长期的逐步积累形成比较稳固的行为和态度倾向”的理论,似乎也可以比较简单地说明这种成长的主要规律。其中,适当满足和家庭榜样又是早期发展的主要教育影响。

生理上的满足引发的舒适感是儿童最早学会追求的心理体验,也是儿童发展是非能力的第一基础。但是一般家长可能会忽视:生理需要的过度满足往往会导致某种长远的自我伤害的结果。如:贪嘴会导致消化系统伤害或过度肥胖;贪睡会导致发育不良或身体衰弱;贪玩会导致生活规律紊乱或过度疲劳(如由玩游戏机过度诱发的儿童特别是男性儿童的心、脑猝死以及癫痫)等。另外,早期的无限制自我追求生理满足的习惯还会在日后导致:过度吸烟、酗酒,甚至沉溺于毒品以及非正常性活动等自我失控的行为追求。

心理上满足在早期主要发生在安全、爱、尊重三方面。目前常见的问题是:要么不予满足,要么过度满足。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日后因“心理自律”标准不恰当而导致的自我行为追求失控。“青少年自杀”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困扰父母和社会的问题,其儿童自身发展缺陷的问题就可以追溯到早期上述三方面满足的不当。满足过度会造成对缺失体验的过度敏感、对缺失可能性的过度恐惧、对缺失对象的过度追求等。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相对更为注意满足儿童心理需要的白人中产阶级家庭的中小学生比其它同龄儿童更容易对父母的批评、限制和忽视产生消极体验。受到批评时,前者会更多地认为这是父母不再爱他们的表示,而后者则会更多地理解为这是父母爱他们的表示;受到忽视时,前者会更多地体验到焦虑和对父母的愤怒,而后者则会更多地体验到对父母的理解。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是告诫做家长:应该重视为子女选择教育影响比较好的社区生活环境。而“上行下效”这句成语,则是要告诉作家长: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子女无法回避的教育影响,特别是在儿童早期。首先,由于父母在生态空间上是构成儿童生长环境中最接近的和最稳定的因素,“早上不见晚上见”,“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以父母行为态度构成的信息对儿童具有强迫注入的性质。其次,由于对父母的依恋、爱和敬畏,儿童对来自父母行为态度的信息又具有主动吸收的倾向。因此,对于我们现代的年轻父母亲们来说,要想让自己的孩子终生幸福,就首先要学会时时反省自己究竟幸福不幸福。如果一旦够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就一定要下决心“痛改前非”。

早期形成的行为和态度倾向,或者称为习惯性的处事方式,是儿童日后发展“心理自律”能力的基础。当儿童长成离家时,做为父母,您是还在担心他会不会“近墨者黑”呢?还是您已经基本放心他会“处处污泥而不染”呢?

最后,回到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词汇上来讲,就还是一个“人生观”教育的问题,当孩子初步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生观时,您便可以比较“放心”将他放飞了。如果您的孩子还小,千万切记时刻监督您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忽略了任何一个教育养成的机会。

六、夹着尾巴做人…… ―----谈自律性的成长

作为人,现在我们都是没有尾巴的。假想如果我们是有尾巴的,又要为了生存的安全时刻惦记着把它夹住,毕竟少不了要另外花费一点精神和力气的。作为人,总是天然地倾向于尽可能地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甚至完全无所顾忌地生活。但既然“老祖宗”告诫子孙们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就绝然不会是随便说说的。换句话也就是说:“金玉良言”也好,“苦口良药”也好,都是前人从亲身经历过的无数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夹尾巴”当然是要自己夹。尽管夹着总不会那么舒服,但聪明人都知道:必须要夹!转用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专业术语来讲,“夹尾巴”就是:“自律”。“自律”实际上也就是“自我管理”。自己管住自己的头脑和手脚,尽量让自己“只想和只做好事,不想和不做坏事”。

