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帮助他人的过程《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5-05-27 15:06:43

《乐于帮助他人的过程《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人道主义的入门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在精神上给别人以温暖的时候,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快乐。”苏翁这句话的意思,用中国的成语来说,就是“助人为乐”,这种乐,是在助人中体会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有了这种体验,孩子们就不会把帮助他人的行为看成是自我牺牲,看成是额外的负担。
    为了培养这种道德情感,需要培养孩子深切的同情心和敏感性。如果缺乏对他人情感的高度敏感性,他们就会变得麻木、冷漠,就谈不上同情性,更不会有对他人的主动帮助。
在培养他们关注他人情感世界,乐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会保护对方,小心不要触碰对方的内心痛处,要带给别人以安慰与快乐而不是伤感。对他人的关注与同情应该是出自内心的真诚愿望,任何一丝丝的做作和虚假都将给对方受伤的敏感的心理带来伤罪与反感。
“侧隐之心,人皆有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在两千多年前的至理名言,道出了同情心存在的普追性.孟子还高度评价了同情心在人性发展中的地位,认为“侧隐之心,仁也硒,“侧隐之心,仁之端也”。,“无侧隐之心非人也峋,他把人的同情心上升到“仁”的高度去评价,并认为培养人的同情心是使人走向至圣至洁的“仁”的开端,这决不是偶然的,这是他教育经验的总结。他的这一教育思想也为后来的无数教育学家所证实.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非常重视儿童同情心的培养,认为“在道德教育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敏锐的精细的道德情操的培养—即人的义务感、敏感性和同情心的形成。”“没有人的同情心,就不可能有仁爱精神。”他高度评价道:“感情的培养—不是局部的映隘的任务,而是一个人道德面貌形成过程的本质。,.@他称冷漠为心灵的麻疥症,是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产生的根源。 目前,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人情关系的冷漠和麻木不仁,严重侵蚀着儿童幼小的心灵。我们的孩子在情感方面所表现出的那种冷淇、无情和麻木的确令人担优。如某个学生的母紊不幸病逝,同班同学不但没去安对,反而当作一条新闻传播;见到残疾人,不是同情,更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表现。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每个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唯一的孩子如果教育失败,就意味着全家的希望成为了泡影。我理解父母内心深处的渴求与期盼。从父母的角度考虑,我只能永不言败,永不放弃!
从我们师生一场的角度考虑,我们走到一起是缘分,我们才刚刚努力,怎能轻言放弃?我们的路还很长,碰到一些坎坷,是很正常的。有的同学一时心态拧不过来,我们要给她时间、要有耐心。许多时候,这样的坎坷是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能迈过去的。我们如果能够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情况下,让某些同学在时间的洗礼下从容地迈过去,让她在将来的生活中,成为一个好同学,我们就做了一件“胜造七级浮屠”的好事。
同学们,我们将来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将心比心,在我们痛苦失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什么,我们期盼什么,心里一定很明白——那就是,需要一双温暖的手,需要一颗能够理解并呵护引领我们的心灵。让学生们知道:一定要对他人的弱点和问题抱以“同情心”,付诸关爱的行动,而不能只考虑自己。同时,还让学生们明白,假如教师不能包容,和学生一般见识,那么一是如果你们中的哪一个不懂事,我就放弃,让你“烂”下去;二是简单交给学校,弄得满城风雨,大动干戈;三是在同学中煽风点火,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渲染自己如何苦口婆心,然后喋喋不休述说她的故事,一二三甲乙丙,甚至添油加醋,陈芝麻烂谷子新账老账新仇旧恨一齐上。结果只能让你孤立下去,把你推向深渊。后进生、问题学生,他们需要的是同情和帮助,而不是排斥和打击。这不但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要求。
理解别人的感情、关注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富有同情心是良好道德感情的核心。所以不论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把培养孩子体察他人情感的敏感性放在了首要地位。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内容简介】 《窗边的小豆豆》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发生在一所小学(巴学园)和在那里上学的一个小女孩(黑柳彻子)的真实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

    07-22
  • 《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4月11日下午,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下,观看了电影《生死牛玉儒》,应该说是含泪看完此片。观后,牛玉儒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其一,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 看到牛玉儒在病榻上作出3天下地,7天拆线,15天出院的决定,听到他只要生命一分钟,也要敬业60秒的敬业精神,我很震撼,这不正是当今社会所缺少的政治责任感和火热的工作热情吗?牛玉儒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好似助推器,无时不在激励着我,推动着我奋力向前。 其二,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警醒了我。 引黄

    07-22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读后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读后感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很多新增内容。如: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三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新增了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我觉得要转变教学理念,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课上,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能只给那些能力较好的学生机会,也要给那些不举手的和能力较差的学生机会,让他们把话说完,哪怕是说的不够完整,说的不够正确,但一定得让他们说完,可以给予鼓励,给予适时的帮助

    07-22
  • 做一个怎样的老师——观《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感
    做一个怎样的老师——观《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感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国引进了不少印度电影,我也看了不少,现在说起印度电影,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大段大段的曼妙歌舞场景以及那固有的拍摄手法,以至于在看《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最后那段像宝莱坞致敬的歌舞时,哑然失笑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很久没有碰触印度的影片,也差点让我错失了这部优秀的作品。影片以两个好朋友在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的回忆:讲述十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的故事。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却不随波逐流,他

    07-22
  • 《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教学自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条件和形式。读完这本书,我只是以一名普通的教师身份,根据平时的实践和思考,粗略地把我对《建设理想课堂》的感受写出来供同仁指教和共勉。 教师应该把教学视为自己的生命活动的时候,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就充满了智慧和激情,课堂就成了不断净化自己灵魂、挑战自身能力、激发自身智慧,不断促进自身成长变化的场所。教得是否幸福、愉快,主要取决于在教的过程中能否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能否体现人的创造性!要创造就需要学习,需要研究,需要改变。由此,可以这样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07-22
  • 请还给学生快乐的童年《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请还给学生快乐的童年《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陈大伟老师在《建设理想课堂》一书中提到:一位家长的信《重提鲁迅的救救孩子》引发了我的思考。信中提到了他三年级女儿的遭遇,孩子不愿意去考试,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每天面对的不是快乐成长,而是陷入题海之中。孩子没有了童年的快乐,一天中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她又怎么愿意去学校呢?难怪有学生会把歌词改成:我去上学校,拿了炸药包,隆隆一声学校没有了。 暑期期间青少年活动中心那繁荣的景象是不是也说明一些问题,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经过孩子的同意更不要说和孩子商量了。课家长问什么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呢?还不是现

    07-22
  •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科学教师读书心得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科学教师读书心得

    暑假阅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教师,为自己,为工作的对象,我们教师要认清自己,善于走进自己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使自己健康地工作、生活。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如何鼓起教学的勇气?我想,不单是体现在平时的上课,同时也体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更多的体现在自己主动地付出。如自发地、自觉自愿地开发自制实验教具 一个成功的自制实验教具,对激发学生兴趣、改进教法学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设计制作教具的过程中为了更有效体

    07-22
  • 努力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到底——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
    努力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到底——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

    写在前面的话: 暑期全员师德教育的一个内容是: 分享阅读,好书推荐 。学校要求每个教师用5分钟的时间,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与大家分享。不限形式和方法。今天上午如期举行了,大家都认真地介绍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论着点滴体会和感悟。可谓是大饱一顿精神美餐。我为此也作了认真的准备。昨晚用了一个多小时,把今天要说的内容整理成了文稿,现向大家作一交流。 努力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到底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感悟(一)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的一本重要遗著。是他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