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状态观测小结

栏目: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5-05-31 14:37:41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状态观测小结》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心理健康状态观测从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和共情四个方面作为二级指标,情绪识别又分为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别人的情绪和理解情绪产生的情境三个方面;情绪表达分为愿意并会表达情绪和负面情绪的表达两方面;情绪调节有情绪平复和情绪转换两方面;共情也有理解他人情绪和能安慰、谅解他人两方面。

在这次观测中,我们组6个人,2位老师组织游戏和谈话,2位老师进行摄像,2位老师进行同步记录。我们6位老师的合作还是比较好的,但在汇总时发现部分摄像是不能采用的,影像抖动比较厉害,个别影像没有声音,前期的准备还不是很充分,我们老师的摄像技术还有待于提高。

本次观测创设了两个情境:第一个情境是观看寓言故事《农夫和蛇》的视频,旨在让孩子感受不同的情绪——蛇被冻僵时的可怜、农夫在救与不救之间的矛盾心理、蛇被救了的幸运、蛇恩将仇报时的可恶、蛇咬农夫时的害怕、农夫最后抓住蛇的如释重负。这一个个情节跌宕起伏,也带给孩子们更丰富的情绪体验;第二个情境是好玩的小汽车被别人抢走了,这一个情境旨在观察孩子受到负面情绪时的表达、平复和转换的能力。两个情境创设不能很好地观测到指标中的每一个方面:一是因为很多老师在场,甚至是自己班的老师,所以很多情绪都被压抑了,这让我们思考怎样的情境和方法才更适合我们观测;二是孩子自身的原因,或性格不一,或承受能力不一,有些孩子情绪波动不大,有些孩子比较慢热,这就对我们的测评准确性提出了难题,这也让我们思考同一种情境观测适不适合每一个孩子。这也使我们觉得情境创设比较假。我们建议可以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的教室里,让不认识的孩子一起玩,不是很熟悉的老师进行拍摄,观测的时间要长一些,也许这样效果会自然一些。

关于观测过程,我们对孩子们情境中的言行,甚至是表情进行了记录,通过文字描述幼儿的状态,在打分中,这些测评的水平等级还是比较能说明能力层次的,但还是有个别的水平说明操作性不是很强,需要进行调整。(附后)

分析观测结果,我们抽取了小、中、大班各4名幼儿进行观测,发现有些指标具有年龄特征,有些指标与年龄无关。比如在认识自己情绪和理解情绪产生的情境这两方面,中、大班的孩子相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表述能力、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比较好,所以随之而产生的情绪能力也比较强;但在情绪平复和情绪转换方面,小班孩子和中、大班孩子的能力相当,大班孩子遇到负面情绪时会求助他人,小班孩子也同样会求助他人。我们发现心理健康状态与幼儿本身的性格和个性有更多的关系,比如一个中班的小女孩从走进门开始就一直很拘谨,看视频也浑身紧绷地坐得直直的,让她玩好玩的小汽车,她不说话,也不行动,直到我们老师给她好长时间的引导,才进入到车里,但接下来也是老师说,她才动一下的,遇到两位哥哥来“抢”车子,不用抢,她自动让位。所有的对话都是老师在说,她用摇头、点头表示,需要讲话的时候,她就保持沉默。整个观测过程,我们看到她的就是紧张、淡漠。而一个小班的孩子一听说有动画片可以看,一直就开开心心在多功能室里,得知小汽车也能玩时,更是高兴得不得了,开着小汽车在室内驰骋,当哥哥来“抢”车子时,他把手紧紧握着方向盘不放,哥哥将其手掰开,他仍挣扎着,将脚勾住车子的下面,还拼命地叫同伴一起来帮忙,无奈同伴没有回应,他抢不过就走了,负面情绪也在接下来的玩球中转移了。这两个孩子的表现让我们很直观地感受到女孩子的内向和男孩子的外向。

此次观测后,我们小组进行了研讨,无论是对指标水平的质疑,还是对孩子表现的分析,每一位老师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思维得到了碰撞,很愉快的一次探讨!
推荐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转化幼儿消极的嫉妒心理,正确评价每个幼儿
    转化幼儿消极的嫉妒心理,正确评价每个幼儿

    观察教师:苏惠华 观察对象:倪晴 嫉妒是一种原始情感,婴儿期孩子看到母亲抱别的孩子,会哭闹。大些,看到与自己亲近的大人疼爱别的 孩子 时,会情绪失落,甚至会跑过去拉扯撕咬那个孩子,这就是早期的嫉妒。上了幼儿园后,幼儿与同伴的接触多了,进行比较的机会增多,要遭受更多嫉妒情感的折磨,嫉妒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下面我们摘取一些事例进行分析: 镜头一 幼儿园里,老师正进行每周一次的小红花评比。倪晴看到别的小朋友陆续得到了奖励,自己却没有,开始不高兴了。等到老师给成成小红花时,她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成成不爱护玩具

