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课文教学设计

栏目: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9-11-04 18:46:02

《《坐井观天》课文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 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会写“坐井观 天、井沿”等7个词语。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3. 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 道理。
  教学重点
  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学习单、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一
  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一遵循文本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识字学词、 理解内容、练习表达融入到趣味盎然的语境中。识字教学从认知的规律出发,通 过随文学习、比较辨别等方式让学生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掌握识字的方法;朗 读指导重在创设语境,从角色的体验出发,通过对人物的理解、对标点的解读读好 每一次对话,学习入情入境的朗读,在有梯度的朗读中读懂内容,悟出道理;写字 教学注重从字形的结构出发,发现写字的规律,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获得写字经验,能够举一反三。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 大话、无边无际”,会写“井、观、渴、喝”4个生字。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前两次对 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题,产生学习兴趣,练写“井、观”
  1. 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
  一位是青蛙(将图片贴到黑板上),另一位是小鸟(将图片贴到黑板上)。小鸟在天上,青蛙在地上,这两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
  2. 板书课题“坐井观天”。指导书写“井”和“观”。
  (1) 指导“井”字:“井”字是独体字,在书写时找准接近横中线的“一"和接近竖中线的“丨”的位置,就能把“井”字 写好。
  学生观察、练写,展评。
  (2) 指导“观”字:汉字的美体现在避让上,“又”作偏旁时, 为了不影响“见”的书写,第二笔捺变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 中线,下端过横中线,要写得内紧外松。
  3. 提问:“观天”就是“看天”的意思。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空)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 结合题目特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经验 和字形特点,正确使用生字。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明确了阅读目标,思考其中的道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标清自然段。
  2. 同桌互读课文,每人一个自然段,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互相学习。
  3.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井的简笔画,指名到黑板上贴出青蛙和小鸟 的位置。借助板书和插图,随文认读“井沿”。
  提问:井口的边叫“井沿”,碗口的边叫一“碗沿”,小河的边叫一“河沿”。(多媒体出示相关实物的图片)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沿"?
  三、理解内容,学习第一次对话
  1. 要求:默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______”画出青蛙说的话,用“﹏﹏﹏ ”画出小鸟说的话。
  2. 指名读第一次对话,学习“回答
  谈话:青蛙问,小鸟——“回答"(出示词卡“回答")。
  儿歌游戏:我来提问,谁来回答?你来提问,我来回答。教师随机问一个问题,指名同学 来回答。请一名同学提问,另一名同学回答。
  3. 引导学生理解对话,出示第一次对话。
  提问:像这样一问一答是一次对话。请你数一数,青蛙和小鸟共有几次对话?(三次)
  4. 引导学生感受“天之大”,出示句子:小鸟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 来找点儿水喝。'‘
  引导想象:小鸟飞过了______,飞过了______,飞过了______,飞了一百多里,口 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我们跟小鸟一起飞过这么多地方,飞了一百多里,你有什么感受?
  5. 比较学习“渴"和“喝"。
  (1) 借助图片观察两个字的不同点,用编顺口溜的方式帮助学生区分,如:口渴要喝水, 喝水要张嘴。
  (2) 指导书写“喝”和“渴”。
  ① 提问:请你仔细观察、比较这两个字,书写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先自己 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交流。
  预设:
  相同点:左窄右宽,“人”的末笔捺改点,先写“人”,再写竖折。
  不同点:“渴”字头齐脚不齐;“喝”字头不齐脚不齐,“ 口”要写得高且小。
  ② 教师范写“喝”,边范写边说明笔画位置及书写要点:左边的“口”,要写得高且小,第 一笔竖要在左上格中间起笔,横中线收笔。右边的扁“日”,不要写得太大,第一笔在竖中线 偏左起笔。短撇要在扁“日”的第一笔竖下面起笔,横折钩的折要超过扁“日”才能写折画, “人”的末笔捺写成点,最后的竖折,在短撇的左下方起笔
  ③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随机用红笔评改学生写的字。
  ④ 学生迁移练写“渴”。描红一个,师生评改,再练写两个。
  设计意图:
  将识字与学文相结合,在故事的语境中降低识字难度, 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让识字伴随着快乐的体验,交织着语言的熏染,刺激着心智的发展,同时辅助课文的理解。
  四、拓展思维,学习第二次对话
  1. 指名读第二次对话,提问: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情争论?
  2. 出示两幅图,学生选出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
  3. 引导学生读懂青蛙的观点。
  (1)谈话: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说飞了一百 多里,青蛙觉得小鸟是在吹牛、说谎,说的话不符合实际,这就是 “大话”。
  引导学生认读“大话”。提问:你还能给“话”字组个词吗?
  (2)引导朗读:
