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3-08-12 09:30:04
文章: 分享

《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第3自然段中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再次用了问句的形式,直接抒发了作者在多次猜想过后毫无所获的万分着急之情,与前文相互照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蝴蝶的担忧与关爱。

2.第4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种反复手法的运用把作者急切的心情表达得更加强烈,能够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3.文中多次反复出现我真为蝴蝶着急,你怎么理解?

因为作者关心蝴蝶、爱惜蝴蝶、疼惜蝴蝶、怜爱蝴蝶,为蝴蝶的住处而担心、发愁。

4.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以问题和思索为线索来表达。本文以作者的思绪为线索展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然后再进行否定,再想,再否定,可见作者对蝴蝶非常关心,是在用心思考它的去处。

5.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会躲在哪里呢?

答:可能会躲在冒着炊烟的屋檐下。

6.假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猛烈的风雨,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答:(1)翅膀会被雨点打湿;

(2)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3)身上的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

(4)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7.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蝴蝶的担心、关爱之情?

答:第1自然段中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刻画,第2自然段中对蝴蝶的弱小形象的刻画,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蝴蝶的担心。第3、4自然段,作者的猜想与追寻也表现出对蝴蝶的担心与关爱。

2、二年级上册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读最后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写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告诉小朋友平时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大自然中的知识有太多太多,只有有心的孩子才能获得其中的知识,粗心的孩子只会白白错过。

3、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谁?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鸭妈妈带着孩子游过来,小蝌蚪迎上去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知道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吗?鸭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在荷花旁边,你们快去找吧!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发现那边也有一个黑皮肤的泥鳅妈妈在那边带着孩子玩耍,小蝌蚪看着和自己长得挺像的泥鳅妈妈开心的游过去喊着:妈妈~妈妈~泥鳅阿姨看到小蝌蚪轻轻的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哦~你们的妈妈在荷花那边的叶子上。

4、二年级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眉毛会睡觉吗?为什么这样写?你能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吗?眉毛不会睡觉。作者把眉毛当作人来写,写出了睡觉中妈妈的安静与美丽。仿写:小雨点在雨伞上跳着欢乐的舞蹈。

从本课中,你感受到母子间的什么关系?我觉得孩子爱妈妈,妈妈更爱孩子。

5、二年级上册第5课玲玲的画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5课玲玲的画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玲玲的画写了一件什么事?

玲玲明天要去参加评奖的画,一不小心弄脏了。在爸爸的帮助下,玲玲在原本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2.玲玲的心情先是得意,后来伤心,最后满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玲玲得意是因为对自己的画很满意;伤心是因为把画弄脏了,重新画有来不及;满意是因为在爸爸的启发下画了一只小花狗,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3.你从爸爸的话中悟到了什么?

我从中感悟到坏事有可能会变成好事,所以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不能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

6、二年级上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说一说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朋友的?

松鼠用纸船给小熊送去祝福与友情,小熊用风筝回应。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

2.松鼠和小熊发生了什么矛盾?

他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导致友谊破裂。

3.想一想松鼠和小熊后来是怎样做的?

结果怎样呢?松鼠主动向小熊表示和好,小熊积极回应。最后他们俩再一次成为了好朋友。

4.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人与人交往需要建立友谊,友谊需要彼此不断地维护。

7、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夜宿山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2.《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画面?

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给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盛、牛羊肥壮的美丽图画。

3.《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是按照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顺序写的。山川是低处景物,天空是高处景物,草木牛羊是低处景物。

8、二年级上册第18课刘胡兰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18课刘胡兰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说说敌人用了哪些手段对付刘胡兰?

敌人用了收买、威胁、毒打、杀害的手段对付刘胡兰。

2.从哪几个地方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

面对敌人的收买,刘胡兰大声地回答说:我不知道;

面对敌人的威胁,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面对敌人的毒打,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面对敌人的杀害,刘胡兰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英勇就义了。

3.你如何理解生的伟大、死得光荣?

