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寓言故事及道理在线阅读》可能是您在寻找故事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篇、大鸦和狐狸寓言故事
大鸦抢到一块肉,落在大树上。狐狸看见了,想得到那块肉,便站在树下,夸大鸦高大、漂亮,说他最适于作鸟类的王,要是他能发出声音,那就毫无疑问了。大鸦想表明他能发出声音,便放开肉,大叫起来。狐狸跑上去,抢到那块肉,说道:“喂,大鸦,假如你有头脑,你作鸟类的王就没有问题了。”第2篇、开玩笑的牧人寓言故事
有个牧人赶着羊到村外较远的地方去放牧,他常常开玩笑,高声向村里人呼救,说有狼来袭击他的羊。有两三回,村里人惊慌地跑来,又都笑着回去。后来,狼真的来吃他的羊了。他放声呼救,村里人都以为他照例又在开玩笑,没有理他。结果,牧人的羊全被狼吃掉了。第3篇、两个儿子平分财产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稍稍有一点财产,他有两个儿子。当他病重自知要死的时候,就叫两个儿子来,吩咐他们说:“我死以后,你们要好好地平分我的财产。”他死了,两个儿子就照父亲的遗嘱要把财产分做两份。可是分来分去总分不平均,他们就争执起来。那时有一个老头子来给他们调解,说道:“不要争了,把每件东西都破作两份,各人拿一份,这就最平均了。”想不到两个儿子真的照这办法来分,把每件衣服剪成两半,把锅子、瓶子、碗碟和一切橱子、凳子、桌子,以及所有东西都破成两半,甚至把银钱也每块都破成两半。这样,一切财产就都毁坏了。第4篇、大鸟寓言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有一位大长者。这位大长者只有一个儿子,长得英俊潇洒,甚得大长者的喜爱。有一次,这位大长者家来了一个人。这个人从海边带来一只大鸟蛋,把它送给了大长者。这只鸟蛋,比一般的鸟蛋要大得多,大长者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鸟蛋。
大长者收下这只鸟蛋时间不长,这只乌蛋的壳便裂开了,从蛋壳里出来一只鸟雏。这小鸟长得羽毛光亮,十分惹人喜爱。大长者十分喜爱这只毛茸茸的小鸟,把它送给了儿子,他和小鸟玩。大长者的儿子和小鸟一起渐渐长大了。他们俩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互相之间很有感情。大长者的儿子常常骑在鸟背上,鸟便驮着他飞上天空,到处游玩,直到玩够了才回家,几乎天天都是这样。
一天,大长者的儿子听说邻国的国王在演部罗戏,他一心想去看热闹,便骑上大鸟来到了邻国国王演戏的地方。
大长者的儿子从鸟背上下来看戏,大鸟便停在树上休息。这时,国王的女儿也正在台下看戏。公主长得十分漂亮,大长者的儿子一看见她,心里便爱上了她,他再也无心看戏,匆匆骑上大鸟回到家里。从此,大长者的儿子茶饭无心,朝思暮想国王的女儿,最后,他悄悄地给国王的女儿写了一封信,向她述说自己的爱慕之情。国王的女儿感到事情很新奇,便答应与他见面。
俩人偷偷地约定了时间和地点。一见面,公主见他英俊潇洒,一下子也爱上了他。
俩人爱得如胶似漆,一时无法控制炽热的感情,便私通起来。可是,事情做得不周密,被国王知道了。国王派人追捕大长者的儿子,很快便捉住了他。士兵们把他带到国王面前,国王大怒,命令士兵们把他捆起来,拉出去砍头。
士兵们押着大长者的儿子要去砍头。走在路上,他看到了那只大鸟还停在树上,便对士兵们说:“反正我也活不成了,何必让诸位费力来砍我的头,不如让我自己爬上树去,跳下来摔死算了。”士兵们看这么多人押送他,以为他怎么也跑不了,就答应了。大长者的儿子便抓住树伎爬上树,骑在大鸟的背上。大鸟一展翅膀,凌空而起,转瞬间便飞远了。等到士兵们回过味来,大鸟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
第5篇、真理与生命寓言故事
一天,天使偶尔经过一片沙漠,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匆匆地行走。那人一手拿着枪,另一只手里正提着一桶石油,但石油桶上却写着“真理”二字。天使忙上前询问,那人边走边说,我不过是在追求真理而已。
天使走着走着,发现沙漠中还躺着一个人。那人倒在地上,已经奄奄一息了。那人的身边还躺着一个石油桶,可桶里已经没有了石油。石油桶上写着“生命”二字。天使过去询问,那人有气无力地说,我只不过是在捍卫自己的生命而已。
