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小学语文课中的诗歌教学“诗教”的方法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19-10-17 18:06:01

《小学语文课中的诗歌教学“诗教”的方法》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中的诗歌教学,乃至其他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吸取中国传统“诗教”的方法与启示。诗歌教学和文学教育,都指向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是通过文学教育,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训练。现今小学语文课中的诗歌教学,普遍比较僵化与琐碎,缺少整体感悟,缺少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滋养,这种偏向的存在,跟过于重视“溯源性审美”,而轻视“创造性审美”有关。小学语文课中的“诗教”,要重视诵读,重视会意与感悟,不要过多使用多媒体,不要太多“任务驱动”。

  关键词:诗教;小学语文;文学教育;审美教育;直觉思维

  一、开展“诗教”的方法

  新出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诗歌, 低年级的课文,大部分都是诗歌,古诗和现代诗。即使是其他课文,比如散文、童话和寓言,也往往带有诗味。为什么要安排这么多的诗歌作为课文?因为孩子的天性“近诗”,喜欢诗,多安排一些诗歌作为课文,可以满足儿童“近诗”的天性,保护、培养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促进“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

  诗歌的艺术表达,以及诗歌的阅读欣赏, 很多情况下都必须要依靠“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儿童虽然天性“近诗”,但诗歌也还是很难教的。难就难在诗歌的内容很“活”,不好把握,也不宜“直解”。而我们的教学往往习惯于把住一些实在、好记的“条条”,让学生去反复操练,应付考试。这就有点“拧”。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课文中都有了,类似的诗句,光靠查字典,或者逐字逐句的索解,记下几个“条条”,恐怕还是很难“感觉到位”的。这就要调动想象,包括感悟、通感、印象、下意识等思维活动去触摸诗意,体味诗歌所引发的种种感觉。文学类阅读和写作, 特别是诗歌的教学,最不应该被忽视的,就是想象力的激发,以及“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

  事实上,目前语文课中的诗歌教学,对想象力的维护与激发是很不够的,离有意识地训练“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更是遥远。我们可以找一些教学的案例来看看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下面笔者举一个例子,是一年级下册关于李白的《静夜思》的教学。怎么给一年级学生讲古诗?小学生还在认字,理解力不强,要他们读“懂”这首诗,完成认字等教学目标,实在有点难。教师们想了很多办法。

  第一步,“兴趣导入”,有的教师用了多媒体,展示月亮、夜空;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听马思聪的《思乡曲》,希望引发兴趣,然后转入课文教学。

  第二步,“初读课文”,包括“知作者”“解题意”“学生词”等。有时要花很多时间去讲解生词, 让学生做“ 扩词” 练习。比如,《静夜思》的“思”,要学生用“思”来扩词。

  第三步,逐字逐句串讲诗歌内容,让学生理解每一句是什么意思,整首诗又表现了什么思想情感,有哪些画面最美,等等。

  这些教学安排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把认字、词义理解和作品的解读结合起来了。先认字,后解读全诗,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整个教学的重点没有放在引导学生发挥读诗的感悟和想象,程序安排很琐碎,把作品割裂了,破坏了对诗歌的整体感悟。尽管有多媒体制造氛围,有逐字逐句的讲解,往“美”的方面引导(其实只是字词的美,或者片段的美),却始终缺少沉浸式阅读,缺少整体感悟,缺少完整的审美。

  有些教师教《静夜思》,教案设计的程序就很烦琐——首先放一个视频,视频中有月亮, 教师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呀?有的教师还发表一些感慨, 说:“ 月儿圆啦, 人团聚了, 多美好啊! 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他只身离家在外,看到圆圆的月亮,想起他的故乡,想起他的亲人。在深深的思念中,他通过写诗排走心中的寂寞。”这就有点“绕”,还有点“酸”,小学生怎么会有兴趣?有的教师还逐字逐句地讲解,安排各种活动,什么李白的诗中有几个动作呀,甚至让学生演示一下“举头” 和“低头”的样子,把《静夜思》中的“静”都赶跑了。

