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藏戏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3-05-07 12:33:01
文章: 分享

《藏戏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藏戏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藏戏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学情分析:

《藏戏》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特色。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通过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本节课重点要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其次要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会读会写脱缰、咆哮、吞噬、发誓、恐怖、婀娜、雄浑、、哄堂大笑、能歌善舞、青面獠牙、别无所求等词语;读准多音字哄、藏、传。

2.阅读与鉴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查阅资料理解优哉游哉、开山鼻祖、随心所欲等词语;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了解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表达与交流: 学习课文开头形象概括藏戏特色的写法,照样子介绍一种艺术样式的特色。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

1.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有关戏曲资料。

2.自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其中的疑难之处并尝试解决。

3.借助工具书或生活积累理解文中生词。

4.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

任务二:朗读展示,分类学词

1.朗读展示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课文,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出示句子:

图片 图片

①男生读三个反问句,女生将它们改成陈述句读一读。

②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招来的只是一阵哄堂大笑。

(有感情朗读,表达出藏族人民对唐东杰布的爱戴。)

③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兄妹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师生合作朗读,表达出对那些献出爱心的人们的赞美。点拨理解词语:琼结:藏语里指房屋悬起多层)

④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开山鼻祖。(齐读,体会唐东杰布的传奇之处)

2.分类学词

(1)读准字音:

僧人 脱缰 吞噬 王妃 敦厚 演绎 哄堂大笑

青面獠牙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两面三刀 山南琼结 钹

(2)读准多音字:

①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ō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ng)而散。

②《鸿门宴》是汉代传(zhun)记,而不是唐代传(chun)奇。

③西藏(zng)的布达拉宫,是收藏(cng)大藏(zng)经的宝藏(zng)。

(3)理解四字词语: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优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开山鼻祖: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指耍两面手法。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青面獠牙:形容面貌狰狞凶恶。

(4)拓展积累形容笑的四字词语:

哄堂大笑 捧腹大笑 开怀大笑 眉开眼笑

莞尔一笑 回眸一笑 似笑非笑 一笑千金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藏戏特色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交流讨论。(藏戏的特色戴着面具、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尝试用小标题形式概括。

(提示:第4~17自然段,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第18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艺术靠师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4.主题概括。

引导:小标题连起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醒:课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及其艺术特色,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展开介绍,让读者对藏戏有基本认识和了解,同时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任务四:研读课文,感悟写法

1.自读第1~3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三个排比式的反问句写藏戏的三个突出的特点,有什么好处呢?自由读,思考;指名读;全班交流。

好处1: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思考;

好处2:突出藏戏的主要特点,了解藏戏独特的艺术形式。

2.课文中还有那部分也写了藏戏的特点?(第8~17自然段)两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1)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写法秘妙:有详有略的写法。详写: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略写:藏戏演出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的特点。

(2)有详有略的写法,是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点?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的呢?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3.默读第4~7自然段,边读边圈画:这个传奇的故事有哪些传奇的色彩?

(1)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传奇1:战胜凶险的自然,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传奇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传奇3:艺术的传奇,第一个藏戏班子歌声响彻雪山旷野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2)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同桌之间相互讲述一遍这个传奇的故事。

任务五: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搜集更多与藏戏或其他戏曲相关的图文或视音频资料。

2.学习课文开头形象概括藏戏特色的写法,照样子试着介绍新沂柳琴戏的艺术特色。

2、寒号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寒号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寒号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7个生字;会写面、朗、枯3个生字。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形象,为学习第二课时打好基础;

4.能掌握带得字的短语。

教学重难点:

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形象;用带得字的短语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走进故事

1.创设童话情景,板贴寒号鸟。

大家的精神状态真不错,给大家奖励一个故事,想不想听?听!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陡峭的高山,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冬天的夜晚,如果你从山脚下经过,就会听到崖缝里传来小动物的哭叫声,哆啰啰,哆啰啰,这个小动物呀,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寒号鸟。

(贴课题,跟老师一起读课题)

2.这里面有一个多音字,哪个小火眼金睛发现了?生答。师总结。

号,表示叫声的时候读hao,看这个词号叫。

寒号鸟大多数人都没见过,今天老师把它带来了,看,谁来说说它长什么样?生答。师:因为它害怕寒冷,喜欢哭叫,所以人们就叫它寒号鸟。

寒号鸟还有一个邻居,你们看,是谁呀?喜鹊。认识生字鹊。

二、整体感知

边听课文录音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刚才大家读得都很认真,今天的故事就藏在这四幅图里,谁能把这几个句子补充完整,连起来说一说。自己快速说一说。

三、了解住所、介绍邻居

1.那你们知道这两个邻居住在哪里吗?课文哪里告诉你的?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两个邻居分别住在那里?

2.学习多音字当

3.在第一段里,老师发现有许多这样的词语:一堵石崖。请你读。请你找一找,第一段里还有没有类似的词语?

预设:一道缝 一条河 一棵大杨树

4.学习生字面。

我们来做一做面对面的动作,和你的同桌,面对面点个头,面对面拍拍手。

四、初步感知两种动物形象

这对邻居发生了什么呢?请一位男生读第3段、一位女生读第4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喜鹊、怎样的寒号鸟?

(一)这是一只怎样的喜鹊?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

预设1:勤劳的喜鹊

①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生回答)

师: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喜鹊很勤快?圈一圈。

(1)一早

一早是多早?

可能: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喜鹊----一早飞出去了

大公鸡还在窝里呼呼大睡,喜鹊一早飞出去

小朋友还没有起床,喜鹊一早飞出去

(2)东寻西找

找过哪些地方?往东飞过高山、原野去寻,往西飞过树林、草原去找,这就是东寻西找。

(3)一些:飞遍千山万水,才找到一点点材料。

(4)忙着:一刻都没有停歇,一回来就抓紧时间做窝。

师:这真是一只勤劳的喜鹊啊!谁来做做勤劳的喜鹊,读一读。自己准备,指读3个。

请女生一起读读这段话。

学习二类字衔和生字枯朗。

还是一只怎样的喜鹊?

预设2:热心的喜鹊

②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师:多热心啊,谁来劝劝寒号鸟?

(二)喜鹊这么勤劳、热心,它的邻居寒号鸟呢?

这是一只怎样的寒号鸟?

预设1:懒惰的寒号鸟

(1)只知道出去玩:寒号鸟整天就知道出去玩,除了玩还是玩,一点也不想着做窝

累了就回来睡觉:寒号鸟白天就知道出去玩,不累就一直在外面玩,只有玩得累才会回家。

是啊,看来寒号鸟人生只有两样头等大事:一样是玩,另一样就是睡觉。

(2)一个却字和喜鹊形成鲜明的对比。

(3)男生一起读,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预设2:不听劝告的寒号鸟

1.你能做做动作么?躺。它可真悠闲啊!

再看看寒号鸟说的话,它称呼喜鹊为什么?傻喜鹊。你们说喜鹊傻不傻?真正傻的是谁?寒号鸟认为喜鹊的好言相劝是在干什么?吵它烦它。

2.现在和同桌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想一想,寒号鸟和喜鹊是用怎样的语气说这些话的?

3.谢谢刚才朗读的小朋友,谁想来挑战他们。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

4.那就让我们合作着再来读一读。想当小喜鹊的请起立,想当寒号鸟的坐在座位上,边读边做动作,还要注意表情哦。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这段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短语冻得直打哆嗦,你来读一读?

你会做这个动作吗?能不能通过你的声音读出寒号鸟的冷?

2.这样的短语还有很多,当很热的时候我们可以说热得......

笑的时候可以说......急的时候可以说......

课堂检测。

3、麻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麻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麻雀》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学情分析:

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小动物,但对于有关动物的母爱的文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关于老麻雀的行为,和猎狗的后退学生可能会理解不透彻。

教学建议:

1.体现学用语言的教学原则。即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将阅读和写作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悟故事中的爱意,再逐一品析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形象,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恩有爱的生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悟、演、写的方法逐步深入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难点

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伟大母爱。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事例。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文中角色间的关系。

难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麻雀》是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一百多年来,这个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你们想读读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自学生字,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字形,可与同学讨论交流。

4.检查自学情况,借助字词卡,多种形式认读。

5.同桌互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6.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标出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自由认读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要写好这些生字有哪些地方必须特别注意?

3.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4.学生自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麻雀

初步感知内容:老麻雀救小麻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

1.根据课后第二题自学。根据题中的三个内容,试着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2.与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交流,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3.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讨论交流。

(1)遭到大风猛烈的摇撼,从树上巢里掉在地上的小麻雀是怎样的?画出表现小麻雀弱小可怜的词语。

(2)猎狗走近小麻雀,它想干什么?画出表现猎狗凶猛厉害的词语。

(3)引导学生将上面的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小麻雀处境的危险。

(4)就在小麻雀即将遭到不测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图文对照,讨论、探究:

①为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一块石头落地?

②在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老麻雀临战前紧张姿态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④老麻雀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⑤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老麻雀形象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动之情读出来。

2.齐读第6自然段。

思考讨论:凶恶的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是为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文,品味感悟。

(1)看到老麻雀和猎狗搏斗,我会怎样想?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并把它带走?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小结:母爱,这是存在于小生灵老麻雀身上的令人钦佩的伟大情感,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它驱使老麻雀放弃自己安全的环境,铤而走险飞落在凶恶的猎狗面前,誓与猎狗进行殊死的较量,掩护和拯救自己的幼儿。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啊!

四、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1.把自己最受感动或最喜欢的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熟读成诵。

2.把自己读了本文后的收获与同学交流。

3.提出自己还没弄懂的问题与大家讨论。

4.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在采集本上。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2.老麻雀为什么使你感动?

3.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赞颂一下母爱。

六、课后延伸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用实际行动,回报妈妈的爱。

板书设计:

麻雀

4、普罗米修斯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普罗米修斯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内容】

《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故事长廊 中的第三篇课文。

【指导思想】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的专题是故事长廊,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本课排在了《寓言两则》和《文成公主进藏》之后,在学生对寓言和民间故事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西方优秀神话故事,让学生知道普罗米修斯不但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神,而且是一位英雄,他不畏强暴,为人类谋取利益不惜牺牲自己。

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头脑中再现普罗米修斯这位英雄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学习能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市的兴趣及了解西方文明的兴趣。

【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介绍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去阿波罗那里众取火种,从而给人类悄来了光明和幸福,但因此触怒了众神领袖宙斯,受到宙斯垃严厉的惩罚,但他不屈不挠,不向宙斯屈服,最后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所救,重新获得了自由。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甘愿为人类受苦的伟大精神。

【学情分析】

本课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由于文化的差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学生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对古希腊神话不是十分了解。故课前要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的古希腊神话,使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及其他众神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种、喷射、火焰、驱寒取暖、驱赶、领袖、气急败坏、惩罚、敬佩、造福、违抗、狠心、双膝、啄食、肝脏等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气急败坏、驱寒取暖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忍受苦难的献身精神。

5.阅读课后阅读链接,感受中西方神话的不同神奇。

【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阅读有关古希腊神话,并对火种有大致了解。

【板书设计】

14普罗米修斯

起因 经过 结果

盗取火种 遭受惩罚 获得自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阅读了许多中国神话故事,比如《女娲补天》、《猎人海里布》等。但你们知道吗?古希腊也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你能说说自己看过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吗?(生介绍,师可以适机梳理各位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正义之神普罗米修斯。对这个神,你们有所了解吗?(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做简要的介绍: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提坦神,他创造了人,同时仿造音神,终于使人类发出声来,而且教给人类知识和技术方法。)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2.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注意正音:恕是翘舌音。

3.在读文中,有没有艰涩的词或长句子不好读的,提出来当堂解决。(生提出,可采用学生互助的方式解决)

多音字:肝 脏( )

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人名连读,引导生多练习。

4.默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懂的词语,在文中标注出来。

5.生提不懂的词语,可采用师启发或众生帮助的形式解决。(以下两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本文指宙斯十分恼怒。

惩罚:严厉地处罚。本文中指宙斯对普罗米修斯采取了一些残忍的手段。

三、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述了普罗米修斯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答,注意引导学生说得简要一些,抓主去次。(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了火种。)

3.然后呢?这部分注意引导学生:普罗米修斯所受到的折磨不用一一说出来,可概括为:宙斯知道后,用残忍的手段严厉地惩罚了普罗米修斯。

4.最后呢?(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

5.把这三部分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生自己先练习一下,再指名生说。)

四、分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众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答)

二、学习课文:

1.对于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诸神,我们以前了解得不多。读了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我们接触到了几个神:普罗米修斯、众神领袖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知道这几位神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结合课文有关词句谈一谈吗?(先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2.关于普罗米修斯:

(1)普罗米修斯很勇敢,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有感情地读读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指名读,生评,师注意引导学生谈感受:这一句要读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决心。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看到了盗火的后果冒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去为人类盗火。)

