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的个案追踪

栏目: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时间:2015-07-06 15:26:29

《小班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的个案追踪》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作者: 嘉定菊园幼儿园 庄灵芝   一、幼儿基本情况: 晨晨,是班里古灵精怪的“小可爱”。她的年龄在班中不算大,但是懂得的东西却不少,经常会爆出一些奇言妙语,给小朋友们带来好多有意思的想法。她还喜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自己不知道的,她都要问一问,知道弄明白了为止。
二、活动记录
  情景一:
  “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我们正在开展活动《好吃的橘子》。“哇,是橘子!”小朋友们看见熟悉的橘子非常开心。
  “橘子是什么形状呀?”我问。“圆圆的!”大家答。“圆圆的橘子像什么?”听见我的问题,大家纷纷开动脑筋,“像太阳!”孜瑜说。“你想的可真好,圆圆的橘子就像圆圆的太阳,真棒!”热情地夸奖了孜瑜后,我再次问:“圆圆的橘子还像什么?”这下孩子们收到了启发,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像月亮。”“像小球。”“像月饼。”……
  我把橘子剥开来,撕下一囊橘子,问大家:“这一囊橘子是什么形状呢?”
  “弯弯的,像月亮!”晨晨在下面响亮地回答。“嗯,真的呀,课真像弯弯的月亮呢!晨晨看得真仔细!”我笑眯眯地表扬她。马上又有孩子想到了其它的:“还像弯弯的小船!”“还像香蕉!”……
  分析:
  幼儿创新的源泉是生活经验,一个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缺乏知识、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创的见解,缺乏知识经验就难以产生新的设想,难以创造。而认识的事物越多,想象基础就越宽广,越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所以教师应多让幼儿走进大自然,注重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经常利用各种时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新鲜事物。如:在图书角摆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儿童读物,并定期更换,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由阅读、自由讲述;利用园内的种植角、动物园,引导幼儿观察动、植物的四季变化特征;利用社区建设、农贸市场、商店、邮局等,带领幼儿去开阔眼界、认识社会等。积累了一定感性经验,丰富了有关表象,幼儿才有可能去创新、发挥。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教育资源,时刻做有心人,抓住随机教育的契机,对幼儿进行创新启蒙。在幼儿生活中任何点滴创新火花都应及时捕捉,加以诱导,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情景二:
  “这个是什么?”聪明屋里,晨晨拉住我,指着一份有许多瓶子的材料问。
  “这个呀,让老师仔细看看。”我蹲下来和晨晨靠在一起,打开一个瓶子闻了闻,说,“哦,我闻到一种味道。”说完看相晨晨。
  “是什么味道?”晨晨乌溜溜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我看。
  “让我仔细想想,”我装作皱眉苦思的样子,“是一种闻了以后感觉很舒服、很精神的味道。”
  “哈啊?很舒服的味道?”晨晨的兴趣更大了,眼睛亮亮的朝我伸出手,“我也要闻闻。”
  我一边看她闻,一边问她:“好闻吗?这是什么东西的气味呀?”见她想不出,就告诉她,“这是花露水的气味。”“花露水,被蚊子咬到小块块的时候涂的。”晨晨说得头头是道。
  “那还有那些瓶子里氏什么味道?”晨晨看着剩下的瓶子,眼里是满满的好奇。“想知道的话就打开来闻一闻吧。”我微笑着鼓励她。
  分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年幼儿童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
  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可由于孩子年幼,所提的问题往往无意识,可能十分简单甚至荒唐,但也有可能是灵感闪现的时机。作为成人都应该心平气和地,认真地对待,避免出现如:压制提问“你怎么问题那么多”“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怪问题”等等。对孩子的提问,教师有的可直接回答,有的可启发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更可以引导孩子从多角度思考回答,鼓励和激发幼儿进行探索的欲望,在回答孩子问题的过程中来激发幼儿创新的灵感,捕捉创新的火花。
  情景三:
  晨晨坐在聪明屋里的地毯上,抱着几个盒子对我说:“老师,我要给小兔子造一个房子!”“噢!”这里并不是给小朋友搭房子的,但我看晨晨这么高兴,不忍心阻止她,就说:“那好,等你造完了老师来看。”晨晨抱来各种盒子、罐子,把它们一个个堆起来,渐渐地变成高高的一堆,一边搭一边小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说着什么。
  “老师,小兔的房子造好了!”晨晨叫我过去看,还当起了解说员,“我给小兔造了一个尖尖屋顶的房子。这里是门口。这里有两扇窗户……小兔子住在里面,大灰狼进不来的!”原来晨晨是想到了最近学的《小兔乖乖》的故事,一直想着怎么帮助小兔呢!我这样想着,就露出惊讶的表情说:“哇,你想的真仔细!小兔子住进这样的房子,就不怕大灰狼啦。”晨晨听了开心地笑咯咯:“对啊,大灰狼一点办法都没有,兔妈妈不用担心了!”
  分析:
  幼儿创新的源泉是生活经验,他们创造的作品反映的内容也是幼儿的生活。幼儿的行为相对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教师就应该鼓励、赞许。切忌用成人的思维标准限制孩子,不要求孩子迎合大人的口味,达到什么所谓的标准,允许孩子的行为超出现有标准和常规。