  目前有些语文课讲解诗歌,还有一个通病, 不光是教《静夜思》,很多诗歌的教学都是这样,就是很注重引导学生去了解作者的“原意” 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意义,而不注意引导和激发学生发挥各自读诗的想象与理解。这只能说是“半截子”的不完整的审美。完整的审美, 应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分析、归纳去寻求作者的“原意”,提炼作品的意义,欣赏作品的艺术,可称之为“溯源性审美”;同时,还应当有另一部分审美,即让自己沉浸到作品之中,通过精神的“游历”与“探险”,形成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可称之为“生发性审美”。这两者应当兼顾(有时有所侧重也是可以的),不可偏废。比如欣赏和教学《静夜思》,就不能满足于追寻和理解李白做这首诗的背景、动机,以及诗中所表达的感情,还应当让自己充当“游子”的角色,在诗作的引导下去想象与领受特别的情思,类似“心灵的探险”,自然可以获得审美的愉悦。即使是生活经验很少的低年级学生,启发他们读诗时发挥想象,体味平时可能少有的感觉,诸如孤独、思念,等等, 也是一种有益的“情感体操”,对于智商、情商的提升都不无好处。如果学完许多诗歌之后, 学生只记住了诸如作者、主题、思想、情感、手法之类“知识”,只会用诸如“通过什么,表现了什么”的模式去谈论心得,而未能运用想象与感悟去和诗歌产生共鸣,远离了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那是多么遗憾!学生对这种死板、套式化的诗歌教学是不会感兴趣的,当然也就谈不上对诗歌欣赏的热爱。

  这几年语文教学界流行“整体感受”这个词,其实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理念。让“诗教”努力兼顾“溯源性审美”和“生发性审美”两个方面,更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直觉思维和想象思维去拥抱诗歌的氛围和情绪,这才是货真价实的“整体感受”。当然,也可能有教师认为,语文课的僵化与琐碎,跟考试的“指挥棒”有关。想象力、感悟力之类不容易检测和考查,中考、高考命题也比较难于在这些方面进行,所以教师不重视。这种担心不无根据,一线教师肯定会受到考试等外部要求的束缚。我们也许很难改变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但总可以在自己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把课讲得活一点,美一点,在“诗教”中尽可能照顾到想象力以及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只要有这份心,就有办法,教学也就会得到改善。

  二、“诗教”的功能和作用

  要改变语文课的文学教育,特别是诗歌教学的沉闷局面,有必要从中国传统“诗教”中汲取智慧。

  “诗教”是古代的说法,意思是通过学诗、写诗来进行启蒙教育,通过诗歌来教化民众。“诗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温柔敦厚,诗教也”,[1] 意思是要用诗歌,主要是《诗经》来化育民性,使之性情和善,有教养。后来,孔子更是把“诗教”纳入他的教育体系, 到汉代,《诗经》成为儒家经典“六经”的一种,和书、礼、易、乐、春秋等“五经”并列,是古代社会官员和准官员的“必读书”。

  孔子对于诗歌功能有一个很特别的解释, 认为诗歌能够“兴、观、群、怨”。 [2] 所谓“兴” 是抒发情志,“观”是观察了解社会风俗,“群”是结交朋友,“怨”是讽谏批评不良的现象。可以说,关于诗歌的反映和认识社会、审美愉悦, 以及促进伦理等几个方面,都兼顾到了。不过, 以儒家为主导的古代文化,最看重的仍然是诗歌的伦理教化功能,所谓“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也就是这个意思。

  到了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进一步强调“诗教”的核心是发挥吟咏性情,教化人心的作用,即所谓“化以成德”,“得其性情之正”。 [3] 在古代,特别是推行科举制度之后, 诗赋是证明一个人能力水平的标志之一,作诗是读书人必备功课,不能诗词唱和就很难进入社会主流。

  古代中国历来都很重视“诗教”,希望发挥诗歌化育人心的功能,伦理教化的功利性很强。其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当时的时代需要,主要还是孝、悌、忠、信那一套,对于现代人来说, 这不再是适当的东西。但“诗教”作为一种教育传统,有它独特的价值。

  今天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和古代的“诗教”是一脉相承的。提倡儿童多学一点诗, 古代叫“化以成德”,“得其性情之正”,是以古代的伦理道德化育人。而今天提倡儿童读古诗词,也是希望通过诗歌诵读来接续优秀的传统文化,立德树人。古典诗词中沉淀有我们民族思想情感的“基因”,作为中国人,就必然也必 须接受和激活这些传统文化的“基因”。这就是 所谓文化素质的重要成分。“诗教”实际上成为 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今强调传承古代优秀文化,把“诗教”这一传统和现在的语文 教育打通,是顺理成章的。提倡现代意味的“诗教”,小学阶段多读一些古诗词,加强孩子们对于汉语语言之美的感觉,培养精炼的多义的语言感觉,同时加强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性了解,开拓想象力,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打好汉语学习的基础,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小学阶段记忆力最好,即使对一些诗词的含义不是很懂, 但多读多背诵,记得牢,也是为一生的语文素养打好底子。这也是新出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特别重视古诗词的原因吧。