(2)普罗米修斯是个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义感,认为是对的事,就义无返顾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惩罚。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和无畏。(自读、竞读、齐读)

(3)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的神,任凭宙斯用残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

宙斯用了哪些残忍的手段?(指名说)

(多媒体播放图片)师: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高加索山,到现在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他独自被锁在这里,既不能动,也不能睡,不光日夜经受风吹雨淋,凶恶的鹫鹰还每天剖开他的肚子,啄食他的肝脏,他要忍受撕心裂肺的痛苦。结合你的理解,再读读6.7.8自然段。

忍受这样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也没有屈服,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普罗米修斯还是一个善良的神,当他看到人类吃生东西,在无边的黑夜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夜,他很同情人类,就决定为人类盗取火种。

(5)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值得敬佩的神,他的行为让执行惩罚的火神都敬佩。

3.对别的神,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宙斯:冷酷无情,看到人类受苦一点也不同情。而且,他还很残忍,就因为拿了一颗火星给人类,他就用那么残忍的手段折磨普罗米修斯。

宙斯作文众神的领袖,太霸道了,他很可怕,几乎没人敢违抗他的命令,一旦违抗,他就会给以最严厉的惩罚。

火神: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神,他对普罗米修斯的行为很佩服,并且他想救普罗米修斯。(指导读第三自然段)但是,他也很软弱,尽管他知道普罗米修斯没有错,却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力气很大,还很有正义感。

4.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我想,普罗米修斯的神话故事之所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大概是他为正义而战,不屈服权势的原因吧。在人们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

三、充实所概括的主要内容:

(出示上节课概括的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能更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理解完了课文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上节课所概括的主要内容,你可以怎样适当地添加一些词语,体现普罗米修斯的无畏、为人类献身的精神。(生试着添加,师作引导)

添加后的主要内容: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取了火种,宙斯发现后,用残忍的手段严厉地惩罚了普罗米修斯,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

四、课外拓展:

1.在我们的课文中,除了普罗米修斯,还有一位正义之神赫拉克勒斯,他也有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呢!有同学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如生收集到了可由生介绍,师注意提醒学生讲故事的技巧)

2. 学生默读课后阅读链接对比阅读,小组讨论发现中西神话故事的不同。

3.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神还有很多很多,故事中除了英雄普罗米修斯,还有几个人物,他们是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通过故事,你一定对他们也有了个初步的评价。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可以读读其他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了解众神,激发学生阅读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兴趣)

5、暮江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暮江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会读生字暮、瑟,会写生字暮、吟。

朗读诗歌,能借助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背诵课文。能联系生活观察,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初步感悟白居易诗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难点:能联系生活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并从诗句描写的景象想开去,联系相关资料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以暮破题,引入内容

1.写诗题。

(1)学习暮字。

根据字形猜字义。

师:说起暮,我就想起跟它相对的一个字旦。请看这两个字的甲骨文是如何写的:(出示课件:甲骨文旦、莫)它们是汉字王国里的老寿星,已经有三千多岁了。请观察和比较,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预设:都带有日字。)根据字形,你能否猜猜它们的意思?(预设:旦的意思是。。。暮的意思是。。。)

师:说得好。早晨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来,新的一天开始了,就是旦,指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间;而傍晚太阳逐渐落山了,消失在树木和草丛里,这个时间就是莫(mu)。(出示课件:楷体旦暮)。

指导写好暮字。

师:暮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它在结构上比较特殊,从上到下有四部分组成,写这样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预设:每部分写的扁平一些;注意各部分穿插;草字头要适当写宽,大的撇捺要写舒展;两个日字写得有变化,上头日扁一些,下头日窄一些。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本子上写一遍。

投影展示,指导矫正。(笔画、结构是否规范,美观)

学习吟字。

师:这个字什么意思?尝试组几个词语。(预设:吟诵、吟唱、低吟、呻吟等)这些词里,吟是有节奏的读、痛苦的声音等意思。那么,本课中是什么意思?你是这么知道的?(预设:看注释)

2.解诗题。

师:暮江吟是什么意思?尝试说一说。(预设:太阳就要落下的时候,诗人白居易站在江边有感而发,吟诵出这首诗,所以题为暮江吟。)

3.读诗题。

师:既然有感而发,该如何读好诗题?

生试读,师范读,生再读。

初读诗文,读通诗句。

1.练读:请自由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出示课件)

2.展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点评:字音是否正确,诗句是否通顺,是否读出了节奏之美。)

3.范读:(配音)你是否敢向老师挑战?你敢,我给你也配上音乐,为你的朗读润色。

4.竞读。(点评:音色、节奏,是否与音乐和谐一致等)

5.导读:诗光读还不够,还得讲究一个品字,只有仔细品味诗句的意思,才能深探其里,捕捉到诗的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那么怎样更好地去品读诗歌呢?老师有法宝,请看。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统编教材四上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古诗。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语文要素之一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述,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本诗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该诗构思绝妙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色图;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月色图。诗人在暮色江边的所见所感吟诵成诗,给我们展现了令人陶醉的画卷。

课标依据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古诗,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学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理解古诗的内容,讨论解决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

3.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学课外古诗,积累古诗,感受古典文化,弘扬古典文化。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古诗的内容,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这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在小组合作中,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反复诵读,体会诗人陶醉在暮色中的美景,流连往返的情感,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在配乐诵读、图画直观展示中,刺激感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以突破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景美

1.同学们在课内、外背诵了许多古诗,其中有许多是写景的诗,能背诵几首吗?(学生背诵)

2.通过诵读古诗,我们也认识了许多的诗人。其中有一位诗人,他的语言通俗易懂,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猜猜看,他是谁?(白居易)

3.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暮江吟》,品味诗人是怎样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出示古诗)

(设计意图:从学生背诵已知写景古诗,到简介作者猜诗人,进而引入本课课题。由已知到未知,自然承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未知的兴趣。)

二、反复诵读,初悟意境美

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公元822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白居易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出了这首诗。

1.师配乐范读,生想象画面。

2.生汇报想象的美景画面。

3.学生自由读,体会诗中的意境美。师相机指导。

4.汇报朗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设计意图:配乐反复诵读古诗,初步感悟诗歌的优美意境。)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美

同学们读得真好!学习一首诗只读好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学会借助注释,了解诗文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在讨论中领悟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1.出示合作学习目标,生分组自由讨论。

(1)借助注释,自主理解诗意。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弄懂的问题。

(2)提出自己经过努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试着讨论解决。

2.小组展示诗意,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在小组合作中,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在汇报时,教师相机利用PPT图片,引导学生整理诗境中的时间、地点、事物,理解铺瑟瑟可怜的意思,体会诗文的意境美。)

四、体会心情,感悟意境美

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晖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江水似乎分成了两半,这一半是青绿青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站在江边,久久不忍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白居易,你是怎样的心情呢?

2.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此刻诗人的心情?(可怜)

3.在陶醉中再读古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太美了!在陶醉于这夕阳新月的美景之中时,我们不禁要感谢诗人白居易用他清新通俗的笔墨,给我们带来这身心绝美的享受。其实,白居易的写景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首他写的《忆江南》。

(设计意图:通过叙述画面,体会诗人的心情,在陶醉的意境中反复诵读古诗,品读、感悟诗文的意境美。)

五、拓展延伸,再现情景美

1.出示古诗《忆江南》。

2.生齐读。

3.借助注释,自主理解诗意。比较两首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写的。一首写日落,一首写日出。)

4.师简介此诗的创作背景。

5.配乐诵读。(师范读,生齐读)

课堂总结:罗丹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心存美好,擦亮眼睛,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美景。在美景中,心情愉悦,吟诵古诗,出口成章,是多么风雅惬意的事情呀!同学们,给你们个建议: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通过查找相关书籍,或询问他人,或上网查询收集写景的古诗,然后再相互交流,反复诵读,品味意境。就让我们用这样的热情去诵读古诗,学习古诗,弘扬中华古典文化吧!

6、将相和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将相和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可如果同学们之间不团结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生自由讨论

师:看来,我们都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了。古人更知道这个,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文章。

(板书:将相和)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 (出示课件3)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二、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无价之宝 失信 抵御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同心协力 负荆请罪)

三、浏览课文,整体把握。 (出示课件5)

1.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5)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四、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出示课件6)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整理。(出示课件7)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出示课件8)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出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五、总结、预习。 (出示课件10)

1.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完璧归赵)

2.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3.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了解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复述故事,弄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出示课件13)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机智勇敢)

二、教师引导,进入新课。

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4)

(板书:渑池之会)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思考:秦王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生答,师总结:

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

(出示课件15)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讨论、交流、点拨:秦王让赵王击缶实际上是侮辱赵王,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荣誉,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板书: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第三个小故事。

4.学习第三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6)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负荆请罪)

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思考:廉颇说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真的吗?

生答,师总结:从渑池会中,秦王因为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而不敢动赵王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廉颇说的是真的。

(2)画出廉颇和蔺相如的言行。(出示课件16)

①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板书: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②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表现了廉颇怎样的品质?

(语言: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行动: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板书: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3)思考: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4)思考: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解释自己不和廉颇针锋相对的一番话有几层含义?说明了什么?

引导生读相关文字,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A.和秦王做比较,点明自己不害怕廉颇。

B.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因为有廉颇。

C.将相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识大体、顾大局,心胸宽广的人。

三、回顾全文,归纳中心。(出示课件19)

1.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2.贯串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

3.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哪是因,哪是果?

归纳中心: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四、总结、拓展。

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三个小故事。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教学目标

1.认识相、璧、臣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读讲故事,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教学难点: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简介《史记》:我国西汉司马迁写的杰出的历史文学著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改编自这部名著。

2.板书课题:将相和 齐读课题。

3.释题:课题中的将和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将与相和好如初了,这说明其中还有个从不和到和的过程。文章通过几个小故事给我们讲述这个过程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试着给这几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2.学生初读后交流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3.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谁来简单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读文后练说)

三、精读探究,感受人物形象。

1.导语过渡: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又立了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战功赫赫的廉颇很不服气,他说了什么?指名读16节。

2.探讨蔺相如真的就靠一张嘴吗?

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110节)画出蔺相如说的话

第一处(第6节):指名读,思考: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读17节,理解赵王的为难。)

指名再读第6节,从他的话里你感受到什么?抓住想了一会儿、愿意、一定体会。再次带着感受和理解齐读第六节。

第二处:(第8节中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学法同前。

第三处:(第8节中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理解理直气壮。从我的脑袋和璧一块儿撞碎体会到什么?

第四处:(第9节中)理解大大方方。和氏璧已不在手上,为什么还能大大方方?说明了什么?

3.小结: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我们分明从他说的话里感受到他并不是就靠一张嘴。

四、作业布置:有感情练读完璧归赵的故事,讲述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探讨了在完璧归赵故事中,蔺相如并不是就靠一张嘴被封为上大夫,而是凭着他的勇敢机智立下大功。现在我们来看看渑池之会上他的表现。

二、继续深究 感受人物形象

1.学习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1114节)画出蔺相如说的话。指名读,思考: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引读13节,从蔺相如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引导理解鼓瑟与击缶的区别。从秦王击缶可以看出什么?

2.小结过渡:渑池之会上,蔺相如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又立下大功,因而被封为上卿。他凭借的绝不是就靠一张嘴。但这位敢与秦王针锋相对的勇士、英雄,却在听了别人传来的廉颇的一番话后就像老鼠见了猫一般地躲避廉颇。这是为什么呢?廉颇到底说了一番什么话?

三、话语比照,感悟品质。

1. 引导学生读廉颇和蔺相如的话,出示语句比较。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王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2. 你仔仔细细地读他们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点:一是人称不同。廉颇称呼蔺相如他蔺相如,显然有不敬之意。不仅直呼其名,而且还在名字前边加了一个他字,更突出了廉颇的不服气。而蔺相如始终尊称廉颇为廉将军,实为真心诚意敬仰这位老将军。这样的称呼,已经把廉颇的居功自傲与蔺相如的真心诚意表现得十分明白。

二是排名次序不同。廉颇始终将自己排在第一位,从我廉颇他蔺相如这样的顺序中展现;而蔺相如却始终把廉颇排在第一位,从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中可见。这就将廉颇的自傲与蔺相如的谦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是关注的中心不同。廉颇居功自傲,关键在于以个人私利为中心,蔺相如顾全大局,关键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廉颇口口声声我、 我、 我,连说三个,丝毫没有提到赵国;而蔺相如句句说的是我们赵国,也是连说三遍,全然没有涉及个人私利。

3.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人物语言,感受形象,感悟品质。

4.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做了些什么?

