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个童话表达的是:在为他人的劳作中体会人生的快乐。这篇课文生动搞笑,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近,我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孩子们乐学,从而明白了做事情要多动脑子,掌握了风的好处和坏处。回想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有点滴反思。
段落大纲:
全文共11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松鼠和小熊分别住在山顶和山脚。
第二部分(第26段):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第三部分(第79段):松鼠和小熊吵架后,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第四部分(第10、11段):松鼠和小熊和好了。
2、一年级上册项链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级上册项链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项链》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2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分别描绘了大海、沙滩、浪花的美。
第2自然段:写了小娃娃在沙滩上尽情玩耍的快乐场景。
3、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文章通过有时候很大和有时候很小的比较,使学生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如何变大。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1、2自然段):写我觉得自己很大,因为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
第2部分(3、4自然段):写我觉得自己很小,因为有些事情自己还做不了。
第3部分(5、6自然段):写我有时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有时盼着自己快点长大。
4、一年级上册雨点儿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级上册雨点儿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了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第2自然段:写了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要到哪里去。
第3自然段:写了小雨点儿的回答。
第4自然段:写了大雨点儿的回答。
第5自然段:写了雨点儿落下的地方发生的变化。
5、一年级上册比尾巴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级上册比尾巴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段落大纲:
全文共4个小节,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1部分(1、2小节):通过三问三答告诉我们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特点。
第2部分(3、4小节):通过三问三答告诉我们公鸡、鸭子、孔雀尾巴的特点。
6、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课文通过描写盘古开天辟地及创造万物,赞颂了盘古不怕牺牲、敢于创造、无私奉献的品格。
脉络梳理: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有个叫盘古的巨人沉睡在混沌一片的天地里。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盘古用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7、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英法联军肆意践踏、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英法联军野蛮行径的无比痛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脉络梳理:
全文共5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多和珍贵,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砸、烧以至毁灭的经过。
8、六年级上册穷人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穷人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段落大纲:
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第二部分(第311):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自己的家。
第三部分(第1227):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9、六年级上册桥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桥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一位村支部书记在洪水到来时,沉着镇定地指挥村民撤离,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段落大纲:
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4):写黎明时分,山洪暴发,村庄里一片混乱。
第二部分(513):写在危急关头,老汉挺身而出,组织群众撤离。
第三部分(1423):写桥塌了,小伙子失去了生命,老汉也以身殉职。
第四部分(2427):写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
10、一年级上册一个接一个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级上册一个接一个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过、各、种、样、伙、伴、这等七个生字。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4个小节。
第1小节:写我正玩着踩影子被大人叫回家睡觉,但是觉得睡着可以做好梦。
第2小节:写我正做着好梦被大人叫起床上学,但是觉得去学校依然很开心。
第3小节:写我正和小伙伴玩上课铃响了,但是觉得听老师讲故事依然很快乐很有趣。
第4小节:写产生疑问:别的小孩是否也像自己一样。
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很接近,所以学生能很快地体会课文中的孩子的心情,同时和学生实际相结合,更能教育学生在今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让他们感悟出文中我的情感变化。
11、一年级上册姓氏歌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级上册姓氏歌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1.认识姓、氏、李、张、吴、赵、钱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么方。2.认识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通顺流利地朗读韵文,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2个小节。
第1小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
第2小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
12、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会写全回2个字。2.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和生活情景,理解、运用爬呀,爬呀已经等词语。3.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写了春天,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到树林里去玩。
第2部分:写了小蜗牛爬回来已经是夏天了,妈妈又让它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第3部分:写了小蜗牛爬回来已经是秋天了,妈妈又让它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第4部分:写了小蜗牛爬回来已经是冬天了,妈妈让它待在家里过冬。
13、一年级上册四个太阳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级上册四个太阳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随文认读13个生字,认识舌字旁,会写太、阳、校、秋4个字和笔画横撇弯钩。2.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表演等方式,了解街道、清凉、邀请、香甜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明白我画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送给夏天秋天的原因,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给大地带来清凉。
第2自然段:写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
第3自然段:写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
第4自然段:写我画了个多彩的太阳,送给春天,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四个太阳》讲述了一个小孩子画了四个不同的太阳,给人们带去欢乐的故事,表现了孩子一颗童真的爱心。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有一个,而且只有一种颜色,可书上怎么会有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呢?这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读、去想、去说、去背,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14、五年级上册军神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军神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沃、匪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3.找出文中对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其心理活动,感受其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理解其被称为军神的原因。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试着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脉络梳理:
全文共26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写一位伤势很重的病人到沃克医生的诊所求治,沃克医生认定他是军人。
