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发现就在好奇的拐角

栏目: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4-07-21 16:10:12

《发现就在好奇的拐角》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孩子都好玩,喜欢敲敲这个打打那个,喜欢拆拆这个装装那个。

前几天,我在公安局门口看到一个孩子,他拿了根竹棒,斜贴在栅栏上一路划过去,竹棒在一根根栅栏上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他觉得好玩,回过头又来一遍,还不过瘾,干脆一根接一根地敲了起来,十分投入。

  显然,他在这里发现了音乐

。   你也许也发现过孩子在饭前饭后喜欢用筷子敲碗,每只碗响声不同,有婉有脆,他把这些声响组合起来,伴以节奏,侧头、侧耳,边听边调整。显然,那是孩子在探索一支心中的乐曲了。

  其实,发现离孩子并不遥远。

  第一个把大大小小、厚厚薄薄的铸铁排列起来,配上小锤击打,反复尝试反复编排的,就可能是编钟的发明者;第一个把长长短短的丝弦,紧紧松松组合、排列的,就可能是扬琴的发明者;第一个把粗、细两弦拉紧,再按动手指,改变发声丝弦的长短,使其发出不同声音的,就可能是二胡的发明者。

  玩是快乐的,有快乐就不会感到乏味和时间长,有意思的发现就在好奇的拐角。在他玩的这个时候,其实他已经在研究了。可惜的是,大人感觉不到这种新奇和有意思,他们自己觉得这很无聊,更不愿意让孩子“无聊”,许多发现就被这只“有过的手”拖走了。

  有一个叫宾尼希的德国小朋友,他觉得电话很好玩,可父母不让他玩。无奈,孩子想办法,用两个罐头盒中间拉上一根绷紧的线,造出了一台“宾尼希电话”,用它,隔壁的两个孩子讲话全能清楚听见。孩子高兴极了,这次成功游戏,对他的玩性和好奇,都是一次莫大的鼓励,长大以后,他保持着这种好奇,造出了能拍摄原子结构的光栅隧道显微镜。这个宾尼希,后来获得了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七八年前,我听院子里的大婶给我讲了一件事。

  一次, 她给儿子把几本《童话世界》装订成册,纸很厚,探过头的针拔不出来。她让儿子找块棉布给她包住针身,仍拔不出来,又让儿子找来一块绒布,还是不行。孩子顽皮上了,他把手头那根废弃的“ji皮管”(自行车打气用的)递了过去,说,妈,套上这个试试。大婶笑了,这滑溜的东西抵啥事?不过,为了不扫孩子的兴,她还是用这截管子套在针上试了,奇怪,针过去了,很轻松。后来,她把孩子玩中发现的这项技术推广到了每个邻居。

  类似的故事还有,吃猪骨头的时候,孩子都喜欢吸骨髓。那天吃骨头,可|儿子掏也掏不出来,吸也吸不出那幽深的骨髓。我准备接过手来动刀斧了。正好,台上有一根牛奶吸管,儿子拿过去就插进了骨孔。我急了,对他说,你发什么呆,骨髓那么浓,管口那么细,骨髓能从管子吸进嘴吗?儿子不管,他其实已在玩了,还是吸。只听“呼”一声,他成功了。我将信将疑,也照着试了试,果然,简单又省事,巧得简直应该申请专利。

  大人有“经验”,最不喜欢孩子出格、出框。孩子呢,总是喜欢呆在格子框子外边,“外边”才新鲜、才痛快,“外边”的世界才精彩。当然,也只有在格子和框子外边才会有新的东西发现。

  如果你的孩子在“敲碗”,请别皱眉,让他那种好奇和兴致继续下去,深究下去,世上或许就有一种新的乐器“碗乐”要出现了。即使出不了“碗乐”,有了这份兴致,长大了,成功也许就在发现的拐角——因为,发现就在好奇的拐角。

  ●文/潘国本 图/崔 莹

  责任编辑:三 宅
推荐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发现身边的数学
    发现身边的数学

    上星期在教研员听课下执教了数学活动《正方体和长方体》。活动结束后,教研员老师对我提了一些建议。本次活动的内容包含的新知识太多,几个知识孩子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活动中可以慢一些,将活动拆分成两次活动来进行,先从正方体入手,在孩子熟悉正方体的特点,结构后,在再下一课时再加入长方体,进行两种几何物体的对比认识。教研员的指导对我受益良多,我明白了在集体活动开展前,老师需要了解孩子目前的发展情况,对于新知识的

