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读《做一个不在困惑的老师》有感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21-07-09 06:32:09

《读《做一个不在困惑的老师》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最近特别迷恋王维审老师的书,他的文字既干净纯粹又让人深思,买了他几本书已经全部读完,但,合上书本,他书中的很多故事让我特别难忘和触动,于是,今晚又拿来重读,再次读到王老师给一个青年教师讲的“蹲成蘑菇”的故事,特别有感触:

有一个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不吃也不喝,像一只真正的蘑菇一样。

心理医生想了一个办法。有一天,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

病人很奇怪地问:你是谁呀?

医生回答:我也是一只蘑菇呀。

病人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病人就问他: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走来走去?

医生回答说:蘑菇当然也可以走来走去啦!

病人觉得有道理,就也站起来走走。

又过了一会儿,医生拿出一个汉堡包开始吃,病人又问:咦,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吃东西?医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蘑菇当然也可以吃东西呀!病人觉得很对,于是也开始吃东西。

几个星期以后,这个精神病人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虽然,他还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

王老师和年轻教师讲述的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只有把自己蹲成与学生样的蘑菇,才有可能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其实,学生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我们都可以在自己走过的岁月里寻找到隐隐约约的影子,叛逆、失落、困惑这些问题无一例外地也在我们的青春期上演过。只不过,走过了,我们也就忘了。当我们做了教师,职业的惯性更不允许我们再回想自己的从前,于是很多人不得不收敛起曾经和过去,以师道尊严去改变学生,把自己演绎成正义的化身、仁慈的拯救者,期望以自己的“强大”来挽就学生的“弱小”。但,往往我们会失败,因为我们忘记了一个事实:蘑菇是不会和大树交心的,蘑菇只会和蘑菇说话交流。

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懂得一点心理学知识,利用自己小时候的淘气、顽皮与学生来一个自我释放的共情或许会找到更多教育的切入点。比如,在与一个刚刚和别人打完架的学生交流时,劈头盖脸的轰炸或许不如“我年轻的时候也像你一样与别人干过架....这样的开场白来得实际、有效。

当青春期的学生处于情绪激动,或者叛逆状态时,任何的训诫、指责和劝慰对于他来说都是无效的。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作为教师,遇到叛逆不学习的学生,恨铁不成钢大多是最直接的反应,遇到带刺的学生会有一种物底征服的“改造欲”, 也正是这种善良的错误,常常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其实,我们不妨学学那位心理医生,默不作声地蹲在学生身旁,敏锐地寻找到学生给予我们的一点点契机, 再一丝一毫、一点一滴地慢慢浸透学生的心灵,教育是慢的艺术,做教师既不苛求瞬间的教育神话,也不焦虑学生的快速提升,慢慢等待教育之花的自我绽放,才是我们该有的一种姿态。

作为教师,如果我们想改变一个学生,最先要做的是改变我们自己:遇到蘑菇就把自己蹲成磨菇,遇到白杨就把自己站成白杨,这才是我们的为师之道。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读《幼儿园教育纲要解读》有感
    读《幼儿园教育纲要解读》有感

    早在上学的时候就读过《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觉得自己理解得不够深入,于是到图书馆借阅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解读》,从别人的领悟总结中丰富自己的感悟。从这本书中,我不仅读到了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同时还学到了一些我正疑惑着的具体方法。 有人说,《新纲要》是用上帝的眼光看天使。是的,这句话听上去是如此的贴切。在《新纲要解读》中,我读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读到了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让每一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各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

    06-22
  • 清风明月 自在寻觅——《做温暖的教育者》读后感
    清风明月 自在寻觅——《做温暖的教育者》读后感

    对一本教育类书籍的的阅读方式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轻松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做到了。 陈震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形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 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面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

    06-22
  • 潜心观察 用心思考——读《观察记录须找准问题的“眼”》有感
    潜心观察 用心思考——读《观察记录须找准问题的“眼”》有感

    观察记录可以说是教师专业能力必须的基本素质,观察记录也是教师正确施教的前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对活动内容的兴趣,对活动过程的参与情况、对问题的理解能力等,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交往行为、善于倾听孩子谈论的话题、善于发现孩子存在的疑问等等。观察记录分析也常常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种行动研究方式,那么,教师怎样进行有效地观察记录,才能为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帮助,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我读了《早期教育》2009年6月刊登的文章《观察记录须找准问题的眼》,颇受启发,下面我对眼有这样几点认识。

    06-22
  •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在拿到《不做教书匠》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疑问:如何做,才不算是教书匠呢?带着疑问,我开始细细品味起此书,书中管老师利用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给我们谈人生、讲教育,在阅读的同时,我也逐渐感受到管老师所说的不做教书匠就是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 其中让我感触最

    06-22
  • 激活乐智,游戏成长《培养孩子越玩越聪明的80高招》读后感
    激活乐智,游戏成长《培养孩子越玩越聪明的80高招》读后感

    玩是孩子的天性,尽管孩子之间玩的一些游戏难等大雅之堂,但他们却能在不断的游戏中,激发创造的欲望和想象空间,使其沉睡的大脑被迅速地激活,在走上天才的道路上迈出关键性的一步。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我在书店购买图书时,我毫不犹豫得选择了《培养孩子越玩越聪明的80高招》这本书。 这本书一共分十个章节,每一章节都有从游戏角度阐述了对孩子发展的各方面好处,并且也有举例说明名人小时候是怎样的顽皮,然后长大后有了如何的成就,可以说是让读者更加信服玩真的可以成材! 在阅读中,让我很有感触的章节是第三章与第六八章以及第九章。在第

    06-22
  • 读《名师人格教育的经典细节》有感
    读《名师人格教育的经典细节》有感

    《名师人格教育的经典细节》一书,它里面的文章创作方法通俗易懂。把死板的道理鲜活化,把教条的写法改变为以案例为主,分析、点评为辅,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深入浅出,让我能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 翻开书的第一篇,名师人格教育之自我修养几个醒目的大字就映入了我的眼帘。是呀,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书中也说到: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要做个真正的读书人,学习者。只有热爱学习的教师,才能

    06-22
  •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后感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后感

    这几天一直在读一本书薛瑞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书里的文章多半是随笔,而且写的也都是平时在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点点滴滴,情真意切,令人不得不深思。 薛老师对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我们。正如薛老师所说如果给我丰厚的收入,以及足够高的职位,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他们是爱我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多么朴实的话语,作为一个老师,需要的就是一个班。 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有时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但责任感又使我不得不

    06-22
  • 读《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和保育》有感
    读《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和保育》有感

    《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和保育》这门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即晨间活动、进餐活动、盥洗活动、喝水活动、如厕活动、睡眠活动和离园活动。文章中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这让我想到了,在平时的幼儿一日活动中,有时候我们的活动安排的过于死板,没有一点弹性,这样的话有时就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文章中又提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效率。看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在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