刘胡兰为革命奋斗的一生是伟大的,为党和人民而死是光荣的。

9、二年级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禹是怎么让洪水乖乖听话的?

禹让人疏通了很多河道,使淤塞的河道变得畅通,然后洪水便顺利地流入了大海。

2.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学了本文我知道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我要向他学习,长大了为国家、人民做贡献。

10、二年级上册第13课寒号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13课寒号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寒号鸟两次都不听喜鹊的劝告,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得过且过 带来了什么后果?

第一次不听劝告: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第二次不听劝告: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然后,在夜里冻死了。

2.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喜鹊很勤奋,看得远。冬天快到的时候,它就已经给自己做窝。寒号鸟懒惰,不听劝告,得过且过,所以被冻死了。

3.看到故事的结局时,你有什么感受?结合课文说一说。

我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美好生活需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11、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葡萄沟在哪里?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

2.葡萄沟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3.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过渡句,既交代了葡萄的销路,又引出下文对葡萄干制作过程的介绍。

12、三年级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看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孙中山不懂就问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课文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2.孙中山向老师提问,把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想一想,同学们此时会想写什么?

同学们会想:孙中山胆子真大,先生肯定会揍他的。

13、三年级上册第6课秋天的雨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第6课秋天的雨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1.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2.找一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每段主要讲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第二自然段: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第三自然段: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第四自然段:写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第五自然段:总写秋天是丰收欢乐的。

3.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作者秋天的雨为主线,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4.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课文中样子写一写。它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小脸蛋,笑哇笑哇,笑来了秋天的喜庆。它把紫色给了葡萄,紫紫的葡萄像一串串珍珠,晃啊晃啊,晃来了秋天的丰收。

14、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在内容和情感上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三首古诗的共同之处在于所描绘的都是深秋时节的景色。三首诗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山行》描写了寒山、石径、人家、枫林、霜叶;《赠刘景文》描写的是荷、菊、橙、橘四种季节性景物;《夜书所见》则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篱落、灯火。三首诗在情感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山行》表达了诗人对深秋山林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赠刘景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夜书所见》表达了诗人的思乡和寂寞的心情。

2.《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还知道秋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

《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我还知道秋天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户户储存秋菜的季节了。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堆满了菜店的棚子。

3.《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秋叶、秋风、秋江、秋灯、想到了儿童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挑促织。

15、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2.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因此人们由衷地赞叹其为天下奇观。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

闷雷的响声是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闷雷滚动来形容的。

4.你理解人声鼎沸吗?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声鼎沸的情景?

喧闹的场面就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 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例如: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

16、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第3自然段中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再次用了问句的形式,直接抒发了作者在多次猜想过后毫无所获的万分着急之情,与前文相互照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蝴蝶的担忧与关爱。

2.第4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种反复手法的运用把作者急切的心情表达得更加强烈,能够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3.文中多次反复出现我真为蝴蝶着急,你怎么理解?

因为作者关心蝴蝶、爱惜蝴蝶、疼惜蝴蝶、怜爱蝴蝶,为蝴蝶的住处而担心、发愁。

4.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以问题和思索为线索来表达。本文以作者的思绪为线索展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然后再进行否定,再想,再否定,可见作者对蝴蝶非常关心,是在用心思考它的去处。

5.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会躲在哪里呢?

答:可能会躲在冒着炊烟的屋檐下。

6.假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猛烈的风雨,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答:(1)翅膀会被雨点打湿;

(2)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3)身上的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

(4)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7.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蝴蝶的担心、关爱之情?

