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9-08-29 17:38:46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孩子的教育每个时期都很重要,每个时期却又不同。在迷茫的路上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感谢附小的家校共育的“金鼎问教”论坛,指引我阅读了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
   读完此书,触动最大的引发自我反省,开始调整的是“没脾气才会有教育”。有时也会把自己的焦虑和烦躁转嫁到孩子身上,严厉地训斥甚至打过孩子,使孩子受到不应该有的伤害,特别是事情多的时候。孩子小,晚上做功课需要家长参与,一方面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做好,一方面又想着孩子的功课还没有做好,孩担心孩子睡太晚第二天早起困难,就很急躁,对待孩子的态度可想而知。孩子每每都是委屈地哭泣,待我清醒后往往后悔不已。后悔自己没安排好时间,后悔自己太强势,后悔自己不理性,后悔自己简单粗暴。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有的还会给孩子留下经久难愈的心理创伤”,“父母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强势的家长会培养出懦弱的孩子,严厉教育的后果是“秋后算账”。
   尹老师在书中提出“求完美是最不完美的做法” 这个观点,一开始看到这个我还不太认同,“求完美” 不好吗?在书中,尹老师说道:“教育的目标是要尽可能让一个孩子优秀,但教育最要提防的是完美心理”,‘渔夫老婆’现象同样会发生在我们家长身上。“‘求完美’ 主要关心自己要培养怎样一个人,不断以成年人的要求改造孩子,较少关心或根本不关心孩子作为自然人的天性和需求。
   “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家长“不生气,不介入,不吃亏”,我主要来谈一谈“不介入”,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相处,真的是小孩子的世界,前一秒钟面红耳赤,下一秒钟有亲密无间。小小不然的事情,家长的介入,要不使事态发展得更加严重,要不使孩子永远生活在家长的庇护之下,长大后无法处理与同伴的关系。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经验的积累,孩子的“说话”,“走路”,“跳绳”等等,只有家长放手,孩子才能真正学会。
   谈到“深夜吼妈”,开学初,各地朋友圈、微信群中流传着各种教育孩子的段子:谁家的媳妇谁接走,谁家的女婿谁带走培养;辅导学习要买辅导作业险等等。纵使知道我知道“教育是在牵着蜗牛散步”,纵使去年孩子大班我就通过网络收看了徐州市学讲办高青主任的家庭教育课堂。我还是上演了“深夜吼妈”的角色。带来的结果,孩子也没有因为我的怒吼解决了什么问题,迎来的却是轮番谈话孩子爸爸谈、奶奶谈、外公外婆、爷爷也表示出对于孩子境遇很是同情。自己那更是气的要命,搞得家庭气氛格外的紧张。看来尹老师的文章和听了赵石屏老师的讲座,我真正的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和自我检讨。但是同事间朋友间交流,此问题都是永恒的话题,到底是要吼还是不吼,先抛开专家的观点来换位思考下我们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脑子还会转吗?学习还有状态吗?前几天单位评先唱票,非常严肃,紧张的事情,不能出错的,再反复的画“正”字后啊,加减法只能借用计算器了,哪怕是整数的加减也不相信自己的大脑,再想想被我怒吼过后又紧张又害怕,本身就似懂非懂的状态下的孩子,脑子是绝对不在线的。估计在冷静状态下,大家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专家给出的观点也是如此:“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没脾气才会有教育”如果你认同此观点有道理的的话,下面就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书中给出的方法是:1.半小时效应,2.纸条仪式,3.意识疏散。要坚持反复的联系才会有效。“半小时效应”我觉得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结合书中的方法,我进行了“本土化”操作,二人选其一离开事发现场,暂时换换脑子。对于控制脾气我家还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换人服辅导,二、举牌子游戏,三、家庭其他成员的精神支持。
   “举牌子游戏”是闺女设置的,每次发完火后,在睡觉前我会再跟孩子谈话,这时她也会很好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主动承认错误,后来闺女就做了两个个牌子,一个给我一个给她,当我要生气发作时,孩子就会举起牌子,火就会降一半儿。对于她的问题,我有时也会举牌子,她也不会有逆反情绪。
   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定期的审视自己,完善我们自身,努力达到“没脾气”、 “不唠叨”,尹老师在书中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许多活生生的事例作为佐证。读罢此书,我又拓展了她的其他系列书籍,真的是干货满满。在教育孩子的路上遇到此书是读者的幸运。尹老师指引我们如何正确前行,如何把握教育中的“度”。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魏书生的一堂公开课引发的启迪
    魏书生的一堂公开课引发的启迪

