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学校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栏目:小学教师经验论文
时间:2017-08-03 17:48:28

《“以生为本”的学校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初探》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势必加大课程改革,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郭思乐教授认为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与教学的再造。他指出:学生的天性是“玩”,也就是进行他们自主的、生动活泼的、创造的、思维的、解决问题的、快乐无比的活动。只有这样,学习之树才能常青。
我们身边不乏认真教学的老师,但是我们也常听见他们的抱怨:老师认真的教学,40分钟的一堂课上恨不得把所有相关的知识都告诉学生,拼命的灌输,讲的喉咙冒烟;可是学生却不领情,做做作业要错,考***更是不理想。我们老师就感叹:自己一心为了学生,为了他们的发展,可是为什么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呢?
于是,我们也试着去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顺学而导”的方式来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学生也会激动。

善于激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里,学生会还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王薇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一课时,布置学生课前根据整数加减法自主探究,提出了关于小数加减法的三个问题,课堂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

师:掌握的整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出示课题)。在预习的时候有的小朋友问了我这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在探究活动中解决这些问题。
活动二:自主探究,学会计算
 
问题一:
师:首先我们来探究问题一。
1.出示例 提问:这是几个同学在商店购物的场景,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一步计算的加法或减法问题吗?
2.交流探讨,认识算法。
师: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通过预习,老师收集到你们的两种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正确,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①可以估算,4元多加3元多大约是7元多。②利用百格图。整数的和整数加,十分之几的和十分之几的加,百分之几的和百分之的加。③可以用元角分说明,元要和元加,角要和角加,分和分加。
④计数器,个位和个位对齐,十分位和十分位对齐,百分位和百分位对齐。
提问:听了他们的精彩发言,你有没有发现这几种方法有一个共同点?
得出:只有相同单位才能相加,所以第二种算法正确。那第一种为什么是错的呢?
追问:当相同数位对齐的时候,什么也对齐了?(小数点)
指出:对,在小数加法中当小数点对齐后,其相同数位也就跟着对齐了。
3.师:现在你会计算小数加法了吗?和你的同桌说说怎样计算(有错的请修改)。
(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4.独立探究,学习减法计算
师:通过大家的合作讨论,我们知道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那小数减法又是怎么算的呢?
出示: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请你尝试计算。
自己独立计算。
交流:说说你是如何列竖式的。
追问:你能说说小数减法是如何计算的吗?
5.小结
师:通过探究,现在你知道小数加、减法是如何计算的了吗?谁来说说看。
问题二:
 
出示:   475         4.75         475         4.75
        + 34        +3.4        -  34        -3.4
         509         8.15          441        1.35
比较:仔细观察,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最后派一个代表交流。
问题三:
 
思考:整数加减法也是将小数点对齐吗?
从这一片段可以看出虽然小数加减法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但是教师没有直接讲授,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小组合作,交流展示中自主发现问题,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获得知识。
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充分相信学生,一切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时,学习过程将凸显自觉、自主的思维习惯。孩子们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交流自己的发现,小组合作,同伴互助,课堂彰显了一种勃勃的生机。
 