  有些孩子喜欢的有趣的事情,可往往带来成人的呵斥,许多事例说明,在幼儿身上闪现的瞬间的创新火花,只是因为教师不当的教育方式给无情地扑灭了。如:教学中回答老师的问题,幼儿说出了很有创意的答案,但与“标准答案”有一定的距离,教师为了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很快就否定了幼儿的答案,并说出正确的结果,这样的做法严重地压抑了孩子的灵感,扑灭了孩子创新的火花。如果过多地用成人的标准限制孩子,不允许他们有调皮的行为,会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结果造就出来的是只有听从承认指示而没有创新意识的孩子。
  情景四:
  今天的聪明屋里晨晨显得有些不高兴,因为她喜欢玩的夹乒乓球游戏已经有小朋友在玩了。这时,她看见了另一张桌上的小夹子。好奇的她走近小夹子,拿起小夹子:“这里怎么会有夹子呢?”所有的夹子都放在一个扁平的材料盆中,这些小夹子是用来给小动物做小胡子的。
  晨晨摆弄着小夹子,先是数数,然后将小夹子一个个地排起队来,按颜色来排队,按大小来排队……排了一会儿觉得没劲了,晨晨开始把小夹子一个个斜斜摆放在材料盆中;刚排好,晨晨忽然开始唱起歌来了:“秋风吹呀吹,秋风吹呀吹……呼呼呼……呼呼呼……”我恍然大悟,哦!原来晨晨将斜着摆放的夹子当作秋风在吹呢,这可真是个奇妙的想法!  分析: 想象是创新之母,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创新能力。平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看法,允许幼儿进行创造性尝试,真正做到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敢想,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书籍。如童话、科幻作品、神话、寓言等。
  提供给幼儿游戏的材料应多一些半成品材料,这能激发幼儿创新灵感。半成品的游戏材料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重新去组合,拼装新物体,可供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创新的空间余地较大,并能做到“一物多用,以物代物”,让幼儿不断激发出灵感,闪现创新的火花,从而使幼儿敢于创新,乐于创新。
  情景五:
  “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报纸来帮忙做事情,那么我们今天来用做玩具。”我说,“想一想,报纸可以怎么玩呢?”
  “飞到天上玩。”晨晨说。“噢,你觉得报纸可以扔到天上让它飞起来。”我马上肯定了她的想法,“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说着我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飞报纸的游戏。孩子们玩着玩着,气氛逐渐活跃了起来。“这样子飞,报纸变成了降落伞!”我在一旁总结。
  “除了变成降落伞,报纸还可以变成什么?”我乘热打铁继续问他们。“变成飞机!”马上又孩子联想到了和降落伞一样能飞的飞机。“噢,那你需要把报纸折一折,变成飞机一样尖尖的。”我又和孩子们一起折起了简单的飞机玩。“还能变成什么呀?”这下大家都想到了不错主意,“可以变成皮球。”“变成子弹。”“卷成小棒。”这些都是我们早上运动的时候小朋友接触过的报纸玩具。“还可以撕一撕。”“折起来。”这是幼儿看见过成人使用报纸的方法。得到我的肯定后,大家纷纷行动了起来,这下子,整个教室充斥着各种嬉笑的声音,热闹非凡。
  分析: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多提一些不强调唯一标准答案的开放式、启发式的问题,重视容多纳异,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从不同方向去思考,一题多解,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猜测。让幼儿作多样性、独特性的回答,由此迸发出富有创造力的思维火花。同时为幼儿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尝试、探索,去克服困难,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游戏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探索实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验挫折及战胜困难所获得的成功的喜悦和收获。 三、思考与体会: 早在多年以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理论,即解放幼儿的大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幼儿的双手,让他们去做;解放幼儿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幼儿的嘴,让他们言论自由;解放幼儿的时间,让他们做喜欢做的事;解放幼儿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他的这一教育主张是非常有远见卓识的,它与当今“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息息相通。
  良好的环境,丰富的生活能充分调动孩子的激情,启动联想,发展想象,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效果,这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尝试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想象提供来源、为创新奠定基础。
二、正确对待孩子的各种提问,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挖掘有价值的提问。
三、鼓励、赞许孩子的“作品”,支持他们创新的行为。
四、保护孩子的想象,捕捉创新的火花。
五、精心设计创造性问题,启发幼儿进行发散思维。
  科学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这些内容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能激起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浓厚兴趣,进行新奇的想象,使幼儿有创新的欲望和热情,所以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注意引导保护幼儿对事物的好奇,注重开展创造性活动,提供创造的、支持性的环境,应用创造性的策略,培养他们的探索与创造精神,让幼儿逐步成长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有知识的创造型开拓人才。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 教育反思——小熊的冬天商店
    教育反思——小熊的冬天商店

