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如何能引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19-02-12 19:27:06

《如何能引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现代人尤其中学生很少有喜欢诗的,大多喜欢小说、散文,面对现当代诗歌,如何能引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鉴赏诗歌的钥匙?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诗的情怀?这是我在教学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众所周知,鉴赏诗歌应着重抓住诗中的意象,由意象去体悟作者的感情,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但在教学中,若是直接问学生诗中有哪些意象?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表达了怎样一种感情?即使学生回答完全正确,这也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因为学生只是在回答问题,游离于诗歌之外,没有把自己融入诗歌,他们所做的只是对诗人和诗歌进行剖析,没有真正的体悟和真挚的感情,没有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不利于培养诗的情怀。这种方式有时会破坏诗歌的意境和趣味。

要发挥学生在理解诗歌过程中的自主性,鉴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对诗句的感觉入手,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而培养他们诗的情怀,也许就这样诞生了一两个诗人。

在教学《再别康桥》这首诗时,一开始我没有给他们介绍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而是直接播放磁带中的配乐朗诵,让学生们先有了第一感觉。然后放一段钢琴曲作背景,让学生在下面自由小声地朗读,再选出两个水平较好的同学配乐朗读,效果不错,全班同学很快入境了。紧接着我让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朗读和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画,可以通过图画再现诗的一个片断,也可以是自己听、读诗后头脑中想象出的其他画面,只要是自己感觉中的东西,都可以画出来。十分钟后再看,大多数同学画着康桥、康河、水草、小船、星辉、金柳。我想,他们已经基本抓住了诗歌的意象。(绘画的功底暂且不论,这毕竟不是美术课,关键是由画折射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少数同学画了两个人物(一男一女),其中一位肯定是诗人自己,那另外一位呢?他们说,是诗人的梦中情人,他舍不得康桥,肯定是舍不得这个人吧?我问一位女生:“你怎么知道的?”她答道:“猜的。这首诗我觉得有些缠绵有些忧郁,好像是跟一个人在告别。”对于她的理解,我没有及时评价。又问了几个所画内容比较奇特的同学是如何理解的。其中有一位同学画了一片大草原,草原上站着一个人,“你怎么会从康桥想到了大草原呢?”我问。他很自信地答道:“这首诗让我感觉诗人很孤独,好象在思索什么,留恋什么,于是就想到了一个人独自站在草原上,眺望远方,思绪万千。”还有一个同学画了一个人撑着雨伞,又附了一段话在上面:“天下着蒙蒙细雨,微风阵阵,诗人手提皮包,在山间的小路上走着,不时地回头,心情很低沉,万般不舍涌上心头。”……

阅读理解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由于每个人的前经验不同,对材料的理解也就不同。这几位同学抓住了自己的感觉,尽管他们的画与诗歌意象不完全相符,但二者的感觉并由感觉升华的情感是相通的,我认为有理由相信他们理解了诗人的感情,这诗触动了他们心灵深处的某种东西。这时,我再来介绍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一切便豁然开朗了。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四年级语文《沙漠中的绿洲》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沙漠中的绿洲》教后反思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课文四至七自然段,既有耳闻,也有目睹,间接叙述与直接描写相结合,是理解的重点。此外,课文配有插图,展示出迪拜的美丽风光与沙漠绿洲的整体面貌,便于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配合进行写话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与我有着相似的表现,就是对于书中所说的半信半疑。培育一棵树的费

    07-22
  • 学做细心的孩子---《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过程
    学做细心的孩子---《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过程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饶有趣味的儿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朋友的阅读。 但课前我组织学生预习时,发现孩子的生活积累很少,他们中有的对蒲公英,苍耳等一点儿也不了解。所以,我先请学生学做细心的孩子,去大自然采集长有种子的各种植物,观察它们的特点。 教学中,我把课堂先交给学生,让他们各自交流汇报采集到的植物,介绍已经了解的各种知识,当直观的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不仅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

