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哈利一起冒险《哈利波特》读后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7-02-21 17:25:38

《与哈利一起冒险《哈利波特》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太仓市城厢一小  陈高思楠,就在最近,我迷上了一套叫《哈利·波特》系列的书。书里的内容丰富多彩,非常吸引人,看着看着便陷入了书中,眼前浮现出画面,让我情不自禁的融入书中,与哈利一起冒险。        
在作者J.K.罗琳的笔下,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也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一阵凄惨的叫声过后,一个婴儿失去了他的父母,当行凶者将魔杖指向他,并发出一道绿色的光芒,那道光芒可以夺去他的生命,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婴儿并没有被杀死,只是在额头上留下了一道形似闪电的伤疤,而行凶者却葬送了他的生命。这件事使整个魔法界震惊了,他们视那个婴儿为救星,从此他在魔法界名声大振。那个婴儿就是哈利·波特。
哈利的童年是饱受德礼思一家欺负的,并不愉快,直到他11岁那年收到了霍格沃兹的入学通知书,从此,他有了新的生活,并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趣,并认识了罗恩和赫敏,与他们成了好朋友。从此,他们的故事就此开始了。一年级时,他们在魁地奇比赛上共同粉碎了想要杀害哈利的邪恶魔咒,之后他们又共战巨兽,并使多年前被哈利杀死,却暂时依靠复生术活着的伏地魔的阴谋破碎。二年级时,他们共战巨蛇,再一次粉碎了伏地魔的阴谋。三年级时,一起去营救被冤枉的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布莱克。四年级时,又一起为哈利赢得了三强争霸赛的胜利,却意外使伏地魔复活,这个消息轰动了整个魔法界,很多人不再相信哈利,但罗恩和赫敏依旧像以往一样信任他,并和他并肩作战。五年级时,哈利遭到人们的歧义,有人认为他是一个骗子,也有人愿意相信他,他也遭到了魔法部的为难,但还是在罗恩和赫敏的支持,鼓励下度过了。六年级时,他与校长阿不思·邓布利多一起去寻找死亡圣器,不幸的是,校长为了保护他却意外身亡,但最后,在众人的帮助下战胜了伏地魔,为他父母报了仇。                                                     
读完了这一系列书,我感觉到了罗恩和赫敏对哈利的信任,无论遭到什么困境,他们都是站在哈利这一边,相信哈利,与哈利并肩作战,不会背叛,是两个值得信任的好朋友。他们对哈利的不离不弃,对哈利的信任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对朋友乱发脾气;有时候会因为别人的一些话质疑朋友,有时也会相信那些人的话,直接与好朋友绝交。这些是不应该的,应该向罗恩和赫敏一样,无论遇到什么事,也不管别人怎么说,一直相信哈利,站在哈利这一边。                                                                                              这一系列书里,有一个片段我记忆犹新。在哈利被德礼思一家锁在房间里,并被他们虐待时,罗恩和他的双胞胎哥哥偷偷驾驶着会飞的汽车,冒着有可能被麻瓜(不相信魔法的人,与魔法没有血缘的人)看见,而被学校开除的风险,来到哈利的房间外,把窗撬开,救出了哈利。这里可以看出罗恩是真的很在乎哈利这个朋友。                                                                                               《哈利·波特》这一系列书里不仅有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德和做人的道理,是非常好的书,我推荐大家去看这一系列有趣的书。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是马克斯.范梅南教授用朴实的语言和平充满智慧及灵动的思想和我们讲述一个个动人及真实的故事.那些故事,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让人亲近,读后很简单就从这些例子当中体验到我在和学生相处时的一些感受,值得一读再读地细细品味。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那样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就有教学机智,这种机智可以说是一种反应,一种面临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我们教师对学生学

    07-22
  • 教师的责任和素质——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后感
    教师的责任和素质——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后感

