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统计与概率”教学不容忽视——《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有感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5-05-27 20:30:20

《“统计与概率”教学不容忽视——《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有幸作为太仓市首批“民工学校种子教师培训班”小学数学组导师的我在第一次集体活动时领到了教育局发的三本厚厚的专业类书籍,其中有一本就是马云鹏先生的《小学数学教学论》第四版,既然已经是第四版了,内容一定有他独到的地方,抱着解闷的目的,今年寒假我开始阅读这砖块一样厚的书本。
本书共有十二章,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还是受益匪浅,因为可以再学习理论的同时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等类型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案例更是深入浅出,便于像我一样的一线教师理解和实施,尤其是第十章“统计与概率内容分析与教学研究”和第十一章“综合实践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对于我这样师范学习时没能接触先天不足的人来说,更是受益匪浅。
“统计与概率内容分析与教学研究”共五节,主要论述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意义,探讨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的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教学实施的策略、方法以及评价的基本思路。作者在书里说:“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时间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在以信息为主要特征的当代社会中,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学会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道理都明确,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实际教学中老师和学生花在上面的时间却是屈指可数,再加上教材编排上的问题,每一册基本上也就三四个课时,教学目标又缺少量化,很多情况下,此部分内容的教学都是匆匆带过,学生也乐意学,因为没有实质性的作业,***也不涉及难题,可以说是皆大欢喜的内容。然而作为一线教师,却是常常处于矛盾之中,因为教学目标达成的困难和课时教学的限制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花了比别的章节更多的时间看本章内容,细细读来收获不少。本章共分5个小节:统计与概率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价值、课程目标分析、课程内容分析以及教学策略。我对其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分析以及教学策略更为关注。书中对课程目标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做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要关注数据描述方法的学习,注重学生经历猜测、收集、描述和分析处理数据的全过程,认为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与概率课程目标的核心之一。确实,在实际教学中,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目标很多都是非量化的能力和观念培养,是隐性的能力,往往不是几个课时能达成的目标,很多时候往往因为赶进度而被忽略。但是作为一名真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有更加长远的眼光,应该为孩子今后能够更好的认识人、自然和社会,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提高分析问题、教学问题的能力而努力实施“统计与概率”的课程目标,把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随机意识落实在每一节“统计与概率”课程教学中,甚至于渗透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可能环节中。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乘法口诀中的类比思想方法的渗透
    乘法口诀中的类比思想方法的渗透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的自然和简洁。 在2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第一课时5的乘法口诀,通过创设情境,先利用加法计算出2个5、3个5、4个3、5个5相加的和,然后利用乘法的意义把乘法和相应的加法对应起来,得出每个乘法的得数,然后再根据乘法算式自编口诀,再进行交流和修改,从而得出正确的5的乘法

    07-22
  • 听了四边形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听了四边形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一、关注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国家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本节课中李老师由校园场景图引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哪些图形、、、、、、。这样的导入既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学生找到各种图形老师一一贴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分一分。 学生认为是四边形的移在一起。(由于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四边形的概念) 师: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能根据不同形状的四边形说一说四边形共同的特征:、、、

    07-22
  • 解读教材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解读教材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周五下午,我们数学老师又聚集在多功能厅认真学习了杨老师组织的三年级教材分析,虽然说已经教学过两届三年级,对教材颇熟悉,但是从细致地分析中还是让我收获很多: 其一:解读教材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教材分析中,不难看出不管是对《千克和克》、《加和减》还是对《24时记时法》教学,都十分注重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开发。如:为了让学生对千克和克有更好地理解,教师通过放手让学生去超市、菜场等地从认识称出发,去称、数、掂等感知中初步熟悉,然后再通过比较、对比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去发现数学是和生活密切联系的,让学生进一步更

    07-22
  • 数学反思:分数应用题的体会
    数学反思:分数应用题的体会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应用题的重点和难点,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学好分数应用题,就要熟悉和掌握各种类型分数应用题的特点、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进而提高解答各类复杂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在分数应用题中,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再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就迎刃而解,如何找准单位1的量是分数应用题这个难点中的难点。在教学分数应用题的乘、除法时,只要找准单位1的量,就能很熟练的解

    07-22
  • 前置学习的目标该怎么确定
    前置学习的目标该怎么确定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前置性作业这一概念,是在我实习的时候。那时学校举办了聚焦课堂学会学习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我有幸全程参与了。当时听到生本教育、前置性作业这些词,我一片迷茫,脑子里打了好几个问号,是什么?后来我请教了师父,也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对它们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前置性作业是生本课堂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了解之后,我当时就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

    07-22
  • 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动力
    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动力

    解决问题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开展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行为科学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内在力量,它是由人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当学生内部产生学习需要后,它就能有效的影响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去学。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呢?前后知识对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对比学生就能产生认知冲突,而生发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动机,打开学生自主探究策略的思维大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能触发学生学习需要的例题。案例:在教学解决问题策略替换一课时,先出示了一个准备题:小明把

    07-22
  • 培养数感点滴谈 ——数是数出来的,数的大小是相对的
    培养数感点滴谈 ——数是数出来的,数的大小是相对的

    教学比较数的大小之后,我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段教学: 首先,我让孩子充分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课始,我问:数是哪里来的?他们有的说是写出来的,有的说是古代人们发明的我没回答,我让孩子们按照老师说出的数拿出相应的物体来表示,孩子们乐此不疲,根据老师给的数拿出相应的东西来表示它。在这个过程中,抽象的数被一次次赋予了实际意义,因为只有数了才能正确地拿出指定数目的东西。比如说:1,可能是1本书,1支笔,1把尺不管1什么,都是数字1,这就是1这个数的真正内涵。再比如:我让学生表示数2,结果有学生拿了1把尺和1支铅笔,

    07-22
  • 追求数学教学的高效
    追求数学教学的高效

    1.集体研讨,注重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师资配备方面,我们有意识的把中青年老师合理搭配,这样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扬长避短;同一年级,均有三至四位老师,同伴之间团结协作,注重团队力量的挖掘。我们既强调课前对教材的解读,以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也习惯课后的交流,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借助了wiki备课平台,互相借鉴他人的备课所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有效的提高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2.课堂落实,重视每一节课的质量。 同伴之间相互听课学习,已经成为了教学的常态。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家常课,努力提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