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张春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读后感

栏目: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8-12-24 14:06:51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张春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心理健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个性的重要时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习惯养成的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游戏是幼儿在园重要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春玲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中列举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有手段缺乏专业性、重智商轻情商等。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幼教第一线的老师,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样一则故事:在199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他所提到的,都属于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的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行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是十分重要而且可行的。虽然孩子们对老师的要求当时不太理解,但是若干年以后,当这些要求成为习惯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时候,他们会深刻的懂得其中的意义所在。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是喜欢称赞的,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好话,也没有一个孩子是喜欢有人骂他的。”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教师对幼儿鼓励的教育态度,是影响幼儿积极接受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

一、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给以充分肯定。

丘吉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地去赞美他。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地而不是虚伪的赞美,会使对方的行为增加一种规范。”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都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自我控制力较差,各种是非观念尚未形成。因此,教师对他们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我班的苗龙小朋友特别的爱动,攻击性行为又很多,很多小朋友告他的状,不喜欢和他玩,在班级里,他很孤单。我和其他几位老师也费尽了心思。有一天,班级卫生间不知道从哪儿爬来一条很奇怪的虫子,小朋友都很奇怪的看着,没人敢去把虫子弄走,就在这时,苗龙走过来说:“老师,让我来吧!”说完,就用一根木头,把虫子赶走了,小朋友情不自禁的为他鼓起了掌!苗龙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小脸红红的。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时机,我问小朋友:“你们为什么给苗龙鼓掌?”“他很勇敢!”“对,苗龙是个勇敢的好孩子!我们喜欢和勇敢的孩子交朋友吗?”“喜欢!”从那以后,这个孩子慢慢的变了,他不仅改掉了以前许多不良行为习惯,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收拾玩具,摆放桌椅。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值得赞扬的行为所发生的时间及给予表彰和授予荣誉的时间之间间隔越短,激励的效果则越好。教师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给以充分肯定。是使幼儿积极接受教育,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

二、真挚鼓励,巩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要真切,表情要丰富,语言要亲切,如果教师在鼓励和表扬幼儿时,眼睛望着别处,表情冷漠,可想而知,无论教师怎样运用语言进行鼓励,其教育效果也是消极的。因此,教师在鼓励和表扬幼儿时,除了运用语言的鼓励外,更应恰到好处地运用表情的鼓励(如热情的微笑、点头、主动打招呼)和手势性鼓励(如伸出大拇指、鼓掌)以及身体接触性的鼓励(如摸摸小脸蛋、擦擦泪、抱一抱)等,另外帮孩子梳头、整理衣服、擦去鼻涕等,使幼儿真正感受和强烈体验到自己被教师所喜爱。从而深深地感染孩子,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有一天,一位家长很兴奋的对我说:“老师,我家的妞妞说你爱她了!老师你是怎么爱她的?”我想了好长时间都没想出来,就请别的老师去问妞妞,原来,在昨天晨间活动时间,妞妞拍球拍的好,我轻轻的摸了一下她的头,回家以后她就对妈妈说:老师爱她了!对于孩子,无论是一个善意的微笑,还是一个亲切的点头,或是一声惊喜和赞叹,一句同情的话语,都能使孩子得到快乐和满足,都能唤起孩子良好的情绪情感,使其行为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良好的情感态度和鼓励的言行,是使幼儿愿意接纳你真心喜欢你,接受你的教育的催化剂,它促进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影响幼儿

幼儿具有思维形象具体、好模仿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时刻注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的闪光思想,及时发现,及时提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教师在幼儿心中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幼儿,教师常常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对幼儿关心、鼓励的教育态度,不仅使幼儿充满了自信、上进、愉快的情绪情感,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无形地为幼儿树立了榜样。集体游戏开始了,今天玩的游戏是推小车。瞧着孩子们投入的样子,我也不知不觉的融入到了那热烈的气氛中,并与孩子们一起喊:“加油”突然,两个踉踉跄跄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帘,那不是蕾蕾和强强吗?只见蕾蕾把着强强的手歪歪斜斜地推着小车:“你长的太高了,得把身子弯下去一点。”“对,就这样。”“要用力握好车把,把车子放平了,不然车子会翻掉的。”看着他们的身影,听着蕾蕾男心的话语,我心头一阵发热,多可爱的孩子啊!当初,为了让插班的强强能尽早融入伙伴中,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和愉快,我总是手把手地指导他,没想到,平时来势的一举一动小朋友们都看在眼里,才短短的两个星期,他们就学会了如何照顾新同伴。教师对一个孩子的关心和鼓励,不仅温暖和激励了一个孩子,而且起到了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它影响和带动了其他幼儿纷纷模仿的行为,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师粗暴、冷漠、训导的教育态度,不仅使幼儿情绪紧张、恐惧,而且使幼儿耳濡目染教师的行为,从而产生消极的模仿,其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情感的交流。只要教师始终用一颗爱心,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亮,善于捕捉任何一次瞬间即逝的教育契机,不失时机的给予鼓励。对幼儿积极接受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一位教育家说:“孩子幼小的心灵会感受到老师真诚无私的爱,在爱的鼓舞下,孩子才能有同情心、有爱心,才会懂得该如何人去爱别人、帮助别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印度谚语告诉我们:播种行为便收获习惯,播种习惯便收获性格,播种性格便收获命运。幼儿在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幼儿在接受老师的表扬和赞赏中,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教学就是养成幼儿求知的习惯。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希望,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及时、准确的在游戏中帮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推荐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多动幼儿的心理行为偏差之矫正个案
    多动幼儿的心理行为偏差之矫正个案

