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质疑能力的培养路径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9-03-09 12:26:54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质疑能力的培养路径》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新课改得以实施,对小学数学学生质疑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成为判定学生整体能力的标准之一。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问题质疑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充分认识到质疑能力的重要性,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培养小学数学中学生质疑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笔者将简述小学数学学习中质疑能力的作用,探究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质疑能力的培养路径,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质疑能力   作用   培养路径

前言:质疑能力,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易遇到各种问题,为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需小学生深入思考,而质疑即是推动学生深入思考的内在动力。同时,小学数学属于小学生接触数学的初级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科学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一、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质疑能力的作用

(一)质疑能力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

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升,限制学生思维发展。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不断探索数学问题,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学生的质疑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数与数之间的比较》,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个情境问题:袋子里有20个苹果,15个香蕉,5个橘子,苹果比香蕉多几个呢?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给定题干,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在对比、分析过程中,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苹果比橘子多几个?香蕉比橘子多几个?学生以题目中的问题为参考,对比分析,进而提出不同的问题。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能激发,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个体思维的有效措施

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采用“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采用固定思维模式学习,致使学生个体思维未得到有效开发。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处于数学学习初级阶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期。在质疑能力作用下,学生通过自我探究,促使小学生质疑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学生个体思维得到开发,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学习《可能性》,借助猜硬币的游戏引入可能性。在讲该部分内容时,利用“摸球”游戏。笔者事先准备颜色不同的球,请同学摸球,指导四位同学装球。让同学亲自感受“动手操作、分析体验、提出猜想、实例验证、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在此游戏中,学生感受到:若袋子里全是黄球,则一定能摸到黄球;若袋子里装有黄球和蓝球,则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蓝球;若袋子里装有红球与蓝球,则不可能摸到黄球。学生通过感受“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的应用,进而了解其区别,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此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质疑:我将7个黄球和1个蓝球放到袋子里,可我摸了8次都是黄球。在此,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值得鼓励的,同时对于学生的质疑应如何解决呢?笔者将7个黄球和1个蓝球放到袋子,让学生摸,结果显示,一共摸了9次,包括8次黄球和1次蓝球。经过如此,该学生明白若继续摸,则可能摸到蓝球。



二、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质疑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明确教学主体,营造质疑环境

小学生视老师为权威,致使小学生质疑能力得不到发展。因此,为培养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质疑能力,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视学生为课堂中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环境,达到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的效果。

例如,《用百分数来解决应用题》,在学习该部分基础知识前提下,笔者设置以下一道练习题:三年级二班总人数在40人以内,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0%,能否计算出三年级二班男生与女生分别为多少人?在给定条件基础上,为学生创造质疑条件。部分学生认为题干中缺少条件,无法计算。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提出:根据题干可知,三年级二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0%,是否能够将其作为已知条件,计算男生与女生的人数呢?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展激烈的讨论,既充分展示了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且促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发展,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质疑意识

传统教学观念下,学生想要获得一滴水,其前提是老师先有一桶水,教学即是一个舀水的过程,学生即是一个容器。换言之,即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下,教学观念得以转变,学生学习属于小溪汇成大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媒介,而质疑是学生知识得到拓展的手段和动力。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将质疑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质疑,进而提升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三)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敢于质疑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诸多学生以老师讲解的内容为权威,即使存在质疑点,也不敢提出。一方面,在课堂上提出质疑,害怕老师批评。另一方面,怕同学嘲笑。在此情况下,学生不愿主动提出质疑,导致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致使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针对性、目的性、有效性。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敢于质疑,勇于表达心中疑惑,达到提高质疑能力的目的。例如,老师可以利用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激发学生提出质疑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四)精简课堂内容,为学生质疑提供空间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导致诸多老师为完成教学内容,忽略学生质疑环节。待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未来得及思考,老师又开始讲解别的内容,使得学生的质疑能力得不到开发。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在熟知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精简教学内容,为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质疑和思考提供充足时间,保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创新思维得到开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平行四边形初步认识》,在正式上课前,笔者将本课题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在此,笔者将提出以下问题:看到平行四边形,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属于平行四边形吗?在学生提出质疑后,再正式讲解平行四边形。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就一事物提出问题,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三、小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小学生接触数学的初级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质疑能力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新课程实施背景下,质疑能力得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关注与重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学生个体思维能力的形成。因此,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老师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正确认识质疑能力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作用,采用有效手段,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下降
    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下降