5.引读最后一节文字。

《史记》原文中写道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渑池之会上因为他镇守边境,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大败齐国,攻取阳晋;陪伴着廉将军固守长平,逼退秦兵这一身战袍,对于战功赫赫的廉大将军而言,意味着什么?(荣誉、地位、名利)而今,廉将军脱下战袍,又意味着什么?(放下了自己的荣誉、名利、地位)如果说,蔺相如再三避让廉颇是为了赵国利益;那么廉颇脱下战袍,负荆请罪,又是为了什么?(精忠为国)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为了共同的国家利益,将相终于和好了,他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这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可负荆,真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五、课后作业。

1.形近字组词:

2.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3.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六、板书设计

将相和

不和

(廉颇图)(蔺相如图)

完璧归赵

百战百胜 渑池之会 勇敢机智 负荆请罪

知错能改 顾全大局

7、竹节人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竹节人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竹节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颓、疙、瘩等13个生字,会写豁、凛、磕等16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疲倦、跺脚等18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

3.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 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并能概括故事情节。

2.难点:

(1)通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游戏的内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自己童年玩具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童年》音频、微课《快乐的童年》、童年玩过的玩具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童年》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都玩过哪些玩具?(生自由回答)你们想不想知道范锡林的童年玩过什么玩具?范锡林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非常聪明,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竹节人的玩具。你瞧,(课件出示竹节人的图片)这就是竹节人,你们玩过吗?想不想知道怎么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范锡林和小伙伴们是怎么玩的吧!生齐读课题:《竹节人》,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重点指导:

风靡(mǐ)叉(chā)腿 金箍(gū)棒 窦(du)尔敦(dūn)俨(yǎn)然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豁、凛、雕、磕、跺、颓。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豁是左右结构,注意害谷,相互要结合紧凑。

凛是左右结构,右边书写时要瘦一点写。

雕是左右结构,左右书写时要紧凑一些。

磕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边要小一点。

跺是左右结构,右边是朵,注意正确写法。

颓是左右结构,左边下几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页要瘦一点最后一笔是点。

4.趣味识字词   

(1)出示词语:

威风凛凛 叱咤风云 弄巧成拙 虎视眈眈 赫赫伟绩 津津有味 全神贯注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感情饱满的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

如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同学们,全文围绕我们都迷上了斗竹节人展开了描写,仔细阅读全文,标注段落,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分享:

根据学生的交流分享,概括为:

①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自己做玩具,我们全都迷上了玩竹节人。

② 第二部分(3-19自然段):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突出了斗竹节人给我打童年带来的快乐。

③ 第三部分(20-29自然段):叙述了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看到,从沮丧到心满意足的情感变化。

3.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交流:

师总结:《竹节人》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迷上

竹节人和老师没收竹节人,我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心满意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复习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竹节人》,谁能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生:回忆课文内容并复述。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小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图片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1)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

(2)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

师点拨:

①作者写竹节人制作指南时,可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关注如何制作竹节人的步骤内容。

②作者写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斗竹节人游戏时,可采用仔细阅读和反复阅读的方法,关注斗竹节人游戏入迷的细节描写,体会传统玩具斗竹节人游戏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③作者在写老师没收竹节人玩具后的故事时,可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1)思考:你都获得哪些信息?

师:引导学生从写作方法分析。

学生交流:开篇直接点题我小的时候自己制作玩具,有一段时间我们迷上斗竹节人的游戏。

(2)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交流:开篇直接点出主题来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3-19自然段。

(1)思考:竹节人是怎样制作的呢?

师:引导学生用原文来回答问题。

学生找:第3自然段,用毛笔竿锯成寸把长一截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课件出示:竹节人图片,及制作方法的字幕,让学生齐读。)

(2)仔细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引导学生找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学生通过像黄河长江两个关键词说出: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考张的修辞。这样写的好处是:把桌子上的裂缝比喻成黄河长江生动形象的写出豁口很大,也表现出课桌的破旧,语言幽默诙谐,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3)仔细阅读课文第17、18自然段。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找: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生交流:作者运用五个感叹号。

师:引导学生谈出这样写的好处。(营造出一种紧张、热烈的氛围,仿佛一场激战即将开始,衬托出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激动心情。表现出孩子们对斗竹节人的投入、痴迷和喜爱。)

(4)反复阅读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攒着跺脚拍手咋咋呼呼来分析写作方法。

学生通过引导谈出方法: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和侧面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烘托出我们斗竹节人的入迷,表现出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师:采用分组读、齐读、师生合作读,来反复朗读,读出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用声音表现出我们的入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四)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3.请同学们浏览阅读课文2029自然段。

思考: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

师:引导学生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正确看待老师的态度。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没收后自己玩竹节人了。我觉得竹节人得到老师的青睐,让我们感到自豪,同时也能感受到与老师志趣相近、心灵契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突出老师童心未泯,活泼亲切的形象。(意思对即可)

三、开展活动,升华主题。

1.播放微课《快乐的童年》拓宽学生的视野面。

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想,也能介绍出一种自己童年入迷玩的玩具。表达真情实感即可。

2.引导学生介绍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你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性格?和你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令你难忘?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来讲。

学习上 生活中话语里 心理上

句式练习:学习上对我的细心引导

生活中对我的亲切关怀

话语里对我的鼓励支持

心理上我对老师的感激

四、巩固延伸,作业设计。

1.推荐阅读:《你不是灰姑娘》。1985年范锡林获儿童文学优秀奖的作品。

2.小练笔:写一篇有关老师的故事。

要求:(1)题目自拟。

(2)能运用上本节课所学的修辞和描写等写作方法,给语言增添色彩。

(3)记叙一件具体的事情,表达出真情实感。

(4)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

五、板书设计

课前预习任务:

1.标自然段,圈出易读错字和陌生的四字词语。

2.给课后生字组词。

3.根据文章内容,自己学着做一个竹节人。

活动一:单元引领

1.今天我们进入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课本打到35页,读单元导语杨绛的话。

2.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打开这个世界大门的钥匙就在语文要素里,生齐读。

3.我们的阅读总是带着不同的目的,比如想了解雨来的英雄故事,我们要读读《小英雄雨来》,生病吃药想了解药怎么吃,需要看药品说明书。

4.这些都叫有目的地阅读。

活动二:题图解意

1.带着这样的策略来学习第一课《竹节人》(板书课题,标红节字)

2.题目中的节字表明竹节人是一节一节的。(出示学生做的竹节人)像这样把一节一节的空心竹杆用线串成小人形状的玩具就叫竹节人。

活动三:词语积累

1.这是范锡林小时候最爱玩的玩具之一,一起到课本里了解下。文章总共一千三百多字,按照每分钟不少于三百字的速度,大家需要四分半的时间完成默读。

2.认读易错字和描写战斗场面的四字词语。

3.课文导语讲了几个阅读任务?用数字123的形式标注。

4.课文围绕竹节人写了什么?结合导语用小标题形式说一说。

活动四:做法、玩法

1.这么有趣的玩具,想玩一玩吗?我们先来完成任务一学着做一做。

2.请从任务一中找出两个关键词。所以可以概括为做法、玩法。

3.生汇报,哪段跟玩法有关?哪段跟做法有关?

4.找到相关内容,划定了范围,为了完成任务单,我们要在相关内容中做什么?(提取关键信息)

5.我东找一下西找一下行吗?容易遗漏信息。所以要按顺序。

一下子提取很多关键信息,不能同时记下,可以先在书中圈点勾画。

6.介绍任务单(正面写,背面说)

7.明确倾听要求

补充:遗漏之处

提问:不清楚的地方

8.汇报(要求说得有条理;教玩法要说得细致一些,比如加装饰,加什么,在哪加,怎么加。)

9.其实课后题已经帮我们梳理了,生齐读第一条。

10.这就是有目的地阅读。

作为阅读策略单元的课文,生字词的难度我觉得都比精读课文的要多。结果还要进行阅读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并上成一节公开课,难度大,算是一次尝试吧。

上完课收获还是很大的。课的设计每个环节都要有目的性,有了意图,环节、方式就容易想出来。在教学阅读方法时,先让学生读,读完后,再回头发现总结。也就是让学生有个体验的过程,发现的过程。还有学生在说的时候,其实相当于一次小型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说得有条理,讲具体。在具体讲授过程中,制作指南上的注意事项上,学生有补充锯的时候要先小心手。玩法上,学生先开始的汇报只是讲到玩法,而我们的目的是教会别人玩,也就是说别人不会玩才要教。所以我们的描述要具体一些,准确一些,这样才能学会。这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一节课就是一道大型的思考题,自己想清楚想明白才会有好课的诞生。

8、找春天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找春天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动作演示等方法识记脱、袄、羞等14个生字,通过观察比较,学写柳、桃、杏等9个生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探、遮掩、害羞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读描写春天的句段,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自然的热爱。

3.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发现春天的美好,仿照第4~7自然段把所见所闻写下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春整体感知,积累运用

1.播放歌曲,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倾听歌曲。

导语:春天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来了,她躲在哪里呢?让我们仔细听,一起到歌曲里找答案。

2.指导朗读,体会心情。

导语:在歌曲里,春天羞羞答答地躲在青翠的山林里、湖水的倒影里和小朋友的眼睛里。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也迫不及待地想去寻找春天呢!

出示段落: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1)指名朗读,识记生字。

用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脱袄两个生字。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发现,读出感叹的语气,体会春天来到,孩子们惊喜、兴奋、激动的心情。

(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圈画动词,从一连串的动作中,体会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急切。通过重读动词,加快朗读速度,读出孩子们的急切心情。

(4)通过读这段话,我们知道了孩子们去了哪里找春天。

3.揭示课题,自读反馈。

(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导语:我们必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春天的踪迹。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这些孩子的脚步,去田野看看,他们找到春天了吗?怎么找到的呢?

(2)自读课文,检查反馈。

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想一想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在课文中用横线画一画。

(1)检查反馈。

出示: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提示:运用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羞,联系生活理解害羞的意思是感到不好意思,难为情。

遮读准翘舌音,运用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遮和掩。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理解意思。句子里面有一对近义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都表示因害羞而躲藏的样子,拓展表示动作的叠词。

文中还有一个这样的叠词,它是表示什么的?出示:叮叮咚咚。

提示:叮读准后鼻音,借助形声字规律识记生字。叮叮咚咚是表示声音的叠词,拓展表示声音的叠词,如:叽叽喳喳、乒乒乓乓、滴滴答答等。

过渡:文中还有一句特别长、比较难读的句子,你能读准确、读流利吗?

出示句子: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提示:枝读准翘舌音,筝读准翘舌音、后鼻音,借助形声字规律识记两个生字。杜鹃:通过图片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提示:划分停顿符号,根据停顿朗读句子。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2)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柳桃杏

提示:观察字形,回顾木字旁的书写要点:木字在左,瘦又长,撇要舒展捺变点;木字在上,宽又扁,撇、捺舒展横略短。生描红仿写。

(设计意图:用歌曲创设春天的情境,把学生带到与课文相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朗读是学生个性化的体现,通过关注标点、重读动词、划分停顿等方法的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喜欢上朗读。本课生字较多,融识字于朗读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积累,学生更有兴致。)

板块二觅春比较体会,朗读想象

过渡:孩子们是怎样找春天的?他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读以下自然段。

出示段落: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1.指名朗读,认识生字。

提示:探读准前鼻音,通过动作演示理解字义。嫩读准前鼻音,溯源汉字本义识记生字。敕本义是小树苗十分柔弱,就把木杆插入土中,与小树苗捆绑在一起,帮助小树苗更好地生长。女和敕联合起来就表示需要大人呵护的小女孩。解读准字音,了解作姓时读xi。结合语境理解解在文中是融化的意思。

2.交流春天的样子。

导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

交流要点:小草、树木发芽,野花开放,小溪解冻。

3.体会比喻的恰当,读出疑问的语气。

出示: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1)体会比喻的恰当。出示小草和眉毛的图片,学生说一说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

(2)出示: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通过朗读比较,了解作者用疑问句表达内心的猜测与不确定,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3)依次指导朗读后面的句子。男女生合作读,注意疑问语气和重音,排比句的朗读能读出变化。

4.关注字词,感受仔细。

交流:孩子们是怎样寻找春天的?为什么要仔细地找哇,找哇,才能找到春天?

要点:孩子们是需要仔细寻找春天的,因为小草才从地下探出来,野花才开了一两朵,嫩芽点点,小溪的声音也很轻,如果不仔细地去寻找,孩子们是不能发现这些变化的。

5.观察图片,说话练习。

让我们去田野里仔细找一找,春天还会藏在哪里呢?(出示图片,学生仿照第4~7自然段说话。)

提示:长长的柳枝随风摆动,那是春天的头发吧?风儿拂过树梢沙沙地响,那是春天的笑声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比较朗读句子,让学生体会比喻的恰当、奇妙。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中感受早春风光的无限美好,学习作者诗一般的语言表达。)

板块三悟春细读体验,读中想象

过渡:正是这些微小的变化让孩子们确定春天来了,他们还想找到更多春姑娘的踪迹呢!他们还会怎样寻找春天呢?

