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教育随笔:微课题研究之“的、地、得”的教学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19-09-15 09:04:56

《教育随笔:微课题研究之“的、地、得”的教学》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为了了解中段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最近随堂听了三年级两节语文课,依据实际教学进度,两个班的授课内容均为园地四“我的发现”“我会填”。

“我的发现”:

普通  曲谱        采摘  色彩

“我会填”:

光彩夺目的(   )

弯弯曲曲地(   )

鲜花开得(      )

教学内容的指向性非常明显,“同音形近字-形声字”的识记和“的、地、得”用法辨析。
教学过程中,经验丰富的黎老师和符老师都始终关注课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状态,及时鼓励、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形声字,了解“的、地、得”的用法并灵活填空,然后朗读识记。教学有条不紊,目标基本达成。但,迁移拓展的度不够。如:

(一)寻找形声字。

一个班安排了这一环节,好。学生列举了”羊--洋“等形声字来历。

(二)”的、地“辨析

一个班出现了”弯弯曲曲地路线“的词组,老师及时引导辨析,但扩展不大。

(三)停留在题目本身,没有设计句子或者说话训练,没有明显区别于低段的字词教学。



几点思考:

1、两位老师在表述”的、地、得“的用法时均使用了"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专业术语,且没有简单说明。课程标准早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无须涉及太多专业术语。是否换种说法:...的(什么);...地(干什么);...得(怎么样、干什么)。也许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

2、”我会填“这类词组训练后续是否可以就地取材,让学生选择词组说一句完整的话,并引导标点符号的使用。如:

鲜花开得(正艳)——公园里鲜花开得正艳。

                               ——公园里鲜花开得正艳!
总而言之,三年级是正式的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学高度应实时关注说话,侧重于在语境中使用语言文字。
附:帮扶活动检测样本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卷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在()里填”的、地、得“。
灿烂(    )阳光      使劲(    )打       哭(   )伤心       急(   )跺脚   

二、我会填。
画得(         )        沉默的(        )           严厉地(        )       

棘手的(       )     不约而同地(       )     跑得    (        )

三、从下面的句子中选择词语填空。

1、听了王小丽朗诵的诗歌,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掌,掌声持续了好长时间呢。

热烈地(      )     热烈的(      )

2、我们村后山清水秀,鸟儿高歌,小河流淌。

弯弯曲曲的(      )      弯弯曲曲地(       )
四、照样子填空,并写一句话。

例:花开得(正艳)
公园里,花开得正艳。

1、快乐地(         )
2、灿烂的(         )
检测结果分析

据语文组反映,试题较难,五六年级学生都很棘手。我之前一直待在毕业班,确实存在这一境况,但也确实是我们的知识链断裂造成的。“的、地、得”词组的教学难道不是中年级应该落实的吗?

随机抽样考查了60份试卷,平行班各20份,满分100的有六位同学。答题预设中,我认为“急(得)跺脚”“严厉地(批评)”“沉默的(局面)”三组词语可能会困扰学生,因为“......得(怎么样)(干什么)”的搭配存在两种情况,“跺脚”乃动词( 干什么),学生填上“地”,错误在清理之中。而“沉默”和“严厉”的搭配出现错误,也许因为学生不太理解词语适用的语境,与搭配无关。确实如此,出现了“严厉地(打)”,虽然有误,但起码学生掌握了用法——填动词。此外,第二题“我会填”的其他词组均选自段考前部分课文。答题情况也不容乐观。

第三题的设计,旨在降低难度,让学生在同一语境中明辨“的、地”的用法。预设认为,只要学生认真审题,难度不大。事实是,选中“鼓掌、掌声”、“小河、流淌”两组词语的同学不多,而且搭配不当,还有更多同学,所填词语完全在句子之外,说明审题有障碍。

第四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包括完整的结构及标点的使用。首先,句末漏写标点的情况普遍存在(高年级亦然)。比较典型的答题错误还有:“灿烂的阳光——今天,灿烂的阳光。”(不完整).

