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园共育 >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 

关于“隔代疼”的对话与思考《儿子打孙子,奶奶气得打儿子》

栏目: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19-12-10 20:12:16

《关于“隔代疼”的对话与思考《儿子打孙子,奶奶气得打儿子》》可能是您在寻找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主:记得我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题目是《儿子打孙子,奶奶气得打儿子》,原来小孙子因为调皮,儿子就打了自己儿子两巴掌,在厨房里给孙子做好吃的奶奶很生气,抄起擀面杖就给了自己儿子两下,而后抱着孙子泪流满面,指着儿子生气地说:“你不准打我孙子!”这则新闻看似好笑,其实引出了“隔代疼”的话题,而这个话题是很多家庭关心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研究。
    刘: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我发现小学这种现象相对多一些,爷爷奶奶过于疼爱孙子了,造成了教育的很大的阻力,导致老一辈总是和自己的儿女发生争执,教育观点不统一,致使不少家庭因为孩子的问题常常争吵不断,硝烟滚滚。
    万:其实,我认为上一代是可以带孩子,优势也很明显,老人家闲暇多,有更多的时间带孙子,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有丰富的育儿经验,非常值得信赖,但是我们也总是看到这样的问题,上一代带孩子注重养育而忽视教育,包办代替过多,容易娇惯孩子,错失了教育良机,制约了孩子成长。
    刘:比如,孙子跟奶奶出去玩,问:“奶奶,树上是什么鸟?”奶奶说:“我眼花了,看不清楚,反正都是鸟,自己看着玩吧!”结果孩子失去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比如,孙子抢别人的玩具玩,奶奶心里得意地想:“谁叫你抢不着,没本事,看俺孙子多能!”这导致孩子错过了交往的机会。比如,孙子不小心被椅子绊倒了,哇的一声哭了,爷爷生气地指着椅子:“是它绊倒你的?好,看爷爷打它一顿!”爷爷使劲拍椅子,结果孙子笑了,却学会了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比如孙子说:“爷爷,咱们去公园吧!我想去踢球!”爷爷:说“踢什么踢,我老胳膊老腿,追不上你,而且容易摔倒。就在楼下玩一会吧!”结果孩子变得胆小谨慎,不爱运动。
    主:说得太形象了,的的确确这里摆出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不过刘老师的意思并不是所有的爷爷奶奶都这样溺爱孙子,有的爷爷奶奶其实对孙子孙女要求也很严格,但是,这样的老一辈实在太少了。很多爷爷奶奶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狠不下心来,我舍不得。”
    万: 其实,这种“隔代亲”的害处很大,很容易滋生溺爱。如果老人对待孙子辈过于宽容,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行为随意,缺乏规则意识,过于自我,无法和别人相处。 而且,这一类孩子普遍生活能力差,胆小,缺乏信心,做事情特别慢,磨磨蹭蹭的效率很低。
    刘:是的,说得非常正确。我曾经带过一个学生,长期生活在奶奶家,一日三餐、生活起居都由奶奶侍候得舒舒服服的,三年级了还让奶奶抱到学校上课,每顿饭还请奶奶喂饭。导致孩子自理能力极差、丢三落四,他是班里学习最差的孩子,生活上缺乏责任感、学习上也缺乏责任感,遇到一点困难就举步不前,不能吃一点点苦,也没有忍耐力。最初妈妈图省事,让奶奶带孩子,到了四年级,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问题不断,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就着急了。一着急就批评孩子,她奶奶护孙子,反过来训斥妈妈,搞得妈妈又气又急,无可奈何,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刘:另外,太过溺爱的隔代亲还容易影响两代人之间的亲子关系,比如“爷爷”和“爸爸”,因为教育观念的冲突,可能会产生矛盾;“孙子”又会认为“爷爷”护着自己、宠着自己,比“爸爸”的爱更多。“这样的冲突如果发生在婆婆和媳妇儿之间,还可能影响夫妻关系,严重的,会造成矛盾升级。”我接触的一些家庭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而造成矛盾不断,意见不统一,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主:是啊,一味溺爱孙子孙女真不是明智之举,刚才两位专家的分析,让我们看到这种现象带来的严重后果,我很想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万:我觉得“隔代疼”现象产生的原因比较多,从社会角度来看,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青年人特别是城市中青年人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压力较大。从时间和精力上难以保证孩子完全由自己来进行全程的陪伴和教育。这是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因素。你比如说,夫妻双方是双职工,都有自己繁忙的事业或工作。很多时候迫不得已选择把孩子交给父母来带,至少能保证孩子在生活上得到充分的照顾。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父母不够负责任,有些80后、90后的父母自己也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自己本身自理能力和独立性不足,所以就选择当“甩手掌柜”,把孩子交给父母来带。
