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真正的赏识是“平等对话”——读《赏识你的学生》有感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20-09-27 12:43:29

《真正的赏识是“平等对话”——读《赏识你的学生》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翻开《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孟繁华老师在书中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颇深。

  这本书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诠释了 “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行性,通过一个个教育故事,告诉我们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那浓浓的爱心,崭新的理念,生动的教育事迹,每一个篇章都让我感觉耳目一新。

  读罢这本书,我不禁深入反思:在学校读书期间,我也学到很多教育理论,懂得爱的教育,知道因材施教,更明白要尊重孩子,但在工作实践中,我是否又能做到真正赏识孩子呢?细细反思之下,不禁汗颜。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赏识”可以激发勇气、唤醒潜能、鼓舞孩子不断尝试。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未经风雨的幼苗,更需要我们用“赏识”呵护他们探索的勇气。可见,对于我们幼儿教师来说,赏识教育尤为重要。

  虽然理解赏识教育并不难,但是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大部分老师往往未能真正做到“赏识”我们的学生。我们常说,要“蹲下来与花心语”,是的,在形式上,我们基本上也做到了,基本上所有的幼儿教师,都懂得要蹲下来和孩子们谈话,倾听孩子的心声。但是,如果再深入思考一下,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当调皮的孩子不听劝告的时候,我们是否做过一些训斥孩子的事情,我们是否有过面红耳赤、气急败坏?我们是否有过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仔细想想,这些表现,其实都是没有从内心做到“赏识”我们的学生造成的。如果我们真正从内心去赏识孩子,理解孩子,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带着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所作所为,我们会发现,孩子犯错是正常的,那些面红耳赤、气急败坏、训斥孩子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但是,赏识还应精准。赏识你的学生,并不是要无条件地宠着、惯着,赏识还应杜绝盲目,要善于辨别学生做的好的地方,有区别得赏识激励。 词典上对“赏识”这个词的定义,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换句话说,赏识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而是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表扬、夸奖。比如,在教育实践中,我很少夸学生聪明,孩子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角度,夸他们勇敢,夸他们友善、夸他们努力……赏识是一个指挥棒,赏识什么,孩子们就会向哪个方向努力。因此,赏识应该精准,应该从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有区别地赏识。

  赏识不等于拒绝批评。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长大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经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赏识你的学生》用无数的案例告诉我们,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然而,真正的赏识不是纵容,不是拒绝批评。

  其实,赏识是一种“平等对话”。 在平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问孩子们 “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问题,孩子们也往往是随声附和“是!”“对!”“好”。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不能称之为赏识教育。真正的赏识,应该是平等的对话,我们不能只是把孩子们看成知识的接受者,而应该看做一个和我们平等的生命体,从内心把孩子们放到一个平等的地位,用心和他们交流,和他们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对他们做的好的反面表扬肯定,对他们做的不对的地方,批评和纠正。

  真正的赏识是“平等对话”,这是读《赏识你的学生》得到的收获!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读后感
    《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教育教学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作为教师的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重要性,因此,我阅读了《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一书,帮助自己更加明确了反思和评价活动的重要,而且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将中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特点在于它不是一本难懂的理论书,而是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实际操作和指导性都非常强,是适合我们幼儿园教师阅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按照教育教学之前、之中、之后的时间顺序与案例研究线索,用一个个生动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引导我们教师从思考主题和目标的确立开始,逐步学习提供适宜

    06-22
  • 模仿的背后——有感于《模仿,从哪里做起》
    模仿的背后——有感于《模仿,从哪里做起》

    闲暇之余会翻翻一些幼教杂志,了解当前的幼教动态,在学习同行们的专业之余也会梳理着一些为自己所用的内容。《上海托幼》便是时常翻阅的一类书,其中的相约名师栏目常会刊登一些上海的名师对一些常见的教育现象或是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虽然从没有机会与这些名师近距离的接触,但从这些文字中却让我感受到了她们的儒雅与端庄,更让我感受到了这些名师所蕴含的深厚底蕴。 在近期应彩英老师的《模仿,从哪里做起》一文中,她从近期爆到不行的《中国好声音》的模仿歌手说起,肯定了模仿是通往成功的一条有效途径,但让人印象深刻记忆忧新的却是智慧的

