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扼杀一个小诗人》有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9-01-12 16:28:14

《读《扼杀一个小诗人》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上周阅读3月27日A2版的《南方周末》,读到了大版面的报道《扼杀一个小诗人——一个中学生家庭的教育之困》,当时就和女儿展开了讨论。昨天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朋友关于这篇文章的链接,再次阅读,陷入了思考。
    文章卷首写到: “中学教育就像一个由分数、小升初、培训班、奥数、竞赛等交织而成的庞大的机器,吞噬者少女诗人朱夏妮一家的简单的梦想和平静的生活。”看过后真是触目惊心!的的确确,夏妮所在的学校教育有着中学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教育理念落后,应试教育当先,老师不尊重学生,学生负担过重,中学生和中学老师的生活苦不堪言,疲惫至极,生存状态令人担忧。 
    需要讨论的是:学校教育问题重重,家庭教育就没有问题了吗?以这一篇《扼杀一个小诗人》为例,我们发现媒体过多地把板子打到了学校教育的身上,只要出了问题,就全部归罪于学校和老师,这是否公平呢?
    先说说这个孩子。通过这篇报道中不多的文字,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非常任性的孩子。父母亲的所谓“自由发展”令人质疑,我觉得“放任发展”更准确一些,家长引导得少甚至不引导,更别谈“巧妙引导”了。文章中说道“在朱夏妮11岁的记忆里,哭,是她一直以来维持自身情绪平衡的减压方式。”11岁,是上小学五年级的年龄(这怨不得人家中学吧),这个年龄的孩子用哭作为减压的唯一方式,说明她比较敏感,具有诗人的特质,但是也反映出这个孩子比较任性,“哭”成了她的武器。一位幼儿专家曾经说过:“如果不是因为身体原因,孩子超过几分钟以上的哭,就是在控制家长。”一个五年级的大孩子,应该是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年龄了,即便是多愁善感、敏感脆弱,也会用别的方式自己调节、减压,而这个孩子选择的方式却是“哭”,虽然没见到她哭的情形,但估计一定是歇斯底里,把父母亲吓得不轻。而这个孩子哭着写出来的诗更多的是情绪的流淌,基本都是负面的,“杀死其班主任”“去死,都去死”“没人为我伤心”“可怜的融化了云的渗了奶油的蓝色”“这里的声音沉重”“围墙足以拦住它的去路”“像冰冷的蛇爬过手边”,孩子的自由诗虽然有着丰富的想象、绝佳的意象,但是,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去关注所谓的被家长夸大了的才气?
    第二,这个孩子学习习惯没有很好的养成。由于父母过度放任,孩子从小习惯就很差。比方说文中讲到孩子的童年“在近乎半野生地长大。平时,她每天保证9个小时睡眠,做不完作业就撒手不做了。”小学阶段,9个小时的睡眠并不为多,老师的作业说不做就不做了,这不是追求自由,而是贪玩任性,她的妈妈又是怎么纵容她的呢——“没少模仿孩子的笔迹歪歪扭扭地帮孩子写作业”,这不是开玩笑吗?孩子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基本学习任务是孩子该做的事情,连正常的作业都不完成,谈何责任感、好习惯?上了中学,夏妮文理科发展不平衡,她自己说“初一先混上一年,初二想想,初三再努力吧。”作为基础教育,小学和初中的知识属于打基础的阶段,即便是文理有差异,但是很不平衡的背后说明的是什么问题呢?“初一混、初二想、初三努力”的想法不可能让她拥有快乐的初中生活。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基本不做作业,不动脑。”另外,谈到2014年寒假的作业:“8张物理试卷,8张化学试卷,8张数学试卷,18张英语试卷,外加6篇文言文,10首古诗,外加罚抄初二下学期所有单词”,读者乍一看,数据的罗列会觉得作业非常之多,其实不然。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啊,20多天的寒假时间做一些练习是很正常的事情,以上的学习任务是不少,但是只要做一个很好的学习计划(例如:每天三张试卷、背诵一首古诗或文言、按计划每天默写两课英语单词),把这些作业分配到每一天去,合理作息、实施计划,寒假生活读读书、锻炼锻炼不是个梦想。文中还谈到:“家长会上,老师会选出两个模范,讲述自己挥洒学习的故事。有一次,一个模范说,自己每天晚上八点半就写完作业了,之后和他爸下楼打羽毛球,再回家读课外书。还有个女孩说,每天上课会带着录音笔,上课录下来,回家再听一遍,巩固学习。”这个家庭最终这样理解——“模范们念的是一份朗读报告。
写好了,交给老师检查、修改,再拿回家背下来的。”这就是典型的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怀疑别人说假话从而推脱自己问题的想法。拿我女儿学校为例,她所在的学校是很有名的作业多的学校,也有很多学生写到深更半夜,但是班级里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在8点多写完作业(临近考试会晚一些),轻松而又高效。而那些喜欢磨蹭、拖拉、没有时间概念、需要家长督促的孩子由于习惯太差,写作业总是拖到很晚,家长苦不堪言,就发出痛苦的“呼声”,埋怨学校埋怨老师。学习的负担是重,但是由于学生越来越脆弱,更放大了教育的问题。学生是一届比一届思维灵活、个性张扬,但是不能忍耐、不能受罪、学习习惯很差,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也大叫特叫,这样的状态,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不能适应中学忙碌的学习生活。
