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评价幼儿的6中简易方法》读后感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15-05-27 15:19:02

《《评价幼儿的6中简易方法》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打开《评价幼儿的6中简易方法》一份,封面上引人注目的六幅小插图就引起了我的注意,翻开左半边的封皮,露出里面的文字,原来这就是6中评价幼儿的方法简介,将整书的内容都囊括在内。这样的形式,让阅读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性的进行阅读,更好的了解自己的需求。

在书里,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第四种评价方法:涂鸦、书写和绘画案例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涂涂画画,他们乐意在纸上完成作品,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所表达的内心和他们的成长,这也是记录孩子们变化的一种方式。“涂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孩子们最接近自己心声的时刻,所有的感知都会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表露出来。

当我们发现孩子喜欢拿着笔乱涂乱画时,这是我们就要考虑给孩子开辟一个专门的涂写角,当然,在每个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里都设有一个美工区,包括画画、纸工、泥工等,一个看上去色彩丰富的美工区会吸引幼儿常来活动。当然,除了一个固定的美工区角之外,教师一定要注意保留幼儿的作品,我认为,成人并不用太过于强调幼儿画出的作品有多好,多么形象,因为那是在用成人的审美观来看待孩子创造性的活动。孩子在画画时有他自己发展的规律,当然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的发展需要成人的关注,需要成人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学会保留孩子的作品,在教室的周围设置张贴孩子作品的展板,一段时间后将作品收集起来,给每个孩子一个存放自己作品的美工袋,通过不断保存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变化。

在我们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常常涉及到的形式就是蜡笔画,因为这是相对简单,易于开展的美术活动,但这样单一的作画形式对于幼儿来说是否限制了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其实,任何工具到了孩子的手里,都可以是画画的工具,任何场所都可以是涂鸦的地方,我们尽可能的让孩子有充分的空间和材料去想象创造。

通过幼儿的画画活动,我们可以发现,涂鸦的发展是与幼儿认知发展同步进行的,有时候他们所画的“图画”的内容和主题,我们成年人往往用“肉眼”是看不见、看不懂的。这就需要成人用“心”而不是单纯用“眼”去发现他们作品中的独特的内涵。在幼儿文字语言还不完善时,儿童画最是能够表达他们所看到的或想象到的事物,是孩子内心想法的表现。

当我们仔细的观察孩子的作品时,我们会不断的获得惊喜,我们会不断的看到孩子的变化,而这就标志着幼儿又有了新的成长。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更坚定了我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热爱,更加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人生真谛——《萤窗小语》读后感
    人生真谛——《萤窗小语》读后感

    放假了,愉快的气息充满了整个周围,一本让我看了发人深省的,振奋着我整个暑假,这就是莹窗小语是著名作家刘墉写的一部好书,喜欢这部书,我还因为喜欢这个作者:刘墉,喜欢刘墉,是因为他的朴实无华,更因为他的文字给人读后的无限深思 《萤窗小语》是他的早期作品。他善于以小见大,从生活的繁琐点滴中悟出人生的各种真谛,深入浅出,又耐人寻味。虽篇幅简短,但词语精练。它所记述的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它虽然没有诗词的婉约豪放,没有散文的轻婉柔和,没有小说的曲折离奇,但它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文中的娓娓对话,给我以亲切、祥和的感觉。

    06-22
  • 用爱温暖孩子——读《用心灵赢得心灵》有感
    用爱温暖孩子——读《用心灵赢得心灵》有感

    现在的孩子任性、娇惯、懒惰、不守规矩。与同事谈及此事,都有同感:也许我们没有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也许今天的孩子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也许他们真的没有理解学习的真谛?我感到迷惘、彷徨。 最近,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用心灵赢得心灵 》一书,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李老师说:作为一个好老师应具备情感、思想、智慧这三种素质,要做一个反思性教师,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平凡的工作,不停的读书,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索,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这句话深深地启发我们,

    06-22
  •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读《胡适的声音》有感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读《胡适的声音》有感