    《魏书生与民主教育》一书中记载着魏书生的一堂公开课的片断:那时在1978年,魏书生任教了一个全年级最好的快班和一个全年级最差的慢班。就在这年的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领导通知他要他给全区的教师们上一节大型公开课,而且要求在慢班中开课。 下面是一段魏书生与学生的精彩对话: 魏书生与学生商量怎么办?学生喊:别在我们班上!到哪儿去上?到你那个尖子班上。在咱们班不行吗?不行,我们害怕。咱们打架,胆子大得很,什么都不怕,怎么上课反倒怕了呢?打架都好几年了,公开课咱们没上过,怕给你丢脸。老师不怕丢脸还不行吗?老师把讲的内

    07-22
  • 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
    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

    【引言】有些人做事,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做西丢东,忙过不少,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半途而废。我们做事要按照计划,依次完成,就必须毅力坚持,一直到做好为止。【陶行知语】出自陶行知的《每天四问》(节选);摘自《活着就是幸福》一书 【书香】《活着就是幸福》是这个暑假校长赠与大家的精神食粮,分上、下两册,由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主编,是继《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之后的又一生命读本。 简洁、淡雅,以白色为基调的封面给人以清爽之感,翩翩起舞的蝴蝶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舞动,淡墨妆点的写意画使人浮想联

    07-22
  •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内容简介】 《窗边的小豆豆》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发生在一所小学(巴学园)和在那里上学的一个小女孩(黑柳彻子)的真实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

    07-22
  • 有梦想的教育《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有梦想的教育《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不跪着教书》一看到这书名,我就猜想那应该是理想上精神上要站直、思想上更要站直。应该是堂堂正正地教书吧。当我翻开书本看了没几页后,发觉自己先前的想法有点偏差。本书的作者吴菲是中学高级的教师,他在书中所述的许多例子都是反面教材性的。应该说吴老师想通过某些不好的现象来折射现代教育应该有的本质。其中有写家长对子女过多的拘束,使得学生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我,没有了生活的主见。吴老师提到的很多都是高中学生的家长,这些学生家长的眼中只有高考,其他一切都可以往后推。吴老师通过他的笔墨说出了学生的心声,同时也代表他对现代

    07-22
  • 读<中国教师缺什么>有感----平等
    读<中国教师缺什么>有感----平等

    闲暇时分,我又翻开了中国教师缺什么这本书,这是一本对教育充满着现实关怀的书,作为一线教师,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足之处,今日看了一篇关于师生平等的文章,感触很深! 在过去传统式教学中,老师在学生的眼中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在老师的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两者很少沟通,交流,以致出现了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将后进生视为最差的学生等等,这是老师的不足,也是教育的黑点.爱好学生容易,爱坏学生难,这是大多数老师的感触,当然,老师有限的精力不可能非常平均的分布到每个学生身上去的,但是我们看到的所谓差生的待遇似乎与好学

    07-22
  •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中有关作文教学方面的建议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中有关作文教学方面的建议

    在认真地学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后,我的感触很深。在建议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关作文教学方面的建议。因为众所周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的中心工作。而当下,作文教学低质低效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如果只是让老师看一些有关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理论书籍或文章,结果一定是效果甚微的。 但是《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中有关作文教学方面的建议,从作文教学立足于让学生从敢于表达到善于表达、习作要有适当频率和数量要求、作文批改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这三方面,给我们一线语文老师进行了实践性、操作性

    07-22
  •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在《教学勇气》一书中,作者提到让学生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是优质教学法的原则。优秀的教师所做的,要远超过把共同体中的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优秀的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演变,重复认知的过程。教学不同于技巧,优质教学一直在本质上是群体共享的。群体共享一词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继续往下看,让我了解了作者所阐述的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它既不是传统教学法中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把结论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也不是关注主动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在共同体模式的教学中,课堂既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主

    07-22
  • 脚踏实地,终有超越——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有感
    脚踏实地,终有超越——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有感

    在阅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这本书时,总是非常喜欢尹老师在每一章节开头的那一段引文。在夏之篇中尹老师提到,日复一日的工作看似雷同,却对每一个人的专业发展起着积累经验、积蓄内力的作用。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付出多而收获少就放弃努力,专业的提高是量变积累后达到的质变与飞跃。她用一位美国运动员的例子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过程,所以,只要踏实地走过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我们在专业成长方面终究会有超越的那一天。翻开夏之篇,尹老师带领我们见证了她的专业提升之旅。 首先,她强调团队合作的精神,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她从一次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