    今天的活动是小熊的冬天商店,在课前,我准备好了与活动相关的图片、实物以及大大的冬天商店这个招牌。在课一开始,我先是出示了冬天商店的招牌以及图片,以小熊的口气说了小熊想开一家商店,请小朋友们帮忙把乱哄哄的商店进行收拾。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课堂的整体氛围非常好。我请小朋友们先说一说应该怎么收拾,在这一环节我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接着我完整讲述了分类的正确方法后,再请幼儿边操作边说如何分类,如此重复几次,孩子们基本对分类有了认识与了解。 最后我请孩子们一起来分别给娃娃戴帽子、戴围巾等等,活动结束,在这个活

    06-21
  • 新教师汇报课《小小鸟》课后反思
    新教师汇报课《小小鸟》课后反思

    听完新教师汇报课《小小鸟》后,听课老师们围绕着你亲亲我,我亲亲你这一肢体动作议论着。你亲亲我,我亲亲你是小班艺术活动《小小鸟》中的一句歌词,朱老师在活动开始时,利用小指偶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小指偶的表演形象又生动,老师的教态和话语也实在是可爱而可亲,把孩子和听课老师都深深地吸引住了。 一只小小鸟,二只小小鸟, 见面点点头、点点头, 你亲亲我,我亲亲你, 碰一碰、碰一碰,飞走了。 当朱老师讲到你亲亲我,我亲亲你的时候,就让两只小指偶的小小鸟嘴对着嘴亲了亲,这一动作引起了孩子们窃窃私语嘻嘻,他们亲嘴了,哈哈,