  三、“诗教”需要注意的问题

  古代“诗教”多种多样,但有些基本的做法,包含了诗歌教育的智慧,值得今天的语文教学借鉴。联系目前的语文教学特别是诗歌教学的实际,如何做好“诗教”?有四点值得注意。

  (一)重视诵读与涵泳

  “涵泳”指文学欣赏中的反复吟咏、讽诵, 很自然地把握作品的血脉与韵味,获取对作品的整体感觉。这是古人学诗的基本办法。古代诗词充分发挥了汉语的特点,带有很强的音乐性,音调和谐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容易把起伏变化的情思带起来。朱熹就认为,“读诗之法,只有熟读涵味,自然和气从胸中流出,其妙处不可得而言。”[4] 其意是,学诗应该通过熟读涵泳, 对诗的本义与言外之意有所领略, 最终在识得滋味、余味的基础上达到欣赏的效果。朱熹的观点在古代“诗教”中有代表性,值得我们继承和吸收。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小学生也许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就起到熏陶的作用了。很多幼年时诵读熟记的诗词,一辈子都难忘,而且不同的人生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感觉。这真是滋养终身。

  诵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但不要全都安排做朗诵,还需要有自由的吟诵。这是两种不同的诵读方式。前者往往带有表演性,是读给人听的,若沦为固定的“腔调”,就会形成所谓“语文腔”;后者是自我陶醉式的诵读,独处式的诵读,可能更有助于沉浸到作品中去。现在社会上有专门“复古”吟诵的,很多复杂的程式,我们不一定要学这个。其实古代的吟诵也并无固定的轨范,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自我发挥的方式去读,只要能沉浸其中、读出自己的感觉与体验就好。

  (二)讲求会意与感悟

  古代诗论有一个很著名的说法:“诗无达诂”。 [5] 就是说,诗歌的词句内容,很难做出也不宜做出完全符合本意的解释。诗词的文学表达是含蓄的,可能“兴发于此, 而义归于彼”,[6]加上鉴赏者的心理、情感状态的不同,对同一首诗,常常会有不同的解释。“诗无达诂”就是承认诗歌审美鉴赏的主体性和多样性。这道理应当贯彻到我们的诗歌教学中。特别是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低,但想象力却可能比大人丰富,对于诗词内容与审美的理解体会,可能多种多样,教师要更加注意不做生硬的标准化的限定。这里值得重温一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那段话: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7]

  这段要求,对于文学类阅读,特别是诗词的阅读,是尤其有指导意义的。

  当然,小学低年级学习古诗词,还是要让他们大致明白诗中所写的内容。但“大致”即可,不要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分开解释。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去读,反复诵读,能理解多少是多少。中年级和高年级则要逐步引导读诗时的“会意”,就是领会诗歌的情韵意味,多少有些感觉与领悟。陶潜《五柳先生传》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所谓“会意”,或者“会心”,就是指读者对作品艺术内涵的联想体会,而与作家作品产生的共鸣。这种“会意”,有时可能是模糊的、直觉的、印象式的,不是能说得很明白的, 但作为诗歌欣赏,又是很重要的。“诗教”中就要启发学生获取这样的“会意”,这对于改变我们比较僵化死板的诗歌教学,是大有帮助的。那种不顾学生诗歌欣赏中的“会意”,硬要抽离出几条“意义”“手法”让学生去记忆的做法,是和“诗教”的本意悖谬的。即使因为考试, 需要掌握“标准答案”,那也要给学生说明这只是一种“答案”,考试时不妨采用此“答案”,但作品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每个人读诗时还会有他的“会意”与“感悟”,那么很多情况下就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做其他解释。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只要有这份心,给“诗教”留一个比较灵活的空间,不被中考、高考的要求绑架,学生的收获肯定会更大。

  (三)不过度使用多媒体,少一些“任务驱动”

  在现在的语文课上,多媒体使用确实太多了。课堂那么热闹,各项活动安排得很满,哪还有“会意”与“感悟”的空间?多媒体对于诗歌教学乃至语文教学,弊多利少。我们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想象自己一个人登临层楼时看到的那种苍茫雄浑的景象,但那感觉可能是高邈旷远的,也可能是悲怆肃穆的,可能独与天地往还,也可能思人生之短暂,等等,这是要靠个人的经验和悟性去体味,每个人的画面感可能