  • 发现荚果:自由讨论
    发现荚果:自由讨论

    春天,我们闻到了浓浓的紫藤花香。秋天,我们发现了满架的紫藤荚果。孩子好奇的问:这是什么呀?长长的,好多好多,和毛豆荚一样,可以吃的吧! 肯定可以吃的,而且这么大,里面的豆子肯定也很大、很好吃。 老师,摘一个下来给我们玩玩吧! 于是,我爬上石墩,边摘边告诉孩子: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荚果,是紫藤妈妈的孩子哦! 荚果硬吗?摸敲按压 不久,当我们回到活动室,坐下来近距离观察它、触摸它的时候,孩子们说:它有点毛毛的,很硬,比毛豆荚硬多了。于是为了证明它的硬,孩子们在桌子上敲击了起来,发现它竟然和小乐器一样,会发出咚

  • 发现规律,得出答案更简单——学生数学小论文
    发现规律,得出答案更简单——学生数学小论文

    生活中,爸爸总喜欢问我一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让我开动脑筋思考答案。过年的时候,家里来了5位客人,他们相互握手问好。握完手,爸爸问我,假如相互之间不重复握手,他们一共握了几次手? 哎呀,可惜刚才没数,现在只能动动脑筋了。 爸爸加上5位客人,一共6个人。我把他们当成6个点,因为相互不重复握手,那么我只要知道这6个点能连成几条线段,那就等于他们握了几次手。 于是我拿出纸和笔,画出了图形。 数一数,一共是15条线段,那他们

  • 发现蚕豆的秘密——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有感
    发现蚕豆的秘密——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有感

    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 肖梦娇,《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相当有参考意义的书籍。书中这样写道儿童的精力受制于他们的周围环境,我们为儿童提供的环境对他们大脑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好的环境创设能够激发孩子探索欲望和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在一次谈话活动中,孩子们说在乡下看到了蚕豆,引发了蚕豆是怎么长大的这个话题,有孩子提出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种植园地种一些蚕豆,看看蚕豆是怎样开花结果的。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

  • 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
    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引导幼儿发现、探索。我们幼儿园是一所以科技为特色的幼儿园,在学期开展的主题活动中就有许多科学主题活动。在主题《奇妙的声音》中,创设了以声音为主题脉络的学习情境,在特定的情景中、在有趣的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创造、发展。 其中有一个科学活动《特别的声音》目标是1.乐意寻找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大胆表达自己的发

  • 发现生活中的美
    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工作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孩子的行为习惯也慢慢养成,一切在向好的发展,我也在慢慢的静下心来,观察、发现孩子的可贵之处。 可爱的小杨 在班级中,有一个孩子总是积极回答题,下课爱帮助同学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但是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不愿意去尝试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做操、吹口风琴等一些运动的活动。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需要去锻炼的,今后要鼓励他敢于去尝试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我发现他的可爱在于他画画真的很棒。在

  • 发现教学原创成果“共同学习笔迹”促进师生跨越发展
    发现教学原创成果“共同学习笔迹”促进师生跨越发展

    曹 勇, 为了提高学校的综合水平,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一私立高中围绕学校管理模式创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思想品行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学校大力推行、科

  • 发现孩子的发现心得体会
    发现孩子的发现心得体会

    今天晚上观看周老师的直播感触颇多,能发现千里马的是伯乐,而我们大多时候扮演的是伪伯乐,总是说不让孩子这样不让孩子那样,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周老师讲的第一点是说爱玩的孩子才会学。我们总是觉得孩子玩耍比学习要认真,可是我们不能否认,孩子在玩耍中专注性和持久性得到了锻炼,观察力思考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在正是爱玩的年龄,能通过玩耍而得到成长,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第二点说关注个性化教育。调皮捣蛋的孩

  • 发现孩子的发现
    发现孩子的发现

    以前的孩子,只要学习好,基本就有好的未来,可是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现代社会,科技更新换代快,需要多种能力的协同发展,单单依靠死读书的时代已经过去。这就要求孩子不仅要学习好,还要会玩,要求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孩子全面发展。 当孩子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爱好时,如果他能做到和学习的平衡,父母不应当盲目的禁止,孩子爱玩,不一定就会影响学习,相反,还可能有更大的发展。 现在社会主张张扬个

  • 发现故事中的“风景”——《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发现故事中的“风景”——《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 By: 18张少萍 ] 一、回顾内容,关注写字,1、同学们,《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有一位同学在读完课文后,用一段话把故事的内容概括了下来,其中有一些生字词他不会写,你能帮帮他吗? 2、来,对照一下,不会写和写错的字订正过来,圈出自己认为写得漂亮的字。 二、故事切入,自读探究 同学们,如果有人想让你把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给他听听,你可以按照这段文字来讲,这叫概括地讲。但是这样讲显然不够精彩。讲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