    对于成长于文化断层年代的我们,胡适先生似乎只是历史的一个符号,他曾经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等,由于种种原因,难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对于他的了解多来自片段性的轶事或宏大感受。近日于南图觅得一本《胡适的声音》,虽然只是一册不同时期的演讲集,但也足以窥见胡先生博大精深学养的沧海一粟。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适的声音》一书的卷首语,这是胡先生一生主张并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来,不论在什么语境下先生都会是一个大右派。 作为一个有深厚旧学背景,在完善的西学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者,胡先生在文学、哲学

    06-22
  •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

    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特别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让我对原本感觉缺乏感觉的生活,又萌生了一丝希望。 或许擦亮眼睛,仔细找,感动还是能找到的,特别是我们还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领。则像一股细细的沙,慢慢流进心里,一点一点填补了石头的缝隙,同时带来一份柔润,抹平石头的棱棱角角。 作者马丽娟老师:中国第一批接受国际华德福?史坦纳幼儿教育协会培训的幼儿教师李跃儿芭学园资深教师,擅长教育管理,培养、提升教师团队以及对教育感悟的总结。在10年不间断地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工

    06-22
  • 做一个有执行力的教师——《一封给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做一个有执行力的教师——《一封给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初次听到加西亚的名字是在一次会议上,当我还在纳闷加西亚是谁时,园长介绍了一封给加西亚的信这样一篇文章。才明白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原来不是加西亚而是罗文。回来上网仔细看了这个《一封给加西亚的信》后,觉得这真的是很让人回味的一个故事。 它说的是在100多年前美国与西班矛之间发生争夺殖民地的战争。美国总统麦金莱意识到,美军若想取得胜利必须马上与反抗西班矛的古巴将军加西亚取得联系。总统要把一封信送给古巴抵抗活动领导人加西亚。但是加西亚隐蔽在古巴辽阔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这是一个困难得近乎无法完成的任务。

    06-22
  • 养育事件事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养育事件事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利用暑假时间,我拜读了《竹节的力量》这一书,让我深受启发,下面就谈一下我对本书的理解:养育子女是大多数幼儿园教师都会作出的人生选择,随之而来的困难与挑战也是他们无法回避的问题。研究者在对经历养育事件的教师和园长进行访谈时发现,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若能掌握必要的自我发展策略则完全可能使养育事件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自我认识寻找自我发展的精神动力个体只有充分认识自己,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才能合理地设计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事实上建立积极准确的自我认识并不是每位幼儿园教师都能做好的事情,有些教师一直机

    06-22
  • 解读孩子的语言——《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解读孩子的语言——《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老师,你在听吗?》一书拿到后,一看书名似乎就知道此书大概讲些什么内容,可是直到读完之后才发现此书的理论高度。它不但是一本实践指导性很强的著作,还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民主教育的理念和思索,探讨了师幼之间谈话的艺术,以及通过对话教育幼儿的好途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例如,在第六章解读对话中,作者说:孩子的对话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等待我们去挖掘。比如,对话是否揭示了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儿童是以一种有趣的还是出乎意料的方式把新旧观点联系起来?对话是否表露了儿童对新概念或观点的一些困惑呢?是啊,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朦胧

    06-22
  • 《胡桃夹子》读后感
    《胡桃夹子》读后感

    再次拾起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我不仅被故事里面跌宕起伏的战斗情节所吸引,勇敢善良的小女孩玛丽所折服,而且还被故事里面王子公主美好生活的温馨画面所感动。 美妙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圣诞节之夜,教父送给小女孩玛丽和她的哥哥一个咬核桃的小木头人。玛丽的哥哥顽皮好奇要让胡桃夹子咬最硬、最大的核桃,却使得胡桃夹子损坏,牙齿脱落,下巴掉下来。在小女孩玛丽悉心照顾胡桃夹子的夜晚,她看到盛着洋娃娃和士兵的玻璃橱窗里,不仅发出了动听的琴声,还有洋娃娃们在舞蹈。教父给玛丽讲述胡桃夹子的故事,胡桃夹子本来是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