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课堂氛围背后的问题《课堂大问题》读后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5-09-18 14:12:34

《热闹课堂氛围背后的问题《课堂大问题》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慢慢阅读与理解《课堂大问题----学校高效课堂问题诊断》,着眼于颇有同感的第二章之《热闹课堂不是教学大丰收》,作者明确指出了情景创设,氛围热闹背后存在的问题,在貌似热闹、入境的表象之下,出现的是背离教学中心、脱离教学内容等问题,引起大家深深的思考。不由得使我想起在生本实践的道路上多次面临的类似的问题,进而产生疑虑。
如,指导学习《25古诗两首》,这类古诗的教学应该说是比较简单的,因此,也就准备略作尝试,适当进行生本课堂的教学尝试。
1、课前,我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结果总体满意,大部分学生把语文书边上的空白处写的满满的,对于诗人的介绍,对于诗句的理解,还有对于诗人情感的体会……经过沟通了解,学生的资料大多来源于课课通或者网络,至于学生自己有多少思维呢?难说,看样子没有多少,倒是把家长折腾了一番(难怪不少家长抱怨现在的老师在教什么?都是叫学生和家长自己搞。)也有部分学生基本没做,细究,张同学说:我妈妈不允许我上网,家里也没有课课通,我自己不会。李同学:家里没有电脑。王同学:家长让我自己看书自己写,骂我想偷懒抄写,骂我不动脑筋。
2、课堂小组交流:语文课堂,我按照自己对生本教学的理解,彻底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如小组讨论,交流前置性作业的完成状况,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总体感觉内容是交流了,但纪律是很糟的,平时还是经常组织四人小组讨论的,但是区别在于平时围绕一个主题讨论,这次讨论内容宽泛,有的讨论诗人,有的交流诗意,还有的甚至在说笑呢?教室内闹哄哄一团,如何组织有序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还是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3、课堂展示:选出小组上台交流,课件展示配合,组长组织,组员分工交流,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下面的同学可以补充质疑探讨,这一切在我的想象之中是非常美好的!但是课堂实践情况又是出乎我的预料,台上的讲得不清楚,声音不够响亮,但是下面的同学吵成一片。我仔细听,其实台上的同学讲得不错,台下的学生交流也合情合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混乱局面的呢?我想,这也许就是孩子的好动天性所致,上台的有些底气不足,致使说话不太流畅,底下的迫不及待,有着那么强烈的表达欲望,缺少了细心聆听的好习惯…….细细反思,是课堂构建存在问题,还是教师课堂组织不力?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教养,还是交流的流程安排不当?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这样组织,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学生那么急于表达,不正是学习积极性的体现吗?且不说交流的对与错,这样的畅所欲言,这样的急于交流,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那么,根据问题,需要指正的是什么呢?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细心静听,专心听课的好习惯,学会安心听课,学会有序表达,学会互相尊重,在倾听的基础上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这才是理想中的生本课堂的模式。可惜的是,这样的情景只是在美国电影中见过,学生不多,学习轻松,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我们这样的四十几学生的大课堂内,尤其现在的学生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烈,只想着自己表达,根本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要想这样的交流组织的井井有条,课堂秩序井然,的确难度太大,再看看日前观摩的生本录像课堂,教师必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且后面有好多的听课教师,教师还拿着麦克风,这样情况下,课堂组织才显得有条不紊,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也是我最大的一个困惑:课堂纪律走向何方?吵闹声中学习又能收获多少?这样的课堂不把教师累死也会把教师的嗓子搞哑?
总之,通过课堂实践,我看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看到了学生先思考再学习,先学习再交流,先交流再生成,先生成再感悟,先感悟再内化,先内化再表达,的确与常规的课堂模式大相庭径,教师的语言非常少,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是,更看到了热闹的表象之下的教学问题:前置性作业的质量如何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秩序如何维持,交流的主题如何深入?如此简单的古诗,其生本实践就已经面临这样的局面,那么,面对那些自主学习难度更大的课文,学生的自我学习、思考、交流,能解决吗?非常担心学生一味依靠课课通和电脑,非常担心那些学困生,非常担心如何面对***压力……期待着,一切担心与困惑,在理论的指导下,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同事的互助下,在坚持不懈的实践中,能够迎刃而解。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坚持比兴趣更重要——读《中国新教育》有感
    坚持比兴趣更重要——读《中国新教育》有感

    【关于此书】《中国新教育》是朱永新教育作品系列(共16本)中的其中一本,作者在书中阐述了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的精神和特征是什么、新教育的理想课堂是什么样的、如何开展新教育实验、新教育的管理法规、教师发展、儿童课程和家教主张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关于作者】 在书的扉页中这样介绍:朱永新,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永新富有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为中国教育改革建言献策。他创办的教育在线网站,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他倡导的新