出示句子: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1.指名朗读,认识生字。

提示:读准触的翘舌音,通过动作演示和找近义词理解字义。

2.圈画交流寻找春天的方式。

交流:看、听、闻、触。

过渡:看、听、闻、触,孩子们调动身体各个感官去寻找春天,他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出示: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3.指名朗读,生交流。

提示:春天在柳枝上、风筝尾巴上、喜鹊杜鹃嘴里、桃花杏花枝头。

4.体会动词的准确。

导语:春天在这些地方干什么?为什么用不一样的动作描写春天?

交流提示:春天在荡秋千、摇哇摇、叫、笑,因为春天来了,柳枝细细长长,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晃动,像荡秋千一样;人们来到公园、郊外放风筝,五颜六色的风筝乘风高飞;喜鹊和杜鹃都出来觅食了,叽叽喳喳地叫着;桃花杏花都开放了,好像绽开的笑脸。

5.用心观察,练习说话。

我们也去找春天吧!用心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春天还在哪里干什么呢?练习用她在_______说话。

(设计意图:此处对文本进行补白的练习,是在内化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说话练习。)

板块四写春指导书写,拓展提升

1.生字归类。

按照结构归类6个生字,上下结构有寻、荡;左右结构有冲、姑、娘、吐。教学时,归类出示生字,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观察结构和笔画。

2.左右结构的字书写要点指导。

提示:左窄右宽,除了柳桃左高右低,冲、姑、娘、吐4个字,都是左低右高。写字时要注意部件和笔画之间的避让和穿插。

3.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寻、荡。

寻字书写要点:上收下放横托上,横山间距要均匀,长横略斜贴中线,竖钩靠右点偏左。

荡字书写要点:草头横长盖下面,点提偏左有弧度,横折折折钩一笔成,上窄下宽要有力,两撇间距要均匀。

4.生练写,师点评后再次练写。

5.赞美春天,留心观察。

总结:今天,我们跟随孩子们的脚步,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终于找到了春姑娘的踪迹。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春姑娘说吗?现在,春意正浓,大家可以走出家门,去户外寻找春天,感受春天,也可以尝试把你找到的春天写下来。

提示:指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留心观察生活,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设计意图: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读帖基础,按不同的结构归类生字,让学生依据不同结构的汉字的书写规律,观察一组生字。再由面到点,关注细节。既节省了时间,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读帖能力。)

9、长相思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长相思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通过创设的情境,更好地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中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2.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3.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对仗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文插图、音乐渲染、多样化朗读和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来完成对词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和态度

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借助注释,初读词意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五课的前两首古诗,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意犹未尽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三) 初读《长相思》

1.一读 读准音

请同学们将《长相思》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文)

正音:哪位同学愿意读(指读)

生字正音,形近字练习

2.二读 品节奏 (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请同学们将《长相思》再读两遍,请读出长句中的停顿,看谁能读出好听的节奏。

请同学们到白板上标注出应该如何断句。

3.三读 找不同

同学们读的很准,也读出了好听的节奏,老师还要请同学们将《长相思》再读两遍,这次请你找一找这首《长相思》和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

《长相思》和《忆江南》都是词,请大家再观察,两首词在结构上又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词的概念分类 特点

二、品读感悟 理解词义

(一)四读 知上阕

1.师: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长相思》的上阕,结合书中的插图,和书中的注释想想这上阕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

读后讨论:作者的身曾在何处?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学生自学 讨论 )

2.汇报 :曾经身处山上 身处水中身处山海关 身处军营

师:这里站着好多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这些站着的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

3. 指导朗读

(二)五读 赏下阕

1. 师:上阕叙事 下阕侧重写什么呢?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书:心)你们是从哪儿读懂的?请按照学习上阕的方法自学下阕( 生自学 汇报板书心在故园)

2. 教学对仗

观察上阕 下阕 开头第一句的特点 师小结一字的用法 和对仗

3.课堂小练笔

请按照这样的格式 用对仗这样的方法 紧紧围绕词的主题试着填词 (生结合自身情况 选择一句或两句练笔)

交流汇报

(三)六读 齐吟诵

理解故园之恋

师: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

(播放音乐、画面)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家常那还可能是

师: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

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朗读词)

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1.七读 入意境

品味思乡情

大家读得真好 读出了他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痛苦,可是,我们是否真正走进纳兰的内心了呢我们是否理解了他长相思中的全部内涵了呢?

故园这么让人留恋,他为何还要离开呢?在《菩萨蛮》中,纳兰也这样的问自己

出示《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一年能几团圆月

谁会这样问纳兰?

──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妻子如何问他

───古道边,芳草萋萋,伤感的朋友如何问他

──月光下,秋风瑟瑟,孤独的父母如何问你能将君字换成什么字?

纳兰真的是轻离别吗?请你替他回答

师小结;

是啊,他怎会轻视离别?为了朝廷为了国家他不得不离,好男儿爱故园,更要爱家乡,纳兰性德将自己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感人肺腑的《长相思》,《长相思》中有离愁,也有男儿为家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师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读:长相思。

师引: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读:长相思。

师引: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 生读:长相思。

四 拓展延伸 诗词积累

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词交流一下

10、乡下人家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乡下人家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会读准5个生字,会把率、巢等14个生字写正确,写端正。

2、能抓住独特、迷人的关键之处,在反复诵读瓜藤满架、鲜花竹笋等场景中感受乡下人家场景美。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课文优美的句段。

4、能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乡村生活的独特、迷人。

教学突破口:

选找独特、迷人的关键之处,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乡下人家场景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借助多媒体,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农家风景画,让学生陶醉其中,紧接着引出课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每段写了什么?

2、交流反馈生字掌握情况,并重点指导学生写好率、巢等生字。

3、全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你能找出来吗?

【意图:学生自由阅读全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感受,初步领悟这篇文章是围绕课文最后一段话来写,尤其紧扣独特、迷人这两个关键词展开具体描写,从而让学生明白,这段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把它放在篇末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景

◆默读全文,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乡村风景反复诵读,并具体说说自己的体会。

策略一: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门前种瓜的独特装饰。

1﹑指名读这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2、从哪里读出了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之处?再读这段话,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对比品味乡下人家的独特装饰。

【意图:作者选择了农家最平常、最普通的事物瓜、藤、叶,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乡下人家屋前搭瓜架的独特装饰。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到这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策略二:反复诵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门前种花,屋后种竹的独特美。

1﹑指名读这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2、从哪些语句你读出了门前屋后的独特、迷人之处?读着读着,你的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品味探字拟人妙用,感受竹笋的调皮与生机。

【意图:作者选取了乡下人家门前鲜花和屋后竹笋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呈现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此环节教学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鲜花绽放、雨后春笋的独特风情。】

策略三:自主诵读,感受其他段落中乡下人家生活场景的独特之处。

【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诵读课文中鸡鸭觅食、院落晚餐等其他画面的独特之处。感受乡下人家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领悟到课文每个段落都是抓住景物的独特之处来写的。】

四、美读品味,积累语言

1、创设情境,配乐朗读课文。

2、用诗的形式诵读课文。

3、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句段。

4、推荐课外阅读描写乡村风光的文章

【意图:新课标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注重积累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并能够试着背诵积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此环节以诗的形式诵读,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美读品味,感悟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田园诗情,积累了优美句段。】

五、领悟写法,练笔延伸

1、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抓住最平常、最普通的事物,通过对比、拟人的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

2、出示画面,学生练笔

3、交流反馈,相互评议

【意图: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意在落实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教材实际,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以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形成为载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亲历边读边想边想边读的学习过程,努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

11、夏日绝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夏日绝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对文中项羽宁死不屈、李清照爱国情怀的赞美、敬佩情感。

2、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理解人杰、鬼雄,明白古诗大意。

4、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

5、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及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谁记住了本单元的主题?为什么称为民族之魂,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他们所反映的民族魂是什么呢?我想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所了解。

(二)新课

1.学习《夏日绝句》

(1)读古诗,有韵味

①读正确、通顺。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夏日绝句》。自由读两遍这首古诗,注意在读第一遍时可以查字典、看注释读准字音;读第二遍时注意读准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指名读。

②读出古诗的韵律。

同学们,这首诗是几言诗?谁还记得五言诗怎样读,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律?(前二后三)板书;有韵味

自己读,指名读。

(2)知作者,解诗题

想一想,读好了古诗,接下来做什么?

(了解作者及题目的意思。)板书;知作者,解诗题。哪位同学能带领大家学习?

引导学生答出:

① 绝句:

绝句?有五言或七言两种。

② 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介绍李清照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历城(山东济南)人。她少年时就颇有诗名。她的文学作品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情调活泼优美,主要抒写少女、少妇闺情与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后期金兵入侵,丈夫去世,她只身漂泊,在愁苦中度过晚年,作品情调低沉、凄苦、深厚的故土之情,悲凉的身世之感和慷慨的国家兴亡之痛,一并抒发其中。其词清新俊逸,擅长白描,善用口语,风格独特。我们看看,猜猜这首词是属于哪一时期的作品?(也可出示李清照前期作品,对照让学生发现其不同。)

(3)明诗意,悟诗情

①明诗意:

A、了解了诗的作者和诗歌的题目的意思,接下来你打算怎样

学?(可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小组学习、与老师交流等方法学习)(板书:明诗意。)

B、自学古诗

提出不懂的问题

C、请同学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杰:人中的豪杰。鬼雄:鬼中的英雄,指壮烈死去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活着的时候,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思:怀念。直到今天,人们还怀

念思忆着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逃回江东。

D、请12位同学把整首诗的意思讲一讲。

② 悟诗情:抓住至今、思感受诗的情感

A、学古诗,仅仅知道意思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怎样学?

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板书:悟诗情

B、教师引导: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这首绝句,是李清照的传世名作,我们就品一品这首诗的绝妙之处。请你边读边想,你有什么感受?

你先感受到什么?(项羽是英雄豪杰,他虽然失败,但不屈服。)

你是从哪感受到的?(至今、思:到现在人们还怀念项羽。人们赞美项羽什么?)

C、这首诗为什么写项羽?为什么诗人要至今思项羽呢?深入思考一下。提示:可以结合李清照生活的时代背景来体会,你又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到:在动荡的年代,李清照亲眼看到宋朝统治者仓皇逃窜,北方沦入敌手,与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借赞扬项羽来批评南宋王朝的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径。从诗中,体会出李清照的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教师小结:正像同学所体会的那样,诗人把满腔的爱国情,集中在对项羽这一英雄形象的思念与赞美中。你能把诗中含着的意思读给大家吗?

总结学法;你是怎样体会出诗人深层的含义?(先看字面上的意思。再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联系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深层含义。)

(4)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①品味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②你会怎样读,表达出诗人这复杂的情感?自己读,指名读,背诵。

(5)总结学法,拓展阅读

①总结学法:

回忆我们刚学的古诗,我们怎么学的?

②你能试着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分小组读下面两首古诗,试着品一品这两首诗,感受诗人的情感吗?

(6)自学古诗

①介绍两首诗的作者.

②解决字词。

出示:千锤万凿、焚烧、粉身碎骨、千凿万击读词语。

拓展词语:千()万()

③朗读古诗。想一想古诗的意思,想一想这两首古诗的特点?

12、司马光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司马光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司、庭。

2.初步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用词特点,朗读气断声连之感。

3.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单音节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文言文词语及句子的理解,体会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有什么不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请看画面快速猜成语,《曹冲称象》《孔融让梨》《闻鸡起舞》《凿壁借光》,这样的故事都是祖先记载下来留给我们的财富,但是,古人的书面语言和我们的语言不一样,我们的书面语言就叫现代文,古人的书面语言称之为文言文。

比如:1.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三字经》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4.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或者说:哪位同学愿意把司马光这三个字认真书写在白板上?)

强调:司马光的司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关注半包围结构,笔顺规则:先外后内,第一笔横折钩,第二笔的横要稍稍出头一点,口的起笔在框的外面,要写得稍扁一些。师强调司是平舌音。)

5.同学们,司马光姓司马,司马是复姓,名光。齐读两遍课题。

6.关注题目右上角的①,是注释,所以学懂文言文,必须借助注释来理解。

二、整体感知,初识古文。

1.让我们坐上历史的车轮,一起穿越到900多年以前,和古人一起走进文言文,请大家翻开课文,捧起书来,听老师读。

同学们,古文读时需要声断气连,看着屏幕,跟老师读。

1. 教师逐句领读,点名读,光持石击瓮破之较难读,点名读,开火车读。

3.请同学们自由把文言文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了,把停顿读对了。

4.(逐步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节奏感与意蕴感)谁愿意读一读,同学们听听他是否把文言文的字音读准了,把停顿读对了。点名两三个同学读,齐读,不同形式的读。

三、图文结合,理解古文。

1.看图悟意。

(1)同学们,你读懂它的意思了吗?(课件图片)群儿戏于庭。 这句话中讲到了谁?(群儿)

在干什么?(玩耍)强调戏是玩耍。突出戏读一读。

在哪里游戏?(庭院)讲授庭的写法。

如果是戏于林呢?戏于田呢?如果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呢?

