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18-11-16 09:56:17

《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五年级时,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写一篇日记,。初衷是好的,一开始学生尚能坚持,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渐渐地失去了写作的热情。日记如同鸡肋,写之无味,弃之可惜。一个班只有一小部分孩子坚持写了下来,多数的学生要么随便应付,要么不写。让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很头疼,怎么办?这种情况怎么解决?受启发,我决定采用“循环日记”的形式,利用小组的合力,来增强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六年级学期初,我在班里宣布了关于“循环日记”的规则、组织方式等。把班级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组员好中差均衡搭配,每人每周负责写一篇,组员互评,家长参评,教师总评,每个月评选一次最佳小组。这个新颖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期待老师的分组,但是在分组时,一个插曲却出现了。一个组长举手说:“老师,我们不想和汤凯迪一组,因为他以前日记都不写……”还没等我开口和组长交流,只见汤凯迪眼睛红红的,满脸羞愧地向我跑来说:“老师,你让我和他们一组吧,我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写日记。”然后向他的组投去祈求渴望的眼神。

看着汤凯迪期待的眼神,我充满了感慨,突然想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人都有归属与爱的需要,需要被他人或群体接纳、关注、鼓励及支持;需要别人的尊重,从而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更想到了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唐纳德.格雷夫斯曾说的一句话:“学生最好在一种有组织的且能起到互相激励和支持的专门专业气氛中进行写作,因为这样学生才会更积极地参与”。我顺势利导问汤凯迪:“孩子,你能保证吗?”“保证,我用我的人格保证!”哈哈……全班都笑了,组长不好意思地向汤凯迪伸出了手,“好,咱们共同努力吧!”看着两个欢蹦着远去的孩子,我的内心更充满了力量和感慨。

于是,我借机鼓励全班的孩子:“孩子们,希望你们每个人珍惜每周一次的值日机会,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习作。”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对循环日记的写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满满的期待。每个小组的组员空前的团结,为自己组献计献策,为自己组起了各具特色的名字。有叫“百家争鸣组”“自由飞翔组”“成长部落组”“至上励合组”……多好的组名啊!有目标、有力量、有斗志!每个组名体现了各个小组组员的心声,这真是良好的开始!在我的引导下,每个组又制定了组规,关于书写方面,内容长度方面,情感方面……孩子们兴趣浓厚,班级氛围洋溢着昂扬的斗志,我欣喜万分。

第一次交循环日记了,我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孩子们会写成什么样呢?只见我一到教室,九个小组长笑盈盈地把日记交到了我的手里,高兴地向我汇报:“老师,我们组都写完了”哦,第一次没有组长向我告状,第一次作业交的这么积极。 翻开各组日记,嗬,字迹多么工整,形式自由活泼,再看看内容,篇篇充满了真情实感。其中一篇习作引起了我的关注:“今天我很激动,因为今天该我写循环日记了!盼了几天终于等到了,我喜欢这样的方式,它给了我自信。我会以全新的面貌让大家看到我的改变,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一看署名正是汤凯迪。嗬,这孩子真是说到做到啊。字迹工整,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真情实感甚是感人。这就是循环日记给这个孩子带来的改变啊!

循环日记用一股力量,把小组的孩子凝聚在一起,促使他们争相展示自己的世界,去展示自己的精彩,从而赢得别人的认同和尊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写作的内驱力,在不自觉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一个家长的感言让我感触很深。她说:“自从有了循环日记,孩子越来越爱看书了,越来越喜欢观察和思考了,再也不需用别人督促写作文了。感谢老师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

我知道,小组循环日记的探索刚刚起步,相信,在这种合力下,孩子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梦!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大班语言活动——小水滴旅行记
    大班语言活动——小水滴旅行记

    [教材简解] 《小水滴旅行记》是一个科学童话故事,通过小水滴拟人化的旅行,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小水滴从水水蒸汽水的变化过程,故事主题明确,通俗易懂,变抽象的道理以形象化,适合大班幼儿阅读。 [目标预设] 1.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小水滴从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2.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积极参与表演,感受小水滴旅行过程中带来的快乐,享受表演的乐趣。 [重点、难点] 本节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水的变化过程,难点是制作小水滴旅行路线图。 [设计理念] 本次活动,以新《纲