天使觉得很奇怪,索性在人间游历了一番。经历一番游历之后,天使发现人间的奇事还真多,有的人为了真理而放弃了生命,有的人为了生命却放弃了真理。他不懂,究竟是真理重要呢,还是生命重要?于是,天使跑去问上帝。
上帝说:在人类看来,虽然真理与生命都重要,但却没有利益重要。为了利益,人类常常会抛弃真理与生命也在所不惜。比如,在面对利益的时候,人类通常的情况下便是发动战争。当人类想发动战争时,他们会说真理比生命更重要。当然,因为战争损耗巨大,同样为了利益,人类想停止战争时,又会说生命比一切都重要。
第6篇、青蛙的朋友寓言故事
从前,虾和蚂蟥一直友好地生活在同一条小溪里。它们一起捕捉食物,大家同甘共苦,风雨共济,有一大,青蛙邀请它俩到家里作客,舒舒服服地过上一天。
虾同蚂蟥准时到达青蛙家里。青蛙为它们准备了各种各样可口的食物,什么油炸苍蝇啦,煎蚊子啦,烤蜗牛啦等等,好香啊,大伙都吃得饱饱的。接着,它们开始边喝酒,边聊天,各人讲述起自己的冒险经历和英雄业绩来了。它们便这样东扯西拉地闲聊了很长时间。最后,虾站起身来喊道:
“你们肯定不会相信我的话,不过,事情确实是如此:我是你们中间最漂亮、最聪明的。无论是人还是野兽,没有谁不怕我这对大钳子的。我虽然还没同一个人较量过,但我敢打赌,人见到我就会逃走的。”
“那好,”蚂蟥说:“咱们这么办,我们中间有谁能把人赶跑,它就可以占有被人所战败的一方那份房产。”
虾、蚂蟥和青蛙一起游到小溪里,等待时机。没过多久,有一个小男孩来到水里洗澡。虾马上勇敢地游过去,用一对大钳子夹往他的脚。小男孩一把抓住虾,把它放进一只小篮子里,说道:
“这只虾我要烧了吃。”
接着,蚂蟥游了上去,牢牢地趴在小男孩的大腿上吸起血来。小男孩同样一把抓起它,掷进放虾的篓里,说道:
“这只蚂蟥我要拿到药房去卖钱。”
这时,青蛙突然跳到小男孩的脚上。小男孩一见这滑溜溜、粘乎乎的东西,吓得赶快逃跑了。
那只虾很快便进了锅里,被煮熟吃掉了;蚂蟥也被卖给了药房,并从此得为人治病啦;只有那只青蛙仍愉快地生活在小溪之中,并占有了它那两位不幸的朋友的全部房产。
第7篇、纸鹞寓言故事
纸鹞升到云霄,它高高地向下面瞧去,发现山谷里有只小蝴蝶。
“你相信不相信!”它对蝴蝶叫道,“我在上面差点看不见你了,你看到我飞得这样高,说真的,你在忌妒我了吧。”
“忌妒你?说买在话,我才不呢!你这样过于自命得意,是没有意思的!尽管你飞得高高的,可这是人家用线牵着你在飞呀,像你这样的生活,亲爱的朋友,离开幸福差得远哩。不错,我飞得虽然低,可我爱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我哪里像你只是做人家手里消遣取乐的玩物呢?”
第8篇、鸩鸟与毒蛇寓言故事
鸩(zhen)鸟和毒蛇都是带有剧毒的动物。
鸩鸟的羽毛可以在酒饭里下毒,能够致人死命;毒蛇一口下去,牙里的毒液也足以使人死亡。
有一次,鸩鸟和毒蛇相遇在一起,鸩鸟扑打着翅膀,准备把毒蛇啄起来吃掉。
毒蛇急中生智,赶紧说:“喂,别吃我,快别吃我!人们最厌恶的就是有毒的东西,你身上带有剧毒,都是因为吃了我们毒蛇的缘故。我的毒是没有办法除去了,可是你还有机会,只要你不吃我,身上就不会再有毒了,人们就不会厌恶你了!”
鸩鸟冷笑了几声,开口说道:“你这条可恶的毒蛇,少在这里花言巧语,我不会相信你的鬼话的!”
鸩鸟加了把劲,把爪下的毒蛇按得更紧了,接着说道:“你说得很对,我的确有毒,但是人们所厌恶的只是你,而并不是我。你的毒牙里带有剧毒,专门用毒牙去咬人,置人于死地。你是主动去害人,人们自然痛恨你。而我就不同了,我从不用毒去害人,就是偶尔有人用我的羽毛去做些图谋不轨的事,也只是极少数心术不正的人所为,并不关我什么事。我不但不害人,还是毒蛇的天敌,我帮助人们消灭你,所以我是人们的好朋友,人们喂养我来捕杀你。你才是真正的害人精,今天我决不会放过你的!”
话音未落,鸩鸟就猛地啄了下去,把毒蛇吃掉了。
故事寓意:
鸩鸟和毒蛇都是有毒的动物,后者死有余辜,前者却深得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它们一个是用毒来害人,一个是为了帮助人才会有毒。我们看待事物,不能仅从表面上去区别,而应该深入其本质,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9篇、国王和骆驼寓言故事
国王在王宫里过着锦衣玉食的快乐生活。有一天,他突发奇想,独自骑了头骆驼到撒哈拉沙漠去旅游。
不幸,遇到了沙尘暴。一连数日,狂风肆虐,黄沙漫天,连经验丰富的骆驼也辨不清方向了。国王被困在了沙漠深处。
食物吃完了,水喝光了。国王全身皮肤龟裂,嘴唇布满血丝,眼看就要不行了。
“上帝呀,谁能救我出去,我愿意拱手让出整个王国!”国王在心底祈祷。
“陛下,有一个办法可以试一试,或许能帮你渡过难关。”骆驼说。
“快说!什么办法?”
