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中呈现高效课堂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9-03-23 16:22:54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中呈现高效课堂》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方式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内化,课堂中教学成效的高低,它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经常把练习作为巩固新授的手段,只是不断的操练,而不去思考其重组与精炼的价值,所以在一段时间中,教学无法取得突破。针对这一教学现状,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仁开始追求有效的练习设计,为学生取得轻松广阔的学习平台,而我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分享着练习设计的精彩与奇妙。随着教学能量的增加,我也开始寻找练习设计中的最高享受——课堂轻松而愉悦。

一、在新授课中,提高巩固练习的价值

新授课的重心虽在于知识点的传授,但我们如果创造有意义的练习平台,不仅可以凸显新授知识的价值,更可增加其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作为设计的主导者,应该为此而多做考虑。

1、设计精彩而不失巩固的目的

用简单的操练来作为练习的手段肯定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但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活动参与,就能把枯燥变为精彩。在很多次的听课中,我就发现了有以下几种很特别:

勇闯几关式。在新授后,安排闯几关的方式,由简单到难的不断递进,以学生的挑战心态为切入点,把课堂的学习氛围推向高潮。

抢摘智慧果式。这一般用在低年级的新授后的练习上,几道习题的难度相当,都是为巩固一个知识点而准备,利用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都能取得很好的参与效果。

卡通人物参与式。根据那时学生对卡通人物的导向,如奥运会五福娃、喜洋洋与灰太狼、孙悟空与猪八戒等,让他们参与课堂,带领学生进行解题,能舒展课堂的紧张气氛,增加一些童趣。

这些特殊的设计,把新授变得趣味,把练习巩固变得精彩,让课堂的效率也得到的很大的提高。

2、适当的穿插恰如其分

在以前的教学中,总是把新授课呈现这样的模式:复习——新授——练习巩固——总结评价,把每一个部分都分割的非常具体,很让人产生乏味心里,练习的作用也只是为了检查教学的效果,不能充分展示课堂的魅力,在这种情况下的课堂可能暂时有效,但却无法持续有效。其实,我们不必分割的特别清晰,可以授中有练,练中有讲,把新授与练习进行适当的穿插,让新授的兴奋持续。
如在教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认识线段》时,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把画线段的新授部分与练习的连线段串联起来。画线段
1、你想给你的新朋友“线段”画一幅画吗?线段是直直的能直接画吗?那你会用到什么工具呢?(用尺)

2、学生独立画线段,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各种画法。
3、交流画法,选择让不同方法的学生回答。(点点线、线点点、点线点三种画法,对于学生中端点用小圆点和小竖线都给以肯定,但要强调美观。)

4、老师今天不巧忘记带尺了,我想按你们得方法到黑板上画一条线段,那怎么办呢?

引出处了用尺画外,还可以借助一些物体的直直的边进行描画。

教师借助书的边进行描画,但选择点点线这种。

连线段

过渡:小朋友们,发现了吗,就这种画法,先画两点,再连线,当点画好后,还有别的连线方法吗

1、两点确定一条线段?

留出空间:你们也在白纸上点两个点画画看。

得出: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2、三个点画线段

引导:如果有三个点,连接每两个点画一条线段(师先示范画一条),能画几条线段呢?就好像3个小朋友,没两个小朋友是一对好朋友,能组几对好朋友呢?先想以想,再在纸上画三个像黑板上的点,连一连,找一找。

得出:三个点,连接每两个点画一条线段,能画三条线段。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呢?(三角形)

3、四个点画线段

设疑:如果有四个点(每三个点不在一条线上),连接每两个点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线段呢?