    本周我校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素质测试,作为英语教师的我在监考数学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如今初中生对计算机的依赖,以及由此带来的计算能力的薄弱. 监考中闲来无事,就顺便检查学生卷面,结果发现一个极其简单的计算环节,竟然出错的人不在少数,题目中有一步是X/2=450,正确答案当然是900,结果都算出225来,惊讶之余,不免沉思. 现在几乎所有的初中教材都有要求使用计算器来解决的问题,这样做我想主要是为了替学生排除繁难计算的障碍,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运用数学来解决更有意义的问题上,这一初衷无疑是好的,但也带来了

    07-22
  • “数学作业我优秀”――形成性评价的一点做法
    “数学作业我优秀”――形成性评价的一点做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觉得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管是作业还是测试成绩,两极分化较明显。这固然与学生大脑反应的快慢,接受能力的高低有关,但是我觉得与学生学习习惯不良有着更大的关系。有的学生平时作业拖拉,细心、认真不够,上课不专心听讲等,是导致成绩跟不上的主要原因。我尝试开展了以数学作业我优秀数学作业我优秀了为主题的比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改变部分学生学习被动局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班级分四个小组,指定一个学习主动,习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但当负责人,

    07-22
  • 在“认识钟表”中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在“认识钟表”中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 一年级上半学期学生只需要会认整时和半时。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来认识钟表呢?反复研究教材后,我在教学时渗透了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如何区分整时和半时呢?我让学生看分针,如果分针指着12表示是整时,如果分针指着6表示是半时。现在学生在认识钟表时,都知道先看分针来确定是整时还是半时。

    07-22
  • 利用数形结合来体会分数的意义
    利用数形结合来体会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朱老师在讲解分数的意义时,非常注重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条件。老师再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 进一步让学生来探究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认识。例如本节课朱老师安排了好几次的操作活动,在认识1/2时,学生通过分月饼初步感知了1/2的意义后,师又安排了一个找圆形1/2的活动,让学生从实物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认识1/4时,学生利用圆形和一张正方形纸,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折法,所呈现出的这张纸的1/4也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进行思维训练。同时让学生感悟,尽管折法不

    07-22
  • 三年级随笔:今天的上课真有趣
    三年级随笔:今天的上课真有趣

    今天,孩子们要学习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本来打算自己讲的。在批孩子们的回家作业时,发现我走的两天里布置学生自己找计算题做,竟然有好多学生找了多位数乘法。于是就临时决定让孩子们自己给自己上课。 上课了,走进教室,简短得师生问好后。我说:今天,我不上课。孩子们一惊,我又说:想让你们自己上,老师当学生。孩子们有的兴奋,有的沉默。我又说:先看书十分钟,想一想你怎样才能讲得让大家明白。 很快十分钟过去了,孩子们跃跃欲试。 第一位学生上来,一声不吭,拿起笔写上竖式 1 2 3 3 6 然后手指指着竖式嘴里念道

    07-22
  • 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动力
    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动力

    解决问题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开展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行为科学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内在力量,它是由人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当学生内部产生学习需要后,它就能有效的影响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去学。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呢?前后知识对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对比学生就能产生认知冲突,而生发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动机,打开学生自主探究策略的思维大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能触发学生学习需要的例题。案例:在教学解决问题策略替换一课时,先出示了一个准备题:小明把

    07-22
  • 培养数感点滴谈 ——数是数出来的,数的大小是相对的
    培养数感点滴谈 ——数是数出来的,数的大小是相对的

    教学比较数的大小之后,我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段教学: 首先,我让孩子充分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课始,我问:数是哪里来的?他们有的说是写出来的,有的说是古代人们发明的我没回答,我让孩子们按照老师说出的数拿出相应的物体来表示,孩子们乐此不疲,根据老师给的数拿出相应的东西来表示它。在这个过程中,抽象的数被一次次赋予了实际意义,因为只有数了才能正确地拿出指定数目的东西。比如说:1,可能是1本书,1支笔,1把尺不管1什么,都是数字1,这就是1这个数的真正内涵。再比如:我让学生表示数2,结果有学生拿了1把尺和1支铅笔,

    07-22
  • 关于数学共同体培训的几点想法
    关于数学共同体培训的几点想法

    1.数学基本功培训。培训内容:考虑我校数学教师比较熟悉数奥起跑线和冲刺这两套教材,故本学期的练习内容主要参考《奥数》(总主编:单墫和熊斌)。这套教材相对较难,所以由我根据每讲的主要思想做一定的筛选,以一周一练的方式给老师们训练。练习以自学为主,每个备课组以组长为核心(如果组长年纪偏大,已不在下次考试范围之内的,可另择他人),每周交流答案,要注意方法的选择,以真正实现结题能力的提高。学期期末,将以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为范围,组织校内的竞赛。此项活动应列为每学期的常规训练项目。 培训时间:贯穿整个学期 2.课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