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读《诗路花语: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有感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19-04-04 13:03:23

《读《诗路花语: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作为语文老师,我对古诗词不陌生,但《诗路花语: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这本书还是让我对小学古诗词及其教学策略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本书从文字之韵、文学之妙和文化之境三个方面对古诗词教学进行了策略思考,告诉我们教学古诗词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诗歌的情感方面切入,了解其中要表达的感情和意境,进而阅读诗词、理解诗词、欣赏诗词。

结合书中提到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和我所研究的课题《运用思维导图解读小学古诗意境的实践研究》,我们可以以诵读为重点,以各种手段如绘制古诗的思维导图等引导学生悟,感受情和美,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及人文精神。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住古诗词的意境,又从细节处具体分析其中内涵,不仅易于理解,也帮助他们记忆。

一、感受文字之韵  

在小学的语文课本教材中,古诗词的旁边基本都配有插图。这样的教材更适合小学生,也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应该要充分发挥课本中配图的作用,帮助学生们领悟古诗词的意境。

    本书中《小池》的教学,老师引导学生一边理解诗中的含义,一边在纸上画出文中描绘的景象,细细的流水、清澈的小池,蜻蜓在池中的荷花上面栖息……学生在想象并描绘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加深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当学生从描绘的画面中欣赏到本诗的意境之后,可以再给同学们投影播放相关的彩色图片,增强学生的情感认识,让他们在想象和观看的过程中,把老师的解读、美丽的画面、自己的朗读结合在一起,投入感情、融入意境,并自由交流此时心中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二、品读文字之妙 

古诗词能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表达出诗人丰富的意蕴,可见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诗眼,让学生细细品读,仔细咀嚼,更好的领悟诗歌中描述的意境。

咀嚼字词,对比品读,理解意境。比如本书中提到的《江畔独步寻花》教学案例,以“留连戏蝶时时舞”中的“戏”字来说,我们可以让学生回答这个字的意思,学生联系到是“游戏”、“嬉戏”的意思,那我们再进一步引导学生:除了蝴蝶和蝴蝶嬉戏,还会有谁?是蝶与花,那花又是用什么和蝴蝶“戏”的呢?姿势、色彩、香味…从而让学生展开想象:从“戏”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尝试画下来,后两句的“压”和“低”二字用得十分贴切又生动,沉甸甸的花朵把枝条全部压弯了,美景仿佛就在眼前。蝴蝶翩翩飞舞,因为留恋花的芬芳鲜妍而不舍离去。繁华美丽,彩蝶的舞姿也美丽,路上行走的行人便也流连美景不愿离开。但是诗人或许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因为前方像这样的美景还有很多,这从“时时”两个字就可以看出来,并不是偶尔才能看到的景色,春意盎然,随处可见。让学生根据想象画出思维导图,这样多次进行图文之间的转化,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三、感悟文化之境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鉴赏诗词的目的就是品味诗词中的意境,所以教导学生赏诗鉴词最关键的就是要让他们学会品读诗中的意境。当鉴赏的人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体会诗词中塑造的艺术形象时才能设身处地地读懂诗人当时的内心。因此,创造情境是让学生们进入诗词中意境的最好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本人,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思考他当时的内心想法,在脑海中呈现出作者描绘的画面及人物形象,并由此进行发散思维画出思维导图, 带领学生入其“境”,从而让学生们会其“意”、悟其“神”,真正的读懂古诗词的意境。

就像本书中提到的《鸟鸣涧》这首诗,我们先告诉学生,今天将要带大家到野外去进行一次秋游,大家去感受一下山林间的美丽景色,学生就先提起了兴趣。同学们在山涧,处于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此时让学生们回想本诗中描述的场景,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引导学生们联想并讨论,画出思维导图,在带领大家精读这首诗,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两句中描述的是一幅人闲、月出、鸟鸣、山涧构成的和谐优美的春山夜色图,从而让学生们体会到山间的曲折小径和山里夜晚的宁静。

这本书教了我们一些古诗词教学的新知识,告诉我们在构建真实完整的古诗词意境和引导品读诗中重点字词的基础上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更好的阅读理解古诗词。总之,《诗路花语: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这本书为我开启了全新的古诗词教学思维方式,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提高了我的教学工作效率。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培智语文生活化课堂的点滴实践与思考
    培智语文生活化课堂的点滴实践与思考

