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教师经验论文 >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初探

栏目:幼儿园教师经验论文
时间:2017-01-10 16:04:04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初探》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概念界定: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一个人自己承担或料理自己的生活,使日常生活得以顺利进行的行为能力,简而言之它是一种自我服务的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二、理论依据
    《指南》强调“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纲要》也指出:“幼儿园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指南》关于“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发展目标
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3~4岁

4~5岁

5~6岁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方法基本正确。

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 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4.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 6.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法正确。

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2.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1.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 2.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1. 能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 2. 会自己系鞋带。 3. 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通过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在学习、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利于他们动作的发展,而良好的生活能力将会使其终身受益。
   (一)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适应集体生活的需要。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置身到一个新的天地他们对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充满向往。但不会洗手,不会吃饭,不会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问题,又会使他们不能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出现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抵触心理。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而且也会给将来的学习、生活、处事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蒙台梭利指出,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孩子每学一项动作、能力,他的大小肌肉群、动作协调性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信,不依赖成人的性格。
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时,既树立了自信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以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品质。
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就越成功。因此抓好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三、现状分析
参与本次课题研讨的成员是小一班、小二班、小三班,从九月份刚入园我们三个班级的幼儿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依赖心理和依赖行为较严重。呈现以下情景:
情景一:生活技能缺乏
***小朋友站在洗手台前发呆,一问才知道不会打开水龙头。
午餐时间,***用手抓饭,老师提醒用勺子吃饭,他尝试用勺子舀饭菜,经过一番努力,没有成功。
情景二:依赖性强,自我服务意识差
很多孩子吃饭没吃几口,就告诉老师“我吃不下了!”老师喂他,他却能很快地将饭菜全部吃完。
午睡时分,一些孩子坐在床上叫喊:“老师,我不会。”然后一动不动地等待老师帮忙脱衣服、鞋子。
情景三:坚持性差,遇到困难就放弃
折叠裤子时,由于脱的时候将一只裤腿翻了过来,尝试几次后,仍不能将裤子折叠好,索性揉成一团,睡觉去了。
情景四:自理能力缺乏导致不良习惯
上完厕所提上裤子就往外跑,被提醒洗手后,再跑到卫生间冲一下手又跑出来。
    这样的现象在刚入园的时候几乎每日上演,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家庭方面
    1.孩子多数是由祖辈带领,包办代替较多。
    2.年轻的家长们更多地注重对孩子在智力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孩子独立性、坚持性等能力方面的培养。
3.还有一部分家长有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意识,但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耐心,不会等待孩子慢慢发展。
   (二)孩子自身年龄特点
小班孩子年龄小,肌肉发展不完善,动作协调能力相对较弱,自控力差。
    四、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包括饮食、盥洗、睡眠、排泄等方面。因此我们三个班级通过研讨,分别侧重不同方向,并进行经验共享。如,小一班侧重于幼儿的饮食及盥洗,小二班侧重于幼儿的衣着及衣物整理,小三班侧重于幼儿的整理能力及精细动作等。

   (一)“好雨知时节”:培养自理意识

刚上小班的孩子由于习惯了家长的包办代替,依赖性较强,所以我们先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做,从而建立幼儿动手生活自理的意识。

1.通过谈话

小班幼儿情绪稳定后,教师结合主题《我的小手小脚》组织谈话,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

    2.提供榜样

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大班哥哥姐姐的生活活动,感受哥哥姐姐的能干,并让孩子们知道只要自己去学,也会这么能干的。同时我们发现班里有一个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女孩子,穿鞋子和穿裤子速度都比较快,老师及时进行表扬,并让她在集体面前示范,为其他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也给了孩子们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3.运用故事教学

故事是幼儿最好的精神食粮,它不仅可以愉悦幼儿的身心,而且可以使幼儿领悟出不少的道理。如小一班的故事教学《两只小猪》,让幼儿懂得了正确的用餐方法,如一只手扶住碗,一只手拿勺子,汤很烫的话喝前吹一吹等。《小红花找朋友》这个简短的故事里就蕴含了小红花喜欢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孩子,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一些移情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动手生活自理的自觉意识。

  (二)“当春乃发生”:学习自理技能

   幼儿建立动手生活自理的意识,教师还要采用多种形式,形象地教幼儿学习各项自理技能。

1.运用儿歌

运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形象化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看看、说说中理解内容,掌握动作技能。如开学初,很多孩子没有饭后擦嘴的习惯,很多孩子知道饭后要擦嘴,但不会使用毛巾。我们针对这一情况,编了一首儿歌“大方块变小方块,两手托住来回擦,换面擦一擦小手,再把毛巾放放好。”在餐后活动时边念儿歌边擦嘴巴,孩子们马上有了兴趣,并能掌握正确的擦嘴方法。我们还运用儿歌教幼儿折衣服、折裤子。如折衣服“关小门,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折裤子“裤腰对裤腰,裤脚对裤脚,中间折一折,裤子就折好。”孩子们已经知道餐前便后,以及手弄脏时要洗手,但往往像走过场一样,并未真正将手洗干净,我们运用儿歌“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呀搓,手心手背搓搓搓,清清水里冲一冲,再用毛巾擦干净。”