    06-21
  • 突破“三字经”的理解(二年级)
    突破“三字经”的理解(二年级)

    对学生的研究应该真正进入教师确定目标的视野,而学生的学习基

    07-22
  • 多媒体让抽象变形象
    多媒体让抽象变形象

    雪后的大地,多像一张洁白的画布。瞧,一群小画家走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么没有青蛙?他正在睡觉呢?这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描述的画面。 杨老师把这节课把侧重点放在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动物爪(蹄)的形状。出示图片后,老师首先以问题: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呢?把学生带入了课文,在交流后又出示了句式:雪地里的小画家有 、 、 和 。固定的句式帮助一年级孩子更好的把话说完整了,为后面的理解课文作好的铺垫。有了这个基础,杨老师又让学生想想他们画了什么呢?这个内容对于我们来说

    07-22
  • 寓言中对寓意的理解——《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寓言中对寓意的理解——《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寓言,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那么,寓言教学如何能引导学生的理解由表及里走向深刻?如何让寓意的揭示水到渠成而不是牵强附会?如何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思维得到发展?在这里,结合我个人的教学经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是对寓言的认知,寓言是通过角色出人意外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要儿童能概括出寓意,就必须充分地感受寓

    07-22
  • 扩张时空,彰显学科魅力,徜徉在生本的小学语文课堂
    扩张时空,彰显学科魅力,徜徉在生本的小学语文课堂

    《天纵之教生本教育随笔》,读完郭教授的这本书,心动的是扩张时空。适逢新春佳节,读完了《庄子》心得的电子书又洗耳恭听了几期于丹的讲座,顿觉书中自古就有一个需要读者自己开启的逍遥无垠的天地。而作为母语教育工作者,扩张小语课堂的时空,让学生倘徉文学的瀚海星空,领略学科的魅力,无疑是离不开生本的天纵之教这一妙招的。 案例一、王崧舟《望月》第二课时 关键词:写作本位、文本组块 王老师在追求千江流水千江月的个性解读的第一课时之后,不遗余力推行着读写结合。先是点拨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的写作视角,接着润物无声地将望月只是月

    07-22
  • 建构朗读意象,逐层深入
    建构朗读意象,逐层深入

    精致语文追求语文味、审美味,生本味。在阅读语文文字同时,要学生能体验形象,感受文字意蕴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在《望月》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建构朗读意象,引领学生深入文字包含的意境中,走近月夜的美好,受到情感的熏陶。 【案例】 《望月》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一读第二小节。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这幅画面,看看有哪些景物?(生自读第2小节后交流各自想象到的景物。) 生:我好象看到江里都是水在流动,月光照在水面上,亮闪闪的。 生:我看到有许多的树,在江的两岸,还有许多的芦苇随风摆动。 生:我看到天上有一轮

    07-22
  • “千课万人”活动听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一课有感
    “千课万人”活动听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一课有感

    杭州回来已有一些时日,但直至今天才能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这次的学习所得。 回过头去想想,是哪一节课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呢?恐怕不是一节课,而是一个人窦桂梅老师。虽然之前也看过窦老师的一些教学录像,但是真正的到现场去观摩窦老师的教学,却又是另一番的景象。 窦老师这次执教是一篇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起初,我怀着一丝好奇在我的印象中,绘本故事一般都放在低年级来教学,不知道六年级的同学上绘本能上出多少新意来。怀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这一课。 窦老师的这节课层次非常清晰: (一)听一听 这一环节窦老师设计了让孩子们听

    07-22
  • 四年级语文寓言《纪昌学射》听课点评
    四年级语文寓言《纪昌学射》听课点评

    昨天有幸聆听了全小才工作第二年的陆佳平老师课,感慨颇多。认识陆老师是缘于她第一年工作时在我校交流,那时就感觉她是一个能干、睿智的女孩,今天一堂课听下来,发现经过一年锻炼的她,在教学上已进入门道开始有自己课堂风格,思路清晰、课堂驾驭能力强。 陆老师上的是寓言《纪昌学射》一课。寓言,一种十分生动、有趣的文本,其中的趣味就在于能通过一个很小的故事,讲述一个很大道理,因此它又被誉为理智的诗、和穿着外衣的真理。 但,寓言是一种比较难教的文体,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通过理解故事,来感悟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当然感悟的过程是要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