勇于激励,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感悟、质疑和发现中学习,学生会给你一个精彩的课堂。
例如,杨亮老师执教五年级语文《黄山奇松》一课时,课前布置了学生三个大问题:一、读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小提示:可以从课文中找到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进行点评、赏析(看看谁最厉害,能把相关的课外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点评和赏析中)。二、读了课文,联系课外阅读或你知道的资料,你还想说些什么?三、读了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自我经历,交流自己的心得、感悟?
没想到教师开放的设计,换来学生精彩的展示。
师:看了课文,联系你课外的阅读,和手头掌握的资料你还想说些什么?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合作学。推选一组上台展示。
生1:介绍“竖琴松”,因为它主干挺直,顶状如伞,侧干伸出成倒门状。所以它叫竖琴松。
生2展示PPT,出示龙爪松图片给大家玩看图猜名字游戏。
生2:五根主侧根裸露土表,粗大,扇形伸张,似苍龙之爪,苍劲有力,深扎岩中。因为把这颗松形象地比喻成了龙爪,跟它的名字吻合。
(之前,学生一味地只想玩猜名字游戏。此时已经有更多同学明白了:拓展资料,玩猜名字并不只是去认识更多的黄山松,而是要通过这个游戏,从资料中发现它们名字的由来,也就是写实联想部分)
生2继续出示蒲团松图片给大家猜
台下学生:我觉得它应该叫“金鸡独立松”,下面的树干就像金鸡独立的脚,两旁张开的枝叶就像金鸡张开的翅膀。
台下学生:我觉得它应该是“荷叶松”,因为它的树冠像张开的荷叶,亭亭玉立的站在那里。
生2(明白了要挑资料中关键的语句读):它“树身不高,不过一二丈。铺展平整,状似蒲团。”所以叫蒲团松。师:我觉得刚才同学说的“金鸡独立松”“荷叶松”都很好,都挺像的。(台下学生猜测的理由其实就是写实加联想的雏形,他们已经在“生产”新文本了,老师及时鼓励)
生3(出示探海松图片)给台下猜名字。
台下学生:我觉得这是“招手松”,因为它斜伸下去的那一丛枝叶真的像一只手臂,如果有风吹过的话,那从枝叶就会上下摆动,好像在招手。
台下学生:我觉得它是“登山松”,因为它生于悬崖峭壁上,就像是一位攀登者在攀登高峰。
师:这位介绍的时候,紧紧围绕着他们形态的“奇”进行介绍,这也正是它们名称的由来。而且先出示图片让大家猜一猜,然后并不否定大家的答案,因为这些松的名字并不是唯一的,你们大家起的名字也都很好。直到最后才揭示答案,你的教学真高明,老师想跟你握个手,你是我的小接班人。
生4展示“黄山怪石”,但幻灯片上同时出示“金鸡叫天都”“仙桃石”“猴子观海”图片与文字。
台下学生:我给你的幻灯片提个意见,我建议你出示图片后,不要把字一起出来,不然的话,你问我们是什么,我们一看字就知道了。而且这样的话,我们会被这些字束缚了想象力。
师(看到生4表情有点沮丧):大家也来表扬表扬她
台下学生:你做的幻灯片真的很好,课文中讲的都是奇松,而你给我们看了怪石,真让我们大开眼界。你给我们拓展了很多知识,而且他们的背景都是黄山。
生4露出了微笑,并自我点评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交流从课文中的三大名松拓展到了其它黄山奇松,从奇松拓展到了怪石。
由以上片段我们可以看到: “先写实后联想”的写法是本文写作的一个亮点,属于语文本体性知识,它形态很小,很简单,但是却很开放,老师只需要稍微指导一下,点拨一下,学生可以在“小组学”、“展示学”的过程中“高歌猛进”,以此为根基“成长为大树”。
在这堂课上,我们看到了老师的“退”,更看到了学生的“进”,短短40分钟,有学生精彩的PPT展示;有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的补充、交流、分享;有真诚的点评、指导,也有自我反思、沟通……是一种语文与生活的沟通,是真实的实践体会,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张力。
郭思乐教授在《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一文中这样说:教学重过程而不是仅重结果,培养的学生大不一样。这里的“重过程”还是“重结果”涉及的就是课程问题。学校课程不急功近利,而是注重孩子的生长过程,注重他们的长远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程序,或者说是对于各个学科的本体——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进行生本改造。这就是我们将要说的,课程和学科的再造。
因此,我们在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好学为设计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天性“玩”,我们在整个把学变为“玩”的过程中,只要做一件事——寻找根基。所谓根基,它的形态非常小,非常简单,又有着成长为大树的全部可能性,当我们找到了这个根基,立刻获得了另一个幸运:它为我们空出了许多时间和空间,这就是整个课程重构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人民教育》2015.4《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郭思乐
推荐小学教师经验论文
  • “零”作业,让我们如鱼得水
    “零”作业,让我们如鱼得水

    北宋一中 程桂霞 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教师不要只传授知识给学生,更要传授方法;不要一味的给学生讲,而要掌握传授的时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学生才会好之进而乐之。 我校实施的零作业为教师提供了达到这两点的条件,我们感觉真的是如鱼得水。为何这样说呢? 因为以前的课堂拼的是时间,现在拼的是教师的能力;以前的课堂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现在是以传授方法为主;以前的课堂是 教师 唱独角戏,现在的课堂是所有学生才能展示的大舞台;以前的课堂学生昏