    07-21
  • 对内向孩子更多的爱
    对内向孩子更多的爱

    婷婷的小朋友,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只自己闷在活动室里,不能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这让我感到非常苦恼,我曾多次跟她交谈,但收效甚微。我想对于这种孩子,老师就要给予更多的爱。 一、 以慈母般的爱鼓励幼儿融入新的团体 小班孩子刚刚从家中走进幼儿园,家是她们生活的全部。爸爸、妈妈对她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她们感受到了人间的幸福。所以,我想用爱来鼓励婷婷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请小朋友来做娃娃家的游戏,请小朋友们把活动室当成自己家,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来扮演角色。我趁机到婷

    07-21
  • 细节决定成败(五)戳穿诺言:叫我怎能相信你?
    细节决定成败(五)戳穿诺言:叫我怎能相信你?

    今天,心笛编辑呈现给大家的是生活中的一组小侧影,作者身份不同、场景不同、角度也不尽相同。这些细碎的小事,也许你经历过,或从未听说过,可透过这些小片断,我们会愈来愈清晰地触及到它的实质人文与尊重。微不足道却震憾人心。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应该讲究诚实、互信。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才是和谐、完美的。突然有如此的想法,这是因为我近来发现一件小事情,对我影响很大。 那一天,我刚走近办公室,听到里面很吵闹,原来是某老师正在训斥学生。已经司空见惯,我没有在意,就倒了一杯水,坐下,悄悄地喝了起来。你以为你是

    07-21
  • 从母亲的桥头走向父亲的桥头
    从母亲的桥头走向父亲的桥头

    今天,每个父母的手上都有许多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好书,但这些书常常忽略了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儿子必须经过的一座桥,一座从母亲这一边通向父亲那一边的桥。现代社会中,大多数男人都站在母亲这边的桥头上。他们没有真正明白,只有从母亲的桥头走向父亲的桥头,并最终走向世界,一个男性的内心世界才可能是强而有力的。 我对一个朋友抱怨说,虽然我已经接受了6年的治疗,但我母亲还是不肯放手。他回答道:她是不应该弃你于不顾,同时你父亲也应该接手,引导你走向成年男性的世界。

    07-21
  • 父母生存质量影响孩子
    父母生存质量影响孩子

    黑龙江省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改善家庭生活质量,促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满足家庭成员对生存环境的需求,尤其是提高农村家庭成员的生存质量,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项调查是由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哈师大教育系等共同施行的。专家们选择了四所不同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城乡小学,对近2000名学龄儿童的智力、个性和行为发育水平进行了测试与评价,并对其父母进行了生存质量的问卷调查。 调查表明:父母的生理健康程度越高,心理状态越积极,儿童智力发育水平也越能得到显著的提升。父母生存质量在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四

    07-21
  • 关注:离婚子女的“综合征”
    关注:离婚子女的“综合征”

    当今世界,离婚率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成千上万的儿童流落街头无人抚养与收管。英国目前有50万无父儿童,其中40%靠社会救济而生活。美国有100多万儿童遭受家破亲离之苦,倍受摧残与折磨。巴西无家可归的孩子达1500万,将近占全国青少年的四分之一。 这些被父母遗弃的孩子,精神上、物质上遭受痛苦和困扰,许多人精神畸形、心理变态,跌入了犯罪的泥坑。我国目前被离婚父母遗弃的孩子,虽然占整个人口比例很小,但是,绝对数并不少,并且有增加的趋势,一些孩子因此而个性发展不全面,甚至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抚

    07-21
  • 头僵直原来是心理因素捣鬼
    头僵直原来是心理因素捣鬼

    5岁的小锋被妈妈送进了医院的急诊室,原来小锋的头抬起来不能动,一转动就疼痛难忍,已经几个小时了。妈妈也不敢按孩子的头。 妈妈说,她从来没见过这种状况,孩子既没有睡歪脖子,也没有遭遇意外伤害,为何他的头不能动了呢? 癔病作怪 据儿科专家介绍,由孩子的表现来看,孩子是患了癔病,又称歇斯底里,是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所引起的一类神经精神障碍。原来通常只发生在成人身上的病,现在竟发生在孩子身上,而且患病人数比往年要多,年龄小至四五岁,以小学生居多。 患儿表现的症状通常是突然发病,可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07-21
  • 儿童的心理需求
    儿童的心理需求

    现在的父母,常常为了儿童的身体的发育,竭尽所能为儿童补充大量的营养品,以期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然而,有些父母往往忽略了儿童在其心理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补充一些“心理营养素”。那么,正常的儿童心理发育有哪些需求呢? 被爱、被关怀是需求 要让孩子感觉到你非常爱他。父母一定要把爱“表达”出来,让孩子能真正体验到、感受到。一个得不到爱的孩子其心理发育必将是不平衡的。只有感受到爱的孩子,才会学习如何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爱生活。 归属感的需求 儿童是社会中的人。他喜欢有同伴、有父母、有家庭。当儿童受到冷落时,可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