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让学生根据经验进行合理猜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9-04-15 16:37:45

让学生根据经验进行合理猜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因此,教学中采用猜测需要思考:能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能否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能否让学生的合理推理有意义?能否创造机会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事实和经验?上例中,学生看图写出三个方程,在观察方程得到“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上相同的数,等式不变”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猜测在其他的方程中是否也具有这样的规律?笔者认为,这样的猜测在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合理推理等方面价值不是很大。因为无论是图或是列的方程都已经直观地向学生说明等式中存在的另一个规律,而且学生已经用完整的话阐述了这直观的事实。因此,这时的猜测、验证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同时,在这时作猜测后,学生很难举例去验证,课堂上所呈现的那些作为验证的回答“4=4,4×3=4×3”、“7=7,7×0=7×0”显然没有意义。由此看来,运用“猜测——验证”的教学方式需适宜,教师事先需把“猜测是为了什么”考虑清楚之后再作安排。

2.何时引导猜测?

那么,以上案例是否有“猜测——验证”的教学需要呢?笔者认为只要时机安排得当,这个教学内容采用“猜测——验证”能够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基于等式性质一进行合理推理,从而得到等式的另一个性质。具体可作这样的安排:

课堂伊始,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来说说具体的内容?

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已经学习的等式性质进行合理的猜测,猜一猜,在等式中还可能存在怎样的规律?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完全有能力猜测: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结果还是等式。当然,在这里,大多数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还不能考虑到关于“0除外”的问题,但教师不需要补充,而是在学生猜测后,作这样的引导:你是怎么想到等式中还可能存在这样的规律?能否有理有据的告诉大家你的想法?这一提问无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他们不得不去考虑关于这样猜测的合理性。

猜测的时机非常关键,时机把握好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就能激发。与上例相比,显然在上课伊始就引导学生猜测,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学习空间的拓宽无疑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去调动学习经验。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的确,如果猜测前还像上述案例中教师不断作铺垫,那么学生就不可能放开思维去驰骋想象,也就难以产生令学生欣喜的发现。

把握猜测时机,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让猜测真正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是教师必须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3.怎样进行验证?

对于很多老师来说,验证就是让学生举一些例子来说明猜测的合理性。其实,关于验证,笔者认为不可小觑。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简要说明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简要说明

    一、 尊重学生认知起点 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读、会写百分数(上日也已经布置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在尊重学生这一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了教材的编排,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先学习百分数的读、写,再来重点研究它的意义。 二、 凸显百分数的作用和学习的必要性。 在学习任何一个知识之初,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这一内容 的实际用处,从而产生学习它的兴趣。因此,在课的一开始,设计了两组信息的对比,希望学生从中能初步感悟到百分数的作用,以此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

    07-22
  •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如何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如何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数学,是从具体的物体开始认数,很多知识都是从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1000以内数的学习也以具体的事物或图形为依据,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表象中抽象出数。 我用小正方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开始借助小正方体数数,经历数数,感受到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不同的数数方法,同时直观感受一十,一百,一千的表象,知道一十是1列,一百拼成1片,一千成了1个大正方体,为进一步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打下基

    07-22
  • 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
    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

    魏书生谈学习指导一书中,第四章节专门阐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很多观点、做法虽然我们在实践中也想到或者做着,但是没有这么系统的梳理与坚持,细细品味,确实令人敬佩。 本书46页中提到: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是培养自学的习惯,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立体范畴,他不属于一般的能力,不是一两次自学实践就能具备的。每次自学过程就像点,自学习惯就像线,现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能力的体。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分为五个阶段,首次慢动,逐渐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进入轨道。他指导学生培养自学习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目标明

    07-22
  • 微格研练,促我成长
    微格研练,促我成长

    微格研练,曾经对这个课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它所讲何事,但通过一次次参加这个课题组的学习活动,让我对它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它就像一面大镜子,能让自己更直观地看到在教学上的不足,知道自己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从而使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本学期上了一堂教研课《算24点 》,这是一堂在教学完乘法口诀之后的活动课,通过玩牌这样一个活动,提高加减乘除的口算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说这是一堂让学生很感兴趣的课。 一、导入部分的研练 研练前的设计:老师举起扑克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扑克牌。你

    07-22
  • 关于数学共同体培训的几点想法
    关于数学共同体培训的几点想法

    1.数学基本功培训。培训内容:考虑我校数学教师比较熟悉数奥起跑线和冲刺这两套教材,故本学期的练习内容主要参考《奥数》(总主编:单墫和熊斌)。这套教材相对较难,所以由我根据每讲的主要思想做一定的筛选,以一周一练的方式给老师们训练。练习以自学为主,每个备课组以组长为核心(如果组长年纪偏大,已不在下次考试范围之内的,可另择他人),每周交流答案,要注意方法的选择,以真正实现结题能力的提高。学期期末,将以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为范围,组织校内的竞赛。此项活动应列为每学期的常规训练项目。 培训时间:贯穿整个学期 2.课

    07-22
  • 在学生需要时进行探究(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
    在学生需要时进行探究(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

    这节课是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包括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两种情况。教材以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比较小明、小红两位同学谁走得快些为题材,引出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两个算式。实际上,这里的列式依据是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与以前不同的只是路程、时间由整数换成了分数。由于学生对解决谁走得快些这类问题比较熟悉,所以由原来学习的整数除法算式,类推出分数除法算式不会感到困难。因而有利于集中精力投入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面对22/3时,我想,学生看到这个算式,

    07-22
  • 数学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数学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计算课不是简单地引导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介绍,而是应该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情景,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上课时能够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将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解决中去,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发生、发展的过程。如:商贩在卖苹果,一个人问:老板,多少钱一斤?1.1元一斤太贵了,这样吧,5块钱4斤卖不卖?你说卖吗?将生活中产生的矛盾事例,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小数除法产生兴趣,而且

    07-22
  • 计算教学的活力——生活情境
    计算教学的活力——生活情境

    计算教学,学生感到乏味,教师感到难教,原因是计算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计算课枯燥。回顾以往的计算教学,我们记忆犹新,学生面对的只是数字与运算符号,而教学中,教师强调的只是算理的诠释,技能的操练,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相吻合,因此不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是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这一内容学生通过迁移,学生可以自主领会。把计算教学根植于生活情境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枯燥的计算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从而使学生感到计算不再是乏味的。能自觉地运用它来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片断: 师:为了使同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