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回答这个问题可实在不那么简单。特别是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但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也并非不能回答。如果用当下最“时兴”的话来讲就是:凡有利与个人“可持续发展”的事,就是好事!凡不利于个人“可持续发展”的事,就不是好事!必须在此补充说明的是:个人与自身内部的生理、心理环境以及与自身生活于其中的外部社会、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休戚相关”、“血脉相连”的,个人对自身内、外环境的任何消极影响,都必然会在某一时刻“返还自身”,阻碍或破坏个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从个人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目前人们一般都会认可:“吸毒”、“乱性”是绝不能沾的。如果“沾”了,哪怕只是一点点,就会“要了你的命”!但是,那些已经“以身试毒”的人,在迈出“尝试”的那一步时却令人遗憾地未曾那么看。而且堕落的道路很可能正是从“好奇”开始的……。我们更多人身边的问题,咋一看来虽然似乎绝不会一下子要了你的命,但潜伏在其中的“要命的危险”往往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回避的。如:过分地不节制或过分地节制饮食;过分地不锻炼或过分地锻炼身体;过分地迷恋看电视、玩游戏机或“上网”;以及在校园里追跑、在马路上打闹、做冒险游戏或去危险地方玩耍……等等。孩子甚至大人在“放任”自己去做种种这类“坏事”时,有时候本是已知道自己可能会因此而在以后受到什么样的“伤害”,但由于同时又知道自己马上可以得到某种“快乐”,所以这些人最终还是放弃了“夹住尾巴”的努力。现在,在许多“现代”家长们那里,流行信奉一种“让孩子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快乐”的育儿观。殊不知,在过分自由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不要说“放弃夹尾巴的努力”,就连“需要夹尾巴的意识”都可能难以形成,这样继续自由下去,我们的孩子离因此而引发的“要命的危险”难道还会太远吗?

另外,从个人智慧的可持续发展来讲,人需要不断克服自己追求舒适回避艰苦的意向。因为,所有以自己的成就证实了自己智慧发展卓越水平的伟大智者无一不宣称过:他们的智慧是勤奋磨炼的结果。从个人道德的可持续发展来讲,人需要不断克服“一切从自己的眼前利益出发”的意向。因为,当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时需要不断损害其他人的利益时,他自己的人际或社会环境也就同时不断遭到了他自己的损害,当他周围的其他人都不再信任他,不再支持帮助他,甚至回转头来报复他时,他的个人利益又怎样能够得到可靠的社会保障呢?

一次,一位已经20多岁的大学4年级学生向我抱怨说:学校严禁学生喝酒,真是没有道理。当我告诉他作为母亲是多么担心在外生活的子女因自我放任而发生危险时,他的眼神分明地告诉我:他从未想到过危险的问题,也从未想到过父母的耽忧。一次,我上高二的17岁女儿向我抱怨,学校严禁学生在上午最后一节课后以奔跑的方式去食堂。并且还评论说:校长、教导主任和值班老师每天按时把守各要道口,专门阻拦向食堂奔跑的学生,真是没事找事。当我告诉她报纸上近期登载一些校园事故,以及作为母亲我为什么要为此而对他们学校心存感激时,她一个劲地点头说“噢”,在她的眼神中,我读到了可以让我放心的那种东西。还有一次,一位幼儿园教师告诉我说,她从前的一位家长懊悔地对她说:当初早知道该听你的话,让儿子养成在集体中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从老年革命者贪污腐化晚节不保,到中年事业成功者为婚外情犯罪,到青年博士抢劫杀人,再到更小年龄少年儿童的损人或自损……看来似乎是没有哪个年龄的人群不时刻面临“夹尾巴”问题的。一位“自由”惯了的3岁幼儿,终于在一天随便下位亲近老师时跌进了摆在老师脚边的汤桶,造成了可怕的烫伤事故……。

只有当个人把来自外部的约束都看成是对自身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时,积极的对外部约束的理解才可能使主体将外部约束转化为内部的自我约束。只有从儿童出生起,就开始进行“夹尾巴”的教育,我们才可能期望他们长成后能够更多地为自己健康幸福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

七、吃一堑长一智……――谈自我归因能力的成长

人们常常以为:人在实践中碰的钉子多了,处理问题的聪明才智也就自然会成长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实际上,这句话并不是要告诉人们――凡吃一堑必长一智;而是要告诉人们――聪明人应该努力学习如何凡吃一堑必长一智。换句话也就是说:人应该学会如何有效地从失败的经验中总结出有益的教训,寻找出避免再遭遇同样失败的规律。心理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归因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在研究人们如何判定失败(也包括成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实践主体对自身责任的看法和实际承担责任的能力,心理学家们从实践者提出的失败(或成功)原因中分析出3种“归因”(把失败或成功主要归咎与某种原因)的角度:1、内部或外部的原因;2、稳定或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或不可控的原因。并根据这些角度来研究不同个人的归因风格,试图发现:归因风格与获得追求成功经验及动力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想找出:具有何种归因风格的人才是真正能够吃一堑长一智的人。