  都不太一样。而诗读解的多意,正是诗的“好处”。怎么可以用一个固定的多媒体画面给“定格”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你无论怎样用照片或者视频来表现,都很难达到诗歌所传达的那种气势,反而可能“限制” 阅读的想象力,因为诗歌中有些感觉和气氛, 是很难形之于画面的。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除了精练、形象,还可能有变异、陌生化或超越平常的语言。诗歌欣赏需要依赖前面说的“会意”与“感悟”,需要直觉思维与想象思维。语言学有所谓“能指”“所指”的说法,诗歌的语言多用“能指”,其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可是如果采用多媒体,把这首诗转化为几个画面,虽然形象,可是被“定格”了,把诗歌丰富的多义的“能指”统统定格为“所指” 了。这就破坏了诗歌的欣赏。所以,“诗教”是不宜依赖多媒体的。多媒体的过度使用,对于想象力以及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甚至可以说是灾难。还有一种偏向,对“诗教”来说,也是弊大于利,那就是热衷于布置“任务”和“讨论”。这些年有些学校在试验以“任务驱动”或“项目活动”来取替常用的教学模式,甚至提出所谓“翻转课堂”。这些举措的动机,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的课是可以用的。但若把“任务驱动”或“项目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唯一方式,一边倒,可能会出现新的偏误。在“任务”的指使下去阅读,学生时常想到如何完成“任务”,他们阅读和思考就会限定在预设的“任务”范围,所谓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 很可能就会受到预设“任务”的限制,导致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功利性阅读。对于诗歌教学来说,“翻转课堂”等一类形式大于内容的 做法,更是不宜滥用的。如果我们教某一首诗, 想让学生预习一下,先给一些任务,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任务”的布置应当是启发性、开放性的,要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诗歌教学中组织的活动,包括讨论,小学低年级活动可以多一点,中高年级要越来越少。

  就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文学类阅读, 诗歌的教学,还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读,是自主性的阅读,自由的阅读,空间一定要给学生。我看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太热闹,很浮躁,缺少沉浸式的阅读,缺少真正个性化的自由的阅读,如果老是“任务驱动”,老是组织各种 “活动”,那和“诗教”也是背道而驰,教学效果不好,也肯定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教师自己要读诗,尽可能喜欢诗

  诗歌教学的效果不好,僵化死板,缺少“诗味”,原因可能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应当引起注意,就是教师自己不怎么读诗,对诗歌的审美缺少感觉。小学语文教师不见得人人都喜欢诗歌,但起码要懂得如何欣赏诗歌。从职业需求来说,小学教师应尽可能成为文学爱好者,他们也没有理由对诗歌、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漠不关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对语文教学来说,是很“要命”的。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教学,首先要做的功夫,就是教师自己认真阅读,对诗歌的氛围或者意境,有整体感悟,心领神会。教师自己被诗歌感动了,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也感动。如《静夜思》《山行》《滁州西涧》这些诗,谁都会背诵,这样熟悉的诗,我们备课时是否还要重新去细读,去领受其艺术的“冲击”?肯定需要的。有些教师可能因为已经教过多轮,对某一篇课文作品太熟悉了,不再有和这篇课文情感的“交流”的欲望,也不去设身处地想象学生读这篇课文会引起哪些比较共同的感受,就轻车熟路地进入备课。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找找相关的备课资料,各种教案和课件,想着怎么把找来的材料拼贴起来,设计成自己的教案。这种脱离了审美感悟的备课,必然是僵硬和琐碎的,当然也就难于引导学生去感悟与审美。

  我主张语文课讲授文学性课文,特别是诗歌作品时,第一件事就是教师先做“沉浸式” 阅读,即使熟悉的作品和诗歌,也要再次“赤手空拳”去读,进入其氛围境界,获取鲜活的感觉,还要把自己也当作孩子,设想他们阅读这篇作品可能生发的想象与感觉。这是教学的“底子”,所有教学设计都要立足于这个“底子”。虽然教师在课堂上不一定要把自己的体验说出来,但有自己鲜活的感受做“底子”,“诗教”就有生气,就比较能激发想象力,引导学生在诗歌欣赏上发生共鸣,僵化而琐碎的教学局面就会大有改观。(本文根据笔者2019 年3 月21 日在昆明召开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整理。)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礼记﹒经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十三经注疏:论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序.

  [4]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八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董仲舒.春秋繁露[M].周桂钿,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1986.