    07-22
  • “奖状”和“小雁”——观电影《心灵的小河》有感
    “奖状”和“小雁”——观电影《心灵的小河》有感

    周五(10月22日)上午,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观看了电影《心灵的小河》。虽然看之前儿子一直给我灌输:这是一部很不好看的电影,很没劲,我们的同学都说不好看。但我却不这么认为,于是,从头至尾,看得非常认真。 【电影内容概述】: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毛勇的小男孩,学习成绩很一般,从来没有得过奖状,老师不怎么喜欢他。他的爸爸是一个获得过很多荣誉和一等奖章的优秀转业军人,一直期盼着儿子能拿回一张奖状。可是,虽然毛勇对于自己的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却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对小雁倾注了自己深深的爱。最后,小雁展翅飞翔,越飞越高,

    07-22
  • 高度尊重学生——读《幸福地做老师》有感
    高度尊重学生——读《幸福地做老师》有感

    荆志强的《幸福地做老师》一书中,结合自我实践中一个个鲜明的案例,使我对生本有了新的认识。之前只是能熟练地说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口号,但在实际教学中总会产生偏离。 学校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们,发展学生的智慧与能力。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学校更应该肩负起促进与指导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职责。荆老师的生本便能起到德育和智育的完美共生,在他生本实验班中的学生每一个都能充满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发言,课后更能充满自信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整个集体呈现给人一种良性竞争的和谐氛围。 在

    07-22
  • 读李镇西《风中芦苇在思索》
    读李镇西《风中芦苇在思索》

    第一次听到李镇西的名字,是在朱永新的教育在线论坛上。因为他是教育在线网站的总版主,潜意识里总以为他只是一位爱上网的网虫。看他的帖子多了,也通过其他网友的介绍,慢慢了解到,原来他是一位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很会教语文,文章也写得不错。不过,也仅此而已。 这次,学校组织到吴江考察,宿在苏州。因为景仰朱永新教授,所以还没到苏州,就早与沈敏强约好,到时要到苏州大学去选购几本教育类的书。等我们冒雨赶到书店时,差不多书店就要打烊了。总算在书店里一个热心的小姑娘的帮助下,我们比较顺利地买到了书。小姑娘在给我们找书的同时,手

    07-22
  • 读《教育在十字路口》后感
    读《教育在十字路口》后感

    1943年法国哲学家、教育家雅克马里坦用他的如椽之笔,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理解,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正如在著作《教育在十字路口》的封面上所写教育的目的应在于:借助知识、智慧和爱,使个体获得精神解放,并以此唤醒和释放学生本性中的精神渴望、提升学生的心灵层次。因为唯有当教育成为精神自由的主人、背离技术至上的奴隶之时,其才能真正地摆脱徘徊,走出十字路口,这段话对我的启示尤其深刻。阅读着他的真知灼见,既佩服又羡慕,我明白了教学的乐趣就在于耕耘,哪怕孤独地艰难行走,也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明白了教学的乐趣也在于探索,

    07-22
  • 孩子的悲哀——《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的悲哀——《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以日记的形式边叙边论他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生活化的文字表述,阅读起来十分容易,但字里行间却总是会爆出发人深省的问题,之所以说爆出,是因为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被我注意过。 比如说孩子面对老师时因为恐惧与害怕失败而做出的自我保护策略。他的一个学生在回答48的一半的多少时,总是低声回答24 ,无论他怎样诱导那个孩子都无法自信而大声地说出这个由她得出的正确答案。 他的学生有时会不经过思考而随便报出一个答案 ,这比没有回答要好,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样一来老师肯定认为他们已经思考过,只不过得到了错误

    07-22
  • 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学——读《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
    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学——读《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

    学会学习需要什么呢?首先是热爱学习的态度,有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想学习,愿意学习,并能从学习中感受乐趣。其次,是获得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地学习策略和方法,有比较高的学习效率。再次,是具备相应的继续学习的知识基

    07-22
  • 倾听是一剂良药——读《教学勇气》有感
    倾听是一剂良药——读《教学勇气》有感

    莫顿说过: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倾听人们说话。《教学勇气》的作者帕克帕尔默是这样说的:我们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想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想去发出他们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之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能够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 是的,这些话语让我感触良多。在短短的一年教育工作岗位上,在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我遇到了诸多问题。多数是在经验丰富的同事指导下处理的,有时候也会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去处理问题,情况时好时坏。在担任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时,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