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有什么发现?(1.文言文单字成词,现代文双字成词,所以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式来学习文言文。2.还可以调换词语的顺序理解文言文。)

生读一读。各种形式的读。(读出欢快的语气)

师:孩子们,这就是故事的起因。

(2)正当他们玩得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

(课件图文结合)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不同形式读,读出着急的语气)

(3)释义:登爬,讲授登的写法,和凳区分,教师相机解释瓮(口小肚大的陶制品,缸是瓷制品)。跌摔倒。讲授跌的写法。强调没是多音字。

这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你从哪里读出来瓮里装了水?从没读出瓮里装满了水。鼓励学生结合图画用现代文表述这句话。

(4)多么危险的情况啊!师相机板书:儿 登 跌 生再读一读。

(5)孩子们是怎么做的?(课件)众皆弃去。(弃:丢下。去:离开。)

(6)众皆弃去。这句话讲的是谁?(除了司马光以外的孩子)师:从哪里看出来?---联系下文。

(7)除了掉进水中的孩子和司马光,其他孩子做了些什么?(联想,联系前文的学习方法。)他们管掉在水中的孩子了吗?在他们非常慌乱的时候,谁站出来了呢?(司马光)司马光做了什么?光 持石击瓮 破之,持石击瓮 拿着石头砸瓮,破之打破瓮,之指代瓮。引导学生说出句子意思。

师:同学们,这就是故事的经过。

(8)司马光在关键时刻采取了机智的做法,和前面的 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9)哪一句写得最为精彩呢?板书:(光 持石击瓮 破之)(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

(10)你知道司马光是怎么救下伙伴的吗?(光 持石击瓮 破之)学生试着演一演。

(11)他就是这样救下伙伴的:(光 持石击瓮 破之)

(12)结果就是----儿得活。(读出高兴地语气)(被

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同学们,文言文的意思明白了,读其来会更有韵味,放声来读一读吧!(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原文,读出了古文独有的韵味和感情,也可带上动作。)

2.读文想画面。

(1)默读古文,边读边想象故事呈现的画面。

(2)交流我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中国电信吧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做成了精美的电

话卡,又名击瓮救友。让我们用文言文来讲述画面的内容吧。

3.体会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的不同。

师:全文只有短短两句话,30个字,可司马光砸缸的场景却好像发生在我们眼前,大家交流体会一下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有什么不同?

1. 简洁明了,字少意丰(言简义丰)。

2. 文言文一个字一个词(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文以双音节词为主。

四、深入探究、理解主题。

1. 此刻,如果你是哪个被救的孩子,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周围的人,你又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呢?

(相机总结出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不做危险的事情,懂得保护自己。)

(板书:机智、沉着、冷静 )

3. 这样的孩子,在关键的时刻,危急的时候,没有放弃同伴,能够想办法救同伴,真的是难能可贵啊,这样一种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大家希望和力量。(本单元的主题)。

4.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五、讲一讲----丰满形象。

师:好多同学都能轻松并且读出或背出了古文独有的韵味和感情,正因为司马光自幼好学、天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后来他才成为------

出示课件:(资料宝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二十岁的时候,中了进士,开始做官。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最大的贡献是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六、读一读,延生课外。

(一)刚刚我们认识了机敏过人、遇事沉着的小男孩司马光。下面这则文言文,介绍了另一位聪慧过人的小男孩---文彦博。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

文彦博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

【注释】[少时]小时候。[谋]商量。[之]指球。[遂]终于。

1. 借助注释,试着用学习《司马光》的方法,根据意思

读好停顿,在文中画出停顿符号。

2. 你读懂大意了吗?文彦博小时候和一群小伙伴玩时,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请你用文中的原话说出起因,经过,结果。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注释】

●故[ɡ]:原因

●者[zhě]:的梨

【译文】

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孔融只挑了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儿子年纪小,应当拿小的梨。

1. 这段话认为小朋友们从小就要具有什么样的品性呢?

2.请用现代文生动具体的叙述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司马光

群儿 戏 于庭 (起因)

一儿 登 跌

光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经过)

儿 得活 (结果)

机智、沉着、冷静

13、凉州词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凉州词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简析】

《凉州词》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篇章页上半部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我们在阅读时,要关注文中的主要人物,理清主要事件,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是边塞诗,七言绝句。全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将士们痛快豪饮、一醉方休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英勇豪迈的气概。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学诗经验。能借助注释大概读懂诗句的意思。诗中的最后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一个反问句,既有对战事的无奈,更有看透生死,无所畏惧的豁达情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词、催、醉3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法】

诵读法 启发法 谈话法

【学法】

诵读法 感悟法 交流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出诗题

1.诗词接龙猜地名后顺势出示地图上的凉州,引导学生借助名字,猜一猜当地气候。

2.引出古诗: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3.引用《五凉全志》和历史资料,介绍凉州的重要地位。

4.板书课题,并齐读。

5.理解诗题。

《凉州词》名为词,实为曲,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是以前的人们根据在凉州这一带流行的曲子所填的词。安康以前叫金州,如果人们根据这一带流行的曲子所填的词就叫金州词。

【设计意图】图像化比语言重要。开课的这个环节充满了地域特色,同时也为诗歌的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1.那诗人在词中填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古诗三首,看到其中的《凉州词》。自由地读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反馈交流。

(1)琵琶轻音,区分枇杷。

(2)指导生字:醉,关注部首酉部;拓展与酉部相关的生字酝酿 酩酊 酵 酣 醇 都和酒有关。指导书写醉字(字理识字),强调写字姿势。

3.指导读出节奏。

4.读懂大意。借助注释,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预设:将士们饮酒、将士们奔赴战场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初步解决古诗的朗读,落实字音和节奏问题,为后面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借助注释,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理解大意,既了解学生已知又有利于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三、品读诗文,想象画面

(一)学习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我们先来看将士们宴饮的画面。

PPT:出示一二句,读一读,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2.交流反馈:

我仿佛看到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了香甜的美酒。除了酒香醇,还有什么也特别好?

引入资料: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而成,因夜间发光得名。

2.那由这样醇香的美酒和精致的酒具,我们可以想到这场宴饮一定很热闹,盛大,丰盛把你们的感受送进去读一读。

3.拓展古诗:好香醇的美酒啊,其实啊,这样来写宴饮的,除了王翰之外,还有很多诗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李白《行路难》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4.你会发现,李白是用酒的醇香和酒具的奢华,来凸显这场宴饮的丰盛。王翰怎么写的呢?引读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5.是啊,多么丰盛的宴席啊,多么热闹的宴饮场面,可是这样香醇的美酒到嘴边,将士们喝到了吗?

欲饮琵琶马上催

6.拓展古诗,理解欲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7.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

预设: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战士们赶快奔赴战场。

8.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战情紧急,战士们期待的觥筹交错只好作罢。让我们读出战事的紧急。

这一催,画面就一转,诗人就开始写什么地方了?

(二)学习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是呀,就由热闹的宴饮,转到了残酷的战场。(板书:沙场)。沙场就是战场,同学们,给你们什么印象?(残酷、血腥)

2.我们同学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了我们对于沙场的印象。这些描述,就如这幅图中所展示的,也如这些词语所描述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

黄沙滚滚 横刀跃马

出生入死 短兵相接

浴血奋战 血染沙场

3.战争是这样的残酷,所以诗人在诗的最后疾呼: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谁读懂了他的意思?

(2)那同学们,结合你的感受和我们刚刚想到的词语和场面,你觉得还有人生还吗?

4.拓展古诗:是啊,没有多少人能够平安回来,那么更多的人都怎么了?我们在诗中探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岑参《胡歌》

5.情境诵读:战死沙场无法还,保家卫国不能还。所以王翰在诗中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三)体会诗情

1.奔赴战场,更多的人都战死了。可诗人王翰是怎么来表现将士们为国捐躯的?

齐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这里的醉如何理解?战场是如此的血腥,将士们怎能喝得如此大醉上战场呢?诗人在这里想表达什么?请同桌讨论并汇报。

预设:

他把为国捐躯写成了醉卧沙场,把为国捐躯进行美化。

诗人为什么用醉卧沙场来指代为国捐躯?

这样写没有那么血腥,将士们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战场......

3.举起重的东西好像很轻叫举重若轻,那么把为国捐躯看做醉卧沙场就叫视死如归。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正是因为将士们有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气度,才有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让我们把这份豪迈气度用朗读表现出来。

齐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设计意图】抓住诗句中几人回这一反问形式,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视死如归,无所畏惧的豪迈气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古诗韵味,内化对古诗的理解,感悟诗句中表达的情感。

四、吟诵古诗,书写古诗

1.《凉州词》短短四行,二十八字,那盛大的宴饮场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以保家卫国为使命,用生命践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誓言。让我们将这种豪情融化在记忆中,融化在血液里,把这首诗试着背一背。

2.吟唱古诗:我们讲到了,这首诗,其实是一支曲子。由此可以想到,这首诗原来是用来唱的,想不想听听这首诗怎么唱的?

3.抄写诗歌。

4.交流后出示评价方式及要求。

5.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朗读诗歌,丰富学生的情感内涵,抄写古诗,落实双基。

五、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回到这幅地图,凉州是充满了诗词的地方,下来,请同学们搜集以《凉州词》为题的其他古诗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积累下来。

【设计意图】整体关照,升华情感,再拓展到其他古诗的课外积累,使古诗学习升华到文化层面,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凉州词

宴饮 醉 沙场

视死如归

14、景阳冈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景阳冈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简析】

《景阳冈》节选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本课安排在第二单元的第2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结合课后训练题来看,目的在于让学生继续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为迁移学习略读课文做铺垫。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阅读能力,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学习了一些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但对于本课文白杂糅的语言,学生阅读起来仍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认识倚、箸等17个生字,读准绰、呵等3个多音字,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半夜三更、寻思等5个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3.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难点】

1.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2.能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借助资料,揭题导入

1.导语: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神机妙算,学习了阅读古典名著的一些方法。这节课让我们再来走近另一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看看又有怎样的精彩故事。

2.出示课后资料袋,引导学生阅读并初步了解《水浒传》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3.揭示课题:武松是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人称行者武松。今天我们就去景阳冈认识这位梁山好汉。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冈,强调字音字义。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资料袋,拉近了学生与古典名著《水浒传》的距离,让学生对整本书有初步的认识,为本单元整本书阅读做铺垫。

二、猜读词语,扫清障碍

1.学生默读课文,明确要求:遇到不懂的词语,圈画下来,猜一猜大致的意思,继续往下读,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难懂的词语句子,指导读音,交流猜词语意思的方法。

预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猜测语句的意思。

①梢棒,根据字形结合课文插图猜意思。

②客官印信,根据课文上下文结合图片猜意思。

③筛一碗酒,联系文中店家前后的行为动作猜意思。

④请勿自误,根据字义并联系生活中请勿等词语猜意思。

⑤踉踉跄跄,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猜意思。

(2)出示包含本课三个多音字的句子,请学生读,全班反馈。

预设:针对绰呵泊三个多音字,引导学生根据字义辨别读音。

3.小结:课文选自原著,是原汁原味的古代白话文,所以有些词语句子不太好懂,我们可以通过根据词语特点、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语境或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猜一猜,不用反复琢磨,大致了解意思就行。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课后习题一,结合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的相关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猜测词语意思的方法,落实单元阅读训练要素。

三、梳理脉络,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梳理故事的叙述顺序,完成填空:喝酒( )( ) ( )

预设:第一步引导学生回顾四年级曾学过的提炼小标题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第二步引导学生通过筛选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成句子。第三步引导学生把句子浓缩为关键词。交流得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2.请学生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预设:引导学生借助填好的图表,回忆相关故事情节,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把主要内容说完整。

3.小结: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提炼出关键词,再借助关键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让我们快速地把握古典名著中长章节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整体感知行文线索,是阅读名著的前提和基本方法之一。本环节结合课后习题二,旨在引导学生筛选主要情节,提炼关键词,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再连词成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聚焦打虎,学习讲述

1.结合课文插图,感知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武松打虎。

2.学生默读6、7自然段,思考:课文写武松打虎是分了哪几步来写的?