答:第1自然段中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刻画,第2自然段中对蝴蝶的弱小形象的刻画,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蝴蝶的担心。第3、4自然段,作者的猜想与追寻也表现出对蝴蝶的担心与关爱。

17、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本文以问题与思索为主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全篇,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小生灵的关爱之情,告诉我们要关心弱小,关爱生命。

18、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段落大意

第一段(1-2):写我为蝴蝶担忧,急于想知道蝴蝶到底躱在哪里。

第二段(3-4):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写我追问蝴蝶的家在哪里,为蝴蝶着急的心情跃然纸上。

第三段(5-6):写一个女孩告诉我蝴蝶是有家的,但我没见过下雨时蝴蝶到底藏在哪里。

19、四年级上册第六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六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里安全飞行的奥秘,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安装在飞机上,保证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的过程。

2.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科学家从蝙蝠在黑夜飞行能巧妙避开障碍物这一现象开始思考,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最后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雷达。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此处问句起什么作用?

由蝙蝠夜间飞行,联想到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进而产生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的疑问,引出下文科学家对蝙蝠进行的试验。

4.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

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紧承上文,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引起下文。

5.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jiē)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从反复终于,你体会到什么?

反复写出了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终于可见科学家揭开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费了很大功夫。这句话说明这项结论不是轻而易举得出来的,而是经过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得出来的。、

6.蝙蝠和雷达有着怎样的联系?这种联系告诉人们什么?

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科学家就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种联系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创造有所启示。

7.为了揭开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做了几次 试验?结果如何?得出了什么结论?

为了揭开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进行了三次试验。第一次将蝙蝠的眼睛蒙上,它在屋子里飞行没有碰着铃铛;第二、三次分别塞上蝙蝠的耳朵,封住蝙蝠的嘴,它在屋子里飞行将铃铛撞得响个不停。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里安全飞行靠的不是眼睛,是靠嘴巴和耳朵利用超声波配合起来探路的。

8.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科学家从蝙蝠在黑夜飞行能巧妙避开障碍物这一现象开始思考,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最后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雷达。

20、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2.女娲为受难的人们做了哪几件事?

其中哪件事写得最详细?求雨灭火、造船救人和炼五色石补天(最详细)

3.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答:起因:天塌地裂,人类被困于水火之中。经过:女娲求雨神来灭天火,又造船救出洪水中的人们,然后决定把天补上。她历经千辛万苦找来五彩石用神火冶炼成液体,朝天空的大黑窟窿一泼。结果:大窟窿被补好了。

4.不周山被撞断后,对人类造成了什么影响?

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5.你能说出女娲是怎样的人吗?

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勇敢善良、无私奉献的女神。

21、四年级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联系全文想一一想:哪些地方体现出了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蟋蟀精心选择住址,把巢穴选在向阳的地方,门口有草丛掩盖;巢六是它一一点儿一一点儿挖掘的,没有半点儿马虎。等巢穴挖好了,它还会随着天气和身体变化不断地改进巢穴。可见,蟋蟀对自己的巢穴要求多么高,不像其他昆虫那样随便找个巢穴就住下来。

2.为什么作者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把巢穴建在向阳的地方,最多有九寸深,且排水优良,可见蟋蟀是很有智慧的。它的巢穴虽小,但是靠它那柔弱的身体建成的,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钳子和后腿,这与要完成的扒土、搬土块、推土、铺土、整修等工程相比,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一个伟大的工程。

22、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爬墙。

2.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3.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不只写脚,而要先写叶子呢?原因有两个:一是爬山虎的叶子靠脚才能够爬满墙,这满墙的叶子,正是脚的功劳,进一步突出了脚的作用之大;二是我们通常先看到的是爬山虎的叶子,仔细观察才能看清爬山虎的脚,所以先写了叶子。

4.爬山虎的脚触着墙时是怎样变化的?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巴住墙就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细丝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它在墙上才贴得很紧。

23、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我和爸爸在假日里去爬天都峰时遇到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

2.天都峰有哪些特点?

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天都峰有高、陡的特点。在爬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缺乏自信,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在与老爷爷相遇并交谈后,我受到鼓舞,有了爬向峰顶的勇气;最后我克服重重困难,奋力爬上了天都峰顶,此时,我既兴奋又激动。

3.老爷爷为什么要谢我?我为什么又要谢老爷爷?