    06-21
  • 秋天主题活动《水果沉浮》反思
    秋天主题活动《水果沉浮》反思

    水果沉浮是秋天主题活动课程中的一项内容,为了给孩子更多操作的机会,我们也制作了一个沉浮的操作材料。投置了孩子们常见的弹珠、泡沫、纸片、积木、等玩具。 刘张墨和韩柏把这些材料一样一样的投进放满水的塑料桶里放进、拿出、放进、拿出反反复复地玩着。 他们将一张纸巾放到了水里,纸巾漂浮着,渐渐的水渗透了整张纸巾。这时小不点惊奇地发现:纸巾怎么沉下去了。这时两个孩子的注意力再一次集中到了水中的纸巾上,四只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纸巾一点一点地往下沉,直至静静地躺倒水底。 而在接下去的观察中,两个人无论是投放什么材料都会仔细

    06-21
  • 小班看图讲述活动《爱唱歌的大恐龙》
    小班看图讲述活动《爱唱歌的大恐龙》

    小班孩子在进行看图讲述时,习惯于看图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体,特别是图片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在进行活动《爱唱歌的大恐龙》时,我就关注到了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引导孩子们学习看图片。图一,孩子们首先看到的是图片最明显的部分,前右下角的几个小朋友。于是,我就让孩子们说说这些小朋友怎么了?注意观察小朋友的表情,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他们在做什么动作?你在什么时候会做这样的动作?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以后,就马上能明白,原来是恐龙在发出不好听的声音,吵到小朋友了,大家觉得声音刺耳,所以都捂住了耳朵。 最后一幅图,孩子们只是说出

    06-21
  •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反思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反思

    区角游戏一直以它独有的特质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由的交往,自由的玩耍。然而,经常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孩子们在游戏结束后,不顾材料的凌乱,就匆匆的上位,有时,即便将材料放在规定的位置,也是胡乱的一放,马虎一塞,就不管不问了。游戏过后的材料整理一直是个头痛的问题。其实,我也知道,让孩子们学会整理,可以有助于孩子形成爱整理,生活有序等良好习惯。同时也能让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动作发展,也将影响到幼儿今后的生活,所以在每次区角游戏结束后,我都要参与整理活动中,我会组织幼儿欣赏:瞧,

    06-21
  • 小班语言活动公开课反思 毛毛虫的故事
    小班语言活动公开课反思 毛毛虫的故事

    经过环节的调整后,又一次进行了试教,整个活动下来,前面部分安静的听故事学说短句还是比较顺利的。只是到了游戏环节,孩子们又开始了兴奋,使得场面混乱,只得匆匆收场,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反思后认为问题出在游戏前,教师交代不清楚。所以当我说请毛毛虫们一起爬出去玩时,有几个孩子爬的快的孩子看见布置好的苹果树、香蕉、小树的时候,就已经冲在那里东碰碰、西摸摸,我说的故事情节他们也无法听清楚,完全不能跟着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了;于是我只好更大声的说,等到我说肚子饿了去找食物的时候,还没等我提要求就都开始摘了,而且苹果、香蕉

    06-21
  • 《吹泡泡》科学活动课后反思
    《吹泡泡》科学活动课后反思

    吹泡泡活动向来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尤其是小班的孩子,看到泡泡从管子里吹出来时特别的兴奋,他们觉得这真是太神气了。记得在托班的时候,吹泡泡活动就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兴趣,产生了要和泡泡亲密接触的愿望。但是,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小朋友为了抓泡泡,容易挤在一起你推我,我推你,很危险。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要想办法克服,尽量避免碰撞事件发生。 本来活动的过程里有小朋友自己取材料来操作的环节,但是我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如果让他们自己操作,有些孩子可能会将泡泡液吸到嘴巴里,,所以为了预防意外的发生,又让幼儿体验自

    06-21
  • 就要和你对着干——小班逆反心理儿童的个案分析
    就要和你对着干——小班逆反心理儿童的个案分析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小班幼儿正处在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较薄弱的阶段,当他们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通常会以一种与成人要求相反的方式来行动。当孩子发生逆反行为之后,教师和家长该如何分析与应对? 一、案例背景 1.个案介绍 姓名:翔翔 性别:男 年龄:四周岁3个月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父母职业:父亲是个体老板,母亲是某医院护士 性格特点: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探究精神,爱问为什么,思维敏捷。但他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逆反。 2.案例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