检测结果与高年级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不吻而合。

行文至此,想起省院老师分析的一种现象,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中年级词语教学停留在低段的层次,阅读分析却趋向于高年级的深度。”易位“,所以,”断裂“。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第八册语文园地四习作(人教社新课标版)
    第八册语文园地四习作(人教社新课标版)

    【习作提示】本次习作要求同学们依据教材提供的照片写一篇看图作文。 这张照片照的是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站被日本侵略者轰炸后的惨状。我们小学生对70年前的国情、民情知之不多,不了解时代背景成了写这篇文章的障碍。建议同学们认真倾听老师对照片的背景介绍,争取看一些当年日本轰炸我国的新闻记录片或反映抗日战争的影片、电视剧。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对写作肯定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写看图作文离不开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是写好本篇文章的另一个关键。 了解背景,大胆想象,同学们只要把握住这两点,这篇看图作文一定

    07-22
  • 教学五上第一单元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有感
    教学五上第一单元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有感

    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写《二十年后回故乡》。这样的作文 题,对于有过离开家乡多年的生活经历的学生才能写得更加真切。 我们班学生的自身实际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嘉兴本地人,他们几乎没有离开家乡生活的经历。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外地,他们有多年随父母离开家乡客居嘉兴的生活经历。结合这一有利的自身资源优势,我在作文指导课前把学生按照家乡分成了若干组。老乡们坐在了一起,同学们都感到了分外的亲切和激动。这就为写作的成功奠定了情感的基

    07-22
  • 《秋天的雨》一课听课反思
    《秋天的雨》一课听课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文章用美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天图画,通过美的、充满诗意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好,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的课堂上,潘老师设计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感受,让一幅幅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读出秋天的美,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首先,潘老师适时指导学生边读

    07-22
  • 从课题入手 突破重点
    从课题入手 突破重点

    《父亲和鸟》是一篇讲述着父亲与鸟之间默契的感情。我从课题着手,请学生读读文本,借助父亲( )鸟的句式,让学生说说各自独有的体验。学生们有的说父亲喜欢鸟,有的说父亲爱护鸟,还有的学生说父亲十分的了解鸟。这群年纪小小的孩子居然有这么多的感悟。我顺水推舟,让学生组成4人讨论组,相互议议,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父亲对鸟儿的了解与喜欢。 没多久,一句句描写父亲动作、话语的句子呈现在了学生面前,是呀,父亲通过鼻子闻闻,上上下下看看就知道林子里的鸟儿很多。父亲还知道小鸟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呢!父亲对鸟儿真是极其得熟悉

    07-22
  • 评王老师的《北京》
    评王老师的《北京》

    我们这次的教研主题是关于词语教学,整堂课教师比较注重对词语的了解和掌握,评课时很多老师针对词语方面的教学谈得也非常细致,在这里我想针对教师评价和朗读方面说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 教师评价语言及时准确,起到了激励指引作用。 当老师让学生到导游来介绍北京,学生读完了课文,教师是这样说的:你的语言清楚,声音响亮。这样的评价不仅激励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也对后面的小导游提出要求,起到了指引作用。再如:当学生读完立交桥的句子,教师评价:你的朗读用上了表情和眼神。当学生读完描写草坪的句子,教师评价:你的朗读把老师带到

    07-22
  • 品读的魅力,研讨的价值
    品读的魅力,研讨的价值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艺术,今天,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又聚在一起,进行了本学期我校以《小学课堂教学生态式互动场教学策略之研究》为载体的新教育实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年轻的骨干教师郑老师执教了《桂花雨》一课,一堂课听下来,心中产生了一些灵动,想把课堂中印象最深的片段与大家一起品味欣赏。 师:杭州的桂花也有浓浓的香味,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我们再一起看看家乡的桂花有多香。(引导学生朗读描写桂花香的句子。这些句子已引导学生品读过。) 生读。 师:母亲说的是真的吗?请再读读第七自然

    07-22
  • 课外资料的有效链接——简谈毛海燕、韩勇中老师语文课带来的思考
    课外资料的有效链接——简谈毛海燕、韩勇中老师语文课带来的思考

    新课程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出现了不少的阅读链接内容,不经意地分布在课后、拓展平台等中,悄无声息地向我们传递着内外结合的大阅读观。它刷新了教学中惟教材论的狭隘观念,刷新了阅读教学中以课教课的封闭行为,也刷新了学生孤立单一、缺乏联系与整合的阅读方式。如何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料,实现其与文本阅读的有效链接,使阅读教学从过度预设、封闭和垄断转向生成、开放和整合的一种飞跃,使课堂开放而有活力,是我们语文老师所共同思考并实践着的话题。在这次的与天妃小学教学联谊的五年级组的课堂里,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毛老师还是韩老师都在教

    07-22
  • 课题研究: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
    课题研究: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少教多学的实践研究对学生来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体验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中进行探究。不仅使他们学到了知识、掌握了基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技能,对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少教多学 的实践研究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进行探究活动和合作讨论,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问题的情境,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学科问题,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使学生有思考、质疑、表述、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使学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