“喝我的尿液吧!虽然腥臊无比,难以下Ⅱ因,却可以救你的命!”
国王喝着骆驼的尿液坚持下来。沙尘暴停了,他们走出沙漠,走出了死亡之地。
国王重返王宫的第一件事,就下令犒赏骆驼,给它住最好的房,吃最好的食。
国王又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不知怎么回事,每当他喝着美酒,吃着佳肴,嘴里就泛起骆驼尿的腥臊味儿。
终于有一天,国王实在忍耐不下去了,他捶着桌子大声骂道:
“我贵为国王,怎能忍受这样的侮辱?那个畜生,竟然让我喝它的尿!”
国王下令把骆驼送到了屠宰场。
第10篇、“歪”和“孬”寓言故事
字典公公特别不喜欢“歪”和“孬”。一个“不正”,一个“不好”,叫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好孩子。清理门户时,字典公公毫不犹豫地将他俩当做垃圾扫地出门了。
“歪”坐在公园里哭得很伤心,旅游开发商知道后,为他打抱不平:“多诚实的孩子啊,让人一看就知道你‘不正’。‘不正’也有不正的用处,你跟我走吧!”后来,开发商在地震灾区开发了一个“歪道通幽”景点。入口处是东倒西歪的大楼和垮塌的道路,大门歪歪斜斜,好像随时都会砸下来。游客来到这样的景点,感觉既惊险又刺激。不过,只要能勇敢地走过这一段险路,前面就是新创建的美景——世外桃源。
这个新景点开发后,观者如潮,十分火爆。开发商在“歪道通幽”景点的招牌上特别把“歪”字放大,并闪耀着金光。
再说“孬”,他在流浪途中,碰到了一位科学家。科学家听了他的诉说后说:“不要难过,诚实的孩子。我要找的就是你!”
“为什么找我?我可是‘孬种’啊!”
“对!我正需要孬种,请你帮助我做转基因试验,如果能使孬种出好苗,那才是我的本事呢!”
科学家信心十足地带走了“孬”,两人一头扎进实验室,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经过反反复复的实验,终于使孬种长出了好苗。这一项科研成果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在世界科技博览会上,“孬种好苗”的研究成果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科学家也特意将“孬”字放大,涂上耀眼的红色。
字典公公知道这一切后,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用处,只有放错了位置,才成为垃圾的。”说完,连忙将“歪”和“孬”两个孩子都接回家中。
第11篇、谁的儿子好寓言故事
在某村的井台上,四位妇女正在打水。她们都是母亲,每个人都有一个儿子。她们一边打着水,一边夸起自己的儿子来了。其中有一位穿着最讲究的妇女先开了口:“我的儿子真叫人喜欢,老天爷给了他一副金嗓子,他唱歌唱得好极了!”听她说完,第二位妇女撇了撇嘴,说:“嘿,我的儿子可有力气啦,简直是个大力士!全村谁也不是他的对手,直到今天还没有人敢跟他比试比试哩!”
第三位妇女骄傲地扬了扬头,说:“我的儿子非常聪明,背书背得熟极了,好像那些书都装在了他的肚子里似的!”
前面三位都把自己的儿子夸了一通,现在该轮到最后这一位了,可是她一句话也没说。那三位见她不吭声,就说:“大姐,你为什么不说话?你不是也有一个儿子吗?你说说他怎么样?”
第四位妇女微微地一笑,说:“我的儿子不像你们的儿子有这么多优点,他就是生性老实。”
四位妇女打满水,把水罐顶在头上往村子里走去。有一位过路的老汉刚才一直听着她们说话,这时也跟着她们往前走。
一会儿,第一位妇女的儿子来了。他正唱着歌,他的嗓子像杜鹃一样清脆悦耳。他母亲说:“你们看,这就是我的宝贝儿子,他的歌声多么动听!”
这时第二位妇女的儿子也来了。他走路时两条腿踏得大地咚咚直响,真像一个大力士。他的母亲看到他来,得意地说:“看,这就是我的大力士儿子,瞧上去简直像一头狮子!”
说话间第三位妇女的儿子也从这条路上过来了。他一边走一边背诵着梵文古诗。他母亲看了看他,说:“你们看吧,这就是我的儿子,多讨人喜欢!他背古诗,就是那些老学究听了,也要自叹不如!”
最后,第四位妇女的儿子也来了。他大步跑到母亲跟前,接过母亲的水罐顶在了自己的头上。
一看这情景,另外三位妇女很是诧异。这时,那位一直跟在她们后头的老汉说话了:“大家说说,你们四个儿子当中哪一个最好?”
一听老汉的问话,那三位妇女转过脸反问说:“你说谁的儿子最好?”
