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8-11-05 11:01:29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有生动的案例、精辟的理论、新颖的教学技巧……读完给我很多启发。反复读、用心揣摩,教学中的困惑犹如拨开云雾见太阳般豁然开朗,让我重拾信心。

   有句话说:教给孩子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当今教育,教师不仅要拥有一桶水、一潭水,甚至还要有一泉活水,只有不停注入,知识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平时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也要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要想轻松驾驭课堂、游刃有余,必需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厚积才能薄发。多读书,才能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不至于上课内容空洞无物,语言苍白无力,如同嚼蜡。读书能使我们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后当我们拿起语文课本的时候,在我们的眼里它如同小学生的识字课本一样浅显。知识如同商品,时间久了就会发生损耗,再不存储知识,将会落入“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

  很多老师,包括我在内经常会唠叨:我们都知道读书好,哪来的时间去读书?任课老师都已经够忙的了,班主任就更没时间了。每天早上六点到校看早读、看早就餐,钻研教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上辅导课、接待家长、处理学生间的纠纷、搞好班级卫生、管好班级纪律……,除此之外,还要完成学校下发的各项任务:贫困生补助、安全教育平台……另外还要上公开课、听课……事情多如牛毛,忙的不可开交,让人简直应接不暇。晚上看晚自习、检查宿舍,回到家就已经九点半了。还要忙家中的琐事:洗衣、做饭、辅导孩子……唉!真是“怎一个忙字了得?”

   带着这些烦恼,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这一章节,讲到一个例子,一位历史老师上完公开课,听课老师问:“你的每一句话都极有感染力,花了不止一小时备这节课把?”历史老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大约只用了15分钟”历史老师的回答耐人寻味,我琢磨了很长时间,“一辈子都在备课”,意味着一辈子都要不断地读书学习,不停地充电;“直接准备大约只用15分钟”,对于他来说课本中的知识很浅显,如同知识海洋中的沧海之一粟,准备起来就简单多了。

随后我决定把时间安排好,白天专门完成教学任务,晚上的时间全部留给自己,读书、写论文完成教科研,用琐碎的时间进行阅读,知识的细流,每日不断注入,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终将汇成浩瀚的大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每次学校公布的教科研活动,我都踊跃报名参加。撰写的论文,在评比中都能取得名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肯付出,就能有收获。

  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想要用鲁迅的话对自己说:时间就如同海绵里的水,要想挤,总还是有的。臧克家说:“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的多,收获更丰满。”为了望得远,收获更丰满,那就踏上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阅读吧!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一次心灵的旅行——《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交流
    一次心灵的旅行——《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交流

    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动一词萦绕耳际,挥之不去,因雷夫老师的执着追求而感动,因孩子们的杰出表现而感动,更因这普通而又充满奇迹的教室而感动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读懂了语文教学的两大主阵地。 1、【关于阅读】雷夫老师说: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啊,我们都明白阅读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引导孩子喜欢上阅读,甚至善于阅读,一直是令我们大伤脑筋的事,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雷夫老师的做法:另一种焦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阅读,从而爱上阅读;大人的指导

    07-22
  • 献给母亲节的礼物——读孩子们《给妈妈的一封信》有感
    献给母亲节的礼物——读孩子们《给妈妈的一封信》有感

    在母亲节前夕,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母亲节,你想送给自己的妈妈什么呢?有的说:对妈妈说母亲节快乐!有的说:亲手做一张贺卡送给妈妈。有的说:买一朵或一束康乃馨送给妈妈。有的说:给妈妈做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真是五花八门,都各尽所能地想着为自己妈妈的节日增添一份欣喜和快乐。当我微笑着说:你们的提议有些缺乏新意,有些可能还不能做好或做到,所以我有个提议,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孩子们异口同声地问:什么提议啊?快说说!那就是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写信?怎么写啊?我们又不会写。马上有孩子反驳道。但大部分孩子却脸露喜色,说:

    07-22
  • 我与《三个儿子》的邂逅
    我与《三个儿子》的邂逅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往往呵护有加,关怀备至,深怕自己的孩子遭受一丝丝的委屈,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点的伤害,还常常以孩子为荣,向人诉说孩子的种种优点和长处。于是乎,孩子们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于置自己的父母不顾,只顾念自己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自己的生活是否过得舒服,哪还记得去体会父母的辛劳和艰辛? 正因为这势头愈显强势,我们的课文在编排中经常会有一些有关孝敬教育的文章,旨在老师的传授中让孩子们明白: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等,而《三个儿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典

    07-22
  • 高度尊重学生——读《幸福地做老师》有感
    高度尊重学生——读《幸福地做老师》有感

    荆志强的《幸福地做老师》一书中,结合自我实践中一个个鲜明的案例,使我对生本有了新的认识。之前只是能熟练地说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口号,但在实际教学中总会产生偏离。 学校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们,发展学生的智慧与能力。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学校更应该肩负起促进与指导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职责。荆老师的生本便能起到德育和智育的完美共生,在他生本实验班中的学生每一个都能充满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发言,课后更能充满自信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整个集体呈现给人一种良性竞争的和谐氛围。 在

    07-22
  • 紧抓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紧抓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一直是一线教师相当关心和研究的一个话题。读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一书,找到了更多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如能用心、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学生们一定能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 书中提到的方法有发散提问法,兴趣激励法,集体讨论法,结果预测法,喜爱联想学习法,理论、实践结合法文体表演法,分合法和延迟评价法。每一种方法都针对教学实

    07-22
  • 读<中国教师缺什么>有感----平等
    读<中国教师缺什么>有感----平等

    闲暇时分,我又翻开了中国教师缺什么这本书,这是一本对教育充满着现实关怀的书,作为一线教师,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足之处,今日看了一篇关于师生平等的文章,感触很深! 在过去传统式教学中,老师在学生的眼中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在老师的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两者很少沟通,交流,以致出现了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将后进生视为最差的学生等等,这是老师的不足,也是教育的黑点.爱好学生容易,爱坏学生难,这是大多数老师的感触,当然,老师有限的精力不可能非常平均的分布到每个学生身上去的,但是我们看到的所谓差生的待遇似乎与好学

    07-22
  • 文章与课文的区别——读《言语教学论》
    文章与课文的区别——读《言语教学论》

    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谈及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时,说到文章与课文的区别。下面是该书中的一些观点。 什么是文章? 所谓文章,至少有这么三个层面: 第一,语言的层面,即语词和语法。语词与语法是文章的工具。 第二,是义理的层面。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是思想感情的载体。 第三,是语用(交际)的层面,从文章使用工作这个行为来看,它就是一个言语交际的作品。 什么叫文章? 从文章学的立场上来说,只有当它表达了一相相对独立完整的思想内容时才叫文章。从这一立场出发,学文章就是学义理,这就是所谓的义理教学。 从语言学的立场上来

    07-22
  •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在《教学勇气》一书中,作者提到让学生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是优质教学法的原则。优秀的教师所做的,要远超过把共同体中的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优秀的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演变,重复认知的过程。教学不同于技巧,优质教学一直在本质上是群体共享的。群体共享一词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继续往下看,让我了解了作者所阐述的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它既不是传统教学法中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把结论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也不是关注主动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在共同体模式的教学中,课堂既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主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