说明有了我和老爷爷的互相鼓励,才使我们有了爬天都峰的勇气和决心,使我和老爷爷爬上了天都峰。

24、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2.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

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 跳绳、抓蛐蛐儿、爬树

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4.王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因为王戎根据道边多子折枝事先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启示:首先要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且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次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5、四年级上册第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

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3.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什么?

答:追寻延安精神。

4.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

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26、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躲避躲藏 震撼摇撼

喧嚷喧哗 轻盈轻快

素洁素净 柔弱软弱

猛烈激烈 确信坚信

确定肯定 高兴兴奋

反义词:

轻盈笨重 柔弱坚强

确信怀疑 高兴痛苦

鲜艳暗淡 密集稀疏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7、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嚷:rǎng叫嚷rāng嚷嚷

雀:qiǎo家雀儿qu雀跃

倒do(倒退)dǎo(跌倒)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8、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句子解析:

1.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

作者直接表达他对蝴蝶的担心,仿佛一下子就走进了作者的心。

2.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这句话中没法再想是因为不愿意再想,不敢再想。体现了作者内心非常着急,十分担心下雨时蝴蝶的处境。

课文主题:

本文以问题与思索为主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全篇,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小生灵的关爱之情,告诉我们要关心弱小,关爱生命。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9、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

是因为廉颇认为自己立过大功却位于蔺相如之下,所以不服.廉颇知道了蔺相如顾全大局,为国家利益着想,所以负荆请罪,两人和好。

2.你从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

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心胸宽广、热爱国家。廉颇:英勇善战、坦率直爽、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必改。

3.蔺相如在哪两件事上立了功?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4.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后,廉颇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廉颇认为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而蔺相如却只凭一张嘴,官职就在他之上,很是不服气,就说碰见蔺相如会给他个下不了台。

5.蔺相如是怎样对待廉颇的不服气的?

处处回避廉颇,躲着廉颇,不和他发生正面冲突。

6.结果如何?

廉颇上门负荆请罪,俩人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30、五年级上册第9课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第9课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

2.文章的开头就说这是一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认为该个故事的哪些地方最动人?

我认为最动人的地方是海力布为了说服乡亲们搬家,自已说出真相,变成石头。他知道自己告诉别人鸟的话后,就会变成石头,可是为了救乡亲们,他选择牺牲自己。他的行为太伟大了,非常动人。

3.从海力布得知可怕的消息后的表现,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从得知可怕消息后白海力布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看出海力布是个热心助人,心里有别人的人。

4.海力布明明知道,如果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要说?

因为海力布不仅平时热心地帮助别人,遇到困难替他人着想,更令人钦佩的是,在乡亲们遇到灾难的时候,他只有把事情说清楚,大家才会相信,只有牺牲自己,才能换来乡亲们的平安,所以他尽管知道说出来会变成石头还是说了,表现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崇高品德。

31、五年级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经过。

2.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它收藏的文物珍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

3.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圆明园汇集了各地名园的精华,所以称做万园之园。

4.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课文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了它的宏伟壮观、美不胜收以及巨大的价值。而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能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化为灰烬。这种反衬的手法更能表达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以及对英法联军的痛恨,也更能激起读者同样的感情,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2、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月迹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月迹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记叙了童年时代几个孩子在中秋月夜追寻月亮的过程。

2.当奶奶告诉孩子们月亮上有桂花树时,孩子们都有什么反应?

孩子们先是惊诧,一会儿,身临其境。好像到了无比美妙的境界,似乎自己就在月中,月桂就是院子中间的那棵桂树。

3.后来孩子们又在院子里的什么地方找到了月亮?

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锹刃上找到了。

4.奶奶是一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奶奶对生活充满激情,是一一个童心未泯的人。同时,奶奶也是一一位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们关注外界,探索自然,善于调解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善于引导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

她是文章中的关键人物。中秋之夜,她给孩子们讲述美好的神话故事,她引导孩子们赏月、寻月,最终让孩子们得到了心理上的最大满足,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5.文章为什么要以月迹为标题?