第二部分(第1115自然段):写手术前,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第三部分(第1623自然段):写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却一声不吭,还一直数着手术刀的刀数,沃克医生称赞病人是军神。
第四部分(第2426自然段):写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
15、五年级上册景阳冈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景阳冈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筷、恰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一饮而尽、性命等9个词语。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句试着猜一猜。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理清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注意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4.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中的武松作出自己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脉络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武松在酒店喝酒,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武松上冈,看见官府的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仍决定继续过冈。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武松打虎的经过。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写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本课作为精读课文,除了需要学生掌握故事情节,更要体会人物形象,所以重点讲解打虎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对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感受人物的英雄形象。
16、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能认识茧栈等14个字,会写蚕考等14个字,联系语境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2. 能梳理出文章的写作线索,通过场景、细节描写品读体会父爱的伟大以及我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并说出文章以父爱之舟为题的理由。
脉络梳理:
全文共10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日常生活中的父爱。
第三部分(第59自然段):写求学路上的父爱。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照应开头。
17、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西门豹治邺》一课为统编教材四(上)第八单元的精读课文。本单元以历史人物为人文主线编排,让学生在阅读与习作中感受历史上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认识一个个有思想、有故事、能给我们带来启发的人。本课作为阅读课,集中指向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这一目标,重在引导学生学会简单复述。我在教学设计上采用分步走的推进序列,从非重点内容复述到重点内容复述,再到全文总体复述,还作了一些提升指导,进行了创造性复述。
脉络梳理:
全文共1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写西门豹通过询问老大爷,了解了邺县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1015自然段):写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教育了老百姓。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渠引水,庄稼获得好收成。
18、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兵、败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钉,会写否、旋、况等1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3.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4.学习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5.使学生认识到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独到的感受。
脉络梳理:
全文共13段,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冰尜儿的制作方法和玩法。
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写我用叔叔送我的陀螺取得了胜利,并悟出了人生的道理。
19、四年级上册天窗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天窗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慰、藉等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会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2.默读课文,抓住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3.发挥想象,和同学交流孩子们透过天窗还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脉络梳理:
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天窗的来历。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写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通过对大人的感谢说明天窗是神奇的。
讲解《天窗》这篇课文时,我主要抓住慰藉一词,让学生进行品读感悟。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阅读,畅谈感受,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程度。在教学中,着重品读夏天阵雨来了时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和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这两段话。学生找出孩子们通过天窗看到的和想到的事物,从又字读出小小的天窗一次又一次带给孩子的慰藉,准确地说不是两次,而是两个生活场景:一个是夏天阵雨时,一个是晚上。这两个生活场景可能包含很多个下雨天、很多个晚上,而天窗往往是孩子唯一的慰藉。画句子,交流、品味,带着感受再读相关的句子。这样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有序、合理,教学过程也显得自然流畅。将这一扇神奇、美丽、快乐的想象之窗送给每位同学,愿它使大家的心灵通往更广阔、更美好的世界。
20、四年级上册琥珀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琥珀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7个词语。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尝试自己解决。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4.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课文中一些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脉络梳理:
全文共18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推测琥珀形成的时间。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琥珀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琥珀被发现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琥珀在科学上的价值。
1.抓住重点。本篇课文的重点是了解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通过梳理琥珀形成的两个阶段以及分析作者推测的依据,可以很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
2.注重培养想象力。在理解了作者科学合理的推测之后,再来自己推测小苍蝇和蜘蛛被包住的过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测能力。
3.注重语言训练。阅读教学离不开读,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品读,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通过练习说话来积累语言,培养表达能力。无论是读还是说,都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感。
21、三年级上册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级上册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础上,默读课文。2、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3、明白围绕着一个意思构段的方法,正确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段落大纲: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三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四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五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22、三年级上册燕子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级上册燕子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燕子》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教学中应以读贯穿课的全过程,以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迁移语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段落大纲: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写燕子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2):写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平添了许多生机。
第三部分(3、4):写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