    07-22
  • 激活阅读教学的第二重功效——《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激活阅读教学的第二重功效——《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沈琦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她紧紧抓住了课文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最感人的部分理解、感悟得十分深刻、透彻! 这堂课的亮点还有很多。但是,我认为最大的亮点就是沈老师在说课时所谈 到的:在爱中渗透写作指导。具体而言之就是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渗透着写作方法的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无形中得到启示。最终使我们的阅读课也能为写作教学服务。 我把沈老师的做法称之为激活阅读教学的第二重功效。因为阅读教学的第一重效了解、感知文本的内容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主线。但是阅读教学的第二重功效在阅读教

    07-22
  • 阅读指导课——《特迪的礼物》随感
    阅读指导课——《特迪的礼物》随感

    5月25日,我校的许雅娟、胡矿云两老师为我们当小的全体教师呈上了两堂定位于中年教师课堂展示的优质课。我听的是许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许老师上的是从课外选定的阅读指导课《特迪的礼物》。也许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并非无可挑剔,也许师生文三者的互动也未能臻于理想化的佳境。但是,40分钟听下来,我依然觉得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年教师,能以如此恬然淡然的心态,能以如此素朴的家常课的上法来执教这样一节阅读指导课,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想到自己,同为中年教师,却毫无疑问在教学追求和境界上显然存有高下之分,可真是汗颜哪! 在许老师的这节课

    07-22
  • 让神笔在孩子们的手中挥舞
    让神笔在孩子们的手中挥舞

    《假如》是一首童趣味浓厚的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小作者对小树、小鸟 、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字里行间,无不显示了儿童一颗纯真无暇的心,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很近,所以最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识。 为此,我紧扣文本,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学习诗歌内容,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学着写诗歌。 文本中小树的可怜,小鸟的可怜,西西的可怜,是学生较难体验的。于是,我借助图片(观看寒冷冬天中孤零零的,光秃秃的图片)(小鸟们张着小嘴饥饿难耐的场面)(坐在轮椅上面朝窗外的西西)、声音(寒冷的北风

    07-22
  • 九月份语文教学反思
    九月份语文教学反思

    要月考了,这意味着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也快要1个月.反思我这一个月的语文教学,我认为我主要存在着下面几个问题. 首先,一堂课重点的把握存在问题,这堂课我打算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我打算采用哪些策略.在这个方面我有很大的欠缺. 其次,课堂讲解中的过渡语句缺乏,只是生硬地从这个话题直接到另一个话题.没有搭好台阶让自己一步一步下来. 再次,课堂的有效教学有不足.点名发言的就那几位同学,并没有让更多的,甚至是全班同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没有实现一种有效教学. 最后,板书问题.如果这节课的知识点较散

    07-22
  • 从一堂阅读主题交流课上得到的启示
    从一堂阅读主题交流课上得到的启示

    今天下午,聆听了研究中心干国祥老师的名为《一百条裙子》的阅读指导课,受到了不少启发。《一百条裙子》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旺达的贫穷女孩,因为她的怪名字和旧裙子,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和捉弄。旺达默默地忍受着,终于有一天她不声不响地转学了,但是她给大家留下了一百幅美丽的图画,画的是一百条各式各样的裙子。同学们这才发现原来旺达是多么爱她们,她们为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脸红,于是她们写信给旺达道歉,终于得到了旺达的原谅。在经过一番导入形式的谈话后,干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你最像谁? 旺 达 马

    07-22
  • 课堂的优化与创新
    课堂的优化与创新

    11月4日,五队小学与百禄小学就全优课堂进行了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我聆听了百禄小学的施海丽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听完以后让我感想颇多,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施老师上的是四年级的《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的第一课时。她是运用灌南县提出的全优课堂的教学模式。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正确认识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整个教学内容来看,她主要安排了学生认读生字,理解几个词语,指导学生读好课文(重点是指导读好几句话)。 纵观教学流程,她的课让人觉得很实在:为了让学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