    06-22
  • 我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读后感
    我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读后感

    [成书背景]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的书名构想来自于一个由罗里斯.马拉古齐及他亲近的同僚所构思的重要展览,此展览以视觉的方式记录他们着手进行中的一项计划及这项计划对儿童的影响。 马拉古齐于1994年1月辞世,本书是为了纪念他而出版的。这本书由卡洛琳.爱德华兹等人编著,就像瑞吉欧.艾蜜莉亚教育系统本身,是汇集众人智慧合作而成的。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一书,2006年12月,由罗雅芬等翻译、朱家雄审定、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 [内容摘要] 霍华德.加德纳与大卫.霍金斯这两位著名的教育家,在本书的前言和短评中引

    06-22
  • 读《在教学中要学会自我调控》一文有感
    读《在教学中要学会自我调控》一文有感

    今天晚上,我看到了一篇名为《在教学中要学会自我调控》一文,被这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自我的调控,是有效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必备的教育艺术,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那么,教师如何做到恰到好处的自我调控,是推动教学过程进展,实现教学目标的条件。在本学期我园开展了每位教师的半日教学活动的规范过关,结合本文和我的所思所想,谈自己的粗浅感悟: 文中写到:当教师一走进教室,教师的体态语言就开始表达情意了。有经验的教师是非常重视用体态语言来调控教学活动的。的确,我这次聆听了中班的多位年轻教

    06-22
  • 生命的意义——《教师感动中国》读后感
    生命的意义——《教师感动中国》读后感

    5.12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一周年了,网络、电视、单位的援助工作一桩桩一件件把我们拉回了一年前,惨烈的一幕又一幕让人心有余悸,一个一个熟悉的名字不断出现在脑海,禁不住翻开了《教师感动中国》一书。谭千秋、袁文婷、吴忠洪、王敏、张米亚、周汝兰一个个原本也和我们一样如此平凡的人物,在这次大地震中,他们用行动和生命来诠释了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这一光荣的职业,他们崇高的师德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感动了全世界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维护师尊,铸就了师魂。 虽然书中的描述已不陌生,因为在网

    06-22
  • 《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读后感
    《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读后感

    人常说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虽没有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崇高,但也一直自认为自己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个启蒙者。读《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以后,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动摇了。文中为启蒙先生确定了定义,那就是拟定一生蓝图的人。我反思,我算不算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启发孩子智慧心灵的启蒙者。幼儿园虽不同于小学基础教育,而幼儿园阶段也是幼儿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是幼儿步入社会的最初阶段,幼儿园的孩子刚刚离开家庭,离开爸爸妈妈的视线,是自己独自不入社会的第一步,我们这些幼儿教师,必将成为拟定

    06-22
  • 读书沙龙“交流分享”活动方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读书沙龙“交流分享”活动方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稻田镇幼儿园 李海霞、刘金芳 近段时间老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阅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与提高,但理论性的知识于我们而言毕竟难以理解和吸收,然而参透解读又确实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消化和运用,我们开展了本次读书沙龙交流会,旨在让老师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提出疑问、交流心得、分享收获,能够安静的坐下来细细的研读讨论,慢慢地内化吸收书中的知识,从而切实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 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 活动地点 亲子活动室 参加人员 幼儿园部分

    06-22
  • 教师读书交流——我喜欢的一个绘本
    教师读书交流——我喜欢的一个绘本

    学校为纪念新教育实验博客启动6周年,我们举行了读书节系列活动之九:教师读书交流我喜欢的一个绘本,我为此特找来了两本绘本来看。阅读中让我收获不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