学生先进行猜测(四条或六条),再打开书画一画。

交流,投影学生的画法,让他们自己说说是怎么画的,帮他们整理出有条理的画法。

得出:四个点,连接每两个点画一条线段,能画六条线段。

4、拓展:如果有这样的五个点呢?小朋友们课后可以照着刚才的方法自己去画一画,找一找。

这样的串联,不仅过渡自然,也把学生的关注点巧妙的由画转到连,而没有任何的生硬感,让线段的学习由一个层次上升到另一个层次。

二、在练习课中,追求练习课堂的美妙练习课就是以练习为主体,穿插知识的巩固,这部分的内容诠释的怎样会直接形成两个极端:一是按顺序没有改变的练,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无奈,课堂效率低下;二是设计具有针对性、验证性、反思性、趣味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轻松,课堂效率较高。而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就进行过这样的一节对比研究,效果立竿见影。

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四上第一单元《除法》中的一课时,讲授内容为2~8题。



在A班,从第3题开始一道道的做,课堂中只有对与错的声音,学生学习很沉闷,解题速率低下,到课结束还有2、7、8没来的及练,未能完成教学任务。

在B班进行了如下的重组与设计,并做了如下的课后记录:

一、 口算本的口算练习

这还可以对孩子的口算技巧进行补充,如72÷3,可以把7除以3余下的余数1写在72的下面,方便把它和2和为12进行下一步的口算。我发现经过几次这样的强调,明显的学生对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口算有了速率与正确率的双重提升,这是很理想的。

二、 书本的第4题

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是本节课练习巩固的重点,而学生能否正确的选择“四舍五入”是正确的关键,而这一题正好可以进行这样的操练来巩固他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并渗透估算的技巧,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三、书本的第3题

在作业中就发现很多学生在口算商与原来除数相乘时发生错误,而这一步骤正好又是在“四舍五入”之后,所以用语言来激励学生正确对待这一部分的口算,就很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口算的过程中一位学生的28×4算作7又正好给了所有孩子警示,让我这一部分的教学事半功倍。

四、 书本的第5题

本题的几道题都不难,商也都是一位数,不存在思维的深度,做只是达到回忆和对比的效果,所以我让三大组每组一对,用比赛的方式来提高正确率与速度,并在每组中选择两位最快的同学进行扮演。经过这样的处理,不仅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豪感也明显的高了起来,为后面的练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 书本中的2、7、8题

纯粹的计算到这算是结束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引导孩子独立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二之后的计算经过之前的练习已不是问题。到下课铃打响的时候,任务圆满结束,大概拖了1分钟的时间,课堂作业本全部收齐,而我和学生都开心的走出了教室。计算本事枯燥的,但却在这样的练习重组中找到了快乐,不仅计算教学的练习设计可以如此,图形与统计也可找到这样的价值体现,达到课堂的有效。

三、在复习课中,呈现练习总结的完善

在教学中,很多人把复习课等同于练习课,而简单的进行操练,这就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练习与复习的本质区别。所谓练习,字典上理解就是“反复学习,以求熟练”。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什么是复习?复,指反复。意在重复。但数学课中的复习,决不是机械的重复,不是“炒冷饭”,不是把平时学习过的内容重复一遍,而是要把平时所学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部分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揭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把这两部分进行混淆,就有可能对造成对数学知识掌握的认知障碍,而影响后面的学习,所以复习课中的练习更需要重视。而我就曾因为对这两者概念的错误理解而造成教研课的尴尬。

诠释内容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的第三课时,为几道习题,为彰显我的能力,我摒弃了书本的很多内容,而以一张象棋盘来作为全课的主线,在磨课中被批评的一文不值。其一,弄错了这节课的课型,这虽是节练习课,但本单元只有三课时,这实际也是一节复习课,要起到对前面知识点的巩固,而你的象棋盘只有练习的作用,未体现复习的取向;其二,作为书本的研读者,摒弃了书本而选择其他,视书本的价值何在;
其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不够,从课堂中可以体现,只有个别男孩子感性趣略懂一二,而其他都为旁观者,再者象棋的布局也不够正确,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面对这些批评,我抓住了复习课这个主体,紧扣书本,把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重新设计,上了一节具有复习味的练习课,把确定位置的两种方式和各种练习串联起来,不断的对比,也增加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如学校教室的布置、中国象棋、国际象棋、电脑表格设计的知识,把课堂上出玩的意味,取得了好评。