“那个帮助母亲顶水罐的儿子最好。”
三位妇女听了老汉的话,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第12篇、两只青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只青蛙住在京都。“京都真是好地方啊!”京都青蛙说,“可是,据说大阪那地方又大又繁荣,真想到大阪去玩一趟。对了,好事快做,我得马上上路。”说着,京都的青蛙背起饭盒,向大阪开始了它的旅行。
在大阪也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这青蛙说:“大阪真是个既热闹又繁荣的地方啊!不过,据说京都是个古都,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真想到京都去玩一趟。对了,说就走,我得马上上路。”说完,它准备好饭盒,然后,把饭盒挂在脖子上,朝京都方向开始了它的旅行。
在京都和大贩之间有一座高山。京都的青蛙和大阪的青蛙就分别从北边和南边攀登这座高山。要是不穿越这座高山的话,就无法到京都和大贩去。
“啊,观赏大阪多么快活啊!”京都的青蛙一个劲儿地攀登着说。
“啊,观赏京都多么快活啊!”大阪的青蛙也一个劲儿地攀登着说。
它们正从两个不同的方向紧张地攀登着。可是,没想到两只青蛙竟在山顶上碰头了。
“你好,你好!”
“呀,你好,你好!”
两只青蛙相互寒暄了一番。
“你拿着饭盒上哪儿去啊?”
“我是京都的,我想到大阪走一趟。你拿着饭盒到哪儿去啊?”
“呀,不瞒你说,我是大阪的,我想到京都走一趟。”
“啊,是吗?辛苦,辛苦!”
“噢,彼此,彼此。”
两只青蛙这么说着。
“那么,就让我在山上眺望一下大阪吧!”京都的青蛙说。
“那么,也让我在山上眺望一下京都吧!”大阪的青蛙说。
于是,两中青蛙踮起脚尖,仔细地眺望着远处的城市。
“怎么,原来大阪是个和京都一模一样的地方啊,嗨,早知道这样,又何必特地赶来逛呢。”
京都的青蛙刚说完,大阪的青蛙也叫了起来:
“哎,怎么搞的,原来京都是个和大阪一模一样的地方啊!嗨,早知如此,又何必特地赶来逛呢。”
因为它俩都踮起了脚尖,所以长在它们脑袋瓜上的眼睛,就都各自望着自己原来居住的城市。
这时,两只青蛙肚子饿了,它们在山上打开带来的饭盒,匆匆地吃完以后就说:
“既然如此,我们就回去吧!”
于是,两只青蛙便各自朝着自己的家乡走去。
从这以后,京都的青蛙一直到老都这样给大家讲:“大阪原来是个和京都一模一样的地方啊!”
大阪的青蛙呢,也是一直到老都这样给大家讲:“京都原来是个和大阪一模一样的地方呀!”
第13篇、月亮寓言故事
小银刚刚在厩栏那里的井旁喝了两桶映着星星的井水,然后心不在焉地慢慢穿过高高的向日葵,回到自己的厩里。我靠着门旁的粉墙等着它,四周充满了芥末的微微芳香。九月的初凉湿润了屋面上的瓦片,远处沉睡的田野却送来了一阵浓郁的松林气息。一块很大的黑云,像一只巨大的母鸡,下出了一个金色的蛋,小山的顶上被安上了一个月亮。
我对月亮说:
……可是 天上云间只有一个月亮, 从来没有看见它掉下,除非在梦乡。
小银凝视着它,摇着一只耳朵,轻轻地哼了一声,然后,又惊讶地望着我,又摇起另一只耳朵……
第14篇、快活寓言故事
农夫有一个小畜栏。小畜栏里饲养着公鸡、小鸡、母鸡、兔子、火鸡、鸽子和鸭子。畜栏里还有牛和马,绵羊和小牛犊,外加看门的大狗,猫儿在畜栏里喵喵叫,驴子也在畜栏里高兴地喊。
老农夫对这些牲畜都非常熟悉。
一天,人们问他:
“这些牲畜当中,哪个最快活?”
“公鸡!”农夫回答,“公鸡等于快活,它们是一码事。太阳升,它高兴,它唱歌;太阳落、它高兴,它唱歌;奔跑、跳跃、斗架和开玩笑,它都唱歌。公鸡是又幸福,又愉快!”
快活的公鸡不论在哪里都成了幸福的象征。
第15篇、狮子的朝廷寓言故事
一天狮王陛下想知道上天让他当哪些侯国的君主。
他派遣使臣通告自然界他的臣属,
要他们把一件盖有玺印的文告向四方公布。
该文告宣称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王上要召集群臣举行大典,
开幕式要大摆筵席,
接着猴子还要大耍把戏。
王上以这样豪华的排场来向他的巨子显示自己的威力。
他要在他的卢浮宫里宴请他们。
什么样的卢浮宫啊!一个真正的坟地,那里一股难闻的气息直冲人的鼻子,于是熊就塞住自己的鼻孔,
他真不该作出这样的举动。
他的鬼脸使王上很不高兴,那被激怒的王上就把他送去见了冥王。
对这种严厉猴子倒十分赞成,
他是个吹拍能手。
他赞扬王上的愤怒,他的利爪,他的洞穴以及洞里的恶臭,
他说无论鲜花或龙涎香的香气和它相比都成了蒜臭。
他愚蠢的逢迎起了很坏的效果,因此受到了严惩,
因为这位狮王和加利古拉原是一脉相承。
这时狐狸刚好在他旁边,王上就问他:
“怎么样?你闻到了什么?告诉我,用不着说谎。”
那一个立刻请求原谅,
借口自己感冒了,他所能说的只是没有味儿,
简单他说他倒脱身了。
你可以把它当作教训,
假如你要取悦宫廷,
在那里你说话不要过于直率,也不要随便逢迎,
有的时候你的回答,要设法学得像诺曼底人那样才行。
第16篇、熊管蜂房寓言故事
春天,蜂箱须人照管,众兽齐把大熊推选。
本来该挑个可靠些的,
也免得后来失悔遗憾。
好多人自告奋勇都不挑,
偏偏要把米什卡作候选,
谁人不知它爱吃蜜,嘴特馋?