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亮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通过记叙寻月的过程,描绘了美丽的月色,赞美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自己所想要的美好事物。

33、五年级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2.我们在什么时间出游?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们出游的时间是傍晚。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下了山坡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们出游的时间。

3.作者为什么要以《鸟的天堂》而不以《大榕树》为题呢?

鸟的天堂其实就是一株大榕树。以《大榕树》为题太平淡,缺少联想,没有意蕴。以《鸟的天堂》为题有两点好处:①既表达了对大榕树的赞美,又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②突出了大榕树是鸟儿快乐生存的家园。

4.为什么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因为是黄昏时分,所以鸟儿栖息了,而且大榕树树大枝叶稠密。作者没有见到鸟。当时心情很失望。作者虽然没有见到鸟,他却被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深深地迷住了。

5.作者和他的朋友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见到了怎样的景象?为什么所见所闻会不一样呢?

作者和他的朋友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但没有看到鸟儿;原因是在傍晚,鸟儿们已经在树上休息了。第二次看到了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鸟儿,看到了它们在鸟的天堂里自由快乐地生活的情景;原因是在早晨,鸟儿开始一天的活动了。

6.作者在文章第一部分里写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在文章的结尾时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样写有什么巧妙的用心?

这样写文章前后照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发自内心的赞美。

34、五年级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文中表明顺序的词语有哪些?

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表明顺序的词语有:七岁时十二三岁时1980年。

3.作者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

《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大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4.结合冰心老人的选择和自己的阅读经验,说说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

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

35、一年级下册第15课文具的家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第15课文具的家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文具的家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文具盒。

2.贝贝为什么每天都弄丢文具?从哪里看出来?

因为贝贝不爱惜文具,不会保管自己的文具。从课文一二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3.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贝贝从此爱护文具了?

从每天、都要仔细检查、所有的可以看出贝贝爱护文具。

4.为什么从此,贝贝每天放学都会检查这些文具?

因为贝贝给这些文具找了一个家,她也要让这些文具每天回家。说明贝贝养因为贝贝给这些文具找了一个家,她也要让这些文具每天回家。说明贝贝养。

5.你平时是怎样爱护文具的?

我会包书皮、每天给橡皮洗澡、写完作业清点学习用品、整理书包。

36、四年级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春天不肯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什么?巨人明白了吗?

巨人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是因为自己太自私了。他不该把孩子们赶出花园,不该独享花园里的一切,因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2.作者写了乡下的景色,又写了巨人花园里冬天的景象,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乡下春天的美丽景象与巨人花园里的寒冬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能更加突出巨人花园里荒凉、寒冷的景象。

3.第11自然段写巨人看见一幅奇特的景色,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孩子们来到花园里,桃树纷纷开花了,小鸟们快乐地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而孩子没有触摸到的桃树依然被雪霜覆盖。

4.巨人为什么拆除了围墙?

巨人看到花园角落里小男孩因爬不上树而哭泣,桃树想尽力帮助小男孩而最终无能为力的情景,明白了是自己的自私赶走了孩子们,也赶走了春天;认识到有孩子的地方,才会有春天,才会有快乐。因此,他拆除了围墙。

5.本文是怎样揭示出能和大家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这一道理的?

本文抓住巨人的态度变化、感觉变化和花园的景色变化,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巨人由自私、冷酷地驱赶孩子们,到后来看到可怜的小男孩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并幸福地生活在孩子们中间的过程。故事在无比的幸福中结束,揭示出了道理。

37、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能够书写的纸是怎么发明的?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注意: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积累的结果。

2.蔡伦为什么要改进先前造纸的方法呢?