人们常会用“睡不着觉怪床歪”来嘲笑某种人的归因风格。这种归因风格主要特点是:1、“向外归因”――遭受失败时首先“怪罪”外部原因,推卸自身应该并能够承担的责任;2、“向稳定因素归因”――认为导致失败的因素是不可改变的;3、“向不可控因素归因”――认为自己是不能够对导致失败的不利因素有所作为的。研究者们发现:具有这样归因风格的人每每遭遇失败时,除了以“自认倒霉”的态度接受失败打击,不断积累承受打击的能力,巩固“逆来顺受”的心态以外,再也不会从失败中获得更多的积极教益了。所以,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都一致呼吁:要从小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归因”习惯,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养成他们个人的积极有效的“归因风格”。

积极自我归因风格的主要特点是:1、“向内部归因”――遭受失败时首先反省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2、“向不稳定因素归因”――坚信:矛盾可解决、问题性质可改变、自身能力可提高;3、“向可控因素归因”――主要考虑自己可能直接或间接转变的那些因素。

1岁的孩子刚学走路,不小心撞在了桌腿上。奶奶不要说:“桌子撞疼我们宝宝啦!桌子真不乖!桌子下次小心啊!”而应该说:“宝宝你也把桌子撞疼啦!桌子没有眼睛,我们宝宝有眼睛!桌子不哭,我们宝宝下次就知道小心了啊!”

2岁的孩子刚上托儿,冬天所自己不会脱裤子,一着急把小便尿在裤子上了。教师不要说:“看你妈妈给你穿的这种裤子,一点儿也不好脱!回家叫你妈妈明天给你换条开裆裤!”而应该说:“不要着急,下次要小便早一点告诉老师,老师教你慢慢脱。以后学会自己脱了,就不再要妈妈和老师帮忙了,是吧!”

以上两个例子告诉我们,成人应该从一开始就注意引导婴幼儿学习怎样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即凡事主动自己承担责任,认定事情总可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并积极寻求自己可为的解决办法。

18岁的大学一年级女大学生打长途电话告诉妈妈:学校没有发给她蚊帐。她被蚊子叮得睡不着觉。22岁的四年级女大学生来告诉实习指导老师:住在隔壁的中学男生晚上敲墙,吵得睡不着觉。我们的家长们老师们以为他们是否应该并能够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4岁的男孩去摸同班一个女孩的发夹,女孩用手抵挡时抓疼了男孩的脸。对这个男孩,教师不该说:“谁教你弄人家,活该!”也不该说:“你弄她是你不对!她抓疼你她也不对!”而应该说:“你觉得她的发夹很好看是吗?下一次你想摸人家的时候应该先问人家愿不愿意让你摸!”

5岁的孩子刚学跳绳,甩绳和起跳总是协调不好。妈妈回家指导他练习,练了好几天还是不见什么长进。妈妈不要说:“看来你天生就不是这块料!”也不要简单地说:“每天跳100下,跳到会为止!”而应该说:“嗨!看来我们练习的方法可能不太好,想想看,换一种方法再试试好吗?!”

上两个例子告诉我们:随着孩子逐步长大,需要面对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所以,成人的指导也应该越来越侧重于:如何积极寻找自己可为的更好的解决办法。

事实上,许多自认为并被公认为生活事业都比较成功的人士都有类似的体验:自己承担责任、坚信事物是可变的、乐于不断自我改造、并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人,才是真正能够在“吃一堑长一智”的良性成长中不断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八、傻人有傻福――谈感受性的成长

人们常说一些人“傻”,而且这些人傻就傻在对别人认为是“秃子头上的虱子”那么显而易见的事“视而不见”,即“迟钝”或“敏感性水平低”。心理学一般理论中谈论“感受性成长”通常都是指敏感性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又似乎和我们谈论的问题是相互矛盾的。实际上,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感受性成长”的一种更高级的成长。即:建构一种更有利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更复杂的感受体系。换句话也就是说:使个人能够做到“敏感”对自己有利时,就敏感!“迟钝”对自己有利时,就迟钝!当然,个人的这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感受体系的成长必定是要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判断能力的成长紧密相联系的。

“傻人有傻福”中的“傻人”一般首先是特指对“吃亏”不敏感的人。实际上,“吃亏经”可真的不是一本好念的经。其中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吃亏和怎样对吃亏的结果作出反应都是“很大的学问”。也许我们可以把对一般人认为明显吃亏的情况不做反应的人分为两类:

一类是真正性情宽厚,对一般人以为“吃亏”的情况不以为然甚至还能体验到奉献幸福的人;一类是虽然也感觉“吃了亏”,但因信奉“贪小便宜吃大亏”而故意不做计较的人。但无论是哪一种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因为“很少与人斤斤计较”而更容易得的别人的宽待。下面请看两段在问题儿童游戏治疗过程中3位3岁儿童的真实对话:

儿童甲(男、被治疗的问题儿童):你不跟我玩我就打死你。儿童乙(男、配合治疗的儿童)你敢打死我我就一脚把你从楼上踢下去摔死。儿童甲:那我就用一把手枪,一枪把你打死。儿童乙:那我就用大炮,一炮把你轰死。儿童甲:那、那我就用一个大炸弹,一下子把你炸个稀八烂……。

儿童甲:你跟我玩我让我妈妈买冰棒给你吃。儿童丙(女、配合治疗的儿童):那我让我妈妈星期天带你一起去看电影。儿童甲:那我们家星期天去玄武湖也带你一起去……。

从第一段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里根本不可能有占便宜者,即便是儿童乙先退出了“战斗”。而从第二段对话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里根本不可能有吃亏者,无论两位儿童是否真的打算或真的能够兑现他们的诺言。

我的女儿上高一时曾给我讲过一个她自己的故事:期中考试时,她的化学考得不太好,而公布分数的那一天她认定为竞争对手的一位同学却来询问她考了多少分,这使她心里感到很不痛快,并为此憋了两个多月的气。期末考试分数下来后,她特意去打听到了那位同学这次没有自己考得好,又特意地也去询问人家考了几分。当看到那位同学沮丧的神情时,她先是感到了报复的快意,随后又马上感到了“十二万分的无聊”和懊悔。当她把这一切告诉我时,我的第一体会是感到宽慰:这个小精灵鬼终于长大了,她终于知道什么样的“聪明”实际上是“真正的傻”。

“傻人有傻福”中“傻人”有时也特指不会或不愿“谋算”的人。常言说得好:“人算不如天算”。所说的就是:许多人处心积虑地计划自己的行动,以便在社会利益分配中获得最大比例的个人利益。但实际谋算的结果却是:一,谋算者最终也没有能够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利益;二、谋算者最终虽得到了自己预期的、看得见的利益,却又同时丧失了自己未预期的、看不见的利益。现在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正在谋算霸占更多原本大家应该公平分享的利益,你的首要反应肯定会是尽力阻止其“阴谋得逞”。如果你谋算了许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甚至花费了别的什么,虽然最终赢得了你原先所希望得到的物质利益或精神胜利,可你却不但同时失去了朋友、客户、合作伙伴、支持者等主要的社会生活基础,也同时浪费了可以产生新的物质或精神利益的宝贵生命。

许多善良敦厚的人按“顺其自然的原则”生活。他们满足于他们所拥有的并珍惜它们。所以,他们在精神上富有而且心态幸福平和。因此,即便是物质生活清贫他们也容易保持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状态。人们常说“老天对傻人是公正的”,就是指他们得到了那些占有了更多世俗利益的人所得不到的“上天恩赐”的幸福平安。许多真正聪明的人按“追求卓越的原则”生活。他们忽略世俗的利益,将追求的目光更多地集中于“创造”而并不看重“占有”。所以,他们在精神上富有而且心态博大宽广。因此,即便是工作艰苦、身体劳累他们也能够保持心理上朝气勃勃的状态。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说:“傻人有傻福”。

真正聪明的家长们,您打算如何来处理您的孩子向您提出的这类关于吃亏和占便宜的问题呢?

九、活到老学到老――谈学习愿望的成长

“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人生境界。只有不断追求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有可能不断地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现和发展自己的潜在才能,并享受这种自我潜能开发所带来的更加丰富多彩的生存状态。人所天生具有的好奇心似乎从婴儿一出生就开始驱动它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但教育所关心的却是:人的学习愿望是如何获得一种可持续性成长的状态的。

出生于50、60 年代的中国儿童,尽管也会感到读书相比游戏而言的辛苦和无奈,但他们同样也会从高玉宝的《我要读书》的宣言中体察到:应该为自己的“偷懒愿望”而感到“羞愧”。因为,在那个生活总体上比较艰难的时期,孩子们也比较更容易理解:读书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而出生于80、90年代的中国儿童(贫困地区除外),已经越来越无法真实体验《我要读书》中所表达的情感了。而他们对《长袜子皮皮》故事中“厌学心态描写”的偏爱倾向,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种对:“我不要读书!”宣言的情感共鸣。这样看来,儿童自身学习愿望的成长,便成了眼下“学习”教育的最为重要而且也最为困难的问题之一了。