  青蛙对小鸟说的话表示怀疑,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觉得小鸟说的话很可笑,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觉得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天了,所以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启发:其实青蛙是想说一(指名回答)“天不过井口那么 大,不用飞那么远。”这真是一只( )的青蛙。
  预设:目光短浅的青蛙;可笑的青蛙;自以为是的青蛙。
  (3) 引导学生读懂小鸟的观点。
  ① 谈话:小鸟不同意青蛙的观点,说他“弄错”了。(认读 “弄错”)你在生活中有过弄错的事儿吗?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不了解时,就会“弄错”。
  ② 引导学习“无边无际”。
  谈话:小鸟耐心地告诉青蛙——(指名读句子)“天无边无 际,大得很哪!”
  出示四组图片(森林、沙漠、大海、草原),学生练习说话。
  ( )说:(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③ 区分“哪”的读音,岀示句子:
  ? “你从哪儿来呀?"
  ?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感受“哪”在句尾读轻声,但感情强烈。
  练习朗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解放军叔叔的身影。让我们一起说:谢谢您哪!解放军叔叔!
  ④ 同桌讨论并练习加上表情、动作表演对话。
  教师适时指导:
  读小青蛙的话时,抓住叹号和省略号,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读小鸟的话时,强调“大得很。读出劝告的语气。同时可用手 势做动作,对比强调“井口那么大”与“无边无际”,读出争论的焦点。
  4. 小结: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并没有停止,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呢?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看图说句 子的语言运用,既帮 助学生理解了“无边 无际"的意思,又练 习了表达。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第三次对话。
  2. 知道青蛙和小鸟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 的道理。
  3. 会写“沿、答、话、际”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道理
  1. 回顾:上节课我们认识的两位新朋友为了什么事情而争 论?(学生回答)他们的争论并没有停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 的第三次对话。
  2. 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想到自己一抬头就能 看到天,就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笑了,说:“ ____________。”(指名读)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引导想象:现在想象自己就是这只小青蛙,一直坐在井里, 看着头顶的天空。咱们一起来做一做抬头的动作,再来读一读青蛙的话。
  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读出自大的语气。
  3. 出示句子:小鸟也笑了,说: “ ____________。”
  4. 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
  教师相机小结: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他不赞同小鸟 说的话,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小鸟的笑则是无奈的笑,他是在耐心、诚恳地劝告青蛙。
  二、创编对话,拓展思维
  1. 提问:假如你是那只青蛙,你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
  想说些什么?
  2. 同桌合作完成第四次对话:
  2 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____________。青蛙对小鸟说: “ ____________。”
  2 小鸟回答说:“ ____________。”
  3. 指名分角色表演。
  设计意图:
  此环节延续文本的情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联系实际,尝试运用
  1. 提问: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① 青蛙之所以目光狭小,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他的视线。所以看事物要全面,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② 看待事物时,不能只看到一面,就认为自己是对的,要多 看、多听、多思考。
  ③ 要学会走出去,开阔自己的眼界。
  ④ 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
  教师小结:是啊,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我们遇到事情时要多想、多看、多请教,才能让自己的眼界更开阔。
  2. 创设情境,学生尝试运用。
  (1)引导:多读书的人才会知识广博,不读书的人只能____________。
  (2)提问: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人?如果有,你会跟他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
  学习寓言故事的目标是学会运用。此环节创设生活情 境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四、仔细观察,练习书写
  1. 对比指导“话”和“际”。
  ① 指导“话”的书写要点: “讠”的点、横折的折笔、提的折笔 在一条竖线上;“讠”的横和“舌”的横水平对齐;“舌”的首笔撇收笔于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四个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学生练写,生生互评。
  ② 学生自主练习“际”。先观察、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阝”在左,横撇弯钩要写得小,“ I ”为垂露竖。然后练写,生生互评。
  2. 迁移练写,沿”字。
  学生先观察,再交流书写要点:“沿”字左窄右宽,头齐脚齐,竖昭插到左半格,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学生练写,师生互评。
  3. 教师范写“答”字。
  提示书写要点:上下结构,上紧下松,竹字头要写得居中紧凑,“合”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撇捺舒展对称。学生练写洞桌互评。
  4. 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并自主选用其中的词语写句子。
  教学设计二
