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理念与实施》读书心得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9-05-03 19:38:33

《《合作学习理念与实施》读书心得》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胡珺 ] 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创新能力,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业成绩等方面实效显著。从对王坦所著的《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这本书中,结合班级学生小组活动的运用,使我对小组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这本书中。作者将合作学习分为了四大类:一是以师生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学习;二是以生生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学习;三是以师师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学习;四是以全员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学习。 而本人研究的是合作学习中的小组讨论教学形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小组讨论的互动主要以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为主,而运用最为频繁的依旧是生生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学习。作者在书中强调了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同时也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启发与感悟。首先,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前务必要做到学习任务清楚,学习方法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对课标、教学目标以及学情有明确、清晰的认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自主预习,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暴露出自己的疑难点,这样在后续的合作探究讨论中,每个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进课堂去讨论,小组讨论也会变得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教师在时间的控制上要适度。课堂小组讨论之前,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有些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一旦提出了一个问题,就会立刻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压根来不及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就已经投入到小组讨论当中,而这种讨论的效果其实并不是很理想,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论点,在相互的讨论过程中,学生很难形成较为成熟、充分的观点或意见,从而导致小组讨论最后只出现了表面上的“热烈”局面。对于学生而言,小组讨论的前提是学生本身带着自己已经思考过后的想法或者观点,然后进入到小组中,进行成员之间思维观点的碰撞,这样才会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最后,在小组讨论方法上,也可以进行多样化的选择。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课堂小组讨论中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和论点都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出能引发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去学习相关的内容,教师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问题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解决方法,例如,对于较为简单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组内讨论交流的形式去解决;对于案例探究式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小组间讨论的形式去解决;对于开放式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辩论式的讨论形式去解决;对于故事情境下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角色扮演式的讨论形式去解决等等。

通过对《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这本书的学习,我对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在以后的小组讨论探究过程中,我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读《致史老师》后感
    读《致史老师》后感

    扳扳手指,做老师也几年了,一批批学生送走了,又迎来了一批批新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与孩子是最熟悉的,感情也最深,所以常常也不愿去写他们,因为觉得是最难下笔的,担心自己一写就停不下手了,更怕一下子太多的回忆一涌而出,怎么也收不住了! 倒是孩子们很愿意拿起笔写写我,有直接写在日记本上的,有含蓄点写信的。有写我做得好的,当然也有给我指出不足的,我都会欣然接受,说明孩子们已经把我当成是最好的朋友了,他们也越来越了解我,还记得一个孩子就曾描述说史老师的脸就是一张晴雨表。我挺喜欢这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 今天偶然看到伴

    07-22
  • 读《教育在十字路口》后感
    读《教育在十字路口》后感

    1943年法国哲学家、教育家雅克马里坦用他的如椽之笔,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理解,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正如在著作《教育在十字路口》的封面上所写教育的目的应在于:借助知识、智慧和爱,使个体获得精神解放,并以此唤醒和释放学生本性中的精神渴望、提升学生的心灵层次。因为唯有当教育成为精神自由的主人、背离技术至上的奴隶之时,其才能真正地摆脱徘徊,走出十字路口,这段话对我的启示尤其深刻。阅读着他的真知灼见,既佩服又羡慕,我明白了教学的乐趣就在于耕耘,哪怕孤独地艰难行走,也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明白了教学的乐趣也在于探索,

    07-22
  • 读<中国教师缺什么>有感----平等
    读<中国教师缺什么>有感----平等

    闲暇时分,我又翻开了中国教师缺什么这本书,这是一本对教育充满着现实关怀的书,作为一线教师,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足之处,今日看了一篇关于师生平等的文章,感触很深! 在过去传统式教学中,老师在学生的眼中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在老师的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两者很少沟通,交流,以致出现了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将后进生视为最差的学生等等,这是老师的不足,也是教育的黑点.爱好学生容易,爱坏学生难,这是大多数老师的感触,当然,老师有限的精力不可能非常平均的分布到每个学生身上去的,但是我们看到的所谓差生的待遇似乎与好学

    07-22
  • 《学习动机》学习笔记
    《学习动机》学习笔记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动机有三种作用:激发行为 行为定向 维持行为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内驱力: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 内驱力和需要的关系呈正比。 诱因指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或情境,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凡驱使个体趋向或接近目标者为正诱因。如奖品。反之为负诱因

    07-22
  • 《孩子为何失败》读书随感
    《孩子为何失败》读书随感

    《孩子为何失败》中有一段文字:在学校里,学生所受的恐惧相当严重事实上,从孩子脸上的表情、声音、动作、举止,我们能明显觉察到大多数孩子都心怀恐惧,而孩子的恐惧会导致失败。 我曾在办公室里见过一位老师辅导孩子,这位老师声色俱厉,然后孩子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孩子低着头,身体在微微颤抖,根本无法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更生气了,声音又提高了几分贝。现在我知道孩子回答不出的原因了:孩子在恐惧的时候,惊惶的时候,思维是停止运转的。 平时在教学中,有时我也会失去耐心,对答不出题的孩子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不问原因的会觉

    07-22
  • 机械的学习——《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机械的学习——《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为何失败?我想关键在于无效的学习。孩子在课堂上运用策略保护自己这一举动就能够说明学习在他们心中是件让他们倍感恐惧的事情。因为家长和老师都相信通过学习孩子会变得聪明,而未经孩子的同意就强加一些意念在他们身上,孩子的身心都遭到束缚恐惧感便产生了。孩子来学校上课只是无奈而被动地服从家长的意志。他们在学校的任何表现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有点行尸走肉的样子。 霍特先生的学生马朱莉在他叫学生举出p结尾的动词后,激动的叫起来我做不到。霍特起先不知道她为什么如此激动,后来通过慢慢询问终于知道了马朱莉根本不知道动词的

    07-22
  • 面对学生,我们需要学会让爱不断生长
    面对学生,我们需要学会让爱不断生长

    每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肯定都会遇到不听话,难教育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的你会用什么办法呢?当尝试了各种教育方法之后还是没有起色时又该怎么办呢?随之而来的是情绪上的烦恼、气馁、愤怒、甚至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了。这时你改变不了学生,就尝试着改变自己吧!需要转变态度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教师自己的心态。在舒马赫的经典名著《小即是美》中给了我们这样的理解:在对立与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怎么能够使教育的纪律和自由的要求调和呢?实际上,有无数的母亲和教师都在做着这个工作,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写出一个解决办法来。他们的

    07-22
  • 让我们真正地爱学生——暑假读书有感
    让我们真正地爱学生——暑假读书有感

    七月暑假临近时,叔同的校园里多了许多朝气蓬勃的来访者,一脸的兴奋,中考结束不久,正期待中;一眼的怀念,叔同的校园曾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也给我无限的幸福,因为他们是我曾教过的学生。暑假中的一天,突然又接到他们的电话,要在肯德基店里聚一聚,特别邀请了我。分别了三年,许多同学个儿高了,帅了,酷了,但是我们之间的交谈还是这样的亲切自然,他们也觉得小学同学能这么有凝聚力的班级应该不多。看着他们,我更感到自豪,因为我觉得那几年我们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不再是单纯师生关系,也正因为这样,今天的我说些话,他们还是那么信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