动机心理学研究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境(非儿童自由选择的学习情境)中,儿童的学习动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其一是,儿童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来得到父母、教师等亲近者在情感上的认可;其二是,儿童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在学业上超过同伴来得到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其三是,儿童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发现了自己在学识或能力上的进步,并直接为了得到更多的快乐和进步而努力学习。

与此有关的大量研究还告诉我们,虽然以上三种学习“愿望”会终身伴随我们并推动我们去学习,但在不同的时期,占据主要地位的动力来源是不大相同的:第一,在儿童比较幼小的时候,与儿童关系比较亲近的成人对儿童学习行为的鼓励、支持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激发和维持儿童学习行为的主要动力来源。随着儿童学习动机的慢慢成熟,这些对儿童具有重要情感影响力的成年人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将越来越成为儿童主动效仿的榜样。第二,随着儿童的逐步成长和儿童生活交往圈子的逐步扩大,比别人做得更好或做得起码不比别人差的愿望自然地会逐步成为儿童学习动力成份中另一种来源。随着儿童学习动机的慢慢成熟,这些“比较”将逐步发展成为儿童检查自己努力程度和努力效益的一种“横向参照标尺”。第三,从儿童能够意识到自己经努力后的点滴发现或进步时起,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即“自我效能感”便开始逐步发展成儿童学习动机成份中的第三种来源。随着儿童学习动机的慢慢成熟,不断发现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愿望将成为“终身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机中的最核心的成份。只有当自我发现、自我超越的愿望成为个人学习动力的主要成份时,个人才可能进入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种人身境界。当然,现在我们有许多青年学生竟然还在宣称:自己主要是了满足父母的愿望才努力学习的;或者主要是为了获得的社会优越感才努力学习的……这种学习愿望畸形发展的结果,不仅是我们的孩子们的悲哀,也是我们这些教育提供者自己的悲哀。

所以,当我们面对幼小儿童的学习情境时,首先应该密切注意孩子的自我发现、自我超越愿望的“萌芽动向”,并要小心呵护和不断滋养这种愿望的成长。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适当满足孩子对亲人认可和鼓励的愿望,并注意随时为他们提供热爱学习、享受学习的榜样。我们也可以比较小心地使用横向比较,但特别需要注意不应简单地使用比较去刺激孩子的自尊心,而是应该引导孩子逐步学会通过比较寻找同伴的长处以及向同伴学习的可能性。

“爷爷、奶奶到哪里去了?”“他们上学去了!”“退休了为什么还上学?”“去学从前没有来得及学习的好东西!”

“爸爸妈妈到哪里去了?”“他们上学去了!”“晚上为什么还上学?”“去学好玩的本领,本领学得越多上班就会越开心,回家和宝宝玩也就会越开心!”

“宝宝今天从老师和小朋友那里学到了什么新本领?来教给我们大家好不好?”“看我们大家都很能干,今天又学会了一样新东西!”……

当然,孩子离家上学以后,学习愿望的成长必定会受到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消极影响”。家长在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必将是细致、复杂、艰苦和长期的。但我们的重要策略只能是:严格要求自己,耐心引导孩子,并相信我们努力不会白费。
推荐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成长的四年
    成长的四年

    女儿快四岁了。成长的四年,作为妈妈我深深体会到了辛苦。我很懒,这四年中对孩子的记录不多。孩子三岁过后的变化是巨大的。这不,这几天又办了两件很大人的事: 前天晚上,气温骤降。赶上我很忙。她又不肯和姥姥一起睡。所以就让她自己先睡。小家伙一看天变冷了,就把一块布包在毛毯的外面,又把毛巾被放在怀里,才安心睡去。11点我忙完了,一看,她早已进入梦乡。看着她的样子我想笑:看来没有大人也冻不着了。 今天下午从幼儿园回来

  • 成长祝福语大全简短62条
    成长祝福语大全简短62条

    1、又是一年瑞雪至,丰收年景在眼前,2020又一年,祝你好运总相连,连连好运不间断,2021乐无边!祝福元旦快乐!2、的烦恼已经飘散,2022的快乐今天露面。新的一年又来到,嫣红的晚霞将接收你的祈愿,灿烂的朝霞将满足你的心愿。衷心祝

