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面对个性倔强又懒惰的孩子

栏目: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5-06-08 16:47:12

《面对个性倔强又懒惰的孩子》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小班第二学期也将近尾声,孩子们学到了不少新知识,长了不少新本领,心理也更成熟了。但有些家长们说自己的孩子脾气倔、任性、懒惰。可不是吗,五一劳动节放假三天后,陈赞小朋友就开始闹情绪,不肯上学。奶奶把他带上楼梯,看他哭得厉害,还闭着眼睛哭,怎么样劝说也不行,我问陈赞:“你为什么哭啊?”他说:“我不要上幼儿园,我要一个人呆在家里。”奶奶看到他哭得厉害,不忍心急忙把他带回了家。第二天,体检了,陈赞硬是不肯来。第三天,爸爸妈妈奶奶全出动了,在我们班上可算是个头大的孩子,好不容易把他抱到了教室里。家长说,陈赞放假一放,就不想来上学了,在家就不喜欢约束,喜欢跑来跑去,坐不住。有时兴起,说要买些水彩笔画画,也是三分钟热度,一会儿就把笔扔了找都找不到了。书也买了许多,不是打撕了,就是扔了。脾气也很倔强,喜欢听好话,说他不好就不开心一整天,自尊心也特点强,要是看到别人有好东西,自己又得不到,这样就会发脾气。也很懒惰,穿衣服、穿鞋子也都是奶奶在弄,让他自己脱裤子吧,他就用脚使劲往下撑,而不是用小手去脱。真拿他没办法。通过交谈,发现在陈赞的身上有脾气倔强、任性,注意时间短、喜欢贪赖省事,生活自理能力差等方面的表现。
那就先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开始吧。其实,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长忽略,尤其是爷爷奶奶,他们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在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就事先替他做好了。小班孩子年龄小,依赖性比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
在午睡起床时,我也发现一天,有的孩子自己的鞋子有的自己拉不上,有的鞋子要穿反,。那就在下午的活动中来一次穿鞋比赛。于是,比赛开始前,我跟孩子们讲明了比赛规则。比赛开始了,只见几个能力强的孩子迅速地把鞋穿好,高兴地跳起来,欢呼着,庆祝自己的胜利。最后只剩下陈赞等几个小朋友了,只见他哭着说:“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别的孩子也跑到我面前说:“老师,陈赞不会穿鞋,他哭了”。我说:“没事,陈赞很棒,一定能穿上”。他听到我的鼓励后说:“我能穿上的”。我表扬了他,小朋友们也在喊:“陈赞加油,陈赞加油……”他在我的鼓励下、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慢慢的学习穿鞋。就这样,这几个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把鞋穿上了,并高兴得跳了起来,大家为他欢呼、为他鼓掌,我冲他伸出了大拇指,他笑了。
通过多次这样的活动,老师和小朋友的鼓励、表扬和夸奖,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推荐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规则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自身需要
    规则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自身需要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历程看,规则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自身需要。我们知道,当 儿童 渡过自主感心理危机(2-3岁),知道自己在这个家庭是受欢迎的,是可以自主采取一些行动的。此后,孩子便开始转入主动探索的阶段,要开始渡过他的主动感心理危机。 在进入主动感心理危机阶段以后,孩子对社会和自然的现象更加好奇,探索的范围更大,内容更为深刻。但是,这个时候的孩子仍然是孱弱的、无知的,他们的探索受到客观事物的制约,也受到父母和成人的制约。他们的继续探索和成长,仍然依赖于成人。 他们对父母(或成人,包括祖父母、外祖 父母 以及叔叔

    07-21
  • 如何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如何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内容提要:性格是决定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显示一个人对社会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儿童同周围的大人和小朋友的接触中,在社会关系和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性格的初步形成始于幼儿时期,这时候幼儿的性格未定型,富于可塑性,周围环境对它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何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为什么会有这次论文题目的产生呢,这啊还得从班里的一个小故事说起。我们班男女幼儿比例一直比较失衡,男孩占大半个班而女孩就2、3个。热闹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不可思