  [6]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与元九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来源:《小学语文》2019年7-8期)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让库伯先生亲自来取车——《中彩那天》课文分析与研究
    让库伯先生亲自来取车——《中彩那天》课文分析与研究

    《中彩那天》一文现为人教版四下二单以诚待人专题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的是发生在二战前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的故事。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宣布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而且奖品又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时,这对家庭经济拮据,而对汽车又梦寐以求的父亲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可我却发现他神情严肃,没有一丝中彩带来的喜悦。我自然会感到闷闷不乐。回到家里,慈祥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我迷惑不解,母亲又详细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

    07-22
  • 教学五上第一单元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有感
    教学五上第一单元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有感

    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写《二十年后回故乡》。这样的作文 题,对于有过离开家乡多年的生活经历的学生才能写得更加真切。 我们班学生的自身实际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嘉兴本地人,他们几乎没有离开家乡生活的经历。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外地,他们有多年随父母离开家乡客居嘉兴的生活经历。结合这一有利的自身资源优势,我在作文指导课前把学生按照家乡分成了若干组。老乡们坐在了一起,同学们都感到了分外的亲切和激动。这就为写作的成功奠定了情感的基

    07-22
  • 点亮孩子思维的火花——《风筝》反思
    点亮孩子思维的火花——《风筝》反思

    《风筝》这一课围绕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展开,在教学放风筝这一部分内容时,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当时放风筝的是你,放得正开心时,突然风筝线断了,风筝慢慢地飞走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会很难过,我要去找风筝;有的说:我会大声喊:幸福鸟,你在哪里? 正当同学们都在表达自己的伤心,难过时,有个学生说:我不会去找的,我很开心,因为我可以让妈妈给我买一个新的。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当时楞了一下,但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呢?我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学生。同

    07-22
  • 小议农村语文教学劣势
    小议农村语文教学劣势

    劣势一:语文学习场所缺失。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博物馆、大型图书馆、新华书店、青少年活动中心、书画院等文化场所都集中于此,给城里学生提供了学语文的硬件设施,方便了城市学生看书、买书、查阅资料来扩大知识面。且近年来,各文化场馆还加大了软件建设力度,不定期地请专家来举办文学、艺术、学习等各类讲座,举办各种读书活动,丰富了城里孩子的语文生活。无形中,也拉开了城乡语文差距。相比之下,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就惨不忍睹了。除了熟视无睹的田野外,就是供打工青年消遣的言情武侠书店,学校的藏书捉襟见肘,远远无法满足学

    07-22
  • 让神笔在孩子们的手中挥舞
    让神笔在孩子们的手中挥舞

    《假如》是一首童趣味浓厚的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小作者对小树、小鸟 、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字里行间,无不显示了儿童一颗纯真无暇的心,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很近,所以最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识。 为此,我紧扣文本,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学习诗歌内容,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学着写诗歌。 文本中小树的可怜,小鸟的可怜,西西的可怜,是学生较难体验的。于是,我借助图片(观看寒冷冬天中孤零零的,光秃秃的图片)(小鸟们张着小嘴饥饿难耐的场面)(坐在轮椅上面朝窗外的西西)、声音(寒冷的北风

    07-22
  •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春联》教后记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春联》教后记

    《春联》这一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背春联的好处。课文描写了春联给新春带来的喜庆气氛,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及音律美的特点,安排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感受贴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懂得诵读春联,既是学习又是享受,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课文以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等五幅春联为例来展现以上内容的。这些春联充满诗情画意,更多的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联的

    07-22
  • 快乐在语文课堂
    快乐在语文课堂

    这几天上语文课上得很开心,很多孩子在课堂上能够比较投入的进入课堂,使我上完了课还感觉意犹未尽,乐呵呵的。 今天我们学习了《搭石》这课,重点体会了一行人走搭石的美。和我的预料一样,孩子讲到了从协调有序中感受到很美。于是我们对这个词语重点进行了感悟。我请孩子分别读前面的人怎么做,后面的人怎么做。可是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没有领会到我的意思,并没有和我顺利的完成接读任务,我带点夸张的说道:哎呀,前面的没走,后面的可一个个站立不稳摔下去了。同学们听了都乐得笑了起来,而那个接读的同学也丝毫没有感觉到难堪。当同学能够跟

    07-22
  • 听课札记: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听课心得
    听课札记: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听课心得

    我听的共同的课文是《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第一节课是镇中小学的老师上的。她课和人一样,清新、流畅。一、 语言训练扎扎实实 。在开始的时候,老师出现了几组词语。接着,老师让学生把这几个词语分别是描写谁的说一下。我觉得这样做有两个好处,既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初步理解了这些词语,又让学生对词语的隐性含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指导朗读时,老师也是让学生抓住句子中的一些重点词语来把握的。这样,还渗透了一些学法的指导。莲 山 课 件同时,老师设计的一些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在最后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结合这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