米什卡管事秽闻传遍,
它把蜂蜜往自个家里搬。
走漏了风声,事情被揭穿,
依法起了诉,舆论哗然,
大熊被迫辞职,回家赋闲,
然而蜂蜜却未被追还。
熊满不在乎地躺在洞里,
把蘸着蜂蜜的爪儿舐,
它逍遥过冬,等待时来运转。
第17篇、农夫与打劫者寓言故事
农夫上市买了头乳牛,安家立业是他所追求。
另外还买了只挤奶桶,
提桶牵牛往家里走。
穿过树林,还是小路,
路边忽然闪出了歹徒,
他把农夫抢了个精光,
农夫无可奈何地痛哭:
“一年来我盼着买牛,
而今却遭了你的毒手!
天哪!我算完了,
一年的辛苦化为乌有!”
打动者的心到底软了,
他安慰农夫说:“不要诉苦,
反正我也不挤牛奶,
这只奶桶我该奉还原主。”
第18篇、白天鹅和黑天鹅-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水草丰茂的沼泽地带,居住着一群白天鹅。它们以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厚爱,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
一天,扑簌簌飞来几只黑天鹅。白天鹅群顿时出现了骚动,它们窃窃私语,这只生气地嘀咕,“啊呀,那不是乌鸦的颜色么?”另一只愤慨地表示,“黑得像木炭,太丢天鹅的丑了。”白天鹅们商量着如何驱赶黑天鹅,不再让它们在这一方露脸。
然而,闻讯赶来的人们,见到黑天鹅,无不欣喜欲狂,赞不绝口:
“黑天鹅,黑天鹅,多稀罕的品种,见到你们真是大开眼界。”
“雍容华贵,端庄秀丽,太可爱了。”……
白天鹅们开头是惊呆,继而是自卑,它们暗自叹息道:
“看来,人们十分看重黑天鹅,我们将一钱不值了。”
谁知,人们爽朗的话语清晰地传来:
“白天鹅,黑天鹅,黑白相间,交相辉映,大自然蕴含着的美,多么令人心荡神驰呀!”
白天鹅感动极了,它们欢唱着迎向了黑天鹅;黑天鹅分外快乐,扑打着黑油油的双翅,高歌奔向白天鹅。
白天鹅和黑天鹅很快融合在一起,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远处,人们摄下了这难忘的瞬问。
(林植峰)
第19篇、杞人忧天-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在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有一个杞国人,总是担心有一天会突然天塌地陷,自己无处安身。他为此事而愁得成天吃饭不香,睡觉不宁。后来,他的一个朋友得知他的忧虑之后,担心这样下去会损害他的健康,于是特意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些积聚的气体而已。而气体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你抬腿弯腰,说话呼吸,都是在天际间活动,为什么你还要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杞国人听了,仍然心有余悸地问:“如果天是一些积聚的气体,那么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不会掉下来呢?”
开导他的朋友继续解释:“太阳、月亮、星星,也都只是一些会发光的气团,即使掉下来了,也不会伤人的。”
可是杞国人的忧虑还没有完,他接着问:“那要是地陷下去了呢?又该怎么办?”
他的朋友又说:“地,不过是些堆积的石块而已,它填塞在东南西北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没有石块。比如,你站着踩着,都是在地上行走,为什么要担心它会陷下去呢?”
杞国人听了朋友的这一番开导之后,终于放下心来,十分高兴。他的朋友也为他不再因无端的忧愁而伤身体,感到了欣慰。
其时,有位楚国的思想家名叫长卢子的,在听说了杞国人和朋友的对话之后,不以为然,他笑着评论道:“那些彩虹呀,云雾呀,风雨呀,一年四季的变化呀,所有这些积聚的气体共同构成了天;而那些山岳呀,河海呀,金木火石呀,所有这些堆积物共同构成了地。既然你知道天就是积气,地就是积块,你怎么能断定天与地不会发生变化呢?依我看,所谓天地,不过是宇宙间的一付小小物体,但它在有形之物中又是最大的一种,其本身并未终结,难以穷尽;因此人们对这件事也很难想像,不易认识,这都是很自然的。杞国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这确实有点想得太远;然而他的朋友却说天塌地陷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也不对。天与地不可能不坏,而且终究是要坏的,有朝一日它真的要坏了,人们又怎么能不担心呢?”