  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二借助“学习单”的使用,创设学习活动,将学习任务具体化、视觉化,让学生明确要做什么,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 也让教师通过对学习单结果的分析了解学情,准确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创编对话的设计,让学生在想象运用中理解寓意,拓展了思维。提供阅读资料进行比较阅读,丰富学生积累,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会写“井、观、渴、喝”4个生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前两次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动画,进入新课的学习
  1. 播放动画故事《坐井观天》,学生欣赏。
  2. 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3. 指导书写“井''和“观"。
  (1) 指导“井''字:“井”字是独体字,在书写时找准接近横中线的“一”和接近竖中线的“ | ”的位置,就能把“井”字写好。
  学生独立观察,自己练写。
  (2) 指导“观”字:汉字的美体现在“避让”上,你看“又”字作偏旁时,为了不影响到“见” 字的书写,第二笔捺变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要写得内紧外松。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 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青蛙、小鸟)
  5. 导入:这个故事内容浅显易懂,老师相信大家自己就能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但里面藏着的道理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今天我们就借助“学习单”这位老朋友,一起来看看故事里藏着一个什么道理。
  二、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
  1. 学生自由读课文5分钟,完成“学习单”第1题。
  把课文认真读了( )遍,全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 同桌合作读,每人一个自然段,完成“学习单”第2题的“星级评价”。
  同桌互读评价:★字音正确;★没丢字添字;★句子读得比较流利。
  3. 学生拿岀词语卡片,自己练习认读,遇到不会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4. 同桌互测,完成“学习单”第3题。
  同桌合作,能读正确的词画“√”,暂时不能读正确的词画“O”。
  井沿 回答 喝水 口渴 大话 弄错 抬头 无边无际
  (1)要求:同桌如果有不会读的词语,请你想办法教会他,如果两个人都不会,就举手示意老师。
  (2)教师相机巡视,关注哪些词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
  预设:
  “井沿”:请学生找一找插图中的“井沿",说一说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沿”。结合图画和生 活实际,认识“沿”。
  “喝”和“渴”:请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可 以通过比较记忆、编口诀记忆、看图记忆等方式加以区分。
  5. 开展游戏活动,巩固认字。
  (1) 字卡游戏。学生问学生答,如,一位学生问:“井沿”的 “沿”在哪里?学生举起字卡回答:“井沿”的“沿”在这里。
  (2) 踩地雷游戏。一位学生选择一个字卡给全班同学看 后,请另一位同学猜。猜的同学问:“地雷地雷是X吗?”如猜的 不对,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地雷地雷不是X。”则猜的同学继续 猜。如果猜对了,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地雷地雷就是X,轰!” 则该同学游戏结束,换下一人。
  设计意图:
  通过合作的方式了解学生识字的学情基础,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较为准确的起始点。
  三、分角色朗读,读懂对话
  1. 默读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完成“学习单”第4题。
  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很多,我能把青蛙说的话用" ___ "标出,把小鸟说的话用"﹏﹏﹏"标出。
  我发现,青蛙和小鸟一共有( )次对话。
  2. 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谈话:像这样一问一答为一次对话。请你数一数,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
  3. 同桌分角色,一人读青蛙的话,一人读小鸟的话,做到读 正确、读流利。
  4. 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一次对话。
  (1) 要求:请你边听边在插图中圈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练习表达:青蛙在( ),小鸟在( )。
  (2) 课件出示:"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谈话:小鸟的回答比较长,这句话中有三个逗号, 同学们在读时不要着急,遇到逗号就稍微停顿一下再接着读。
  (3) 引导想象:小鸟飞过了 ,飞过了 ,飞过了 ,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小鸟飞过了这么多地方,看得出,天——真大呀!
  4. 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二次对话。
  (1)引导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把书卷成筒,感受从筒中看天花板和直接看天花板有什么不同。
  ⑶引读: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非常怀疑小鸟说的话,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指导朗读:当我们不相信、怀疑的时候,语调自然就会上扬。
  (4) 引导学生学习“无边无际
  ① 提问:“无边”和“无际”是近义词,请你猜一猜,“际”是什么意思?
  ② 提问:在你心中,除了天空,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5) 引导学生学习多音字“哪”。提问:你能发现这两句话中的“哪”有什么不同吗?
  2 “你从哪儿来呀?"
  2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6. 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三次对话。
  (1) 指导朗读,读出青蛙的自以为是。教师启发读:哪些词突出了青蛙的自信,你能读出来吗?
  预设:天天、一……就……、不会。
  (2) 启发思考:第三次对话,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一样吗?
  预设: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而小鸟的笑是无奈的笑。
  (3) 同桌讨论: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也不同,说法也就不一样了。青蛙在井底,高高的井壁挡住了他的视线,所以他目光狭小,所见有限,才会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在高高的天空中飞翔,站得高看得远,所以他目光远大,看得更全面,才会说天无边无际。
