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读郑石岩《禅,生命的微笑》后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5-07-12 07:23:07

《空间——读郑石岩《禅,生命的微笑》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八年前在黄姑小学支教的时候,一位酷爱文学的朋友送我一本书郑石岩的《禅,生命的微笑》。当时,一看到书名中有“禅”,就感觉到那是一本与佛教相关的书籍,离自己比较远。(当然也感叹朋友的涵养深厚,竟然能够研究这样的书)所以这本书,一直搁浅在我的书橱里,没有翻阅过。八年后的今天,整理书橱的时候忽然又看到这本书,决心细细阅读,参禅悟道,提升自我。于是,在那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我开始了“禅”之旅。
《禅,生命的微笑》的作者郑石岩是台湾宜兰县人,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系教授、作、,心理与教育专家。为台湾融合心理学、教育学与禅学于日常生活应用的倡言人。他从小学佛,对禅宗、唯识有相当的研究。读着《禅,生命的微笑》,似乎没有我想象的那样艰涩,那样难以理解。恰是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他的人生心得。禅,原来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很近,更可以说,禅就是告诉我们怎样生活。
禅的本质是不造作,不回避,,实实在在地接纳生活,实现生活。所以,禅者给于我们最大的生活启示就是接纳和实现。佛陀告诉弟子,大地上有各色的花,清馨的莲花一定会把自己变为雍容富贵的牡丹;山坡上的小野花,也绝对不羡慕院子里艳丽的玫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唯一的,尊贵的。经验、环境、遗传造就了自己,无论他是什么,都得接纳他,喜欢他,因为那是你自己。人只有根据自己的根性因素,去过实现的生活,才会有真正的喜悦,才能绽放高贵的生命花朵,流露芬芳和微笑。
郑石岩对“空间”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他说:“爱情没有空间,就会起冲突;生活安排的太紧张,没有空间,就会焦虑;人际关系中没有空间,就会造成许多纠纷……”他还精炼地概括了六大空间,包含了人生的方方面面,为幸福人生做了全方位的指点。
宽容是性情的空间——有容乃大。他认为,生活中要处处学会宽容。作为教师,要宽容学生的过错;作为师傅,要宽容徒弟的过错……让过错者有一定的空间,让他醒悟悔改。
从容是作息的空间——稍安勿躁。他认为人不能急躁,要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从容淡定,一切都会很顺畅。
戒律是自我的空间——自我控制。佛陀告诉他的弟子,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生活戒律,不被物欲和一切诱惑所奴役。一个有戒律的人,他永远是生活的主人,是主动者。他时时刻刻保持着高度的自制和禅定,他不会被境界、色相、物欲拖着走。
布施是实现的空间——乐于助人。每个人都要懂得布施,因为它是生命实现的一部分。布施就是帮助别人、安慰别人、照顾别人、服务社会。人生的意义,在奉献中丰实。
禅定是智慧的空间——定能生慧。心里平静、安定的人,比较能够运用他的智慧处理事情。所以,我们常说,在气愤的时候,不能作决定,因为这时候的决定都是错误的。人如果心浮气躁,那么就会头脑简单,缺乏智慧。定能生慧,无论对孩子的教育,还是我们自己的专业成长,都是如此,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会达到如意的境界。
单纯是喜悦的空间——乐在其中。一个人若是以单纯的态度待人处事,便能够保持喜悦;而单纯的心志,更是专注于工作和获得成功的条件。单纯不但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同时也是喜悦自在的根源。
所以,生活中处处留有空间,微笑着面对自己,我们就会淡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也能够比较容易地追求到幸福的人生。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读<被时光掩埋的秘密>有感
    读<被时光掩埋的秘密>有感

    在流逝的时光中,也许别人是你的秘密,也许你是别人的秘密,可当答案真放在眼前时,你,愿意去揭晓吗? 看了这本书,感觉字字都饱含了生活的韵味,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虽然故事的结局比预想的要更完美些,但还是有人被冷落,并在无形中受到了伤害。他们离奇的故事中,有些秘密被掩埋,我想这也是善意的谎言,揭穿了未必就好。 我们的眼睛决定了,不论我们如何转动,永远都只能看到一百八十度,而生活是三百六十度的,所以,总有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来了又去了。也许别人是你的秘密,也许你是别人的秘密,也许就在你嘻嘻笑着说我的生活没有秘密时,某