  • 成长有感 总是细节最动人
    成长有感 总是细节最动人

    前段时间,我去另外一所小学参加班主任素养大赛,看到的感受到的一些细节,令我很是难忘。签到结束,引导的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如何进行下一步,并告知了所有的注意事项。我本来还有些紧张和烦躁的心就在这一串温柔的声音中,很快就消散了。这是一个穿着蓝色套裙的长发美女,瘦削的身材时下最流行,大波浪卷的头发配上最标准的笑意盈盈,一看就让人觉得很是温暖。 我并不是外貌协会的,可能在这个时刻遇到这样的一个人儿,也算是一种幸

  • 成长蜕变的励志的句子 破茧成蝶激励名句53条
    成长蜕变的励志的句子 破茧成蝶激励名句53条

    1、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2、破茧成蝶,人生没有停靠站,现实永远是一个出发点。无论何时何地,不能放弃,只有保持奋斗的姿态,才能证明生命的存在。3、你应感谢每位让你蜕变的人无论方式的好坏。4、学会忘

  • 成长之路
    成长之路

    我是今年刚入职的老师,在教学上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小白,没有教学经验,没有教学技巧,刚入职的我,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上课,不知道怎么跟学生交流,不知道怎么处理学校的各种事情,不清楚学校的各项制度。自己摸索,自己尝试,一个月后的我逐渐找到上课的感觉,但还是不能够完全的掌握课堂。 长在大家,成为大家主题新教师培训来得及时,听了各位老师的经验与讲述,慢慢清晰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明晰了以后的发展道路;慢慢了解了怎

  • 成长——永远在路上
    成长——永远在路上

    郑天宝 睢宁县双沟二中,2019年11月22日,在新城区实验学校,观摩了该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的活动,先是张力老师的模拟课堂,然后是教研组集体备课,最后,由张力老师执教。整个过程,科学、合理,让人由衷地赞叹。教研组成员,各抒己见,场面真实、精彩、热烈,这样的集体备课是有效的,是值得学习和推广的。好多时候,集体的智慧更高效,团结合作,更能产生1+12的效果。在观点与观点的碰撞中,我们产生了新的想法。 观摩之后,又聆听了牛主

  • 成长的动力之源就是学习——我在工作室的成长故事
    成长的动力之源就是学习——我在工作室的成长故事

    东方市铁路小学 郑海霞,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成长是什么?广义的讲,成长意味着一个人人格力量的不断提升与壮大,具体到教师,我认为成长则意味着教师自身健全人格的不断完善。成长需要动力,可以是来自外在的动力,更需要内在的动力一种激励思考和改变自我的动力。 俗话说:为了给学生一杯有价值的水,自己要努力开凿一眼泉。 所以我认为,成长的动力之源就是学习。 名师工作室的成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回顾

  • 成长助推站帮扶活动——个人学习阶段性总结
    成长助推站帮扶活动——个人学习阶段性总结

    永兴中心小学 陈金妹,今年我校语文组有幸得到了冉茂娟成长助推站的帮扶,我也受益其中。本学期虽然我们永兴镇修路造成交通不便,但我们的专家老师们还坚持来往听课学习。我们语文组老师共外出听课学习两次,在校听课受训两次。在这几次的听课学习中,我聆听了不同年级的语文课,听取了冉老师精彩的教材分析,收获颇多。 看到各位专家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精彩纷呈的多媒

  • 成长,我们在路上——艺术幼教中心开展园本研修园际观摩活动
    成长,我们在路上——艺术幼教中心开展园本研修园际观摩活动

    成长是一件神奇的事,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变化的不止是样貌,更是内心,而记录成长也是非常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一件事。作为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好幼儿的成长记录?让成长记录成为传递科学育儿理念、捕捉幼儿成长精彩瞬间的手段,如何更好的发挥成长记录的作用呢?2014年6月12日,在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多功能室,悦萌工作室的年轻姑娘们开展了一次主题为成长,我们在路上的园本研修展示活动。中心沙主任和下辖两园的教师、南幼部分家长共计近60人观摩了此次研修。 研修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展开,首先,老师们展示了儿时的照片、玩具、

  • 成长助推站
    成长助推站

    2017年3月24日上午八点,在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中部一楼会议室,我们迎来了海口市20132017年省市级骨干教师考核和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助推站终期考核暨提升培训活动。 海口市教育培训院陈法明老师 会议由海口市教育培训院陈法明老师主持,陈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今天的考核三大板块,由汪娟中小学德育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助推站和施琼英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成长助推站同时进行在会场进行。 目的: 1.通过对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的项目考核,为下一轮省级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