预设:引导学生找出老虎和武松表现的语句,再明确武松打虎分了五步来写:先是一阵狂风后猛虎骤然出现;然后猛虎一扑一掀一剪,武松三次闪过;紧接着,武松抡起梢棒打虎,却劈在枯树上,梢棒断成两截;接下来,武松赤手空拳,用尽平生力气把猛虎打倒了;最后,武松怕老虎还没死,就用断了的梢棒又打了一回。

3.引导学生再次默读第6、7自然段,找出能体现武松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并作批注,交流对武松的认识。

预设:抓住武松面的老虎时的行为动作,引导学生感受武松的智勇双全。第一处:面对老虎的致命三招一扑、一掀、一剪,武松三次闪避开,可以看出他动作敏捷。第二处:武松是等老虎的劲儿泄了一半再打的,从中可以体会到武松先防守后进攻,能避其锋芒,十分机智。第三处:从武松赤手空拳,尽平生之力把老虎打倒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武松力大无穷,十分勇猛。第四处:武松怕老虎还没死,用断的梢棒又打了一回,可以看出武松小心谨慎,思考周全,不留后患。

4.练习生动性复述武松打虎部分。

(1)明确复述故事方法,布置小组任务: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武松打虎这部分的故事。

预设:引导学生回顾四年曾学过的详细复述故事的方法,鼓励学生复述时可以用上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教师做复述示范。

(2)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按照故事顺序,每人复述一小部分,完成武松打虎部分的复述。全班展示交流。

预设:在学生展示复述后,引导学生展开自评和互评,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复述能力。

5.小结:通过梳理武松打虎的经过和同学们精彩的复述,武松智勇双全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课后习题三,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聚焦表达,紧扣关键动作、语句的表达特点,通过品读、复述,体会动作描写的有力、有序,感受作者用词的巧妙,进而感知鲜明的人物形象。

五、体会性格,评价武松

1.学习第1、2自然段喝酒部分,感受武松豪爽固执的性格。

预设: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再引导学生从武松喝酒时的动作及语言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你休说这话来吓我等语句中体会武松豪爽、固执的性格特点。

2.学习第35自然段上冈部分,感受武松好面子、胆大的性格。

预设:引导学生从描写武松上冈时心理活动的语句中体会武松的心理变化。第一处:从他先是想到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可以看出武松自尊心很强、好面子。第二处:从他转念一想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可以看出他虽有犹豫,但更多的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同时还流露出艺高人胆大的自信。

3.出示课后第四题,让学生读一读,小组内讨论后,再自由表达观点,并说明理由。

预设:引导学生用我赞同的看法,因为我的看法是等句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提醒学生把看法和理由结合起来。

4.小结:每个人物都有多面性,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作品中的人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课后习题四,引导学生尝试多角度评价武松,旨在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进行有理有据地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六、链接原著,拓展阅读

1.推荐学生阅读与武松相关的故事。

预设:给学生拓展武松相关的故事,出示醉打蒋门神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同是武松喝酒之后的醉打,打人与打虎不同,写法就不同,体会语言运用的个性化、准确性、丰富性。

2.结合快乐阅读吧,拓展《水浒传》其他精彩故事和人物。

3.小结:《水浒传》中有108位梁山好汉,他们各具特点,胸怀豪情壮志。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这部中国古典名著,感受更多的精彩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资料,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物,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结合本单元快乐阅读吧板块,推荐学生阅读整本《水浒传》。

七、作业设置

1.向家人讲一讲武松打虎的故事,说一说你对武松的认识

2.阅读整本书:《水浒传》原著,了解更多英雄人物。

15、狐假虎威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狐假虎威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设计说明

《狐假虎威》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学生都非常喜欢,很感兴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

低段阅读目标中指出: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特别是从对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采用边扶边放的方法,让学生揣摩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再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狐狸、老虎头饰,相关课件及生字词的卡片。

学生准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组织学生说说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坐井观天》《乌鸦喝水》等。

2.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简单的道理。

3.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4.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狐狸与老虎的特点。

5.解题,识字。

(1)认读威字,引导学生理解威风的意思。

(2)学习多音字假。假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三声jiǎ,是借用,利用的意思。

6.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课题的导入从已经学过的寓言故事及识字辨音入手,加深了对寓言的认识,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长句的停顿。

2.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3.再读课文,圈画生字、生词,同桌间自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自学:

(1)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生词。

h jiǎ hǔ wēi zhun chě zhe sǎnɡ zi pi wi knɡ

狐 假 虎 威  转  扯 着 嗓 子  派  违 抗

zhuǎ zi zǒu y tnɡ shn q hu xin yě zhū

爪 子  走 一 趟  神 气 活 现  野 猪 

n mn shu pin ji zhe

纳 闷  受 骗  借 着

(2)指名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生词。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①加一加:口+桑=嗓,扌+止=扯,马+扁=骗。

②换一换:神伸,违围,假霞。

③熟字比较:爪瓜,受爱。

(4)学习多音字转闷的不同读音及表示的不同含义。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ǎn,可组词转变、转移;表示围绕一个中心活动时读zhun,可组词转动、转笔刀。闷表示心情不好时读mn,可组词沉闷、郁闷、纳闷;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不吭声时读mēn,可组词闷热、闷声闷气。

5.做小狐狸摘果子游戏,巩固识字。

   图片 引导学生读好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6.按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相机板画狐狸图、老虎图。)

设计意图:第一学段在识字与写字的目标达成上,要求培养学生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意愿。所以在识字课中采用让学生动笔圈画生字自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因为学生间存在差异,让同学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能较好地使学生分享学习资源,缩短差距。然后教师及时检测,了解学生自学生字、阅读课文情况,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及时指导,让学生完善学习成果、积极探究学习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看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把能概括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内容的一句话画下来。

3.引导学生找到这句话,是第9自然段最后一句。

4.学生齐读这一个自然段。

5.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这段知道了什么?

6.学习生字食、物。

(1)识记字音:食是翘舌音,读sh,不要读成s。

(2)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人+良=食,牛+勿=物。

7.指导朗读首尾两个自然段。

(1)引导学生从扑这个字中感受老虎的凶猛。

(2)指导读出老虎的凶猛。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读文,找到课题的准确意思,并通过重点词语设身处地地体会老虎的饥饿及狐狸和老虎的实力悬殊,把学生带入作者预设的紧张情境中。

四、课件演示,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食、物两个字的动漫书写。

2.请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及书写要点。

     图片 引导学生用看一看、比一比、写一写的方法找生字的结构和书写要点。

3.书写指导,教师范写:

食:人宽良窄。良的第一点落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下侧,末笔是长点。

物:左窄右宽,勿的第一笔撇尖落在田字格中心点,横折钩中的竖笔微微往里倾斜,第二撇短,第三撇长。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的设计从整体到个体。先引导学生观察,讲清注意点,抓住关键笔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

五、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扫清了字词障碍,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了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狐狸被饥饿的老虎捉住了。那么,狐狸面临被老虎吃掉的危险,结果怎么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狐狸面临被老虎吃掉的危险,结果怎么样呢?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下节课继续学习埋下伏笔。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随机点名认读并组词。

(2)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食品 物体 真假 威风 鸡爪 转圈

扯开 嗓音 违抗 肥猪 归纳 接受

借条 骗子 闷闷不乐 神气活现

(3)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狐假虎威》讲的是什么故事。

2.导入:狐狸被饥饿的老虎抓住了,他被老虎吃掉了吗?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狐假虎威》,学完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通过复习词语与朗读课文,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设置情境,表演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学习第2~6自然段:

(1)自由读第2~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狐狸的动作及语言的句子。

(2)引导学生思考:从狐狸的动作及话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3)想好后小组同学可以共同演一演,汇报时注意语言的完整性。

2.汇报狐狸被逮到时的动作:(课件出示)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

(1)指名扮演狐狸,表演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想一想:这只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他在想什么?

(3)交流体会想出办法的狐狸扯着嗓子对老虎说话的部分。

①鼓励学生扯着嗓子读读。

②同桌两人扯着嗓子互相读。

③教师瞪着眼睛、攥着拳头、用威胁的语气范读。

    图片 读出虚张声势、内心恐慌的状态,却装出很神气的样子。

④指导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再读。

⑤想一想:狐狸为什么不说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呢?

(4)再次范读: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板书:你敢吃我 一愣)

3.汇报狐狸被逮到时的语言:

(1)课件出示狐狸第二次对老虎说的话老天爷多大的胆子!

①自由读读狐狸说的话,想想什么意思。

②引导学生理解:狐狸怕谁?(老虎)老虎怕谁?(老天爷)(板书:违抗天命)

(2)相机学习生字爷、就。用谜语识记命字:签订合同在节下。(命)

(3)指导学生朗读狐狸的话。

4.出示第5自然段。

(1)相机理解蒙是欺骗的意思。(板书:松开)

(2)引导学生思考:看着被蒙住的老虎,狐狸摇了摇尾巴,他会怎么想?

5.出示第6自然段,指名读。

(1)引导学生思考:狐狸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2)指导朗读狐狸的话。

        图片 读出狐狸炫耀的语气。

6.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

7.学习第7、8自然段。

(1)指名读,教师强调多音字呀的读音。

(2)出示四字词语: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①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②引导学生简单分类,看看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的。

③学生理解后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读,边读边试着做动作加深理解。

(3)学生分角色表演狐狸和老虎的样子。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8.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看到动物们逃走了,老虎会怎么想?动物们到底害怕谁?

(2)引导学生感悟出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老虎受骗了。(板书主体部分)

9.引导学生从老虎上当受骗的故事中,明白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的道理,进而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板书:仗势欺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读演结合,研读文本,展开思辨,感悟事理,目的是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理解文本,深入解读文本内涵。教师适时地评价与引导,抓住重点词语老天爷蒙通过角色转换,引导学生朗读、表演、想象老虎、狐狸的心理活动,与作者、编者、文本产生共鸣。突出文章的重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三、重点指导,认真书写

1.指导书写生字爷、就、爪、神、活、猪。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神、爪、猪是翘舌音。

(2)引导学生观察大屏幕中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重点讲解神和爪。

爷:上宽下窄,父第三、四笔撇、捺相交于竖中线,图片横折钩在横中线下侧,竖笔写在竖中线左侧。

就:左窄右宽,左边京的第八笔是点,右边尤从田字格中心点起笔,长撇撇向京下侧。

爪:第一笔平撇从竖中线右侧起笔,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收笔略低于第二笔撇,第四笔捺靠在竖上,捺脚出锋。

神:左窄右宽,礻的第一点靠右,与横撇的尖角在一条垂直线上,申的第一竖从竖中线起笔。

活:左窄右宽,舌第一笔短撇过竖中线,第二笔横从横中线上起笔,略向右上斜,第三笔竖在竖中线右侧,略往左倾斜。口扁,上宽下窄,第一笔竖在竖中线上。

猪:左窄右宽,犭的最后一撇从弯钩与横中线的交点起笔。者中的土在横中线上侧,日的第一笔竖贴着竖中线写。

(3)教师范写,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4)学生临写。

2.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先观察再动笔,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深入理解,妙笔生花

1.总结: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你喜欢他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但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或者借着别人的威风来欺负他人。

2.拓展: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因为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如果他再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展开想象,续编寓言故事《新狐假虎威》。

设计意图:读后要有所收获,因此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示,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恰到好处的拓展,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这为学生今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16、古人谈读书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古人谈读书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评价)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板书:古人谈读书

2.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

(出示课件3)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出示课件4)

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好学 是知也 识

2.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3.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

5.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5)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部分的意思。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2.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齐读对这三句话的解释,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方面介绍的?

生总结,汇报

板书:(一)1.谦虚 2.求实 3.勤奋

3.读第二部分,试着根据注释翻译课文。

思考: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方法?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

板书:三到:心到 眼到 口到

四、拓展。(出示课件6)

学习了这两部分,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所欲言,师进行指导

五、作业

1.背诵这两部分。

2.掌握重点词语,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文意。

3.学习古人读书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8)

1.谁来说说《论语》三则的意思?

2.朱熹的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了介绍,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我们学习第三篇文章。这是曾国藩对读书人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出示课件9)

1.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师补充:恒:恒心

自足:自我满足

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划分指导:我们在划分节奏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把完整的词划分开来,要保持词语的完整。如: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试着解释意思。

三、细读课文,深入把握。(出示课件10)

1.默读课文,思考:读书人对读书有什么要求:

生读课文,总结并汇报:

板书:有志 有识 有恒

2.再读课文,思考:读书为什么要有志、有识、有恒?

生总结,汇报

板书:有志----不甘为下流

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足

有恒-----恒心,不放弃,能成功

3.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出示课件11)

师加以引导,生汇报

板书: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出示课件12)

正面:如果我们遵循这三点,那么会达到高尚、博学、成功的境界;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则一事无成。最后作者进行总结,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三者缺一不可,点明这三点的重要性。

四、再读文章,说说你受到什么启发?

生畅所欲言

五、拓展延伸(出示课件14)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畅所欲言,师加以指导

六、作业

背诵这三篇文章

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三篇文章的意思。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是由三篇古文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含义,效果较好。

2.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抓重点词句,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把视线延伸到课外,收集了一些《论语》的其他几则名言,让学生进行积累。

美中不足的是对个别同学的指导不够详细,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17、枫桥夜泊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枫桥夜泊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泊、愁。

2、指导朗读,引发想象,体会领悟诗句的意思并背诵《枫桥夜泊》。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

一、导入新课,解诗题。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枫桥夜泊》。

2、谁能告诉我诗人是在哪里写这首诗的?