    第三,这个孩子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因为任性,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对自己的生命也不负责任(当然来自于家长的教育)。最让人感到气愤的是有一次妈妈批评她,她“冲进卧室,扣上了门——她已关过太多次门,除了厕所,家里的锁已经被父母撞坏了。半天没有动静。爸爸推门进去,头皮一阵发麻——22楼,阳台的窗户大开着。屋里没有人,只看见朱夏妮的拖鞋在窗台下面摆着。父亲第一次这么大声直呼胡杨的全名,然后冲出了门。胡杨也懵了。最后在衣柜里发现朱夏妮。女儿躲在里边,嘿嘿地笑着。胡杨却一下子哭了。”这好笑吗?她不是小宝宝了,这么不懂事地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拿自己的父母开玩笑,用自杀的方式吓唬最疼爱自己的父母亲,这是正常行为吗?文中说到,这个孩子任性的发脾气、闹自杀已经是家常便饭,用这种方式宣泄情绪、折磨家长、折磨自己,任意胡为,不在乎别人感受,难道不应该好好引导吗?
    家长的问题自然更为严重,孩子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家长的责任重大。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对的,“让生命自然生长”, “自然发展”, “自由生成”,但是“自由”不是放任、放纵,是需要好好引导的。尽管家长文化层次很高,自以为懂教育,其实根本就不懂,文化层次高的自我感觉良好的“教育文盲”处处皆是,不重视孩子的心态调整、习惯养成、个性发展,这样的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吗?另外,这位家长本身的心态也很成问题,即便是更年期,也过于疯狂。情绪极不稳定,甚至让人感到恐怖,如文中所述:“朱夏妮觉得妈妈越来越可怕了,妈妈的目光像一条绳子,牢牢拴在她的身上。”“有时妈妈明明已经睡着了,突然腾地坐起来,站到夏妮的床头开始翻翻翻。看夏妮没有玩手机,便倒头,安然睡去。” “胡杨还让女儿学小提琴,一学七个年头。据说小提琴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朱家的弱项。于是常常夏妮练小提琴,妈妈在旁边瞪大眼睛守着,乐谱上全是孩子干了的眼泪。”“胡杨再也不敢奢谈什么自由生长了,这个母亲变得片刻不得安宁。” “胡杨每天进进出出都在叨叨。
眼睛里布满假想敌,火药味越来越重。”可见,这位妈妈并不是孩子上了中学才这么精神紧张的,把全部责任推给中学教育,公平吗?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妈妈、心态不积极的妈妈,孩子怎会有灿烂的笑容、阳光的心态?其次,我发现,这位妈妈也是个虚荣心很强的妈妈,尽管教育让很多家长焦虑、攀比、虚荣,但是这位妈妈的状态大部分来自她自身的问题,一次,胡杨向女儿发起了猛攻:“夏妮,我今天去菜市场了,你要考不上高中,妈妈就去给你租一个摊子卖菜。我都打听好了,那摊子多少钱一个!两万块一个!你就努力这几个月了!” “夏妮,我今天去超市了,你要考不上高中,以后去当收银员,你同班同学都来你这儿买东西!你就努力这几个月了!”这个妈妈非常刻薄,用这种语气和孩子交流,孩子不顶她才怪呢!而且,她从心里看重的还是地位、阶层,看不起劳动人民和平凡的工作。虽然这是因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不够,但是她自己难道不是问题更大吗?难道这都要归罪到中学教育、中学老师吗?
    由此想到一个学生家长,他并不是教育行业人员,但是很懂得教育,很懂得孩子,尊重孩子的生命和成长的规律。他的孩子曾经在一所学习负担比较重的学校学习,学校也排名次,也找家长,也用短信轰炸,这位家长却始终抱着正确的理念,遵循正确的教育方式,从不逼孩子、怨孩子、压孩子,而是带着孩子读书、运动,保持快乐心态,关注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即便成绩不如别的孩子,他也很少焦虑,对孩子始终充满希望。现在,这个孩子心态好、习惯好、成绩也一直处在中上等,家长很满意。可见,家庭教育很重要,只有那些明智的、理智的家长才能不受干扰地遵循规律,教育出真正的“自然生长”的健康阳光的孩子!
    这篇文章引起了我诸多思考,一气呵成,记录如上。只是秋雨桐管窥之见,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思考讨论!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一次心灵的旅行——《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交流
    一次心灵的旅行——《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交流

