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数学的乐趣在于思维的碰撞,方法的交流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9-03-18 16:18:39

《数学的乐趣在于思维的碰撞,方法的交流》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作为一名三年级的数学教师,如何发展学生思维,如何让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美国学校里、美国老师对边讲点什么东西,都喜欢在黑纸上或白纸上写写画画,帮学生把信息图表化、形象化、要点化。这样具体化的好处,就在于能帮学生快速梳理思维,领略重点。这种方法叫作可视化思维。

    可视化思维如何运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去呢?在这里,我结合实例说一说。

圆图,可以帮助孩子定义某种图形,特别适合学生关于一个主题的头脑风暴。在图中心画一个核心圆,里面描述 定义的主题,如:长方形。在核心圆之外,用关键词描绘出大家对长方形的各种描述。

双泡泡图,涉及两个主题的关联和比较,。把两个主题分别画在两个圆中,周围的泡泡就是关于主题的属性或者联想,如果一个泡泡和两个主题都关联,那么它就可以用线跟两个主题圆都连起来。如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时候,他们都拥有四条边和四个直角,其余的特征用其它泡泡表示,这样,两种图形的共性就一目了然了。

树图,可以把事物分门别类的列出来。列入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分为列表、画图、从条件出发、从问题出发以及假设。

流程图,描述了一件事情的各个过程。在最大的方框内,首先写好这个事情的主题,然后用小方框描述完成这个事情所需要的每个步骤,并且用箭头将这些步骤联系起来,非常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的缜密性。例如在总结列竖式的计算过程的时候,先把数位高的写上面,然后数位对齐,在从各位算起,算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那一位,哪一位上蛮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这样的流程图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加直观的表述了整个计算过程,简单易懂。

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的图示技术把比较抽象的思维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抽象的概念和思考让学生觉得困难和容易混乱,此时,思维可视化的方法有很好的应用。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把握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把握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中的一组崭新而富有个性特色的内容,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向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革展现了新的理念,并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

    07-22
  •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并行不悖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并行不悖

    预设是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而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只有重视生成,教师的课堂教学才增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可能。 我想很多的一线教师在课堂上都面对过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课前仔细分析教材,考虑学生的学情,对课堂教学做出了精心的预设,但真正在课堂实施的时候,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完全不在我们的预设之内。那是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是具体的、

    07-22
  • 练习设计“生活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练习设计“生活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为一民教育工作者,笔者深知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练习的好坏关系到学生新受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练习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什么样的练习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练习的设计应该把每一个知识点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相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地去分析、研究、讨论、反思所以能更彻底地体会到数学知识

    07-22
  • 预设与生成的相辅相成
    预设与生成的相辅相成

    预设是指教师在备课和实施教学活动时,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领,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的问题情境,设想在课堂中会引起那些因素变化,会生成那些新的资源。我 理解的预设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设想。它不仅包括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还包括对课堂上可能产生的走向、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影响教学进度与目标达成的其他不确定因素的预先思考和应对策略。教师的预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是预设是事前设定的,但也应提前做好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调整的准备。 案例:义务教育课

    07-22
  • 如何让前后知识更好的衔接
    如何让前后知识更好的衔接

    本单元教学了乘法,其中第一课时不进位乘法中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在前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时,学生根据题意能够想到203,可以用20+20+20=60,也有学生想到因为23=6,所以想到203=60,能想到这种方法很好,但是学生未必说得出其中的道理,所以在这个时候老师对这样做的道理进行了解释,是由于2个十乘3就是6个十,6个十就是60,所以只要想23=6,就可以知道203等于多少了。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反映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准确率比较高。 接下来教学了两位数乘一位

    07-22
  • 推进全优课堂教学反思
    推进全优课堂教学反思

    有幸听了白碌小学张老师的课,让我感触很深。张老师教学的是三年级数学中的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听了他的课就让我想得到了我的课堂,以及去年我带三年数学教这一课的情况,发现和人家老师差距还是很大的。 特别是她在设计学案有独特的地方,采用编写算式,编写儿歌等方式达到巩固所学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达到了巩固学习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低年级数学教学起到了作用。 我就想在一年级教学中,也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多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题目,小游戏等,达到巩固所学内容。而预习检测,我觉得对于一年级来说

    07-22
  • 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体验
    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体验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十几年的课堂教学,几轮的课改经历,促使我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一次一次的自我否定剖析之后,我的课堂教学技艺有了很大长足的进步。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在操作中经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体验更深刻。在教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我让孩子们利用身边的资源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制作形成对几何体的直观感受,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尝试,初见成效。 一、先想一想,再摸一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

    07-22
  • 小学数学阅读:问题、实践与反思
    小学数学阅读:问题、实践与反思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阅读的理性回归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亟须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数学阅读的价值取向是数学阅读的归宿,有效的数学阅读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实践中,应提供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的愉悦,多渠道延伸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作用,并以此作为数学阅读的起点。同时,以多种策略提高解读教材能力、掌握方法提高审题能力的数学阅读教学策略为主线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有效的数学阅读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当下小学生数学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 (一)典型现象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