    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一种认知结果的堆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摘自肖川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读着这样的语句,确实能给人以心智的启迪,教育需要智慧与真情,也只有拥有了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才能如阳光般照遍大地,使荒漠变成绿洲。读着这样的语句,也让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心中忐忑,不知自己能否胜任教育的工作? 一、教师的责任: 1、引领学生的成长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的,也不是由课程标准决定的,更不是由教科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作为

    07-22
  • 读余映潮——课型设计的艺术
    读余映潮——课型设计的艺术

    课型,按余映潮老师的看法,就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它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地,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什么课型。 余映潮在《阅读教学艺术50讲》第3章《课型设计的艺术》中,本着活动充分的原则,从常规的与创新的、常见的与新颖的角度选说如下几组有代表性的课型及其设计: 第一组:教读课、自读课 第二组:朗读课、说读课 第三组:语言学用课、文学欣赏课 第四组:学法指导课、探究性学习课 本章共分这样八讲,这里重点介绍学法指导课。 在读《听余映潮讲课时》时,我就有一种

    07-22
  • 从《豪猪的哲学》想到的
    从《豪猪的哲学》想到的

    最近在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看到她引用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了尖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但总不知道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最好,太远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于是又开始疏离;但又觉得冷了终于豪猪们保持了最适当的距离,又得到了群体的温暖。于是我也想到我们师生之间也可以保持适当的距离,也能产生最大的教育作用。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希望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当然是最高的境界。其实对学生一种有距离的教育也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对成熟的肯定。在学生的成长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07-22
  •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学生读后感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学生读后感

    五一长假期间,女儿看了《找准人生的北斗星》后,感慨万千,随手写下了读后感,女儿在结尾时这样写道:我十分感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启示,不但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北斗星。当我阅读完后,被女儿的那段话深深感动,是呀,无论是哪种年龄段,都应该找准自己人生的北斗星,才能使自己活得充实、快乐。以下是女儿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读后感 书是我们的朋友,能告诉我们许多知识,它仿佛象一座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让我们尽情地遨游;它又是一座无穷大的知识宝库,让我们在这宝库里

    07-22
  • 读《建设理想课堂》有感
    读《建设理想课堂》有感

    陈大伟教授在他的著作《建设理想课堂》中说,课内不能太勤快。就是在课内就一定要让孩子动起来,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任务,而不是一定要自己动手。也就是说,不一定动手做了,写了,就一定是勤快,有时候动脑思考、动嘴发言也是一种好现象。 不由得就想起自己以前课堂上的一个片段: 学习《乡下孩子》这篇课文时,有一个环节是体会乡下孩子的生活有趣和多姿多彩。要求学生模仿书上的一个句子进行仿写。我采取了一个渐进的指导方法,感觉效果很好。 首先出示书上例句: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指导孩子读好这句话后,

    07-22
  • 以“量-质”论质量——《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
    以“量-质”论质量——《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

    由于自身对绿色的偏爱,一拿到《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青翠欲滴的绿色封面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它细细品读。而本书中有一句话,沁人心脾、发人深思。原文描述如下一点点超越的往往是一群人,一线之隔往往决定着伟大与平凡、成功与失败,也因为专业的提高是量变积累后达到的质变与飞跃。它同样印证着一句古语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书中的一个个事例正是本文作者在其教师岗位上一点一滴经验的积累,也正是作者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专家的量到质地飞跃。要完成这种飞跃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过程,经历起步-提

    07-22
  • 给孩子以自由《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给孩子以自由《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为何失败》一书是约翰霍特根据他的教学日记写出的一本书,这本书记录了约翰霍特再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可是现在这些问题正在我们周围发生着。这本书虽然在讲孩子为何失败,其实本质上不正是在探讨老师为何失败或教育为何失败吗?正如书中所说的我们不应该认为学校是强迫学生听话做事的地方。如果学校只是教导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那我们实在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我们的教育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觉得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可是纵观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学生无奈的被教师牵着鼻子一路前行,不是他们没有想法,是教师不给他们有想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