蔡伦之前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来字写在帛上,虽然解决了重量问题,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普及。西汉时期用麻造纸,但是粗糙难写。

3.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术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轻便好用的纸张。我从中体会到了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很敬佩他,赞叹又自豪。

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本文的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写出了纸的发明过程,以及造纸术对世界的贡献,赞扬了我们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智慧,表达了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敬仰。

5.本文首尾两段有何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在讲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意义;不同之处:首段简单,尾段更详细。

  像这样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相同的内容,就在结构上形成了一种呼应,这种写法就叫首尾呼应。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

38、六年级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六年级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老班长为何不喝鲜鱼野菜汤,哪怕是在生命垂危的时刻?

老班长不喝鲜鱼野菜汤是因为找食物非常困难,食物非常少,他把找来的食物全部给了战士们,自己不吃是为了省下来给小战士们吃,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3.你觉得老班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坚强乐观、关心热爱战士、尽职尽责的人。

4.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钩鱼给他们吃的,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者班长学习的决心。

39、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文中哪些小动物对大象的耳朵提出了疑问?

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2.大象把耳朵撑起来后,遇到了哪些烦恼?

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3.你是怎么理解文中最后大象说的话?

大象明白了自已的耳朵和别人的就是不一样。大象的话也启发我们,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

相关内容
  • 四年级下我家小男子汉一文重难点课堂笔记分享
    四年级下我家小男子汉一文重难点课堂笔记分享

    1、四年级下我家小男子汉一文重难点课堂笔记分享 四年级下我家小男子汉一文重难点课堂笔记分享1.文中的小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小主人公是一个对食物有极大的兴趣(率真爽气),处处要求独立(自立自主),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 四年级下习作:游_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习作:游_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1、四年级下习作:游_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1.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过程写下来。2.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体,注意各部分的衔接。3.先画出游览路线图。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景物写下来。教学难点 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

  • 四年级蝴蝶的家小练笔参考答案
    四年级蝴蝶的家小练笔参考答案

    1、四年级蝴蝶的家小练笔参考答案 四年级蝴蝶的家小练笔参考答案一、给下列生字注音b hn xuān yn二、比一比,再组词避( 避雨 )( 躲避 ) 撼( 震撼 )( 撼动 )辟( 开辟 )( 精辟 ) 憾( 遗憾 )( 无憾 )喧( 喧闹 )( 喧哗 ) 檐( 屋檐

  • 四年级上册3课现代诗二首之秋晚的江上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3课现代诗二首之秋晚的江上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1、四年级上册3课现代诗二首之秋晚的江上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3课现代诗二首之秋晚的江上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秋晚的江上》这首诗中,作者以凌空高蹈的视角,敏锐地捕捉到了悄然发生于暮晚秋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拒绝一一谢绝 宁可一一宁肯 侵略一一侵犯 忍受一一容忍 闻名一一出名 骚扰一一打扰 庆祝一一庆

  • 四年级下习作:我学会了_教学说课稿课案
    四年级下习作:我学会了_教学说课稿课案

    1、四年级下习作:我学会了_教学说课稿课案 四年级下习作:我学会了_教学说课稿课案教学目的:1.能把自己学会的让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按顺序写清楚。2.能够写出学做这件事的经历和体会,积极和同学互换修改。3.注重表达

  • 四年级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繁星一三一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繁星一三一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四年级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繁星一三一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繁星一三一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前两个反问句分别说明星星有光、花有香味,这

  • 四年级蝴蝶的家小练笔
    四年级蝴蝶的家小练笔

    1、四年级蝴蝶的家小练笔 避 撼 喧 檐 二、比一比,再组词避( )( ) 撼( )( )辟( )( ) 憾( )( )喧( )( ) 檐( )( )宣( )( ) 瞻( )( )三、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qu ( ) jiānɡ( )雀

  • 四年级下册20课我家小男子汉的主要内容与分段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20课我家小男子汉的主要内容与分段课堂笔记

    1、四年级下册20课我家小男子汉的主要内容与分段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20课我家小男子汉的主要内容与分段课堂笔记主要内容: 本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表达作者对小

  •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

    1、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课文重难点探究:1.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