对于这场争论,战国时的郑人列御寇也有说法。他认为:“说天与地会坏,是荒谬的;说天与地不会坏,也是荒谬的。天地到底会不会坏,我们目前尚不知道。不过,说天地会坏是一种见解,说天地不会坏也是一种见解。这就好像活人不知道死者的滋味,死者也不知道活人的情形;未来不晓得过去,过去也不能预测未来。既然如此,天地究竟会不会坏,我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毫无疑问,如果用今天的科学常识来看待天和地,我们完全可以断言,那个杞国人和他的朋友,以及古代思想家长卢子和列御寇的观点都有偏颇。但这则故事仍然说明:对于一个时代所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人们不应该陷入无休止的忧愁之中而无力自拔。人生还是要豁达些好。
第20篇、猪们的评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一年有春夏秋冬之分,四季有阴晴雨雪之别,但是,猪们打发日子的方法却永恒不变:吃了睡,睡了吃,吃饱喝足,便在院子里溜达溜达。一日如此,天天如此。
这样的生活太没意思了。一头不愿这样混过一生的白猪独自跑到田里,用嘴帮助水牛耕地。它辛辛苦苦地拱呀,拱呀,直累得大汗淋漓。
傍晚,猪们倾巢出动,开始对白猪的劳动进行评议:
“嘿!这里还有一根草没拱掉呢!”
“看啦,田里的水都叫它搞浑了。浑水里怎么能长庄稼呢!”
“你们闻闻,它把汗水都流到田里了。那汗水里是有盐的,田里掺进盐肯定会变成盐碱地!”
……
猪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白猪,意思只有一个:白猪帮助水牛耕地,没有一点功劳,纯粹是帮倒忙。根本不如睡觉,睡觉有益无害。
白猪被说得灰心丧气,从此随大流,吃了睡,睡了吃,猪们也就再没有对它说“不”字的了。
水牛叹息道:“干事的,总可以挑出毛病;不干事的,则保留充分的批评权。一个集体若形成这样的风气,这个集体也就完了。”
(凡夫)
第21篇、仁慈的上帝寓言故事
杰克是一位做小买卖的生意人,他每天早晨都会向上帝祈祷。他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他依然每天早晨向上帝祈祷。没有几年的光景,杰克就成了富翁,但他还是每天早晨向上帝祈祷。
一天,杰克家突然遭遇火灾,所有的家产被烧了个精光,他也被无情的大火吞噬了宝贵的生命。
杰克见到上帝,愤愤不平地说:“上帝,您也太不仁慈了吧,怎么忍心看着大火烧光了一切,还结束了我的生命,难道我对您的敬拜还不够吗?”
上帝轻轻摇摇头:“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解救你了,只是你没有感觉到罢了。”
杰克一愣:“什么?”
上帝微微一笑:“我把你从梦中叫醒,打开了一条安全通道,还争取了逃离的时间。”
杰克深思了一会儿:“上帝啊,您争取的时间也太短了吧!我根本没有机会逃离现场。”
上帝依然微笑着说:“时间足够你逃离现场三四个来回啊,你都做了些什么呢?”
杰克低着头,左手紧紧握着右手,从喉咙里挤出一句话:“我只想能带出更多的钱……”
第22篇、寓言故事大象和蚂蚁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大象他非常凶猛,所有的动物都怕它。
可是蚂蚁却不怕大象。大象听到这消息说:蚂蚁这小东西,这么小还想跟我斗,看我不一脚踩死你。话传到蚂蚁那里去,于是,蚂蚁勇敢地走到大象的面前。说:死大象我来了。大象闻声就抬起脚了,准备踩蚂蚁,可是却不知蚂蚁在哪。心想:天啊,怎么这么小,我看都没看到你。但是大象死要面子,不敢说出来,只能凭感觉踩下去!没踩着!蚂蚁得意的说。大象说:哼,我才不想踩你呢,你这小东西。蚂蚁听到这话,脑子就机灵的动起来了。说:我看你是看不到我吧,大家伙。还没等大象回答,蚂蚁就想了一个法子来治它。噔地一下,就爬上了大象的腿上,狠狠的咬了一下。哎呀,好痛,又好痒!大象非常痛苦。说:好好好,我投降,蚂蚁就爬了出来说:好,那你以后一定要帮助动物,不可以欺负动物们,听到了没有。大象连忙点头答应说:答应了,答应了。
从此大象再也没有欺负动物们了,蚂蚁也成了动物们心中的英雄。
第23篇、寓言故事驴退休
一头老驴辛辛苦苦的给磨房主人拉了大半辈子的磨,从来没有半句怨言,主人对它也还好。这不,老驴已经老了,并且渐渐的感到身体不行了,干不了这重活了,没拉多久就喘粗气,于是主人就有皮鞭替它加油。驴终于忍不住,就对主人说:“主人啊,请你看在我多年来不辞劳苦的为你干活的份上,就让我这头老驴退休了吧,你要乐意,给我一些吃的当作退休金,不乐意就把我丢到野外——不管怎么样,我都会衷心感激你的。”
磨房主人说:“好吧,我也早想让你退休了,只是看在多年的情份上——那么,你想我给你些什么东西呢?”
“就给我一年的干草吧,我想,我也只是能活到这么久了。”
“嗯,就这么说定了,不过,你还得帮我干几天的活,等我找到接你班的你才能退休。”
“那是当然的了!”