3、是的。谁会来解释一下这首诗题目的意思。

枫桥在哪儿?泊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是谁写的呀?

二、了解诗人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张继)

2、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张继?指名读PPT上内容。

(出示有关张继资料:张继,唐代诗人,湖北襄(xiānɡ)阳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距今约1200年,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枫桥夜泊》。)

三、初读古诗

1、弄懂了题目的意思,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读这首诗了。我们先来把这首诗读熟。

2、出示自读要求:

读书小提示:

①自读第一遍,读准字音。

②自读第二遍,读出节奏(提醒:七言诗可以按照4-3来停顿)。

③第三遍同桌互相读,互相听,相互检查一下,生字读音有没有错误,如果有帮助纠正一下。

师:读得好!霜愁是翘舌音,寒山寺翘平转化也读得非常准确!

师:读得还不错,要想读出诗的韵味,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好句末的平声字,天眠船我们要读得长一些。引读:霜满天 对愁眠 到客船

4、谁愿意再给大家读一读?

5、比赛读:我们就应该像她这样读,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

我们小组之间开展一次比赛,看看哪个组读的好!四个组,一组读一行。

下面男同学和女同学开展一次比赛,看是男同学读的好,还是女同学读的好。

6、同学们,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啊?

7、大家都能把古诗读得准确了,但是还缺少了一点情感,此时,就让我们走进古诗。

五、明诗意

1、要弄懂诗意,我们再来听听这首诗。记住听读要求。

听读要求:

①专心聆听,边听边记;

②边听边想,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③边想边画,把看到的用波浪线画下来,把听到的用横线表示出来。

2、播放录音视频。

3、相信大家眼前一定浮现出了许多景物,也听到一些声音。那就请你按要求画一画,画好之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4、小组用这样的句型汇报:诗人看到了.......诗人听到了.....

先看前两句

【月落】:

(1)这是怎样的月亮? (快要落下去的月亮。)

(2)是的,月落的意思就是:月亮快要落下去了。

(3)看来夜已经很深了,再过一会就要天亮了。同学们,这是什么季节的月亮?(深秋)快要入冬了,天上的月亮是怎样的呢?(惨淡、无光,凄凉。)

(4)是的,这是凄凉的月光。谁来读这个词。

【霜满天】:

(1)已经是深秋了,下霜之后的天气更凉了。为什么是霜满天呢?(霜很大,很浓,很多)

(2)你们说,在这霜满天的夜晚,诗人能感受到这种寒冷吗?(能)

(3)我们在家里也许很难感受到这种寒冷。

  而张继此时身在哪里?(外地、船上)你们说得都很对。张继本是湖北省襄州人,但他此时在哪里?(苏州),从哪里知道?(姑苏城)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苏州是

我们江苏的一个城市,湖北和江苏之间相隔1000多公里。我们古代的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行驶的速度非常慢,由此可见,张继已经离家很长时间了。我们把漂泊在外的人称为什么?(游子)你能体会游子的感受吗?(生交流)(思念家乡)

  这满天的霜呀将游子张继团团包住,张继是什么感受呢?(寒冷、孤独、忧愁)

(4) 读读这个词。

【江枫】:

(1)江边的枫树。

(2)因为是晚上,江边的枫树在作者的眼里是什么样子的?(暗红,昏暗、黑乎乎)

【渔火】:

什么样的?江面上的点点渔火,忽明忽暗,隐隐约约。

连起来读读这两个词。

5、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张继所看到的,那张继还听到什么了呢?

【乌啼】:

(1)这是什么意思?人们喜欢听乌鸦的叫声吗?(不喜欢)为什么?

(2)是的,乌鸦的叫声十分刺耳,在夜晚听到乌鸦的叫声,更加的凄惨,凄凉。

(3)读词。

6、同学们,张继看到的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副图,一副凄凉的秋夜图。请你们回过头来想想,用自己的话描述给你的同桌听,从天空再到江面的顺序来描述。

(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使夜空充满了凉意。江边的枫树黑黝黝的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在风中摇曳着。)

7、理解感悟对愁眠

(1)诗人看到了,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听着凄厉的乌鸦叫声,张继又怎样的感受?(压抑、难过、郁闷、心情很不好)

(2)此时的张继与忧愁相伴,他睡得着吗?(睡不着)用诗中的话来说就是对愁眠?

(3)作者为什么睡不着?(圈出愁)张继心中满是忧愁,那这里的眠是睡觉的意思吗?那是什么眠?(失眠、无眠、不眠、难眠)

(4)是的,张继根本睡不着,他带着忧愁,难以入眠。

(5)连起来,读读整句诗。个别读,分组读,一起读。

8、感受钟声。

(1)诗人在船上难以入眠,所以(出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他还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默读第二句。

(2)寒山寺:简介寒山寺。寒山寺在哪里?是近在咫尺吗?(不是,而是在姑苏城外,只能是远远看到。)

(3)张继听到了什么?(钟声)

(4)哪里传来的钟声?(寒山寺)

(5)为什么远在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张继也能听到呢?(因为是半夜了)从哪里看出来?(夜半钟声到客船)

(6)这半夜的钟声传到了哪里?(客船)在这里到就是传到的意思。

(7)客船能听到钟声吗?真正听到钟声的是张继。

(8)谁能连起来解释一下这两句诗的意思。

(在这充满寒意的夜半,只有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9)读这两句诗。

六、悟诗情

1、读懂了诗意,我们再来看这首诗,哪个字眼触动你的心?(板书:愁)

2、此时此刻的你,脑子里会冒出什么问题来问一问张继?(张继,您为什么愁?

愁什么呢?这是怎样的一种愁呀?)

3、问得真好呀!孩子们,请你们轻声读一读诗句,想一想问题。

学生轻声自由读诗,思考问题。

4、交流: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你能答哪个问题就说哪个。

(预设:乌鸦啼叫,寒风正在把秋霜布满云天,江边的枫树对着江中的渔家灯火,思乡的忧愁使我难以入眠。)

这是一种怎样的愁啊?(思乡之愁)。

他读出了乡愁,真了不起!还有谁读出了怎样的愁?(孤独之愁)

你从哪里知道?(夜半钟声到客船:半夜一个人坐在船上,没有人陪他。)

还有怎样的愁啊?(寂寞之愁。)

师:对,寂寞之愁。在这里,还有一种愁。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听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写的一篇散文。谁愿意来读一读?(背音乐《二泉映月》起)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长那么大,可就是没有他的名字。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江枫如火。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在这样一个忧伤的

师:把自己的理解带进去,边背边想象情景。(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诵。)

师:一千二百年前,一个江南秋天寒冷的夜晚,张继所乘坐的那艘小小的客船停泊在枫桥边,他愁啊,那一晚他独立船头,看明月西沉,听乌鸦啼叫,觉寒霜满天,也许是因为思念故乡,也许是因为考场失意,也许是因为。。。。总之,他愁啊,直到夜深人静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一声声传来,击打在他的心头他才浑身一阵,写下了这首《枫桥夜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这首诗,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金榜上的状元是谁?哈哈,管他是谁,今天真正被我们记住的是张继和他的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请同学们听老师唱这首诗。(学生深情背诵。)

七、古诗拓展

假如今天,诗人怀着同样的愁绪,将船停泊在枫桥边,他还能写出这样的诗么?

八、布置作业。

师: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几道作业:

必做作业:下一次,当你感觉幸福或者哀伤时,请你试一试,静静的感受它,再试一试,拿起笔把它写下来

选做作业:

根据诗意创作一幅图画。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对愁眠

18、村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村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5、指名读、齐读。

     6、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7、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8、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

     9、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一边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

  四、背诵全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板书: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9、春夏秋冬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春夏秋冬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会认霜、吹、落、降、飘这5个字。

2.会写春、风、冬、雪这4个字。

3.能正确流利朗读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以及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且能背诵。

教学重点:

1.会认霜、吹、落、降、飘这5个字。

2.会写春、风、冬、雪这4个字。

3.能正确流利朗读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以及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且能背诵。

教学难点:降的字形识记。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上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四季》,还记得吗?四季指的是哪四个季节?

2.这是《四季》中写到的春夏秋冬的景,一起读。

3.其实,一年四季还有很多具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呢。今天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到识字①春夏秋冬去读一读,认一认吧。

二、读一读、认一认、写一写

1.和老师一起读。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2.自己读一遍

3.认识霜、雨字头,练写冬雪

(1)拼读 shuānɡ 霜

(2)看图,了解什么是霜,了解霜降后的大地是怎样的。

(3)组词复现记一记霜这个字。

(4)认识雨字头;写一写雨字头。

(5)写一写有雨字头的字:雪

(6)写一写冬。

4. 读好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认识落降飘,了解吹落降飘这几个动词的状态,

(1)跟着老师读儿歌《春风吹》

春风吹,

春风吹,

吹绿了柳树,

吹红了桃花,

吹来了燕子,

吹醒了青蛙,

青春风轻轻地吹,

春雨细细地下,

大家快来种树,

大家快来种花。

(2)图文结合,师生接读的方式,反复读春风吹,并了解春风吹来的时候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3)写一写春风这两个字。

(4)夏雨落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听老师读短文。

这时,一道石破天惊的闪电伴着隆隆的雷声打破了这一片沉寂,霎时,雨噼里啪啦得下了起来。世间万物都在尽情的吮吸着甘甜的雨水,那卷了几天的大树叶子,在此时也慢慢的舒展开了。

(5)想象着夏雨落的情景,一起读:夏雨落

(6)那秋霜在什么时候呈现的景象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必是秋霜降的时候。跟老师读:秋霜降

(7)识记降字。

读图,理解降;组词读词;认识降的部首双儿旁;识记右边部件 夅;跟着动图书空了解笔顺。

(8)听读霜降下得景象描写,想象画面,读秋霜降。

拔了一根结着霜的三叶草,先仔细地看了看,结的霜是一个个小冰晶,银色的,晶莹的,带着小绒毛,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着点点光芒,多么美丽可爱啊!

(9)看视频,听读,了解雪飘得情景。

雪花悄然得飘落着。那飞舞的雪花,一朵,又一朵像是漫天的蒲公英的生命,在空中自由地舞蹈,轻轻飞扬。

(10)一起读这个词:冬雪飘。

(11)识记飘:了解飘与落、降区别;描述飘的状态;说一说飘的部首;读一读与飘有关的词语。

飘落、飘扬、飘飞

5.好了,最后,让我们读一读、背一背识字1今天的内容。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霜、吹、落、降、飘这5个字。

2.会写花、飞入这3个字。

3.能正确流利朗读青草、红花、游鱼、飞鸟以及池草清、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且能背诵。

教学重点:

1.会认霜、吹、落、降、飘这5个字。

2.会写花、飞入这3个字。

3.能正确流利朗读青草、红花、游鱼、飞鸟以及池草清、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且能背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春夏秋冬。

2.来,我们一起把上节课的内容再来读一读.

3.一年四季,除了这些季节性特征的景物外,还有很多很多季节性的景物呢。

现在正值春季时期,如果不是新冠病毒的话,我们现在可以到野外踏青,观赏春天美丽的景色,享受美好的春光。不过没有关系,老师可以带着你们一起欣赏这幅美丽的春景图(插图)同时,我们还可以读一读、认一认、写一写与景物有关的字词呢。

二、读一读、认一认、写一写

1.看一看图,读一读下面的词语,然后再看一看图上想关的景物。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2.师生一起读:红花 青草 游鱼 飞鸟

3.草儿、花儿,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它们的颜色。读一读:

青草 青青的草

红花 红红的花

4.鱼儿、鸟儿 ,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它们的动作。读一读:

游鱼 游来游去的鱼儿

飞鸟 自由飞翔的鸟儿

5.识记游字。

(1)教师讲解,学生记一记:

游左中右结构,部首是氵三点水旁。中间是方,右边是丿下面一个子。

(2)跟着动图书空:游;

(3)读一读与游有关的词语:游鱼、游水;游玩 游山玩水 旅游 等等。

6.跟着老师读: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7.识记池和入。

8.写一写:入

9.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你们写的非常认真,写的字一个比一个好。我们把这节课的词语再读一遍吧。

(出示21)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0.春天的景色美,春天的语言也是很美的。除了我们读到的词语,还有一些优美的句子,还有小朋友们喜欢的儿歌。

老师挑选了两首,我们来读一读吧。

20、传统节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传统节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能积极用语言描述过节时的特点。

  3、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很久以前,我们的爷爷的爷爷,他们小时候不能和我们现在一样过儿童节、圣诞节,不过他们也会过节,那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2、出示PPT,展示传统节日画面。

  (1)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师:春节我们会做些什么事情?