    07-22
  • 爱的温暖——读肖川老师《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有感
    爱的温暖——读肖川老师《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有感

    在拜读了肖川老师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后,我对教师的幸福来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肖川老师在该书的第一辑第一节就强调了要着力提高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罗列了17个影响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因素,并指出,一个好的校长,要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学校首先对教师来说变得更有吸引力、更有亲和力。这些话语,让我再次感受到爱的温暖,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深深幸福。 肖川老师罗列的17个影响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因素,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我们已经拥有的,所以很容易被忽略,但它们确实存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教师

    07-22
  •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教育是什么?以前只知道教育是一种艺术,但这种艺术我似乎永远欠火候,问题在哪里?暑假期间,我认真研读了《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让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本书是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所编,他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关键在于这个慢字。慢,是对教育的理解和信赖,而我在过去的从教生涯中往往忽略了这个关键字,看了这本书,让我感觉千头万绪,一时也理不清,我且先把自己的一些感想整理成文。 启示: 学会宽容。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带着独特的禀赋,带着不同家庭的影响来到学校。不同的个

    07-22
  • 体验幸福生活---《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体验幸福生活---《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书本第一章的第一小节提到了吃甘蔗的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喻指不同的人生方式和态度。并且鼓励第一种方式,即:先苦后甜。这让我联想到了这样一些语句:只要你继续努力,学习上刻苦勤奋,你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只要你付出了,你就会有收获。加油啊,成功在等着我们。No pains , No gains.我们平时也经常用先苦后甜教育和激励学生。这样的方法也的确使学生在未来幸福生活的目标引导下,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了进步。 但不乏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很长时间没有感觉到甜味而怀疑甘蔗不是甜的,最终选择了放弃。因此就会有学

    07-22
  • 平平淡淡才是真——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有感
    平平淡淡才是真——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有感

    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价值追求。追求教学效率是各国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各种教学流派不断探索和倡导的理念和策略。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是注重外在形式的课堂,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还是朴实无华的课堂,切切实实地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思。看似平淡,但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了。我想应该是后者吧!那如何在平淡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我们的课堂高效呢? 一、正视学生的数学现实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学生们的生活环境、学习智能都是不尽相

    07-22
  • 孩子的悲哀——《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的悲哀——《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以日记的形式边叙边论他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生活化的文字表述,阅读起来十分容易,但字里行间却总是会爆出发人深省的问题,之所以说爆出,是因为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被我注意过。 比如说孩子面对老师时因为恐惧与害怕失败而做出的自我保护策略。他的一个学生在回答48的一半的多少时,总是低声回答24 ,无论他怎样诱导那个孩子都无法自信而大声地说出这个由她得出的正确答案。 他的学生有时会不经过思考而随便报出一个答案 ,这比没有回答要好,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样一来老师肯定认为他们已经思考过,只不过得到了错误

    07-22
  • 教与学中的探索——读《教学勇气》有感
    教与学中的探索——读《教学勇气》有感

    认真阅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书中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从精神情感层面诠释了教学是一种人生中的心灵工作。生动鲜明、充满感情,令我想起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充满感悟。 我在教学《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是这样处理教学环节的: 案例: 1.出示:例题图 2.组织小组交流,明确要求:(1)把一张正方形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2) 互相交流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并将这个面的形状比划给同桌的小朋友看。 3.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指出这种图形是三角形,并让每一位学生这样对折一下

    07-22
  • 面对学生,我们需要学会让爱不断生长
    面对学生,我们需要学会让爱不断生长

    每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肯定都会遇到不听话,难教育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的你会用什么办法呢?当尝试了各种教育方法之后还是没有起色时又该怎么办呢?随之而来的是情绪上的烦恼、气馁、愤怒、甚至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了。这时你改变不了学生,就尝试着改变自己吧!需要转变态度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教师自己的心态。在舒马赫的经典名著《小即是美》中给了我们这样的理解:在对立与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怎么能够使教育的纪律和自由的要求调和呢?实际上,有无数的母亲和教师都在做着这个工作,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写出一个解决办法来。他们的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