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保育的灵魂》读后感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19-04-06 15:54:23

《《保育的灵魂》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孩子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到了四岁左右,更会开始频繁的提出问题。有人把这一阶段称为“提问时代”,这时的孩子在提出问题时,还会执拗的寻求答案。而成人开始时可能会很好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但时间一长就觉得太烦人了。有的竟反过来责问孩子:“你有完没完啊?”进而甚至训斥孩子。对于孩子的提问,有的成人认为孩子太吵,简直是个负担。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看来,成人该认真地倾听、回应;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更应当重视孩子的问题。当孩子就某件事提出问题时,成人要认真地与孩子一起讨论,尽量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充分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

回答孩子的问题,要从孩子的心情以及孩子自己明白的道理来解释为好。这样做的话,即使不能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也会在孩子心中得到一个正确的解释。如孩子问:“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呢?”如果回答说,因为树叶枯萎了,所以会掉下来的话,可能孩子并不理解。可是又不能回答那些毫无根据的话,所以可回答:“开始的时候,树叶是牢牢的抓住树枝的,可是抓了一会儿它累了,就松手了。
”因为孩子自己就是这样的,他抓着绳索荡秋千,如果累了,手一松开就会掉下来。孩子对这样的回答是会满足的。所以成人此时不必说些特别难懂的道理,详细地给予回答。反之如果过分科学地严谨地给予回答的话,孩子反而难以理解,这样就不好了。

有人会说一直这样做是否会影响孩子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其实用敷衍、随便乱说的态度来回答孩子的问题的话,其结果可能会在孩子脑海中遗留一些不正确的荒唐的东西。而如果能以孩子所具有的认识来解释和回答的话,即使他们长大后也不会感到自己过去受了骗,他们以后听到科学的正确的解释时也不会感到难以接受。如果给孩子一种无理的、半科学的暧昧解释的话,他们长大后听到正确的说明时,可能会当作一种新的解释,而不会引起强烈的兴趣。孩子自身的状态尚未到达科学工作者的水平,他们还处于诗人般的心态的时期,如果给孩子与他水平相应的回答的话,有利于他们长大后对科学产生真正的兴趣。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寒假读书笔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快乐发展的实践探索
    寒假读书笔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快乐发展的实践探索

    在新华书店徜徉了很久,终于被一本名为《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快乐发展的实践探索》的书所吸引,它吸引的地方主要在于书名中的艺术教育以及快乐,艺术教育是我非常感兴趣、想走进去的领域,真的很好奇,这本书中有什么好方法能在艺术教育中促进幼儿快乐发展,于是,这本书便成了我的囊中之物。回家细细品读,果真学到了不少东西,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关于艺术教育的几个关键词及关键点。 ● 艺术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幼儿园艺术课程的设计应以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为目的,使艺术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互渗,与其他领域教育融合。

    06-22
  • 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有感
    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有感

    童年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岁月,也许长大以后他不会记得童年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会记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长经历都会影响他未来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在现代一个高负荷的信息时代,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是家长、社会应当给与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应当配合的。 读了虞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幼儿园的表演区 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但是我认为幼儿需要通过表演来感受、认知、

    06-22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首次接触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在组织活动时,我在前面讲,孩子在后面讲的场景。我一直在探索让孩子愿意听我讲话,能够专心听我讲话,并积极回应的方法。工作中也在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但是一直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也许这本书对我会有一些帮助吧?也许书里无非是尊重、理解、接受、包容、平等、站在海孩子的角度等等这些个词吧?带着这两种想法,我开始翻阅这本书。浏览中,案例图片深深的吸引了我。不仅因为每次我的处理方式都和错误的范例不谋而合,而且还有那些正确的引导方式让我佩服。细读下去,又有了其他的收获,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

    06-22
  • 让幼儿园课程回归于幼儿的生活世界——读《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
    让幼儿园课程回归于幼儿的生活世界——读《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是近年来幼儿园实践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是一个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康、有效发展及生命成长的问题。在不同名目课程竞相出现,老师们或被新颖的课程理念吸引、或对新奇的课程名称好奇、或对课程模式产生尝试的冲动等等。在这些心理因素驱使下,我们似乎变得不够理智,对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宗旨产生模糊意识,形成过分追求课程内容新、课程模式新,课程的建构逐渐走向功利性。在尝试不同课程过程中,发现课程受多种条件的限制,也受幼儿生活经验的限制,再好的课程没有幼儿生活经验的依托,它就不可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也

    06-22
  • 读“母亲的帐单”有感
    读“母亲的帐单”有感

    刚读母亲的帐单前半段的时候,我便在设想后面的结局:如果按小彼得的计算方法,那母亲得给小彼得开出一张天文数字的帐单。待我看到母亲的0帐单时,我震撼了,这对小彼得来说绝对是一剂绝妙的药方,这不他怀着一颗砰砰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发烫的脸藏在母亲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围裙口袋。 如今的孩子为家里做点所谓的家务活,向父母索取报酬的,或父母主动给予报酬奖励的现象日趋增多。父母的本意可能是:1、鼓动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2、让孩子知道有付出就有收获;3、培养孩子打理钱财的能力付出劳动,获得

    06-22
  • 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后感
    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后感

    双休日,应朋友邀约小聚,路经青少年活动中心,堵车厉害,原因不说也明白,是因为兴趣班的超前火爆。和朋友说:这些赶着参加兴趣班的孩子中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真的因为感兴趣?也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流着眼泪来参加的?不由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的好辛苦!没有快乐的童年好可悲! 记得刘晓东博士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生活,必须立根于儿童的天性,从而有可能高于和超越儿童的自然状态的生活。是的,天性是孩子教育的起点,教育要尊重并发展孩子的天性。作为孩子,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都有别于成年人。因此,我们要

    06-22
  •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这是一部印度富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有幸在90课时培训中观看了这部电影,感觉非常不错。电影中充斥着许多幽默搞笑的镜头,但是在一片嬉笑怒骂中却充斥着我们的神经,怎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适合的。法兰、拉杜与兰乔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乔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他不仅鼓动法兰与拉杜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碧雅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 看完整部电影,我们欣赏男主角兰乔的特立独行,不走常规模式,感叹他伟大的成就,

    06-22
  • 读《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和保育》有感
    读《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和保育》有感

    《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和保育》这门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即晨间活动、进餐活动、盥洗活动、喝水活动、如厕活动、睡眠活动和离园活动。文章中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这让我想到了,在平时的幼儿一日活动中,有时候我们的活动安排的过于死板,没有一点弹性,这样的话有时就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文章中又提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效率。看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在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