    曾看到美国教育家华特的一句话: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读来意味深长,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而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智障儿童的特殊性更需要生活化的语文课堂。为此,在教学时,我们更注重学生与实际生活的适应

    07-22
  • 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文中司马光砸缸救人是重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司马光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对比的教学手段,效果还不错。 学习第二自然段,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哭 喊 跑展开想象,体会小朋友惊慌害怕的心理。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通过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勇敢、机智。先让学生找找写司马光的句子,找一找句子中哪些词语体现了司马光的勇敢、机智?抓住没有慌(没有慌张)

    07-22
  • 课堂精彩对话评析
    课堂精彩对话评析

    杨老师上的《螳螂捕蝉》这一课,层次清晰,步步深入,环环紧扣,课堂生动,以生为本,特别是朗读指导精心,让学生在课堂上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课堂片段一: 默词。 师:一下报了4个词语怎么记? 生1:按故事情节来记。(复述第一行词语的相关情节。) 生2:我也是按故事情节来记的。(复述第二行词语的相关情节。) 师:都是写谁? 生:吴王。 师:第二组写谁? 生:少年。 师:词语积累,事半功倍。 教师让复述不留痕迹。 课堂片段二: 师:哪些词告诉你作者在批评吴王? 生1:固执。 师:为什么? 生说词语解释。 师补充:坚

    07-22
  • 运用音乐,突破重点
    运用音乐,突破重点

    《月光曲》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其中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这一段文字中既有实在的事物,又有由事物引起的联想。在教学中,除了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朗读、品悟让学生读懂,读明白。我还借助音乐的手段,帮助学生来领悟。当《月光曲》的音乐响起,在皮鞋匠眼中出现的月亮、大海,仿佛也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是那么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

    07-22
  •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彰显语文教学人本特色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彰显语文教学人本特色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 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 ,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阅读要有独立的见解,指的是在读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结论不是老师直接给的,也不是拘于教科书中的现成答案,而是经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而得出来的,是学生个体对阅读材料的独立的认识和见解,这种认识和见解凸显语文教学人本特色。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鼓励学生阅读勤于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是语文教师所想和所需要的,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圣人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即能说明:在阅读过程中要鼓励学

    07-22
  • 在讲评作文时讲究科学,尊重学生的自主权
    在讲评作文时讲究科学,尊重学生的自主权

    庄某是我班一个学习随意性大,自我约束能力差、怪怪的男孩。为此,我常被他的一些琐事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下面举一个例子) 记得上个学期的一个周五放学时,我给学生进行了简短的安全教育后让他们排队回家。吴老师正要帮我把孩子带出去时,我发现庄某和陆某慢慢吞吞在理书包,我便上前问道:孩子,你们怎么啦?是不是奶奶她们会晚点到?他们点了点头。一个接着说:我奶奶今天有事,要到4:00左右才来接我的。另一个也说道:我不知道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来,奶奶也不空。噢,这样啊,那你们快点把书包整理好,等在传达室吧。哦,不,就等在老

    07-22
  • 面对段落时,我怎么办?
    面对段落时,我怎么办?

    一直以来,我都对语文课中的作文课十分害怕。真不知该如何上才好。暑假里,有一个亲戚的孩子让我帮他辅导一下作文,可我还真害怕。我该怎么给他辅导呢?于是,我只好实话实说,推了这个辅导之名,只让他每天到我家来,我监督着他看看作文书之类的,并且时不时的摘抄些好词好句,写点读后感或什么的。也不知道怎么辅导评价。 暑假里是这样推了,可是现在上班了,总不能再推了。总不好把语文课里的作文课放开不上,请另外一位老师来上吧? 就是这样一个怕上作文课,怕辅导作文的老师,接到的班级学生作文水平却是在一个写作文不分段落的基础上。 第

    07-22
  • 建构主义心理学与语文课程
    建构主义心理学与语文课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复杂的学习环境和真实听任务情境。建构主义鼓励学生面对复杂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 2、学习依赖于共有的理解,这种共有的理解来自社会协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形成并捍卫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同时要使学生能尊重其他人的观点并与他人共同协商与合作。 3、主张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为了达到获得高级知识的目的,有必要在不同时刻重新安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