  幼:贴春联、挂灯笼、拜年、逛庙会

  出示PPT,帮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节日的氛围。

  (3)依次出示其他节日。

  3、总结。

  这些传统节日,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年都会过这些节日,我们回家到日历本上去找找,不要错过下一个节日哦。

21、藏戏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藏戏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学情分析:

《藏戏》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特色。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通过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本节课重点要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其次要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会读会写脱缰、咆哮、吞噬、发誓、恐怖、婀娜、雄浑、、哄堂大笑、能歌善舞、青面獠牙、别无所求等词语;读准多音字哄、藏、传。

2.阅读与鉴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查阅资料理解优哉游哉、开山鼻祖、随心所欲等词语;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了解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表达与交流: 学习课文开头形象概括藏戏特色的写法,照样子介绍一种艺术样式的特色。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

1.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有关戏曲资料。

2.自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其中的疑难之处并尝试解决。

3.借助工具书或生活积累理解文中生词。

4.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

任务二:朗读展示,分类学词

1.朗读展示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课文,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出示句子:

图片 图片

①男生读三个反问句,女生将它们改成陈述句读一读。

②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招来的只是一阵哄堂大笑。

(有感情朗读,表达出藏族人民对唐东杰布的爱戴。)

③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兄妹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师生合作朗读,表达出对那些献出爱心的人们的赞美。点拨理解词语:琼结:藏语里指房屋悬起多层)

④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开山鼻祖。(齐读,体会唐东杰布的传奇之处)

2.分类学词

(1)读准字音:

僧人 脱缰 吞噬 王妃 敦厚 演绎 哄堂大笑

青面獠牙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两面三刀 山南琼结 钹

(2)读准多音字:

①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ō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ng)而散。

②《鸿门宴》是汉代传(zhun)记,而不是唐代传(chun)奇。

③西藏(zng)的布达拉宫,是收藏(cng)大藏(zng)经的宝藏(zng)。

(3)理解四字词语: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优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开山鼻祖: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指耍两面手法。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青面獠牙:形容面貌狰狞凶恶。

(4)拓展积累形容笑的四字词语:

哄堂大笑 捧腹大笑 开怀大笑 眉开眼笑

莞尔一笑 回眸一笑 似笑非笑 一笑千金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藏戏特色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交流讨论。(藏戏的特色戴着面具、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尝试用小标题形式概括。

(提示:第4~17自然段,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第18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艺术靠师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4.主题概括。

引导:小标题连起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醒:课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及其艺术特色,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展开介绍,让读者对藏戏有基本认识和了解,同时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任务四:研读课文,感悟写法

1.自读第1~3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三个排比式的反问句写藏戏的三个突出的特点,有什么好处呢?自由读,思考;指名读;全班交流。

好处1: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思考;

好处2:突出藏戏的主要特点,了解藏戏独特的艺术形式。

2.课文中还有那部分也写了藏戏的特点?(第8~17自然段)两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1)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写法秘妙:有详有略的写法。详写: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略写:藏戏演出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的特点。

(2)有详有略的写法,是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点?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的呢?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3.默读第4~7自然段,边读边圈画:这个传奇的故事有哪些传奇的色彩?

(1)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传奇1:战胜凶险的自然,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传奇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传奇3:艺术的传奇,第一个藏戏班子歌声响彻雪山旷野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2)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同桌之间相互讲述一遍这个传奇的故事。

任务五: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搜集更多与藏戏或其他戏曲相关的图文或视音频资料。

2.学习课文开头形象概括藏戏特色的写法,照样子试着介绍新沂柳琴戏的艺术特色。

22、藏戏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藏戏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藏戏》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是以感受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藏戏》一文就是对藏族传统剧种的生动阐释。课文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绚丽多彩,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颇具文学色彩。

在讲了《藏戏》一文,不仅是孩子们感受颇深,就我本身而言也有很大的'收获。 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的艺术特色,因此课前互动,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影音课件将孩子们带入情境,孩子们深受感染,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接着,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抓住形成、特色给课文分段。帮助学生理清脉络,然后孩子们根据课文内容解决相关问题,即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

藏戏形成的这一环节,我让孩子们快速读课文,看看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很多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以讲故事的形式说出藏戏的形成过程,就这样,在故事中我带着孩子们弄清了藏戏的来历。在情感价值观上,孩子们感动于唐东杰布无私、智慧和七位姑娘的义举。在学习藏戏艺术特色这一环节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句段先品读再概括,让孩子们去读、去动脑、去感受、去说。 接下来,让孩子们总结和发现本文的写作特点,体会本文开篇排比反问的独特写作方式以及这种写作方式的好处。最后老师介绍本文的开头方法,反问句开篇法,并借助课件让学生了解比较有特色的一种舞蹈安塞腰鼓,尝试来设计一个开头。 在教学中,能把三分之二的时间还给学生,能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当然 这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如:教师的过渡语不美;有时话语啰嗦重复;教学时间没掌控好,感悟写法环节和拓展延伸环节时间有点紧;板书有点乱;朗读的样式不多;教学方式太单一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希望更加努力钻研教材,把教学过程设计得更加精彩。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语文教学更是不易,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

23、藏戏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藏戏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第二组文章都是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我感觉学生在学这一单元文章内容时,应该非常感兴趣,结果也正如我所料。《藏戏》一文,感受颇深。

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深受感染,然后也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简单的问题随提随时解决掉,然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学生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收集的欲望。整个课堂被浓浓的藏戏包围。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24、白桦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白桦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设计说明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金晖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读与想象中仔细揣摩诗中重点语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白桦树图片。查找作者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1.查找白桦树的有关知识。

2.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谈话,猜想引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它吗?(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谁来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眼中的白桦。

2.那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苏联的作家叶赛宁眼中的白桦呢?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介绍作者:叶赛宁(18951925),苏联诗人。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5.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猜一猜,作者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内容,结合学习经验进行猜测

学生猜测,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白桦。看课题,猜想文章内容,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引读:请大家带着刚才的猜想,自由朗读课文,看看猜出了哪些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白桦树叶图片,瞧,小树叶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快来念一念!

第一组:毛茸茸、绣花、潇洒、朦胧、金晖、徜徉、白雪皑皑(指名读并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第二组:桦、涂、茸、绣、潇、穗、朦、胧、寂、霞、抹。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4)汇报交流,重点记住:

桦和树木有关,所以是木字旁。

抹可以做动作体会,明白是手部动作,强化记忆。

霞通过图片出示生字,记住偏旁。

朦胧绣都是用偏旁加上熟悉的字组成的新字,都是形声字。

穗与庄稼有关,用禾苗的禾做偏旁,右部结合图片识记。

把这些会写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

出示词语:

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3)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3.过渡: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你们真了不起,相信读文章也难不倒大家。

指名读每一节。

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主动让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强化记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良好语感。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轮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

2.默读全文,思考: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提炼关键词进行概括。

预设:白桦的色彩,白桦的挺拔,白桦的高洁。

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感悟。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默读,了解诗歌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潇穗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3.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先描红,再练写两个。

4.指导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3.拓展: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找一找,读一读,与大家交流。

设计意图: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

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

2.学生认读。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读文,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复习字词,加强记忆;回忆诗歌内容,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二、品读诗歌,读出韵味

1.轻轻读诗歌,想想写了哪些内容,用笔圈画。

2.抬头望去,窗前那棵白桦,多么漂亮,多么特别,你喜欢吗?与同学进行交流,说说你读文的发现。

3.学生汇报。

(1)第一节总写白桦的特点。

白桦总体上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能体现出这种特点?      

读这一节,哪些字用得好,好在哪儿?

指导学生抓住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

(一个涂字准确地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好一棵通体洁白的白桦。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第二节写桦树的枝叶。

对枝头的描写,为什么是毛茸茸的?

(枝头未掉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

毛茸茸的,让我们想到了松鼠的大尾巴,在作者的眼中,毛茸茸的枝头像什么?

(雪绣的花边,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

指导朗读时毛茸茸雪绣的洁白的要读得轻柔些,绽要重读。

你能读出这种美吗?

雪后的桦树,展现着怎样的形象?(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读出这种傲寒挺立的感觉。

(3)第三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朦胧的寂静写出了什么?(白桦的含蓄)

从玉立一词中感受到了什么?(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

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

闪着这一动词又突出了什么?(静静挺立的白桦有着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4)第四节写朝霞的映照之下的白桦。

姗姗来迟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

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

读出这种感受。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在读与想象中揣摩,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

2.拓展:这段时间,我们阅读、收集了许多诗歌,还做了自己的诗歌摘抄本,大家可以交流一下。还可以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写完后,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诗中走出来。同时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通过摘抄诗歌,试着当小诗人写写诗的活动,激发学生喜爱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板书设计

白 桦

外在    洁白

      傲然

内在    静中有动

      形态秀美

相关内容
  • 记录生活的美好的句子57条
    记录生活的美好的句子57条

    1、相片是记录时光的使者,可以让精神独自穿越时空。记录一个瞬间,留到未来相对一笑。2、生活的调料:酸、甜、苦、辣、咸,这地球人都知道。3、喜欢用相片记录生活,把过去美好时光凝固。4、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

  • 记录旅行的美好的句子54条
    记录旅行的美好的句子54条

    1、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样,当你做出决定并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2、旅行是消除仇恨和无知的最好方法。3、旧时光它是个美人让人怎么恨得起来。4、努力戒掉一切不必要的依赖和玻璃心。5、

  • 记录生活的美好的句子238句
    记录生活的美好的句子238句

    1、没有整洁的外表,根本没人会去在意你美好的内心,这就是现实。2、我不清楚我还能迎来几多日出?几多日落?我只希望生活美好如初,温暖常在。3、生活中的痛苦,会除的人是快乐的;生活中的快乐,会乘的人是幸福的!4、大家都是会遇上

  • 藏戏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藏戏的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藏戏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藏戏的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1、藏戏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藏戏的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从藏戏的特点、形成过程、传承方式等几方面写的。 藏戏面部妆扮少,少数角色采取了面部化妆方法,比较简单,多数人物,神灵鬼怪,动物角色等采用面具。藏戏面具可分

  • 记录生活瞬间的说说61条
    记录生活瞬间的说说61条

    1、小时候,我最爱看桃花,家里妯娌多,什么菊啊、仙人掌的摆满了窗台,院子的每个角落。2、这个清明节我才懂了生命的脆弱!3、父亲是个玉匠,我又是春天出生的,所以父亲给我起名"玉春"。4、生命是脆弱的什么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而且

  • 记录植物生长,让幼儿自主解惑——《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有感
    记录植物生长,让幼儿自主解惑——《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有感

    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高建红,在阅读了《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书后,对于书中的十七章户外环境创设感悟最深,就围绕户外环境写下读书心得。 我园是一所科学教育特色的幼儿园,重视环境对于孩子的教育重要。幼儿的特点是好奇、好问、好动、爱探索。日常科学探究活动中,植物生长、动物生活、周围事物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是幼儿乐于探索、喜于交流、便于记录的,成为幼儿丰富的科学记录内容。 亲近自然是《指南》中科学领域的一大精神,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是幼儿最喜欢探究和记录的。第一,紫藤苑里探秘。紫藤苑是我园根据

  • 记录动物与自然,让幼儿关注生活——《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有感
    记录动物与自然,让幼儿关注生活——《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有感

    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高建红,在阅读了《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书后,对于书中的十七章户外环境创设感悟最深,就围绕户外环境写下读书心得。 喜欢动物是幼儿的天性,我园通过多种方法饲养小动物,让幼儿探究记录动物的特点习性以及饲养过程。第一,公共饲养间隔记录。我园利用大松树创设了大自然我们的家,树上是各种鸟的家:相思鸟长什么样子?树下是各种兔的家:垂耳兔和菜兔有什么不同?莲花渠是各种鱼的家:金鱼和小鱼都吃什么?园部统筹饲养管理的小动物,由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有主题的间隔性科学记录:小鸟的秘密,小白和小灰的故

  • 记录6班:这个他,可能是那个他
    记录6班:这个他,可能是那个他

    小他,比较有个性,说话一板一眼,严肃认真;比较磨蹭,写字一笔一划蔫蔫腾腾,总是落到后面;比较容易忘事,今天忘带这个,明天忘带那个;默字错了不少,成绩属于后列 可是,我一直在观察,一直在思考,或许,这个他,可能是那个他? 那个他,和这个他,很相似,三年级一接班,我接连请家长,把孩子的情况和盘托出,对家长说话也很不客气,直接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孩子妈妈焦急不已,认识到孩子的磨蹭、不认真、不按要求做等等问题,

  • 记录生活点滴的句子50条
    记录生活点滴的句子50条

    1、有很多时候,我都感觉到很累;也有很多时候,我真的想就这样闭上眼睛,永远的不好睁开。也许,那样我就不会感觉到心累了,也就没有了生活的压力了。2、你开始说中肯话,不再偏向我。3、世界上没有未完的故事,仅有未死的心。4、别

  • 藏戏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藏戏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1、藏戏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藏戏评课优缺点及建议今天我聆听了合肥市螺岗小学李月老师执教六年级《藏戏》,老师标准的普通话,亲切的笑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听课老师来说,这节课收获非常大。 一、设计新颖,板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