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读《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有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6-09-11 18:29:52

《学会学习——读《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徐燕萍老师的《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专著,深度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特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生成性和活动体验性之外,还具有民主文化性特征,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在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才智,学会学习。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二千多年前,我国就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思想。教育名著《学记》中提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小先生制”。这些提法、行为都体现了合作最基本的理念——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在劳动与技术课程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样作品,是组织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
我们通常采用的形式是分工性合作,由几个人或一些人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每个人负责劳动实践中的一个环节。这样,每个学生在劳动实践时,就会体会到自己同他人,同整个集体之间的关系,考虑到这个环节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别人或整个劳动过程,影响到整个小组的声誉。小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要强心理,在劳动实践中,恰当地组织好小组合作,回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让美妙的声音响起来  手机》这一课时,我就采取了三人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制作的。一人负责剪、粘,另两人负责连接蜂鸣器、铝片、电池等。当“手机”因为线路连接不对,怎么也不响的时候,整个小组跟着着急,并不停地出谋划策;当“手机”响起的那一刻,小组成员个个兴奋不已。在劳动制作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劳动技巧的重要性;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在学习中获得真知,锻炼各方面的才能,才是最终的成功。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徐燕萍教研员的专著《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在深度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特质、时代背景、理论支撑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区域性课程管理操作范式,为我们解读课程领导力增添了一个成功个案。
在劳动与技术课中,我们在指导孩子学一学、做一做的过程中,教会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爷爷奶奶的万般宠爱,家长最大的心愿是孩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异,会不会洗衣、会不会做饭都是其次的。长期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因此,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教学生怎样做家务,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做家务劳动的指导老师,为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创造条件,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孩子们在“做一回父母”角色互换活动中,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从而懂得了要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的道理。让学生通过劳动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并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也是“最光荣”的事。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家政  烹调》一单元里,我让学生在父母的指导下,利用双休日,当一天“爸爸”或“妈妈”,合理安排家中的伙食。在这一天里,学生要完成“确定制作什么样的菜→收集信息→采购原料→择菜、洗菜→烧菜”这样一个过程。星期一一到校,许多同学都大叹苦经,有的说:“当了一天的家庭̀煮妇́,可真累呀!”有的说:“平时总嫌我妈烧的菜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昨天我也尝到了辛苦一天还被别人批的滋味了!”但也有同学认为苦一点、累一点值,因为觉得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菜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光荣。听了学生们的倾诉,我觉得这一次活动是成功的,在角色互换中,学生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懂得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感恩的重要途径,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它呢?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每天读点有益的书,对人的精神有滋补作用。因为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学做人,学做事;读书能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一个人如果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生都会受益无穷。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只有不断的读书学习,个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展现精彩的人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海盐于城小学 张斌 我觉的自己一直就是一个自信的人,但工作以来,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渐渐的丧失了信心

    07-22
  • 坚持比兴趣更重要——读《中国新教育》有感
    坚持比兴趣更重要——读《中国新教育》有感

    【关于此书】《中国新教育》是朱永新教育作品系列(共16本)中的其中一本,作者在书中阐述了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的精神和特征是什么、新教育的理想课堂是什么样的、如何开展新教育实验、新教育的管理法规、教师发展、儿童课程和家教主张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关于作者】 在书的扉页中这样介绍:朱永新,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永新富有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为中国教育改革建言献策。他创办的教育在线网站,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他倡导的新

    07-22
  • 怎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理想的状态
    怎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理想的状态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就已情有独钟。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说明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朱永新教授更是一再地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阅读必将带动学生的学习、教科书、教辅书不能替代课外阅读、家长在孩子阅读中该充当怎样的角色、阅读应与实践相结合、怎样的阅读状态才是理想的状态等问题。(详见《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user1/sly9992/125636.html)课外阅读已经越来越被教师、家长所重视

    07-22
  • 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
    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

    【引言】有些人做事,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做西丢东,忙过不少,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半途而废。我们做事要按照计划,依次完成,就必须毅力坚持,一直到做好为止。【陶行知语】出自陶行知的《每天四问》(节选);摘自《活着就是幸福》一书 【书香】《活着就是幸福》是这个暑假校长赠与大家的精神食粮,分上、下两册,由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主编,是继《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之后的又一生命读本。 简洁、淡雅,以白色为基调的封面给人以清爽之感,翩翩起舞的蝴蝶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舞动,淡墨妆点的写意画使人浮想联

    07-22
  • 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
    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

    早就知道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是本值得一看的好书,可总为这事那事耽搁着一直没看。这次春节放假在家没有太多事做,我就决定买这本书,仔细品读品读。懒得上街就托弟弟去平湖时顺便帮我买一下。可没想到书买回家了,虽也是黑柳彻子编著的,可却是另一本《不可思议国的小豆豆》,有些失望,也些懊恼,谁叫自己懒呢?算了,将就着看看这本书好了 花了几个晚上零零碎碎地看完了《不可思议国的小豆豆》,却没想到是那么的震撼,太不可思议了。这本书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讲述小豆豆在是日本演艺圈所经历的事情,这些发生在名人身上的事还挺有趣的

    07-22
  • 也看《小学生世界》感悟
    也看《小学生世界》感悟

    冬日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晒在身上,真是舒服极了。新一期的《小学生世界》又来了,不知怎么回事,这一期多了一本。看到孩子们拿到书时的喜悦心情,想一气呵成的可爱样子,我也忍不住拿起多的那本书看了起来。 捧起书时正好是书的背面,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小小书画廊,五幅小朋友的画意趣十足,画得太好啦。有那些创意我未曾想到过,难怪会说一个学生,一个世界了。这本低段小朋友的书拼音文字相结合,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带来了方便,也为二年级有孩子们带来了挑战。书中发表的小朋友们的文章写得非常好,我想班中的小朋友看这样的小文章看多了大概就

    07-22
  • 读书随笔:有书为伴,生命飘香
    读书随笔:有书为伴,生命飘香

    偶然,翻看《孙双金与情智教育》一书,便觉爱不释手。 孙双金老师说,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无一不是他们具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灵气。如何让老师从事务型转向研究型,从知识型转向文化型,读书成了教师唯一的精神选择。由此,我联想到王崧舟老师的《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他从儒、道、释的角度透视文本,思接千载,才有了课堂上给学生以情感的熏染,智慧的启迪,多少潇潇洒洒,多少荡气回肠!心里不由感叹:文化的奠基才是我们教师成长的源泉。 许多教师憧憬成功,但无法拒绝浮躁的尘嚣,面对巨大的网络资源,总认

    07-22
  • 认知于共同体--读《教学勇气》有感
    认知于共同体--读《教学勇气》有感

    近来认真阅读了《教学勇气》一书,书中有关教育共同体的论述对自己启发很大。 我认为对于教育共同体的建设,首先要打破我们错误的想法,比如说:认为知识和经验是自己多年的积累,不能轻易共享。或者认为自己的知识水足够胜任学科教学了,根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但是:现实是共同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人的力量越加显得渺小,群体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我们只有结成一个团队,形成一个共同体,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自己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实效。 要实现教育共同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