    07-22
  • 孩子,请让我听你最真实的声音
    孩子,请让我听你最真实的声音

    海鸥倾听涛声,才会盘旋;雄鸡倾听黎明,才会唱晓;鲲鹏倾听九天,才会展翅。有人说: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我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他们可爱可喜的一面, 在跟他们相处的日子里,我愿意去发现,去挖掘,我愿意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作为一个教师,我只想说:孩子,请让我听你最真实的声音。 课间休息时我回到办公室,刚坐下喝了一口水,门口探过一个小脑袋。白晳的脸,圆圆的眼,说话有点结巴。他是我的学生,成绩不好,每科总在六、七十分打转,上课也

    07-22
  • 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做孩子热衷的倾听者
    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做孩子热衷的倾听者

    师德在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中变化着。今年师德的涵义与以往又有了新的不同,以往的师德它包含了高尚的道德,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如今的师德它包含了四方面的内容,首先它是一种职业道德,其次是体现教师的德性、教养、敬畏的态度及思索的习惯,还包含着要做有文化的教师,最后要有绅士的风度(淑女的风范),也就是说社会对我们教师这一队伍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当今的教师压力也越来越大,面临着新的挑战。 几天的集体师德培训即将告一段落,每次的师德培训总会给我们留下印象深刻的话语,今年的培训也是如此,让

    07-22
  • 王老师教给我们的评卷技巧
    王老师教给我们的评卷技巧

    紧张而紧凑的五升六选拔终于告一段落,接踵而至的便是严峻的评卷工作。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关乎着下届招生的人数。去年、前年的评卷我也是按自己的想法,把试卷逐题讲完就算结束。直到今天经过王老师的点拨,才觉得豁然开朗。说实话,这是几个月以来我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从内心感激王老师。 今天的教研,我第一个展示了自己的评卷课。说实在的,讲完的一刹那,我觉得自己遗漏了什么,可是也说不清缺少什么。随后便是王老师的查漏补缺。在此我就言简意赅地总结如下: 1、介绍题型和出题意图。此次试题优点在:开放性题目、考察孩子的综

    07-22
  • 充分发挥语言功能课内外结合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充分发挥语言功能课内外结合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语言具有交际功能、思维功能、情感功能、审美功能等。而语言的人际交往功能是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口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21世纪是个急剧变化,充满竞争的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密切,因此,新课程改革将语文教学中原来的说话课改为口语交际,是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面对口语交际新的内涵和要求,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培养创新能力,一定要正确把握

    07-22
  • 教师语言的艺术表达——一节公开课的反思
    教师语言的艺术表达——一节公开课的反思

    听了一节公开课,这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相信上课的教师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件资源很丰富,情景、配乐该有的都有。教师也讲的很投入,抑扬顿挫的语调。但她的表情却并没有随着她的声调而发生变化。坐在下面听讲的学生则表情平静,丝毫没被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准备所吸引。教师被学生这样的课堂反应更是感觉在自弹自唱,总想改变点什么,于是提问,然而她的问题还是没能活跃到课堂,有些问题问完似乎课堂更安静,因为太简单,学生不愿回答。为什么讲台上的教师吸引不了学生呢? 观照这位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我觉得有如下两点要注意: 一

    07-22
  • 质量=积累+态度+课堂+时间+学生的自主学习(期中调研)
    质量=积累+态度+课堂+时间+学生的自主学习(期中调研)

    昨天期中调研,老师们很辛苦加班改出了试卷,结好了分数。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觉得非常的难为情:我教的4班是年级垫底。分数与其它班比有差距,但对照学生的姓名再看分数,又觉得很正常。校长让我谈的是如何落实我校学生自主学习,而我觉得自己更想通过这次的期中调研来说一个等式质量=基础+态度+课堂+时间+其它。 积累: 学习是积累,既要有学习方法的积累又要有学习习惯的积累。周一听了一年级的三节数学课,上周三听了三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和六年级的二节数学课,这几节课正好贯穿了低中高三个年段。一年级的数学课让我看到的是起始教育

    07-22
  • 浅析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浅析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十四师一牧场学校 安青霞 阅读是小学生了解自然与社会、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基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