  四、自主观察,练写“喝”和“渴”
  1. 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两个字“喝”和“渴”,提问:仔细观察、比较这两个字,在书写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先自己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
  2. 全班交流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左窄右宽,“人”的末笔捺改点,先写“人”,再写竖折。不同点:“渴”字头齐脚不齐;“喝”字头不齐脚不齐,“口”要写得高且小。
  3.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师生互评。
  4. 学生自主用这两个字组成词语,再写下来。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知道青蛙和小鸟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积累近义成语“井底之蛙”。
  3. 会写“沿、答、话、际”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分角色表演
  1. 组内练习。一人读青蛙的话,一人读小鸟的话,一人读旁白。
  2. 指名表演。根据课文内容和青蛙、小鸟的身份,加入适当的表情、动作。
  朗读提示: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句话虽然是问句,但其实 没有表达疑问的语气,而是青蛙很肯定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要读出青蛙自以为是的语气。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句话是小鸟的解释,要读出小鸟认真、诚恳的 语气。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适当重读“天天、一…… 就……、不会”等词语,读出青蛙的自信。
  “朋友,你是弄错了。”重读“是”,读出小鸟着急、无奈的语气。
  3. 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1) 学生讨论,汇报。
  预设:
  ① 这是一只目光短浅的青蛙,因为生活在井中,被井壁挡住了视线,所以对“天”的认识 不够全面,却从不真正跳出来看一看。
  ② 这是一只自大的青蛙,一点都听不进小鸟说的话。
  ③ 我们不能像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多学习、多请教,丰富自己的见识。
  (2) 教师小结: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同时要谦虚,向别人学习。
  二、创编对话,拓展思维
  1. 提问:假如你是那只青蛙,你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同桌合作完成第四次对话:
  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____________。青蛙对小鸟说:“____________。”小鸟回答说:“____________。”
  预设: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广阔无垠的天空。青蛙对小鸟说:“原来世界这么广大,天果然是无边无际的,小鸟,你说得对。”小鸟回答说:“以后,我带你多走走、多逛逛,感受这广阔世界的美丽。”
  2. 指名汇报对话,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三、拓展阅读,比较积累
  1. 过渡:“坐井观天”既是寓言又是成语,和这个成语意思 相近的成语是“井底之蛙”。
  2. 学生阅读“教学资源”中的故事《井底之蛙》。
  3. 启发思考:这个故事里的青蛙和咱们课文里的青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
  4. 总结:“坐井观天”和“井底之蛙”都是比喻眼界狭窄、目光短浅的人,希望同学们能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设计意图:
  通过《井底之蛙》的拓展阅读,既 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坐井观天》寓意的 理解,又进行了相似 成语的积累。
  四、自主观察,练习书写
  1. 对比指导“话”和“际”。
  ① 指导“话”的书写要点:“讠”的点、横折的折笔、提的折 笔在一条竖线上;“讠”的横和“舌”的横水平对齐;“舌”的首笔撇收笔于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四个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学生练写,生生互评。
  ② 学生自主练习“际”。先观察、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阝”在左,横撇弯钩要写得小,“丨”为垂露竖。然后练写,生生互评。
  2. 迁移练写“沿”字。
  学生先观察,再交流书写要点:“沿”字左窄右宽,头齐脚齐, 竖瞄插到左半格,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
  学生练写,师生互评。
  3. 教师范写“答”字。
  提示书写要点:上下结构,上紧下松,竹字头要写得居中紧 凑,“合”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撇捺舒展对称。
  学生练写洞桌互评。
  4. 学生完成“学习单”第5题,回顾课文内容,练习书写。
  根据课文内容,我不仅能填对,更能写好!
  星级评价标准:★写正确;★写规范。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以本课要写的字为线索, 将文章内容进行串联,既是对故事内容的回顾,又练习了书写。
  教学资源
  井底之蛙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
  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青蛙就对 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 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会。或者只露出 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 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 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 里来游赏呢!"
  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 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 形告诉青蛙说:“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 止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海 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 乐呢!"井里的青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选自《中华成语故事》
推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练习设计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练习设计