    07-21
  • 日常班级教育中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日常班级教育中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未来21世纪的接班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当中去,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每个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呢?在多年的实践教育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一、在榜样影响中规范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在整个发展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作为教师,首先,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教育幼儿,在幼儿心目中树立一个正确规范的榜样,让幼儿在一日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的根

    07-21
  • 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得开朗一些
    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得开朗一些

    情绪是与一个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需要满足了,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需要没有满足,往往产生消极的情绪。 孩子 的情绪与成人相比具有不稳定、易变、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特点。愉快的情绪对孩子的健康和个性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培养孩子愉快的情绪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愉快、宽松的成长环境。父母或其他教养者的情绪愉快稳定,在日常生活中会感染孩子,孩子的情绪也会处于愉快的状态。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予所需要的爱,这种爱既能培养孩子的愉快情绪,也是人格建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父母

    07-21
  • 7岁,心理发育一道坎
    7岁,心理发育一道坎

    孤僻、逆反……青春期孩子的种种问题困扰着父母。但是许多父母根本无法想到,孩子这些不和谐的改变竟然是在幼儿期埋下的。 心理问题专家刘华清教授表示:父母,尤其是母亲要避免以各种原因疏远7岁之前的孩子,因为孩子7岁前和母亲的关系建立得不好,会直接影响孩子日后心理和人格的成长,孩子在青春期就会爆发出种种与人与事不和谐的问题。 刘教授认为:很多妈妈出差或出国时,把孩子交给老人“全权处理”,这会使孩子的潜在心理中形成“我不重要”、“妈妈不喜欢我”等想法,孩子的人格成长中应有的自信和融洽的元素就会缺失,孩子到了青春期,

    07-21
  • 关注:离婚子女的“综合征”
    关注:离婚子女的“综合征”

    当今世界,离婚率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成千上万的儿童流落街头无人抚养与收管。英国目前有50万无父儿童,其中40%靠社会救济而生活。美国有100多万儿童遭受家破亲离之苦,倍受摧残与折磨。巴西无家可归的孩子达1500万,将近占全国青少年的四分之一。 这些被父母遗弃的孩子,精神上、物质上遭受痛苦和困扰,许多人精神畸形、心理变态,跌入了犯罪的泥坑。我国目前被离婚父母遗弃的孩子,虽然占整个人口比例很小,但是,绝对数并不少,并且有增加的趋势,一些孩子因此而个性发展不全面,甚至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抚

    07-21
  • 当你的孩子觉得委屈时
    当你的孩子觉得委屈时

    现在的孩子大多总是倍受关注,这就造成了孩子的的自我优越感越来越强,自尊心更强。因此,当给予他们的关注稍微欠缺一点时,他们往往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接受,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句无足轻重的话语,可能就会使得孩子感到莫大的委屈,伤心不已。 释放孩子的委屈情绪 当孩子觉得委屈时,爸爸妈妈要及时了解他们委屈的原因,让他们的情绪得到释放,这样才能让他们形成健康、乐观的人格。 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受委屈时,能够将不快宣泄出来,是件好事。应该让孩子适度哭闹宣泄自己的情绪,之后,再好好地去安慰孩子,设法使孩子的情绪在爆发后能够

    07-21
  • 家园配合关注胆怯幼儿
    家园配合关注胆怯幼儿

    画画了,孔祥明小朋友非常认真,他的画能够很准确地抓住物体的主轮廓,画面整洁、色彩漂亮。但是唯一遗憾是孩子画的东西很小,老师虽然一再要求他将画画的大一些,可是他总是画得很小,每次老师向他提要求的时候,他总是可怜巴巴地用眼睛看着你:老师我画不大。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在什么地方都表现得很胆怯,如早上来园他看到老师向他展现笑容了,他会向你轻轻地问好,反之他就会偷偷地溜进教室,不引起你的注意玩大型玩具的时候,他不喜欢攀爬类动作难度大的活动,鼓励他上去,他说:老师我害怕。 其实像孔祥明这样有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