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游戏活动论文 > 

儿童游戏对4-5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栏目:幼儿园游戏活动论文
时间:2015-02-21 09:41:45
文章:惊雀 分享

《儿童游戏对4-5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游戏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4-5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很多情况下还是基于游戏层面,本文根据现实情境中4-5岁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出来的各种活动情况,来探讨幼儿心理发展与儿童游戏之间的关系。通过参考大量的文献和小组研讨的方法来对论文观点进行有力的阐述。采用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相交融的情景观察的调查方法,了解4-5岁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变化,尤其是其在游戏过程中的变化。并通过成功的游戏经验,总结得出幼儿游戏与4-5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师应当把游戏的权利交还给幼儿,通过游戏实现教育幼儿的目的。我们应当把更多的自由空间交给幼儿,发展其主观能动性,这样对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将起到极大地帮助。
关键词:4-5岁幼儿   幼儿心理发展  儿童游戏   
一、 问题的提出
  我国1989年试行、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明确规定了游戏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2001年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重申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新纲要指出.要把游戏的权利交给儿童,要通过游戏去实现教育目的。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面对游戏,他们的心理发展情况却有差异。其中,4-5幼儿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性差、依赖性强、情绪表现不稳定、意志不够坚强、心理承受力、社会适应能力弱等不良心理倾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幼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而《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健康意味着幼儿身心健康,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
    幼儿园的现实活动情境中探讨4~5岁儿童的游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间的关系。从幼儿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同年龄段的不同班级,在儿童的自由游戏与学科知识教学上有不同的侧重,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差异,儿童可自由支配的游戏时间存在差异,儿童心理发展也存在着差异。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侧重游戏的班级,儿童有更多机会进行游戏,其心理的发展要优于侧重传统教学的幼儿园儿童。拟通过本研究,为理解游戏对4~5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起到极大地帮助。
在过去有价值的研究中,有不少关于游戏与幼儿心理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但有的是侧重心理健康发展的,有的是侧重幼儿年龄特征的。很少有触及关儿童游戏对4~5岁幼儿心理发展关系有针对性的研究,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二、研究的方法
研究对象为两个中班年龄段的班级。其中豆豆班相对较重视儿童的自由游戏,课程设置给儿童预留的能够自由支配的游戏时间相对较多;另一个班级点点班相对重视语言和计算知识点的教学,儿童能够自由支配的游戏时问相对较少。通过对两个班级一日活动的现场观察记录,来获得两个班级间幼儿心理发展的差异。
研究对象情况分析:
班级名称
班级人数
每天游戏时间
游戏基础
心理发展基础
观察教师人数
豆豆班
28人
2.5小时
良好
良好
2名
点点班
29人
1.5小时
良好
良好
2名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观察内容如下:幼儿的游戏水平怎样?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怎样?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水平如何?幼儿游戏能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吗?再有针对性地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形成的共识记录下来。
三、研究的结果
(一)研究对象的观察结果
1、豆豆班
    豆豆班的幼儿的表现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情绪愉快,行动积极,比较活泼;喜欢合作游戏。深信自己会玩,别的小朋友也喜欢和自己一起玩,能专心致志地去达到目的;在各项活动中,积极提出建议,并坚持自己的主张;上课积极发言,有自己的见解;注意力比较集中,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自发的探索精神;自选活动总是要求难的任务,理由是“这样练,本领大”。“我有信心能完成”。
2、点点班
点点班幼儿有时沉闷、冷淡,有时活泼愉快;喜欢独自游戏,参加合作游戏时,不愿当领导者。对别的小朋友是否喜欢和自己一起玩,没把握;喜欢顺从与模仿别人。在作业或游戏中途,有时会旁观和闲逛,忘却目标;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积极,有时重复别人的回答。遇到较复杂的任务,思维停滞,不想努力或求助于人;注意力有时涣散,惧怕尝试新任务。常常会说“我不会”。有时因看了别人的答案,跟从别人,把自己正确的答案改错了。缺乏主动精神和创造的勇气;对个别课程特别感兴趣或特别害怕,如有的幼儿怕纸工,有的怕计算;在自选活动中,总是挑选最容易的任务,理由是:“我能做这个,那个不能”。“它容易,我喜欢做这个” “我小”,“我不行”。
    而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的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二)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分析
 1、游戏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发展。
儿童思维是在作为个体的儿童与其感到的周围事物的交互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儿童日益提升着的活动水平及其整合能力进步,构成了幼儿思维发展的现实基础。
游戏活动有利于儿童的思维发展,这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来帮助儿童理解物体之间的共性和物体的运动,是直觉更有概括性,还可以帮助他们扩展兴趣的范围,使思维更开阔,有些游戏活动由于有机会让每个幼儿表现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参与方式,因此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特别是在竞争性的游戏活动中,幼儿为了达到取胜的目的,产生了不敢落后的上进心理。这种内在的动力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感知和观察力,而且还可以调动他们认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社会认知是对于人类社会关系的了解,在发展心理学中有关于儿童社会认知的研究包括三种角色,一种是直觉的角色采择,研究他人如何看世界;二是认知的角色采择,研究他人在想什么或他人像什么;三是情感的角色采择,研究他人的情感经验为何。有关于幼儿从事这类游戏时,必须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并符合其角色行为的社会规范。有研究发现,社会想象游戏能增进学前儿童的角色采择和认知角色采择能力,建构游戏和情景游戏,皆能显著增进儿童在知觉、认知和情感的能力。
    游戏性强的孩子很容易实现交际意图。他们不仅喜欢主动发起交往,而且对别人的行为也很容易领会接纳,予以积极的反应。这样,通过游戏与同伴相互作用,游戏性强的孩子不断得到正强化,形成良性循环,交往技能不断提高。游戏性强的孩子喜欢与幼儿来往,一起玩耍,也喜欢与成人聊天,交流思想感情。这既是自然欲望,也是社会性情感。在交往活动中,幼儿认识了解了人是不同的,想法会不同,爱好会不同,脾气会不同等。逐渐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交往。
在游戏活动中的游戏是有规则的,在这种活动中的规则不同于实际生活中成人外加给他们的规则。由于这些规则都是儿童所共同默认,因此这是一种内部的自我限制。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必须按惧色的需要去规范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角色的游戏,它可以使儿童把自己的愿望和虚构中的我与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及那个角色的规范联系起来。在这种自我与角色的同一与守恒中,他们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发展,儿童的最大自制力也正是在游戏活动中形成的。如在角色游戏中,有幼儿扮演“餐厅服务员”、“美容院的美容师”、“医院的小医生”等,每个人都要各负其责,大家协调一致共同合作。幼儿可以从游戏中不断扩展自己的社会经验能力,另一方面,幼儿同伴观察他的角度和侧面随之增多,这就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而正是这些毛段和冲突又进一步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
总是,在游戏活动中可以为幼儿创设一种合作、竞争但又可以相互鼓励、彼此理解的环境,在这种生动又温暖的友好气氛中,幼儿在各种非语言符号环境下,不知不觉地接受审美、道德等社会价值观的传递,从而逐步实现社会适应的转化。
3、游戏能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
   游戏活动对幼儿人格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游戏有助于幼儿宣泄不良的情绪,获得心理平衡,参与游戏活动有利于幼儿学习自我控制情绪,游戏活动为幼儿表现兴趣和特点,探索个体自我发展的道路提供了途径与机会。
所以,把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通过游戏实现教育幼儿的目的。我们应当把更多的自由空间交给幼儿,发展其主观能动性,这样对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将起到极大地帮助。
(三)理论分析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三、 小结
游戏活动通过它自身的感染力能培养大胆活泼的性格,能促进语言表达能力,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克服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形成规则意识,发展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游戏活动在幼儿心理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综上表明,儿童的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把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通过游戏实现教育幼儿的目的。
相关内容
  • 幼儿预防接种攻略
    幼儿预防接种攻略