    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动一词萦绕耳际,挥之不去,因雷夫老师的执着追求而感动,因孩子们的杰出表现而感动,更因这普通而又充满奇迹的教室而感动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读懂了语文教学的两大主阵地。 1、【关于阅读】雷夫老师说: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啊,我们都明白阅读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引导孩子喜欢上阅读,甚至善于阅读,一直是令我们大伤脑筋的事,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雷夫老师的做法:另一种焦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阅读,从而爱上阅读;大人的指导

    07-22
  • 最震撼心灵的教育读后感
    最震撼心灵的教育读后感

    好长一段时间没看书了,心灵快干涸了,人快麻木了。国庆前夕有幸借到《最震撼心灵的教育》感动中国的100个教师故事一书。这样抨击人心的书名,使我一翻开书就舍不得放下了。每一个故事每一位平凡教师的不平凡事迹,深深得打动着我。每个故事总有一位名师留下了他的品读赏析,从他们的话道出了深深的敬意。 在讲台上,怀揣着氧气袋上课;在山道上,不分昼夜、四肢爬行的身影;在高原上,拄着双拐、骑着毛驴33载的教师;这一幕幕勾勒出一幅幅绝美的风景。我孤陋寡闻,他们中大部分的名字我不曾听说,但今天看了他们为了教育而做出感动你我的事迹

    07-22
  • 浮华的背后——观《满城尽带黄金甲》有感
    浮华的背后——观《满城尽带黄金甲》有感

    早几天前,我就听说了由张艺谋导演,巩俐、周润发和周杰伦主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场面极其奢华,特别是那场在满地菊花上的厮杀,给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故事的情节,我也知道了一点点(从广告中了解到的),总想一睹为快。 记得还在读师范的时候,曾经连着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当时看过后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悬乎!难懂!所以对张和巩并没有留下很好的记忆。虽然中间也看过几部他们的片子,可能是自己的认知水平偏低吧,总觉得不是很明白,也就一直没有喜欢上。现在听说又有了新的电

    07-22
  • 后进生与潜能生
    后进生与潜能生

    下午上网时看一篇教育文章,说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称为后进生是不合理的,这种称谓极大地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和自信,为了孩子们的发展计,改称他们为潜能生会比较好。 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对这类学生的称呼比较直接,就叫差生,甚至对某些孩子称之为双差生品学皆差的意思。差这个字眼确实刺眼,所以后来改称后进生了,表示这些孩子们并不是很差,他们只是进步得比较慢而已,终究还是会进步的,只是那要等到很久以后。于是很多班主任写论文,将题目也由《师爱无敌浅谈差生的转化》改为《师爱无敌浅谈后进生的转化》了。现在大约觉得后进还是会伤害到

    07-22
  • 创设轻松愉快的口语交际氛围
    创设轻松愉快的口语交际氛围

    《赢在校园》中提到教师职业的核心能力是构筑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带有明显职业特点的核心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较为持久的心理行为特征。它体现教师履行教师职业的适应程度和卓越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师能力的发挥,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需的一种核心力量。在低年级口语交际课中,尤其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口语交际是苏教版特有的一种口语训练形式,由原来的听话? 说话转变而来,这给教学内容赋予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需要我们整体把握。一年级学生词汇量少,

    07-22
  • 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有感
    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有感

    学习了和学新先生主编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这本书后,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书中第十一章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的策略与方法,阅读后,让我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他们准确掌握知识,熟练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着力培养他们勤动手、勤动口、勤观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把感知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07-22
  • 看《最美的眼神》有感
    看《最美的眼神》有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说托尔斯泰的目光如一把剑,说母亲的眼神里透出的是慈爱,可见一个人眼神里的世界是多么的丰富。看完这篇文章,我想到了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眼神里是什么内容,我想最多的是严肃吧。我喜欢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在配上我严肃的表情,怪不得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你应该多笑笑,你笑起来比较好看。其实我是爱笑的,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学生面前总是板着脸,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学生吗?是让学生见我怕吗?其实我不喜欢学生怕我,为什么要怕我呢,我也喜欢和学生聊天,但是,那严肃的眼神好象成了我的保护色。 这几天,我总是试着换一种眼

    07-22
  • 优化课堂教学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
    优化课堂教学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

    《建设理想课堂》读书心得(二) 《建设理想课堂》一书的第二章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老师在办公室里声色俱厉地训斥学生:为什么不做家庭作业!前几天你还抄了别人的作业,现在连抄你都懒得抄了,看看你的成绩一天不如一天,不想学习就回去!下来把昨天的作业写两遍!训完后走进教室上课。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准备了很多题,每一个题目的处理都匆匆忙忙,每一个题,都只让一位或两位同学讲自己的思路。其他同学还没有明白,老师就在黑板上解题。尽管也有讲解,但终究是跳跃性的,相当多的同学表情茫然地坐在课堂上。课后,党听课老师问他学生什么时间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