第四部分(5):写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景。在理解燕子的活泼可爱这一重点时,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抓住凑成这个词,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在学习第3、4自然段时,抓住斜飞、横掠感受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
要读懂文章,必须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得灵活,学得透彻。如:在理解赶集一词时,让学生先理解什么是赶集,再想想课文中是说谁赶集,为什么这样说。学生通过与生活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之多,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景象,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23、三年级上册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级上册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昆虫备忘录》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熟悉的昆虫,勾起我们有趣的回忆。蜻蜓的复眼,让我一直琢磨它是怎么看东西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知道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披着光鲜外衣的花大姐,硬翅上的圆点可是有定数的,花大姐有益虫、害虫之分。
段落大纲:
本文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了我对复眼产生的疑问和由复眼产生的联想。
第二部分:写了花大姐的种类及特点。
第三部分:写了独角仙独特的外形和力气大的特点。
第四部分:写了蚂蚱在画画时形态好掌握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三、四年级的学生要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于这篇略读课文,怎么让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呢?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两点:
1.结合具体的描写,发现昆虫的可爱、有趣之处。面对自己喜欢的昆虫,找到它的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补充,让大家从更多的角度了解它,认识它。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引领学生朗读对应的语句,并引领学生为它画像,为它做份备忘录,把自己的学习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综合地体现出来。在交流与倾听中学会思考,学会提升。
2.为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结合看到它们的技能,你有什么想法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联系实际说说昆虫为人类作出了什么贡献,也可以发挥想象,针对某一项技能,假设开发出某种产品为人类服务。在交流中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想象,大胆表达,学生因为有了充足的阅读基础,借鉴与他人交流的成果,必会畅所欲言。
24、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能正确工整地书写11个生字,理解晶莹、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破碎、和蔼可亲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联系实际思考,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的含义,认识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事。
段落大纲: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说明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但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只有很小很小。
第二部分(3、4):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如果随意毁坏,就会使资源枯竭,就会给自身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第三部分(57):说明人类别无去处,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第四部分(8、9):说明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5、六年级上册腊八粥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腊八粥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全文围绕腊八粥,先详细写了主人公八儿等粥的部分,又简略地写了喝粥的部分,详略得当,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目标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本教学设计以学生自读感悟为主,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厘清故事脉络。
段落大纲:
全文共1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腊八粥对人的吸引力,从孩子到老人都喜欢腊八粥。
第二部分(217):写住方家大院的八儿等待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
第三部分(18、19):写八儿终于幸福地吃上了腊八粥。
课文内容较贴近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在体会八儿的馋样儿时,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在找到相关的语句时,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写出八儿的馋样儿的。揣摩写法时,我引导学生从篇幅的对比与表达的主要内容的关系中体会详略结合的写法,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在理解了内容后,学生体会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在小练笔的环节中,切实感受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的好处。学生写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从不同方面来介绍食物的美味,学生很感兴趣,效果较好。
26、六年级上册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本篇文章老舍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以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的语言展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段落大纲: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了从腊八到除夕之前人们的活动和习俗。
第二部分(813):详细描述了老北京市民过春节的三次高潮。
第三部分(14):写热闹欢乐的新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人们又投入到新的生活、新的工作中。
1.从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入手,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境,结合生活体验,走进老北京人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年味儿。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表达时借助情景,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拓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在了解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27、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纸船和风筝》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童话故事,讲的是松鼠和小熊用纸船和风筝给彼此带去问候和祝福,他们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又用纸船和风筝修补裂缝,相互谅解的故事。他们用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11段。
第1段:写两只小熊因为一块捡到的奶酪怎么分而争吵。
第25段:写一只狐狸问清原因后帮助两只小熊分奶酪。
第69段:写狐狸分奶酪不匀,最后把奶酪全吃光了。
第10、11段:写两只小熊看到奶酪被狐狸吃光了,很生气。但是狐狸却说自己分得公平。
28、二年级上册找春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找春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会读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本课冲、寻等10个生字,会写春天、寻找等9个词语。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脉络梳理:
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春天来了,孩子们去田野里寻找春天。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写早春景物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我们找到春天时的欣喜之情。
这节课主要选择以读代讲的方式展开教学。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会课文。第一课时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提出要求,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句子,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脱掉冲出奔向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描绘出孩子们急着到外面去寻找春天的心情。这时适时引导学生用盼望、高兴的、急切的语气去读。
29、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雾、淘等11个生字。会写岸、屋两个字。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3.学习课文第一至第六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10段。
第1段:写雾是一个淘气的孩子。
第24段:写雾飞到海上,依次把大海、天空和太阳藏了起来。
第5、6段:写雾把天空和太阳藏了起来。
第7、8段:写雾来到岸边,把海岸和城市藏了起来。
第9段:写之前被雾藏起来的事物都出现了。
第10段:写雾消失了。