    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例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种痘预防天花等。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接种疫苗,疫苗可以帮助人抵抗一些疾病,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这对于集体活动的学校是一重保护。所以,在孩子入托、入小学的时候都会检查预防接种本,看看孩子的疫苗是否都接种了,是不是有了抵抗疾病的抗体。孩子什么时候接种什么样的疫苗,

  • 幼儿诗歌文学教案100篇
    幼儿诗歌文学教案100篇

    1、幼儿诗歌文学教案100篇  教材分析:  《春天的秘密》是一首意境优美、拟人化的儿童诗歌诗歌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小河、燕子、垂柳、桃花、麦苗、农民播种等春天的鲜明景象,展现在幼儿面前的是一个动感、美丽的春天。

  •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100篇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100篇

    1、幼儿中班科学教案100篇  活动目标:  1、核心经验: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相关经验:了解一些常见的环保材料,萌发环保意识。知道环保袋是多种多样的。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 幼儿考试面试试讲教案50篇
    幼儿考试面试试讲教案50篇

    1、幼儿考试面试试讲教案50篇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在“组织和实施”中强调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教育于生

  • 幼儿园妇女节亲子教案我爱妈妈反思
    幼儿园妇女节亲子教案我爱妈妈反思

    1、幼儿园妇女节亲子教案我爱妈妈反思  活动对象:全体幼儿及妈妈、奶奶、外婆  活动名称:庆三八亲子联欢会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妈妈、奶奶等妇女的节日,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培养爱妈妈

  •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猴取风筝中班文案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猴取风筝中班文案

    1、幼儿园体育游戏小猴取风筝中班文案  体育游戏:  经验  能协调灵活地手脚着地屈膝爬和钻跑,有秩序地坚持游戏。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材料  风筝若干,拱形门 4-

  • 幼儿园中秋节一日爱心义卖会
    幼儿园中秋节一日爱心义卖会

    1、幼儿园中秋节一日爱心义卖会  活动创想:  本次活动旨在为了让孩子在感受中秋节快乐的同时, 也让孩子萌发关爱他人的情感。活动由大班孩子担任“主角”,由社区居民、全园师生、家长共同参与将这份浓浓的爱心传递在

  • 幼儿歌曲游戏吹泡泡教案与反思
    幼儿歌曲游戏吹泡泡教案与反思

    1、幼儿歌曲游戏吹泡泡教案与反思  一、教育目标  1、熟悉歌曲,感应曲式及拍号。  2、学唱歌曲,创意肢体造型。  3、认识新节奏。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进行表

  •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案30篇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案30篇

    1、幼儿园大班绘画教案30篇  设计意图  表情是表现在人的脸部的一种艺术。如果仔细观察,你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中读懂他的心情是开心、生气或是难过,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幼儿园的孩子是最真实的,他们的喜、怒、哀、

  • 幼儿园教案交换空间大班语言
    幼儿园教案交换空间大班语言

    1、幼儿园教案交换空间大班语言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图画书,了解故事中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  2.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感受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朋友愿望的喜悦心情!  3.能够根据想象设计,使用各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