2.运用游戏

游戏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幼儿从游戏中学到一些洗脸、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比如我们组织的智力游戏“鞋宝宝找朋友”,“两个鞋宝宝,一对好朋友,穿对了,高兴头碰头。穿反了,生气背靠背。”幼儿从中学习如何区分鞋子的左右

  (三)“随风潜入夜”:创造自理机会

    幼儿的学习和活动都需要强化。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离开了强化,学习就难以进行,强化在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中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孩子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所以教师就要让孩子在游戏中,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并做好个别指导。

1.利用区域

区域活动集娱乐性、操作性、知识性于一体,给幼儿提供了充分动手动脑的机会。在娃娃家,投放小娃娃、小衣服、小袜子、餐具、梳子等材料。让幼儿在模拟游戏中练习生活技能。如:喂娃娃吃饭、给娃娃穿衣服、扣纽扣、给娃娃梳头、折衣服等等,在操作区也投放了如在操作区投放“苹果树”、“瓢虫”、“小青蛙”等,让幼儿练习扣纽扣、拉拉链等等。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其实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离不开精细动作的锻炼,于是,在小厨房活动中,我们让孩子自己动手剥豆子、剪葱、包馄饨等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锻炼了动手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2.开展比赛
在幼儿生活自理技能练习一段时间后,我们还开展了自理能力比赛活动。如在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穿裤子一段时间后,十月份我们进行了一次穿裤子比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能将脱下的裤子穿上,并能进行简单的整理,做到整齐美观。在赛后为获胜的孩子颁发奖状,特别是对进步快的孩子,加以重点表扬。让幼儿懂得只有天天动手、天天练习才能获得成功。让幼儿有成功感,从而增强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一日生活

    一日生活包括如厕、排泄、盥洗、饮食、睡眠等环节,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时机,指导、巩固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如入厕后我们会要求幼儿自觉整理好衣裤,我们班的孩子现在都会有这个意识,并基本上都能将衣整理地较整齐。餐前便后要求幼儿能自觉正确洗手,饭后要求幼儿正确漱口、擦嘴,玩好区域和桌面玩具后自觉整理归位的习惯等。

4.奖励机制

对于进步明显、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奖励,让他们品尝成功。如,小一班在培养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方面,在每周都会评选几名“吃饭我最棒”的幼儿并进行奖励,我们班每天都会给自觉整理衣裤、午睡前衣裤叠放整齐的孩子奖励五角星贴纸,积少成多可以兑换礼物等,因为这些都是在集体面前评选出来的,同时又有物质的奖励,孩子们对这些荣誉还是很在乎的,这对于激发孩子们主动自我服务的欲望还是有比较好的效果的。

  (四)“润物细无声”:尊重个体差异,滋润每个心灵

    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要求就有所区别。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子自理能力比较薄弱,语言表达能力也较欠缺,我们对于这个孩子的要求就是愿意自己动手。比如,要求其他孩子能将外套叠整齐,而对于她只要求能按照步骤将外套叠放起来。
五、家园合作,形成合力

很多幼儿由于家长的包办代替,导致在幼儿园会做的事,一回到家就不会了,变成了“5天幼儿园+2天周末=0”。因此,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加强家园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贵在坚持,重在鼓励。自理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份细水长流的工作。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

   (一)转变家长观念

很多家长习惯为孩子做事,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的宠爱,存在认为生活自理方面的事情孩子长大自然就会了的错误思想。因此教师要通过家园联系栏、成长册、个别交流等方式,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懂得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做到“心硬”、“耐心、鼓励和坚持”,更应懂得如何抓住孩子自发产生地“我自己来”的教育契机,创设条件,发展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让家长督促幼儿

技能的形成又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所以幼儿动手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除了要在幼儿园里督促进行,更需要在家庭中进行,如:早晨穿衣、晚上睡觉前的脱衣脱裤、早晚进餐、整理玩具等等,都需要家长在家庭中进行督促。因此,我们在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培养幼儿动手生活自理意义的基础上,还向家长介绍了幼儿动手生活自理的目标、计划、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等等,请家长每天抽出时间观察、记录幼儿在家动手生活自理的情况。
推荐幼儿园教师经验论文
  • 抓住教育契机,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抓住教育契机,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学习问题专家阿姆斯特朗认为:孩子的情感是学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情感被忽视或压抑的孩子无法取得好成绩。若孩子有机会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成绩就会显著地提高。 接下来请您来听听这两个不同家庭的父母在对待孩子的考试前夕的不同做法。 先来听听我今天介绍给大家的一本教育书籍《教育无痕》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题目是《好成绩来自快乐学习》。在儿子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前的总复习期间,北京星期六日连下两天大雪。孩子很想出门去玩,可是他下周一就期末考试了。我让他复习,他不时地打开窗户,感慨地说:

    06-22
  • “四颗糖”教育故事主题论坛——“四颗糖”的故事让我回归南风
    “四颗糖”教育故事主题论坛——“四颗糖”的故事让我回归南风

    很早就听说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脱掉。于是北风便大力发威,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轻轻地吹,风和日丽,行人只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想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自从知道了北风和南风的寓言故事后,我一直努力使自己做一位南风型的老师。 渐渐地我却困惑了。大班40个孩子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兴奋,特别是班上男生偏多,有几个孩子出名的调皮。顽皮的男孩子喜欢打打闹闹,精力旺盛,活动量大

    06-22
  • 找准赏识时机发挥教育实效
    找准赏识时机发挥教育实效

    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具体行为进行赏识。哥伦比亚大学经研究发现,经常被人夸奖智商聪明的孩子往往只重视事情的结果,而因为努力而被表扬的孩子却知道重视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要只注重事后总结性的表扬,要在孩子行动的过程中进行表扬。幼儿园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有很多的生活环节:晨间接待环节、早操环节、盥洗环节、餐点环节、午餐环节、午睡环节、游戏环节、离园环节。我们要让幼儿舒适、融洽度过每个一日活动,健康快乐地成长。利用幼儿园生活中的各种环节对幼儿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举一个幼儿园最普

    06-22
  • 图书阅读活动中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图书阅读活动中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每周三的下午,我们班轮到去图书室,开展图书阅读活动。每次带着孩子们去那里看书,我发现个别孩子能够根据图片来想象故事内容,但是大部分的孩子还是没有任何目的性的在那里一本一本单纯地翻书,对于故事内容和情节的连续性想象能力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现在他们已经是中班的孩子了,马上就要上大班了,我想他们应该在阅读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在小班的时候,可能他们更多的是拿着书本,进行角色的表演,比如说把书本架在自己的面前当成曲谱,自己边弹边唱。那么即将进入大班的他们应该要在阅读能力方面有个质的提升。 今天又是周三下午,这次我给孩

    06-22
  • 幼教课堂故事:让孩子拥有自信
    幼教课堂故事:让孩子拥有自信

    常听到这样的话不是因为孩子优秀才受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更优秀。是啊,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美会使孩子更快乐。孩子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赞美和鼓励。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自己最信赖和依靠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得来的。简单的赞美和鼓励都会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勇气。 在我执教艺术活动《从头唱到脚》一课时。我确定的重点是引导孩子在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同时,有兴趣的演唱歌曲,并能进行对歌曲的创编。 在执教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对人体部位有清楚的认识,我特意把人体部位图展示在黑板上。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中,我提问

    06-22
  • 大班孩子学跳绳的共性问题
    大班孩子学跳绳的共性问题

    大班孩子学会跳绳是大班年龄阶段的一项必达项目,跳绳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孩子能熟练掌握跳绳的技能,说明孩子在动作平衡、协调方面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孩子。孩子进入大班后,都要开始练习跳绳。在训练孩子们跳绳的过程中,我观察孩子们练习的过程,发现孩子们在练习时有几个共性的问题:1、手举得太高,反而跳不过去;2、绳子甩过来的时候,两只手合在前面,是绳子卷起来了;3、绳子还没过去,脚先跳起来了;4、好不容易跳过去了,人一蹲一停,下一个就无法接上去了。 有的孩子在练习时只存在一个问题,有的孩子可能是几个问题都有,当任

    06-22
  • 表扬教育策略的正确运用
    表扬教育策略的正确运用

    朝三暮四来源于这样一个古代典故:宋国有个人养了一大群猴子。他对猴子们很好,猴子们生活得也很快乐。可是,天长日久,喂猴子的粮食不够了,这位宋人想限制猴子们的食量,便向猴群宣布:以后给你们吃的橡子,早上三粒,晚上四粒,好不好?猴子们听了都表示不满大声抗议。宋人见状,略停顿一下,改口说:好吧,那就早上四粒,晚上三粒,这总该够了吧?于是所有的猴子都兴高采烈了,纷纷表示满意。这个典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表扬是经常使用的积极策略。表扬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觉得自己得到认可,产生愉快情绪。一般来说

    06-22
  • 寓常识教育于多种活动中
    寓常识教育于多种活动中

    近来我在常识教学中,尝试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讲幼儿听等呆板的教育形式,将游戏、劳动、环境创设等活动形式综合运用于常识教育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寓常识教育于游戏中 如教幼儿认识商店、理发店,我不是靠抽象的讲,而是带幼儿一起实地参观,再启发他们在游戏中扮演售货员、理发师。在这些活动中,我边提示幼儿怎样当好一名售货员、理发师,边教幼儿反复认识商店的柜台、顾客、理发店的布置、理发工具,认识他们的日常工作,通过角色游戏巩固获得的知识,并且通过在游戏中反映出的售货员、理发师的礼貌待客、热情服务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