    一、我会填。 ( )( )( )( )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 )( )( )君须记,( )( )橙黄橘绿时。 二,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是描写( )季的景色,作者抓住( )、( )、( )、( )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____________ 擎雨盖:__________ 犹有:______________ 山行(练习设计) 一、我会比一比,现组词。 已( ) 于( ) 首( ) 己( ) 干( ) 道( ) 二、我会填。

    07-21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能力抽测试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能力抽测试卷

    一、给下面的生字注音并组词。 谢()() 宿()() 钻()() 干()() 茂()() 建()() 二、多音字组词。 行 hnɡ() xnɡ() 应 yīnɡ() ynɡ() 藏 znɡ() cnɡ() 数 shǔ () sh () 三、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外() 西() 低() 新() 首() 老() 正确() 认真() 明亮() 笔直() 四、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杂志 一()报纸 一()大象 一()句话 一()孩子 一()卡车 一()小雨 一()黄土 一()白云 五、按要求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07-21
  • 北京二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北京二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zǎo chn wēn nuǎn dio y mi huā sēn ln ( ) ( ) ( ) ( ) ( ) yo yuǎn ln tiān hn lěng yu yǒng zhuāng jia ( ) ( ) ( ) ( ) ( ) 二、把表格写完整。 三、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亻( )( ) 木( )( ) 艹( )( ) 刂( )( ) 扌( )( ) 纟( )( ) 讠( )( ) 女( )( ) 四、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词语。 人( )( ) 加( )(

    07-21
  • 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说课材料
    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篇。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诚信、孝敬贯穿始终。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在教学时,我们应带领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 儿子,这个字眼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那么,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

    07-22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朗读感悟,体会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美观书写。 2 、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读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美丽的风景,介绍了日月潭的具体位置,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日月潭、热爱祖国宝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07-22
  •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本次二年级期末检测题型和往常无大的差异,题量适中,题目难易程度也合理,综合考查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考试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对待,做到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在前面的基础题部分,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失分的主要原因还是比较粗心,很多学生都是不认真做题导致失分。跟以往相比,学生在这次考试中没有发挥出很好的水平,比如班里的梁科、严冰清、徐梦怡等小朋友,平时成绩一直不错,这次的成绩却不太令人满意。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做到认真答题,仔细检查,没有出现漏做题目的现象。 二、试题分析: 第一题

    07-22
  • 三册语文第二单元词语
    三册语文第二单元词语

    胡:二胡 胡子 胡琴 胡同 胡言乱语 胡说八道 胡思乱想 戏:京戏 看戏 儿戏 把戏 唱戏 马戏 二龙戏珠 棋:下棋 棋子 象棋 琴棋书画 钢:钢琴 钢笔 钢刀 观:观看 壮观 坐井观天 主观 观点 奇观走马观花 弹:tn弹琴 反弹 弹力 dn 子弹 琴:钢琴 琴声 口琴 手风琴 电子琴 养:养金鱼 养生 养鸡 教养 养父 养母 养路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休:休息 休养 休学 双休日 伸:伸手 伸出 伸长 甜:香甜 甜美 甜瓜 甜头 甜言蜜语 甜丝丝 歌:歌曲 歌唱 歌手 歌星 一首歌 山歌 歌手 欢歌笑

    07-22
  • 有效引领,生成课堂精彩
    有效引领,生成课堂精彩

    生本,就是生本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教师的正确引领是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站在生本的立场,我们该如何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出课堂精彩,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认为: 一、导而弗牵,立足发展 学生的发展,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标志。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细致化、细节化地引发学生的精彩。教师的引导要隐而不露,注重可发展性。 案例:二年级《蜗牛的奖杯》一课第二自然段:在一次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蜻蜓、蜜蜂、蝴蝶捧走了冠军奖杯。 片段1: 师:遥遥领先是什么意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