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一年级综合与实践类的课《我们认识的数》听后感:增添素材,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8-07-19 16:21:34

《一年级综合与实践类的课《我们认识的数》听后感:增添素材,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这次有幸听了四堂一年级的综合与实践类的课《我们认识的数》,在听课过程中,我们也领略到各个学校教师对教材的不同解读,可以说这除了代表教师个人,更齐集了各个学校诸多老师的智慧结晶,其中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陆渡小学成萍红老师的这堂课,有许多的地方时值得我这个同样作为一年级教师学习的,下面就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增添素材,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
成老师对一年级孩子的知识水平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在课前也已经预设到了学生对生活中的数了解的范围是比较窄的,局限在找出家中的数比较多,即使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了找一找这样的前置作业,但是学生在用一百以内的数说一句话,仍然出现了比较单一的举例,所以事先成老师已经从生活中选取了一些图片,如牛奶的价钱,人民币的面值,月历牌,故事书的页数等,这些例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不是我们找不到,而是缺乏找寻它的眼睛。教师想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首先我们自己就要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在这堂课中,我们看到了成老师就是生活的一个有心人,选取的事例都是实实在在在我们身边的。
二、指导细致,小组合作有成效
成老师这堂课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对一年级学生小组合作指导师比较细致的,能够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三个活动层次比较清楚,从扶到放,逐步展开,同时又利用争夺合作星的契机,不断给孩子以鼓励,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在鼓励中,在竞争中,慢慢掌握如何合作,如何倾听,让小组合作发挥最大的功效。整个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一年级小朋友合作井然有序,一点不乱,我想收到这样的效果也是归功于成老师小组合作要求的细致。
三、不忘回归,体现估算价值
小朋友在动手操作、观察、探索中,逐步掌握了同一个小朋友,抓东西,东西越大,抓到得越小,东西越小,一把抓得越多,可以这样一个环节给了小朋友以丰富的活动体验,学生对内容得理解也是比较清楚的,但是运用了估算,并不是为了完成这题,而做这题,我们看到了成老师教学设想的深刻之处:估算最终还是要运用于生活的,所以老师又设计了一个估计书本本数的练习等,从一个侧面,也可以让孩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生活中的问题,体会估算的价值所在。
对于成老师的课,包括其他三位老师,在说一说这一环节,学生说的情况都不是很理想,这也可能是借班上课的一个弊端之处,假如在自己班上课,我也有这样的设想,布置班内的小朋友到生活中去找数,提前一天我觉得在时间上是不够的,最好给孩子更多一点的时间,特别要有星期六、星期天放假更好,孩子们去的地方多了,自然看到也多了,找到的数也就更多了,可以请家长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孩子找到的数,把照片发给老师,老师对照片进行筛选,事先做到课件中,课堂上,可以请小朋友结合自己找到的图片来进行介绍,对学生的情感上也是一次激励,我想一年级的小朋友看到自己收集的,被老师用到课堂上,对这堂课后续的开展,会起到更大的效果。如果小朋友没有收集到的,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补充。但是这个环节应该是在学生真的走到生活中去找、看之后,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是更有效的,看到少了,知道的当然也就更少了。
对于提前让小朋友回家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年龄,这个也不用提前布置,因为这个内容早在数学书23页上就已经提及了,你在这里提前一天让小朋友回家问,反而对第二天的课,对学生有了一个定性的引导,所以在交流时,范围就更窄了。
四个老师的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借鉴的地方,一年级的综合与实践课,就是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积累。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全国“学成导航·活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会
    全国“学成导航·活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会

    2011年5月,我来到了美丽的江海门户海门,参加《全国学成导航活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会》。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我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和潘小明的课,参加了专家学者们主题讲座,让我感受非常的深刻。我想谈谈这两天来我的收获。 首先,对学程导航的理解。在去海门之前,我对学程导航已经有所了解,但对其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却不甚了解。在活动的开始,许新海博士在开幕式中就为我们深入简出的讲解了学程导航核心价值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学程导航直接指向于学生围