把握好复习课中练习的设计,能直接影响学生对一单元甚至一册书的学习,这也就直接主导着有效在知识接受方面的呈现,需要我们勤于专研,为此而多做贡献。

只要数学的学习不断,练习设计的源泉就会川流不息,只要我们勤于动脑,而不依赖书本的一道道过渡,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学情的准确分析,进行有效的重组,就能变沉闷到活跃,变单向到多维,变空洞到具体,把数学课堂中的练习上出别样的风采,发挥出练习设计的最大效益,达到课堂中的持续有效。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乘法口诀中的类比思想方法的渗透
    乘法口诀中的类比思想方法的渗透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的自然和简洁。 在2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第一课时5的乘法口诀,通过创设情境,先利用加法计算出2个5、3个5、4个3、5个5相加的和,然后利用乘法的意义把乘法和相应的加法对应起来,得出每个乘法的得数,然后再根据乘法算式自编口诀,再进行交流和修改,从而得出正确的5的乘法

    07-22
  • “找规律填数”的案例反思
    “找规律填数”的案例反思

    找规律是数学中一个较大的范畴,也是一个难点,要学生找准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和正确的评价。如若教师自身带有不确定性,则很难有精彩的课堂。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找规律填数的案例: 1 6 5 7 () () 2 12 10 () 20 () 在学生找出规律:上面的数乘2等于下面的数,下面的数除以2等于上面的数。以后,有学生提出了最后一组上下括号都可以填0,又有学生进行了反驳。教师对于0这种特殊情况备课时并没有作好预设,因此课堂上思维盲目的跟着学生走,无法发挥课堂指导者的作用,另外教师自身对教材理

    07-22
  • 在丰富的生活素材中深化知识——有感于第十一册《位置》的教学
    在丰富的生活素材中深化知识——有感于第十一册《位置》的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技能,老师在教学中要挖掘生活素材、依靠生活素材来为学生的提高服务。 现以第十一册《位置》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丰富的生活素材中深化知识,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位置》一课的目标主要目标是: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并初步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环节。 第一层次: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素材中,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会根据物体的具体位置写出相应的数对,这一环节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能力。为此,老师

    07-22
  • 听三年级第三、四、五单元教材培训后感
    听三年级第三、四、五单元教材培训后感

    10月14日下午,在多功能教室里,我们通过视频直播,学习了三年级第三、四、五单元的教材培训,这三个单元中《千克和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质量单位(教材中用的是重量单位),因此,徐老师对于这个单元关于让学生通过到生活中去找一找,用秤称一称,看一看怎样读,用手掂一掂等数学活动,在情境中感受重量单位的使用,通过操作和实践中感知重量,建立质量观念,让我感受比较深刻。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学生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机会去积累经验,充分感知,将零散的生活经验提炼成数学经验

    07-22
  • 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动力
    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动力

    解决问题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开展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行为科学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内在力量,它是由人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当学生内部产生学习需要后,它就能有效的影响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去学。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呢?前后知识对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对比学生就能产生认知冲突,而生发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动机,打开学生自主探究策略的思维大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能触发学生学习需要的例题。案例:在教学解决问题策略替换一课时,先出示了一个准备题:小明把

    07-22
  • 听张老师的《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听张老师的《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脱离了实际。数学教学尤其是计算教学常给人一种脱离生活、枯燥无味的感觉。为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张老师能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全面、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而张老师给学生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

    07-22
  • 论文: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成绩
    论文: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成绩

    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成绩新疆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学校 王新安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高段数学成绩,从我的多年教学经验总结,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到畏惧、枯燥、无味,对数学没有兴趣。学生一般基础都比较差、自学能力差、缺乏主动性、反应能力较低,加上有些学生连普通话都不会听,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针对此种情况,在我任教小学数学教师以来,我就苦苦思索怎么样教好少数民族生的小学

    07-22
  • 例谈小学数学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例谈小学数学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尤其是文本的阅读,历来被看作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向来被忽略,甚至在不少公开课教学中,有时候根本就没有组织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这一环节。以至于,早读时间,学生往往捧起的不是数学课本,因为数学课本中可读的文字确实有限。其实,不光语文教学需要组织学生阅读,数学教学更离不开文本的阅读,没有对文本的理解,就没有清晰的数学思维。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苏霍姆林斯基用这样的话道出了阅读对思维的重要性。 那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文本的阅读呢?笔者做如下例谈: 一、概念教学中的文本阅读 数学上的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