于是,驴就十分买力的给磨房主人又干了几天。磨房主人真的买回来一头年青力壮的驴。老驴于是高高兴兴的来到主人面前,主人指着一个大个子壮汉说:“我向他买了你要的‘退休金’,你就跟它去拿吧。”
老驴就跟着壮汉来到一个类似仓库的大门前,抬头一看,从顶上一直凉到了脚跟。原来,它已经被带到了屠宰场来了。
小故事大道理:要清楚自己的位子,不然后果是严重的!
第24篇、寓言故事涸辙之鱼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干死了。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小故事大道理:比喻在困境中继续帮助的人。
第25篇、寓言故事目不见睫
春秋时期,继齐桓公、晋文公称霸诸侯以后,楚庄王取得了诸侯霸主的地位。
但是他不满足,想要趁着越国衰弱之机,出兵讨伐,进一步实现统一天下的野心。楚国的文武百官感到现在楚国的国力已经和以前相差得太远了:对外连年不断发兵征讨,军队疲劳,百姓困倦,这与庄王初为诸侯霸主的时候相比,已相差很远了;国内各地的百姓不满楚庄王的统治,纷纷揭竿而起,官府已无力镇压。在这种自顾不暇,束手无策之际,再去攻打越国,是很危险的。但是文武百官怕得罪楚庄王,怕丢掉乌纱帽,谁都不敢对楚庄王进谏。
这时,有一位姓杜的大夫,国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在国人眼里是一位聪明的有识之士,都称他为杜子。他为了楚国的长远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上朝去劝谏楚庄王。
杜子对楚庄王说:“大王要发兵讨伐越国,这是为什么呢?”
楚庄王说:“越国是我国的邻国,我们不主动出兵攻打他们,他们也要出兵攻打我们。所以寡人决定讨伐越国。”
杜子又问:“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兵讨伐呢?”
楚庄王说:“现在越国政治昏乱,兵力疲弱。”
杜子说:“我很愚昧,对这件事很担心。”
楚庄王说:“你担心什么?”
杜子说:“智慧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能看到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眼睫毛。”
楚庄王问:“这话怎么讲?”
杜子回答说:“大王的军队,自从被秦国、晋国打败,丧失了几百里地的国土,这说明楚国的兵力疲弱;庄跻在国内造反,官府却无力平乱,这说明楚国的政治昏乱。大王的政治昏乱、兵力疲弱,并不在越国之下,可是大王却要讨伐越国,这不说明智慧像眼睛看不见睫毛一样,看不见自己的弱点吗?大王您说是不是?”
楚庄王听了这些话,于是放弃了讨伐越国的打算。
小故事大道理:所以了解某件事的困难,不在于看见别人(如何),而在于看见自己(如何)。所以说:“(能够)自己看见本身(的不足)才是所谓的明智。”
第26篇、寓言故事大臣献虎
从前有个国王,他的王宫里有很多老鼠,为此他很烦恼。于是国王下令,谁要是能为王宫治一治老鼠,就赏他一箱金子。
城里有个百姓刚从异域归来,带回一只番邦猫,就把它进献给国王。果然,王宫里的老鼠减少了许多,这个百姓也得到了一箱金子。
有个大臣听说了这件事,也想得到国王的赏赐,于是他就对国王进言道:“英明的君王啊,听说海外还有一种大猫叫‘虎’,它比猫大上百倍,想必捉老鼠的能力也是强上百倍。”国王一听很是高兴,就命他速速找来,过后必定重重有赏。
大臣费劲千辛万苦终于从海外找来老虎,不想送到王宫的第一个晚上就咬死了几个宫女。这个大臣也立即以谋逆之罪被打入死牢,他在牢房里哀叹:“哎,要是我早搞明白‘虎’是种什么动物,而不凭它的长相就认定它是捉鼠能手,今天也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了。”
我们不能仅凭外表和臆测就去判断其价值。
第27篇、寓言故事发现我们的价值
一个年轻人找到智者:“老师,我觉得自己什么事也干不好。没有人看重我,我该怎么办?”
智者说:“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不能帮你,因为我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如果你愿意帮我,我就可以很快处理好自己的问题,然后也许就能帮你了。”年轻人犹豫着答应了。
于是智者将一枚戒指交给年轻人,吩咐道:“你到集市上把这枚戒指卖了,因为我需要钱还债。换回的钱越多越好,无论如何不能少于1个金币。”年轻人到了集市,当他说戒指的最低价不能少于1个金币时,集市上的人有的哈哈大笑,有的说年轻人头脑发昏,只有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告诉年轻人他要价太高了。年轻人穿过集市,到处兜售戒指,但没人肯出1个金币。
年轻人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智者笑了笑道:“你再去一趟珠宝店,跟珠宝商说我要把戒指卖掉,问他能出多少钱,但不要真卖戒指,问完价格后你再带戒指回来。”
珠宝商仔细看了看戒指后说:“告诉你老师,如果他想卖戒指,我最多可以给他58个金币。”“58个金币!”年轻人惊呼。珠宝商说:“如果不着急的话,我可以出70个金币,可是如果你着急脱手……”
年轻人兴奋地跑回去,将发生的一切告诉智者。智者将戒指套回手指上,笑道:“你就像这枚戒指,珍贵、独一无二,只有专家才能真正判定你的价值。你怎能期望生活中随便一个人就能发现你真正的价值呢?”