    刘:从老人的心理来看,主要是两种心态导致了老年人宠爱甚至溺爱孙辈。一是“儿童心理”,我们经常说“老小孩、老小孩”,就是人到老年之后会变得更“天真”,喜爱与孩子玩乐,也更容易与孙辈建立融洽的感情;二是“补偿心理”,自己在年轻时物质上比较匮乏,就不想让孙辈也吃同样的苦,受同样的罪。在物质生活上尽自己所能满足孙辈的要求;或者自己在为人父母的时候对子女比较严格,就想要在孙辈身上“弥补”自己当年所谓的“错误”,因此对孙辈的要求情不自禁地失于“宽纵”。
    主:确实,我们在生活中见到老人“隔代疼”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很多老人无视孩子父母亲的劝阻,甚至因此影响到与子女的关系。作为儿女来说,一方面,看到“隔代疼”给孩子教育带来的问题,非常焦虑;另一方面,对父母的不停劝阻乃至因此伤害与父母的感情又十分困扰。这种情况该怎样“破”呢?听听专家有什么建议。
    刘:我认为,教育不能完全交给隔代家长承担。父母一定要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养不教父之过”,如果把培养孩子完全推给老人,这是对家庭对孩子对社会不负责任。2到3岁是孩子塑造自我人格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父母更应该多和孩子接触,避免老人过度的“隔代疼”给孩子造成性格缺陷。
    万:祖辈在带孙子辈时,很容易因过度疼爱而丧失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爷爷奶奶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替代了父母的角色。对此,我想提醒爷爷奶奶们,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不能一味迁就,当孩子出现不合适的行为时一定要及时阻止,坚决拒绝孩子的不合理需求,学会说:“不!不行!”要狠下心来,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同时尽早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长要学会示弱,学会放手,多多使唤孩子,让孩子学会照顾家人,自觉为别人服务,主动照顾家人。
    刘:我还有个建议,祖孙在一起时,老人不妨把精力放在亲子沟通精神层面上赖,与其花很大的力气去做好吃的,不如和孙辈们多一些精神上的互动,一起游戏、旅游、看电影、看书,交流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等,一则可以避免老人过于劳累,还能把自己的经历和孙子分享,二则可以预防孩子营养过剩,养成好的饮食习惯。三则祖孙一起提高品味、提升境界,成为更高雅的人,这何乐而不为呢?
    万:另外,也要让孩子知道爷爷奶奶是父母的父母,必须尊重和存有恭敬之心。虽然现代人不必恪守古时候过于刻板的礼仪,但心理层面的序位有必要遵守,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他们自己做,有时爷爷奶奶为孩子做事情,也要让孩子懂得这是老人的“爱意”而不是“应该”,孩子应当对老人心怀感恩。
    主:两位嘉宾说得都很有道理,相信很多的家长听后会很有收获。我很希望专家再对年轻的爸爸妈妈再提些建议。
    刘:首先,年轻地爸爸妈妈要尽可能自己带孩子,要独立起来,不要太依赖上一代,只有自己独立了,才能培养出独立的孩子,过于依赖老一辈,总是“不断奶”,父母亲不仅辛苦,还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年轻一代无法和老一辈分开,可能是住房原因,可是是路程问题,也可能是老人的坚持等等各种原因,不少家长说也想分开住,但是就是做不到,那么我建议爸爸妈妈要和爷爷奶奶规则统一,开好家庭会议,重视孩子的教育,不断给老人布置任务,请老人协助自己把孩子教育好,另外,是给孩子布置任务,设立规矩,定时检查,当然,规定的事情要具体可行,孩子做到了就多鼓励,让爷爷奶奶看到孙子孙女长大了,不要这么操心了,他们就放心地逐渐抽身出来,安享他们的晚年。
    万:我还要提醒一点,就是要“关起门来教育孩子”,考虑到爷爷奶奶疼爱孙子孙女的心情,也为了避免“一头打一头护”导致孩子无所适从的现象,还是把门关起来,悄悄教育孩子。实在不行,就把孩子带出去,严厉批评,直到孩子认识到错误,解决问题再回家。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老人疼孩子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还是要照顾老人的情绪,同时慢慢引导老人学会教育孙子辈。其实,从教育孩子的角度,我们还是建议和老人分开住比较好一些,距离可以近一些方便照顾。每周定期去爷爷奶奶家,既有利于教育孩子,也给了爷爷奶奶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兴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主:说得太好了,不愧是专家,关于教育方面的确给我们家长很多指导性意见。我想各位听众一定也有同感!今天两位嘉宾围绕“隔代亲”的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相信会给大家一些启发,也相信各个家庭都能够处理好隔代亲的问题,拥有幸福美好的家庭生活。谢谢! 
推荐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 孩子每天都在比赛场上
    孩子每天都在比赛场上