    单位:宁波市姜山镇朝阳幼儿园 作者:尹廷莲 一、案例镜头:胡有财,这是一个原来令老师头疼、让幼儿既讨厌又惧怕的坏儿童。他原来坏在哪里,先回放几个关于他坏的镜头。 镜头一: 中班第一学期的一个早晨,幼儿们纷纷排队拿好自己的一份早点,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坐好等候时,突然有一个幼儿大声喊叫说胡有财把全桌的牛奶倒翻了,我大吃一惊,赶紧走过去看,牛奶淌了一地。我问他们一桌的幼儿胡有财为什么要倒翻全桌人的牛奶,他们说是因为有财不满意自己所拿的杯子比其他幼儿的旧,他想给别的幼儿换一个,但是他们都不给换,所以他一生气,就把全

    07-21
  • 幼儿性格教育:孩子“任性”可以改变
    幼儿性格教育:孩子“任性”可以改变

    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宝宝,由于是独生子女,家长就特别溺爱,娇宠孩子,一味地满足,顺从,迁就。甚至全家人都围绕孩子转,形成了以孩子为中心。 每天早上的第一节课是最难上的,为什么呢?因为 孩子 往往不能早入园,总是在课程上一半的时候进入教室,打断第一节课。有的宝宝来的时候总是和爸爸妈妈提条件,哭闹,不肯进入教室。家长舍不得放下孩子就走,往往都是在原地哄之又哄。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插不上手~ 孩子的任性是可以改变的!希望家长明白,孩子就是抓住了我们的这个心里,才会总是哭闹。家长不要再一味的迁就孩子了,当 孩子 哭闹时

    07-21
  • 对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心理压力的分析及对策
    对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心理压力的分析及对策

    余姚市马渚镇中心幼儿园 周丽敏 论文摘要:心理压力是近年来人们经常提到的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压力问题不可避免地从现代人的生活中突现出来,甚至连一向被认为是无忧无虑的孩子也开始感受到外界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压力。本文从幼儿园的角度对 幼儿 心理压力的来源作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制度的同时,关注幼儿个别性;明确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的同时,规范教育行为;关注教学内容适宜性的同时,关注要求的层次性;承认幼儿心理压力存在的同时,教给幼儿应付压力的方法等策略,以期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使幼

    07-21
  • 暴力动画片对幼儿的影响
    暴力动画片对幼儿的影响

    电视传播的一些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很多幼儿都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幼儿不仅从这些节目中学习到攻击性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将武力视为解决人际冲突的有效手段,并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依靠攻击性行为来解决与他人的矛盾。 午餐后孩子们在玩自己带来的玩具,不一会斌斌跑来和我说俊俊把姚姚的玩具抢走了还打了姚姚,我跑过去一看只见俊俊表情很凶的站在一边正在做着奥特曼打怪兽的动作,姚姚被俊俊推在地上正在哭。我先是把姚姚从地上扶起来做在一边的小椅子上,然后转过来柔声地对俊俊

    07-21
  • 想飞上天的勃勃狗(图)
    想飞上天的勃勃狗(图)

    让您的孩子在失败时不要灰心,再试一次。 有一只狗,叫勃勃狗。 一天, 勃勃狗在河边看蓝天。他看到小鸟在蓝天上自由飞翔。勃勃狗想,我要能飞上天,那该多好啊! 勃勃狗买来了一大捆大炮仗。回家后,他动手把大炮仗一个一个拴在自己的身上,还取了个很好听的名称:飞狗一号喷气式直升飞机。 勃勃狗拴好了大炮仗,来到森林广场,站在最高的台阶上,请小伙伴们为他点火起飞。 小伙伴们的胆子可小了,没有一个敢上前点火。就在勃勃狗束手无策的时候,一只看热闹的小老鼠,跳到了勃勃狗的面前,说:我来点火! 勃勃狗用怀疑的眼光看了看小老鼠,

    07-21
  • 鼓励幼儿与“物”交往
    鼓励幼儿与“物”交往

    以物为对象的交往形式是幼儿独有的。这种交往顺应了幼儿心理的泛灵论倾向,能够增强幼儿的识物能力和爱物品格,是幼儿成长的必经阶段。对幼儿这种独特的交往形式,成人应当给予特定的关注与支持。 [关键词]物、幼儿、交往 雅斯贝尔斯认为,个人与他人的交往既不丧失于他人之中,又不与他人相对立,而是在彼此保持自己的个性、人格、自由的同时又把自己的心揭示给他人,并领悟他人之心,即做到彼此心心相印。川在这里交往被当然地限定于个人与他人之间。然而,通过观察幼儿生活,我们看到了一种更为独特的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符合上述对交往活动

    07-21
  • 面对挫折,要做得更好
    面对挫折,要做得更好

    小象棋失败者 开心果妈妈: 带小果去参加国际象棋大赛,他为此激动了很久,我倒无所谓,觉得他是小组里最年轻的一个,如果真的输得稀里哗啦,不知他是否能承受得住,为此劝他别比了,趁早回家。(不是儿子怕挫折,是当妈的怕受挫) 比赛要6场,上午3场,下午3

    07-21
  • 家长如何对待任性的幼儿
    家长如何对待任性的幼儿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过分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智力教育,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有关研究人员对3-6岁孩子的心理素质进行了抽样调查,有28.33%的幼儿有任性的表现,这是怎样形成的呢? 1、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的娇纵的结果,常常是在父母的宽容、娇纵下慢慢形成。而爱不适度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由于幼儿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与刻板性。有的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