的确,我们常常会像那位年轻人一样,迫不及待地向我们遇到的任何人求证自己的价值,迫不及待地以他们的价值为判定自己的依据,可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发现我们的价值。
第28篇、寓言故事母狮和母熊
狮妈妈的孩子被一个猎人给捉走了,不幸的它愤怒咆啸,整个丛林中的动物都吓得战战兢兢。夜又黑又静,在这里,妖魔仿佛都在施展各种法术。狮妈妈的一声声哭嚎,使得每一只动物都不能够安然入睡。最后母熊实在忍不住了,开口对它说:“我的好大妈吔,我只想问问你,那些所有到了您口里去的孩子,它们难道就没有爹妈,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它们有啊!”
“假如如此的话,它们中的任何一位死去后,也没谁的爹娘为儿子的死闹得大家头昏脑胀。既然这么多的母亲都能忍气吞声,狮妈妈你就不能少哭闹一点吗?”
“哦?我惨遭如此不幸,要我完全不作声?我失去我的儿子后,我的晚年将会是多么的痛苦和孤独啊!”
“请你告诉我,谁让你遭受如此之不幸啊?”
“唉呀!这是仇视我的命运女神故意与我作对。”
我们经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人啊人,这些话都是特意说给你们听的,我们总是听到些迭迭不休的唠叨,逆境中人总是固执地认为是神在这里与自己过不去。假如他们回忆一下特洛伊的王后赫居柏的悲惨遭遇,他们就会感谢众神对我们的特别关照了。
第29篇、寓言故事“聪明”的蚂蚱
一只蚂蚱生活在山脚下的草丛里,饿了吃青草,渴了喝露珠,过得很快活。可是最近,蚂蚱快活不起来了,因为很久没下雨,青草都枯萎了,露珠也没了。蚂蚱只能躲在枯草丛中,动都不敢动。
一天,一只青蛙路过。蚂蚱朝青蛙喊:“伙计,天这么热,你去哪儿呀?”“天太热,很多泥塘都干了,我打算回家乡的大湖里去。”青蛙答道。接着,它看看四周问蚂蚱说,“这里这么干旱,你为什么不找个有水的新家?”“现在哪儿还会有水呢?已经好多天没下雨了。”蚂蚱说。
青蛙说:“我的家乡就有水呀,那是一个大湖泊,一眼望不到边,湖邊长满青草,你跟我走吧。”“拉倒吧,我才不相信呢,什么东西能装这么多水?”蚂蚱一脸不屑地钻回枯草丛里去了。
第二天,青蛙回到了家乡的大湖边,一头扎进湖水里,畅快地游起了泳,而此时,那只蚂蚱却还趴在枯草丛中期待着下雨。在青蛙跳进湖水中的那一刻,它正好回想起了青蛙说过的话,然后一脸鄙夷地嘀咕道:“那只青蛙太会吹牛了,居然说它的家乡到处是水,还一眼望不到边,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地方……”蚂蚱越想越觉得,自己真是一只聪明的蚂蚱,谁也骗不了它,谁也休想在它面前吹牛说谎话。
第30篇、寓言故事偷懒的交通灯
在一条小路和大路交界的地方,站着两根交通灯。这两根交通灯,跟别地方的没有两样。它俩不分日夜,一秒不停地工作着,红了就绿,绿了就黄,黄了就红。
小路上的车辆很少,有时老半天也没有一辆车经过。日子久了,这两根交通灯开始发出怨言了。
“唉!这儿什么时候才驶过一辆车,而我们却一秒不停地工作,值得吗?”左边的交通灯这么说。
“是呀!我也是这样想。”右边的交通灯立刻应道。
后来,它俩决定不再辛勤工作,高兴时就绿着,不高兴嘛!就红个半点钟。
当然咯!它俩这样做,就不能配合大路上的交通灯了。为了维护交通灯的崇高声誉,大路上的同伴开口说了:
“喂!两位小老弟,你们随便红随便绿是不行的,会出事的!”
“笑话!”小路上这两根交通灯同时从鼻孔里哼出一声,“你们那儿车多,我们这儿车少,怎么可以有同样的工作呢?”
大路上的交通灯,一时没法回答,只好在那儿干着急。
有一次,还是大白天,大路正亮着绿灯,小路应该是红灯,可是恰逢它俩高兴,仍旧绿着,所以小路里的一辆汽车,便理直气壮地开出。等到车身弯出一半,才猛然间发觉大路上也是绿灯,还有呢,一辆跑车风驰电掣而来。眼看两辆车要撞个正着,那些交通灯都吓呆了,可是谁也帮不了忙。还好,开车的都是年轻人,眼明手快。大路上的跑车虽然来不及煞车,但为了不撞着小路出来的汽车,便硬往斜里一插。这一插,正好撞上右边的交通灯,把它撞得弯腰鞠躬,好像在说:“对不起!请原谅!”
小路出来的汽车,要退后己来不及了,只好尽量闪到路旁,闪得太急,竟撞向左边的交通灯,把它撞得身子倾斜,好像在说:“我错了!别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