    一定要理解,孩子每天都在比赛场上,每天都要出成绩, 每天都在接受评判,不是考试就是作业,包括课堂上的提问,老师的评比。要充分理解孩子在比赛场上的这种心理。 运动员在赛场上对成绩多敏感哪! 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赛场上。 幼儿时期没有这个压力,婴儿时期更没有这个压力,一迈进学校就有这个压力。 这时候,一定不要错误地对待孩子, 一定不要因为家长的某种错误言语而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一定要特别理解孩子在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中, 面对老师、同学和家长时的心理。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用脱离孩子能力的高目标训斥孩子,要根

    07-21
  • 有效发展小孩子的思维能力
    有效发展小孩子的思维能力

    思维: 思维是思索与判断的过程。在心理学上,一般把思维定义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认识过程,并且通过这种认识,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 为了提出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孩子们在思维活动中进行着各种心智操作,也就是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它们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具体化。 #61656;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个别方面和个别特性,并加以认识的过程。 #61656;综合:是指把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结合成为某个整体。 #61656;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

    07-21
  • 让孩子学会生活,从小事做起
    让孩子学会生活,从小事做起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心愿。但我不希望儿子除了学习以外就什么事情都不会做。 儿子小的时候也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喜欢玩具,喜欢做实验,给他买的玩具到最后基本上是支离破碎的,拆了装,装了又拆了,难得有几件完整的,常常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我跟儿子讲道理,领着他一起整理了几回,儿子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还是没有主动整理东西。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开始找别的对策。我给儿子腾出了两个柜子,跟他约好,每次玩好玩具,必须自己整理好放进橱柜,不管你怎么整理,只要玩具外面没有,跑进橱柜就可以,否则后果自负。孩子毕竟是

    07-21
  • 幼儿家庭教育的疑惑(程度和时机)
    幼儿家庭教育的疑惑(程度和时机)

    假期结束了,虽然并没有大的活动,还是感觉累,昨晚不到9点就睡觉了,安安这几天也是,基本不过8点半。 昨晚出了点小差,安安爸爸对我的做法有些不认同,呵呵,应该说很生气。事情的起因很小,为了点事,安安很恼我,于是随手抓起了身边的一个小纸团扔在我身上,因为之前安安有过这样的举动,我也警告她多次,也是在气头上,我决定教训下她,刚刚吃完饭,碗筷还在,于是,我拿起筷子,抓着安安的小手用力打了下,安安先是楞了下,大概没想到吧,接着大哭,安安爸爸在一边看不下了,立即指责我不该那样,我却认为,虽然孩子会很痛,但却是有必要体

    07-21
  • 儿子,你是我们快乐与感动的源泉
    儿子,你是我们快乐与感动的源泉

    儿子学校的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要写我们心目中的儿子,老婆说要把这项工作落实给我,我说自己胸无点墨怎么写呀,拗不过就硬着头皮写点吧。 儿子从出生到现在,伴着我们一点点长大,象其他孩子一样,从爬到能走,从说话到识字,从幼儿园到小学,从看书到能写文章还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谓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只能从我的角度谈谈儿子不一般的地方。 我觉的儿子识字比较早,在进幼儿园之前,由于经常来往于平湖乍浦之间,老婆就从公交车上的地名开始让他识字,然后是街道上的店铺招牌等等,很形象易记住,渐渐地认识了很多字,认识了

    07-21
  • 引导儿童学纲琴刍议
    引导儿童学纲琴刍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再加上近年来市场化了的大众传媒不遗余力地向社会不同人群所作的音乐“扫盲”,使得人们对西方音乐的欣赏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井产生了让自己孩子学习西方音乐及乐器的兴趣。同时,由于我国的年轻音乐选手们近年来在国际大赛上频频摘桂,反过来更刺激人们让孩子学习西方音乐及乐器的积极性。富裕起来的人们不惜金钱对孩子进行钢琴音乐教育投资,钢琴这种高雅昂贵的西方乐器,也不再是旧时的王谢堂前燕,而是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然而,在轰轰烈烈的买钢琴、学钢琴“运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人

    07-21
  • 带孙子,每周别超9小时
    带孙子,每周别超9小时

    最新研究发现,带孙子对奶奶不利,更易使其患上心脏

    07-21
  • 三个玩具(我家有子)
    三个玩具(我家有子)

    别看我小外甥才5岁,那小贼心眼子,多着呢。前些天,老爸答应他,如果他在幼儿园表现好,就送他一个玩具。星期六,他来我家,一进门就对我老爸说:“姥爷,我这星期表现可好了,阿姨都表扬我了。您该给我买玩具了吧。”老爸拉上他就走,说:“买。你喜欢什么?”小外甥丁点儿犹豫都没有,说:“钢牙虎。”到了商场,小外甥拿起钢牙虎看看,又拿起协动象看,再拿起利嘴鲨,似乎个个都爱不释手。老爸忙叮嘱他:“只能买一个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