    07-22
  • 探究长方体棱地长度相等及位置关系
    探究长方体棱地长度相等及位置关系

    (探究过程) 师:要搭一个完整的长方体需要几根小棒? 小棒可以随便拿的吗?(小棒不同长度不同颜色) 生:同桌合作,观察自己搭的长方体,边想边搭 师:搭好了,指一指,数一数一共几根小棒?(引出棱) 师:12根小棒可以随便拿的吗? 师:刚才有些同学没有搭晚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没有完成的作品)。如果继续搭下去能搭成一完整的长方体框架吗? 师:这个框架还缺少了几根小棒?这些小棒应该在哪个位置呢?谁来指一指。这里应该搭什么颜色的小棒?这里搭一根蓝色的会怎样?想一想,为什么一定是黄颜色?为什么这个方向地4根小棒

    07-22
  • 对数学教学细节中潜在误区的反思:超值的夸奖
    对数学教学细节中潜在误区的反思:超值的夸奖

    这是一堂一年级数学课。某同学一段不算很精彩的回答完后,老师对他大加赞赏,并与全体学生一起大张旗鼓地称赞:棒!棒!你真棒!继而发一份象征性的小奖品。被表扬的同学鞠躬还礼,谢谢 !这种情形在课堂上多次上演。课后,几个同学围在一起互相欣赏奖品,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想方设法多鼓励学生,保护和激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节催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形成积极的强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但凡事都有个度,表扬鼓励并非灵丹妙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要讲究方式,切忌廉价、夸张

    07-22
  • 微格研练,促我成长
    微格研练,促我成长

    微格研练,曾经对这个课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它所讲何事,但通过一次次参加这个课题组的学习活动,让我对它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它就像一面大镜子,能让自己更直观地看到在教学上的不足,知道自己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从而使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本学期上了一堂教研课《算24点 》,这是一堂在教学完乘法口诀之后的活动课,通过玩牌这样一个活动,提高加减乘除的口算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说这是一堂让学生很感兴趣的课。 一、导入部分的研练 研练前的设计:老师举起扑克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扑克牌。你

    07-22
  • 观看《圆的认识》反思:探究性课堂的精彩
    观看《圆的认识》反思:探究性课堂的精彩

    暑假在网上观看了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一课,让我感受到了真实而富有探究性课堂的魅力。张老师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的积极性和孩子们脸上激动的神情,与自己课堂上学生的默不作声、无精打采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思教学的过程,或许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两个片段案例得到一些启发。 片段一:在活动中整体感知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的聪明,所以,一会儿老师要把这个圆片放进信封了,让同学们把他摸出来,有没有信心? 生齐:有 师:我不会轻易的给你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的,这里面不仅仅有着一个圆,还有其他的图形,想看看吗? 利用课

    07-22
  • 浅谈在找次品教学中优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浅谈在找次品教学中优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有多种策略,而如何选择最优的策略就需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猜测、验证等方法找到最合理、最省时、最优的方法,进而感受到优化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所在。 现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

    07-22
  •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今天,教学圆的周长。研究圆的周长需要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然后再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推导出周长的计算方法。因此,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能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课一开始,我就直奔主题,今天我们要研究圆的周长。谁知道圆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呢?两个班都有5、6位学生举手了。圆的周长=3.14直径,c=d,c=3.142r。有学生是从书本上看到的,有学生是听说的,有学生是家长教的。于是,我追问学生3.14是什么? 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学生都茫然了,不知其所以然了。学生有了探究欲望,才会激发学生

    07-22
  •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合理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合理优化

    教材把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组合在一起。最小公倍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通分做准备。但我还是按照老教材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时,让学生学习最小公倍数。 新课标教材对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给出了很多不同方法。有分别写出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常称为排列法;有写出某一个大数的倍数,再从小到大依次判断它们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从而找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常称大数翻倍法;有利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还有培训时学习的简单快捷的短除法,可书上没有出现。这么多的方法,作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